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今上令我很担忧 » 第五十七章 盟结良缘 乾坤定奏

第五十七章 盟结良缘 乾坤定奏

    不过两个月,京城里挂上的所有的白色都撤掉了,转眼间,又换了一片惹眼的红。象征大晏的图腾被印在各色的旗子上,插在城门,插在街道上,插在各种显而易见的位置上。

    不止京城中,大晏的国土之上,皆是此番景象。

    大晏,即将迎来他的新主人。

    李昕已经称孤,但是属于他的登基大典却迟迟没有举行。文康帝下葬后的一个月,太后联合众臣,一同为这位新帝举办登基大典。

    随在登基大典之后的,自然是封后大典。

    文康帝期间后宫空置,文康帝之前在太后的手段下,后宫中也不热闹。以至于,那些华丽的宫殿梁柱上都结了蛛网。

    这不,众人还在为登基大典忙活,太后大手一挥,让宫人们顺道将那些宫殿统统都打扫干净,该修整的修整,该重新布置的就重新布置,这里,即将迎来新的主人。

    猜测上位者的心态已经是那些官家夫人们的日常了。太后的这些动作成了小道消息从宫里流了出去,各位夫人都坐不住了,家中有闺女的这会儿也放弃说亲,就等着宫里选秀的消息。

    对于后位,那些闻风而动的夫人们自是不会去肖想。不管是太后钟意的赵大小姐,还是陛下喜欢的赵二小姐,那后位都是赵家姑娘的,这是跑不掉的。

    可是太后这明显是要大选的,后宫中可不止皇后一个位置。

    男人嘛!新欢旧爱,过几年再看,就指不定喜欢的是谁了。哪怕只有一年,几个月,短短几天,只要能有机会获得帝宠,给家族带来兴盛的希望,她们都愿意赌上一把。

    于是,京城里又开始热闹了,那些卖首饰衣裳的铺子,订单哗哗哗的,似雪花片儿的来了。再加上又快到年末了,赶在新年以前置办新衣,那是传统。一时间,京城里的绣娘们都没有了空闲。

    商人们趁机赚个盆满钵满的,个个都喜笑颜开的。

    丞相府里这会儿本该热闹的,毕竟两个女儿都被皇家选中。众所周知,这后位,就出自其中一人。那些送礼的单子一张一张的往丞相府里递,随着而来的贺礼,库房已经放不下了,只能先堆在院子里。

    可这会儿,丞相府里,除去忙忙碌碌的管事与仆从,主子们,都闭着门。

    丞相夫人此时心里却苦的发紧。上回老爷就说过,如果想要两个女人都一碗水端平,那只能将两个姑娘都嫁给陛下的。那时候,陛下还只是殿下。在她心中,到底是要偏爱大姑娘一些的,要大姑娘看着自己妹妹同心爱的男人在自己面前恩爱,这不是挖大姑娘的心嘛!

    自己老爷虽也有几房小妾,但他们夫妻之间那是父母之约,本身就不关乎爱情。只是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也是有了感情,老爷有分寸的,没有伤了她这个正妻的体面,家中也算是和气。

    可是两个女儿的情况却完全不同的。大姑娘可是爱慕陛下多年,这会儿要同自己妹妹娥皇女英,怎么可能受得了!更何况,陛下明显更加喜欢二姑娘一些。

    可是她就算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宫里已经来了人,太后已经下了旨,赵家的两位姑娘都要入宫服侍新皇的。可这旨意也下得不清不楚的,并未有言明,到底是哪位姑娘会成为后宫之主。

    还是说两位都不是?

    赵夫人在那边胡思乱想的,赵丞相在书房里也是唉声叹气的。

    文康帝的死算是意料之中,毕竟他身体不好也不是一两日了。只是谁能想到,因为文康帝的死,新帝与太后之间却有了间隙。朝堂之上,新帝对赵家的态度,也很让人琢磨不透。

    明明应该更加亲近的,却处处透着疏离。

    在他看来,自家姑娘,就像是陛下与太后博弈的棋子,那未曾言明后宫之主的旨意便说明了一切。只是,这事若是放在别人家中,他可以看看热闹,或者参上一脚,可这是他自家的闺女啊!就算平日里不甚亲厚,也是他的亲生女儿啊!

    早知道会变成这样,他就不该纵容着大姑娘过了及笄之年还痴痴的等着,就应该态度强硬的将她嫁出去,至少,不会弄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赵大小姐此时也不好受。

    虽然如愿嫁给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男子,但是那个人心里念着的,却不是自己。纵使以前给自己做过心里建设,这男子总归是要纳妾的,她喜欢他,也愿意如他所愿,只要他尊重她,爱护她,她也不介意多几个人照顾他。

    可是真到这种时刻,她却做不到了。就不说别人,看着他望向自己妹妹那含着情意的眼神,就已经在她心口落刀子了。

    往后余生,便要如此?

    为何明明应该觉得幸福,她却感到是一种看不到头的绝望。

    唯一高兴的,可能就是赵莹芙了。

    谁能想到,一朝之间,她竟然可以嫁给皇帝。看着屋里贴的红,梳妆台上,妆匣里那些陛下送的首饰,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如果自己那日没有逃开,如今可能随着文康帝下葬的,便是自己了吧!

    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一点点的擦掉眉间的那抹红色印记,这些东西,她再也不需要了。

    以后,她便是这大晏最尊贵的女人。

    天未大亮,赵家的女儿们便起身梳妆了,两套差不多制式的嫁衣分别送进了不同的院子。

    长长的仪仗,从宫门口一直到丞相府,一路铺天盖地的红。

    两位嬷嬷各领着一台十六人大轿,带着一溜的随从入了丞相府。各自进了姑娘的院子领了新嫁娘出来,拜别的父母后,上了花轿,浩浩荡荡的往皇宫里去。

    一路上,宫人洒着银裸子铜板,两边看热闹的百姓一浪接着一浪的起哄,抢着地上的喜钱,脸上都是笑嘻嘻的。捡了钱的连声说着吉祥话,没捡到喜钱的,也说着吉祥话,希望下一波能扔向自己这边,讨了喜头。

    关于这两位娘娘到底哪一位能坐上后位,民间也很好奇。甚至有些不怕死的开了盘口,别说,还真有人敢下注,人还不少。

    宫内,太后穿着宫装端坐在龙椅一侧,差不多与龙椅平齐的位置上。

    看着自己的儿子站在台阶上,接受着众臣朝拜,外头三呼万岁,一声又一声的,一声高过一声,让她心头荡漾。

    这个位子,最终还是她儿子的。谁,也不能从她手里抢走。

    赵嬷嬷站在她下首,小声的告诉她,花轿已经在来宫的路上了。太后放在腹部的手微微的抬了一下,示意自己听见了。

    昕儿妥协了,愿意娶赵大小姐,那么,她为何不可以让一步?只是,也只能让这一步!赵二小姐的品性,绝不适合坐在后位上。

    那两身看似差不多的嫁衣,两抬差不多的花轿。等两人都入了宫,她再当着百官面前,宣赵大小姐为后,赐下凤印。这事,便不可逆转了。

    李昕站在台阶上,看着下面的百官三呼万岁以后,并没有按照顺序转身步入殿内,而是站在台阶上等着。

    太后见皇帝久久没有入内,便派了个内侍出去打听,李昕身边的太监才被认命为新的总管,这会儿也是急得一头的汗,小步的挪到了李昕身边,弯着腰小声的提醒着:

    “陛下,该入正殿受玺了。”

    李昕没有动,只是看着渐渐入了眼的那抬花轿,嘴角翘了翘了,说了声再等等。

    花轿落了地,两位新嫁娘未有等新郎官来踢轿门,便被两位嬷嬷引了下来,扶着慢慢的走上了台阶。

    两人起先平行,直到站在台阶上,两位嬷嬷见了皇帝都福了福身子行礼。而皇帝陛下,竟然当着众人的面,将离他最近的那位新嫁娘头上的盖头掀开。

    盖头下的新娘,头上戴着喜冠,这冠头也是一般的冠头,上面鎏金绕着九凤,追着一颗硕大的东珠,那是宫里皇后喜冠的配置。

    赵莹芙被掀了盖头,一脸诧异的抬起了头,看见李昕一脸笑吟吟的瞧着她。眼波流转间,是女子的娇羞,本来便上了妆容的两颊越发红了。

    李昕牵起她的手,两人转身,面对着下面跪着的百官,高声道:

    “天赐神女,佑我大晏。孤从天命,求而娶之。”

    一句话,点明了这位新嫁娘的身份。

    站在一边的赵莹睿听到这话,腿一软,若不是旁边的嬷嬷手快扶了一把,这人就要摔倒地上了。

    李昕带着赵莹芙转身往正殿去,刚才赵莹睿的那一个趔趄他是瞧见了。他对着一旁的新任李总管使了个眼色,李总管便心领神会的安排人将这位娘娘给领了下去。

    太后没有防着李昕这一手,只能端坐在里头,眼睁睁的看着他领着赵莹芙步入正殿,受宝玺。他亲赐了凤印和皇后制服,领着人对着她跪拜行礼。

    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儿子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送了凤冠,还玩了这么一手来防着她!还真当是她的好儿子!

    太后咬着牙认了,赐了礼以后,当场封了赵莹睿为贵妃,赐封号惠。

    新婚之夜,皇帝自然是去了皇后那边。

    凤鸾殿内,芙蓉帐暖度春宵。

    而新封的惠贵妃,却在自己殿内,望着一对龙凤烛坐到了天明。

    次日,升了官的翠柳领着嬷嬷跟宫女入殿为主子洗漱。李昕今日不用上朝,由着宫人服侍换了衣服,很是随意的看了一眼为她梳妆的翠柳,随口问了一句:

    “你没把那个疯丫头带到宫里来?”

    背对着他的赵莹芙面上一僵,随即笑了起来:

    “陛下说的可是三娘?那丫头没个定性,说是想回乡,妾便允了。她那样的性子,入了宫怕是要闯祸的。”

    “还是孤的皇后知理。”

    另一边,从顾康定口中得知神女能使青木籽起反应的归思远也坐不住了,第二天便拉着他往京城赶。等两人赶到京城后便四处打听这位神女,却不想被告知,这位神女正是丞相府的二小姐,当今的皇后娘娘。

    归思远细细打听了一下这位二小姐,知道她原本就是一位养在深闺里的贵女,与顾康定口中的神女有诸多不相符。

    更何况,青木神灯是不会错的,若是这位二小姐就是自己的妹妹,那么青木神灯怎么可能最近才亮起来?

    归思远让人去了趟黑市,花重金买了这位皇后娘娘的画像。两人一看,这绝不是阳水州那位神女!

    “这是怎么回事?”

    总不可能是大晏的这位新君弄错了吧!那么,便是那个丫头骗了人?!

    顾康定觉得有可能,那丫头鬼灵精怪的,为了让当时已经绝望的阳水州的百姓相信自己的话,撒谎也是有可能的。

    顾康定将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归思远皱起了眉头。好不容易有些眉目了,莫不是就这样断掉了?他问顾康定,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能找到那个姑娘。顾康定想了想,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

    “我想起来了,阳水州上一任的知州的女儿,跟她是一起来的!去查查就知道了!”

    归思远赶紧命人回阳水州去找人。

    而被惦记上了的纪相思本人,这会儿正坐在夭夭阁她常待的那个小包间里,一边坐着卿卿姑娘,一边坐着余伯旭。

    玲珑苑里头的铺子,余伯旭跟她两个和开了一间。位置比较好,在梅园与桃园交接的地方。

    余伯旭大手笔里的利用了那里的地势开了个小湖,在湖中心建了个小楼,三层高。

    纪相思给取了个名字叫做多宝楼。

    这会儿,她将两人叫在一块儿,就是说这多宝楼的事情。

    按照原定计划,这多宝楼一楼,沿袭夭夭阁的路子,做了戏台子,招揽客人。这二楼跟三楼,便用来售卖一些大晏买不到的,或者是不容易买到的东西。这货源么,自然是找丰都的余三公子啦!

    只是如今,她打算将夭夭阁还有这多宝楼都交给卿卿。所以喊两人过来,做个小交接,也好先让余伯旭了解一些多宝楼未来的新合作伙伴。

    卿卿虽说是打算转到幕后,学纪相思的样子自己赚点小钱的。却也没想到会要接手纪相思这么大盘的生意!她不是不识好坏,纪相思仗义可她不能就这么接了人家的东西。好说歹说,也只答应暂时替她管着,等她想要回来的时候,便还给她。

    纪相思对卿卿这打算也不做评论了,既然是自己给出去的,那卿卿想怎么打算就怎么打算吧!

    “你打算去哪?”

    卿卿有些担心,这姑娘毕竟还小,外头的险恶她都不知晓,这说走就要走的,怎么叫人不担心呢。

    纪相思也不知道要去哪。

    回去,是回不去了,既然李霖跟玉琼都想让她离开京城,那便离开吧。

    她的打算也简单。

    便是牵一匹马,腰挂一把剑,行侠仗义闯天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