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今上令我很担忧 » 第七十七章 来自陛下的怀疑

第七十七章 来自陛下的怀疑

    北漠太子的提议最终还是被放到了内阁的会议上。与李昕预想的差不多,虽然说这个提议如果成功了,的确能避免北境的纷争,但若前提是作为胜者的大晏主动求和,是万万不行。

    平日里争论不断的内阁很是难得的在这件事上保持了态度上的一致,泱泱大晏的脸面,不可作践!

    “陛下,北境现在虽有纷争,但是有威武候坐镇,那些北漠人再吃点苦头便会作罢,犯不着我大晏去主动求和!”

    这点李昕何尝不知,可是这些人都生活在京城,过惯了舒坦日子的。他们哪里知道北境的将士们为了守住国土,守护他们的安稳生活又付出了什么!

    在北境生活了两年,他很明白他们看起来无关痛痒的纷争,消耗的那都是将士们的生命,是百姓们辛苦耕耘的粮食!

    若是以往,作为一名将士,他会同意这次的和谈。将损失降到最低,才是利国利民的事情。

    但是现在,作为大晏的君主,却又不得不考虑国家的威望。内阁这些大臣说得也很没错,北漠多次骚扰都未能侵入大晏,作为胜利的一方,完没有主动求和的道理。北漠太子不愿主动求和,难道不也是因为不愿北漠失了体面?

    只是,除了以杀止杀,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李昕的矛盾让他想起了玉琼。

    作为威武候世子,北境的将士,将这个消息带来的人,应该很能理解自己的感受。

    不管是想要一个人的理解,还是想要提高这位新贵的身份,玉琼多次被召唤入宫,陪侍在君主身边。

    这一日,李昕让人传了膳,留了玉琼在宫中用膳。

    对于玉琼来说,这算得上是君主给予的莫大的赏赐了。毕竟有几人能有这样的幸运,能同一国之主一起用膳。

    谢过恩后,他便受皇命坐到了李昕的身边。

    后花园的花开的很是不错,天光甚好,李昕选在了后花园的亭台内用膳。总管太监在一旁布膳,一溜的小太监端着托盘一个个的上前,待人将托盘上的菜式拿走方可离开。

    突然,有个小太监拿着托盘,站在台阶底下就不动了。

    “陛……陛下!”

    那小太监站在原地,不似其他的小太监低垂着头,他直愣愣的瞧着玉琼,脸上一片惊讶,双目中含着泪。

    他身子哆嗦着,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害怕。

    “大胆!还不拖下去!”

    张总管哪里想到会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人忒大胆了!当着陛下的面竟直呼另外一个人为陛下!见过不怕死的,还没见过这般不要命的!

    “陛下!陛下您不记得奴了吗!陛下!”

    两个侍卫听命上前,一左一右的将这个小太监架了起来就往外头拖,那小太监挣扎着,回头对着玉琼大喊,“陛下!奴是小义子啊!以前经常跟在师傅在身边,伺候陛下的小义子啊……”

    玉琼抬起头,看着他这般的癫狂,面上也有了惊讶。只是这人这会儿这也算的上是惊扰了圣驾,他偏过头看了李昕一眼,又撇开了,欲言又止。

    听到那小太监说他是以前跟在王瑛后头的,那就是在皇兄身边伺候过的人。皇兄死后,王瑛也算是个念主的,跟着就去了。思及至此,李昕开了口:

    “慢着,让他上来,给孤瞧瞧。”

    张总管听了这话,额头上汗都下来了。

    这个小义子他自是清楚的。

    原本是以前那位王总管的徒弟,带在身边教养的,说是徒弟,那跟半个儿子也没什么区别了。文康帝仙逝后,王总管也跟着去了,陛下怜惜文康帝身边的旧人,便允许这小义子近身伺候。

    只是到底不是打小跟着陛下伺候过来的,陛下平日里也用惯了自己的人,外加上张总管刻意为之,毕竟好不容易沾着今上的光,升职成了总管太监,自然也不想留个有机会同自己竞争的人。这才让这小义子渐渐的淡出了陛下的视线,后来调到了外院,平日里基本上难得见到陛下一眼。

    想来今日估计是哪个不长眼的偷了懒,让小义子送了道菜。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小义子见了这位威武候世子后,竟然当着陛下的面失态了。

    陛下对文康帝到底是有兄弟情义的,若是自己这点小动作被发现了,还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发怒。

    小义子被重新带回到台阶下,他跪在地上,却仍旧仰着头看着玉琼,一脸的泪痕。

    “你是小义子?”

    李昕看向他这倔强的样子有些好笑,这小子倒是有几分骨气。小义子转眼瞧着坐在一旁穿着明黄色常服的李昕,瞬间清醒过来了。文康帝已经下葬,还是陛下亲自送到皇陵的,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自己这是……!

    “奴才该死!”

    小义子像是突然想明白过来,匍匐在地上,对着李昕不断的磕头。

    “好了,不是什么大事,你起来说话。”

    “奴才遵旨。”

    小义子重新站起来,也不知他刚才用了多大的力气,竟将自己的额头都磕破了,这会儿一脸的血。低着头,血水就顺着他的额角一滴一滴的掉在地上,看着有些可怖。

    “算了,下去医治吧!”

    李昕本还想问些什么,见他这一脸血的样子皱了皱眉头,打发下去了。

    经过小义子这一番闹腾,李昕没了食欲。草草的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玉琼自然也不可能当着皇帝的面大快朵颐,只少许的夹了两筷子就放下了。李昕也没有留他,饭后便让他走了。

    等玉琼走后,李昕看着他的背影还是忍不住感叹到,这位世子还真的很想皇兄,就不说自己,连皇兄以前身边伺候的人都分不清了。

    想起小义子那一脸的血,又想起王瑛撞柱的决绝,到底是王瑛教出来的徒弟,做事一样的不留后路。若是换了别人,大抵上就是磕着做着样子,哪里会真的把自己磕出一脸的血。

    想着,他面上淡淡的,对张总管说,将小义子提到他跟前来伺候。

    张总管脸色都白了,腿一软就跪了下来。李昕见他这副模样面上仍旧是淡淡的,宫里头这些小手段他不甚在意,以前发生了什么也不过是一个小小奴仆,不用过于计较。只要身边伺候的这些人,还有些敬畏之心便行了,免得以后再发生些什么阳奉阴违的事情。

    只是这玉琼是不是跟皇兄太像了?要说像,那也是自己跟皇兄相像才对,毕竟是同一个父亲,怎么还比不上威武候府上这位表兄弟相似?

    难不成玉琼与皇兄还有些别的什么关系?

    “张达,皇兄的母妃是哪里人?”

    “回禀陛下,文康帝的生母是威武候府出生。是威武候已故夫人嫡亲妹妹家的女儿。”

    张达这人别的没有,收集宫里的八卦却是一把好手,所以李昕才会有此一问。只是就算皇兄的母妃算是威武侯府出来的,毕竟只是已故夫人嫡亲妹妹家的女儿,要论血缘亲近不知远了多少里地去了,也不至于这么相像的!

    莫不是威武候夫人的这位侄女长得同威武候夫人相像?

    “威武候夫人同她家妹妹可是孪生?”

    “回禀陛下,不是,威武候夫人要比她的妹妹早几年出生。”

    李昕只觉得有些奇怪,也没有想要追究下去的意思。毕竟皇室的血脉不容有错,若是有问题早年间父皇就发现了,就算父皇没有发现,母后也容不得一个血脉不纯的人坐到皇位上去。

    越想越烦,李昕皱起了眉头,打算出去转转。

    他换了衣服,打扮成了寻常公子哥的模样,带着张达出去了。

    在皇位上坐了快两年了,身上那股子气势也与以前不同了,旁人见着了也不会再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只会想着这是哪家的年轻家主。

    随意走进了一家酒楼,挑了大堂的一个角落坐了下来。

    小二端着茶水上来了,瞧着他这通身的气派,弯着腰低下身子说楼上有雅座,问他是否要换个清静点的地方。

    李昕摇了摇头,随意点了两个菜,要了一壶酒。

    张达默默的替他试了菜,确定没有问题后,这才站到他身边打算为他布菜。李昕摆了摆手,明明是乔装出来的,他这一布菜还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张达便退了下去,站到他身后。

    只是大堂里都是坐着吃喝的人,张达带着人站在一边看着有些扎眼。感觉到不断有视线打量过来,李昕叹了口气,让张达带着人坐在自己边上。

    才吃了两口,便听见旁边有人一面喝酒一面在议论着什么,声音不大,只是距离不远,他也能听见几句。

    “哎!”

    “你都随你家大人回来了,怎么还唉声叹气的。”

    “回来是回来了,只是没想到,如今朝堂的变动会这样大。”那人又叹了口气,喝了一口酒,“我家大人以前好歹也是个参政,现在呢?只能在六部打打下手。哎……”

    “文康帝仙逝后,朝廷是有不小的变动。”

    “何止朝廷啊!”那人声音又低了些,“后宫也不同了。“

    “怎会一样!文康帝时后宫空置……”

    “不是这个,而是关于咱们那位皇后娘娘!”

    “哦?皇后娘娘怎么呢?”

    谈起八卦,这两人便凑得更近了。却不知,就在邻桌,也有人伸出耳朵,想要听听皇后娘娘的八卦。

    ”我家大人回来的时候还在奇怪,当年随文康帝在定国寺祈福的时候,咱们的皇后娘娘曾经也在。只是那时,她曾经跑到太后娘娘面前说什么神女不见了!这不是说明,咱们的那位大晏神女其实另有其人么!可是今上却说,咱们的这位娘娘是大晏的神女,是天命所归。”

    说完还侧过一边,对着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

    “嘿嘿嘿,那你就不知道了,当年太后娘娘属意的皇后,是赵家的大小姐,就是现在的皇长子的母亲,惠贵妃娘娘。皇后娘娘不使些小手段,如何能获得帝心!只是这些,也不管咱们的事!”

    “你不知道,就在阳水州,哪里不是曾经闹过疫病么?那里就有座神女庙。说是神女救了他们,香火旺的不得了……”

    那两人后面说了什么,李昕也不在意了。这桌子的酒菜,他是一口没吃。他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兴起出来,竟然听到了这样一嘴。

    自始至终,他都以为赵莹芙就是母后说的那个神女。可是,怎么就连百姓都知道,她不是,真正的神女另有其人?

    莫不是从头至尾只有自己一人被蒙在鼓里!

    可是若她不是,为何她从未解释过?

    李昕心里头乱糟糟的,他此时也没有什么兴致了,带着张达回了宫。

    他想过,干脆直接问她就好。可是,这事也只是自己在外头听说的,若是冤枉了她,可不就伤了她的心?

    心里头到底还是真心喜欢她的,李昕想了想,让张达去查实这件事。

    他要知道,赵莹芙到底是不是神女。

    却不知为何,他越想相信她,心中的怀疑就越重。

    皇兄总夸神女聪慧,想了不少妙计。可是若是赵莹芙真的是神女,为何对自己提出的那些疑问都用借口搪塞过去?身为丞相嫡女时就敢对着皇帝提出各种建议,为何身为一国之母后,反而总说后宫不得干政,拒绝提供任何帮助?

    还有,听皇兄说过,玲珑苑的建造和科举制都是神女提出来的,但是,他后来问她,她却什么也答不上来。

    现在回想起来,跟赵莹芙相处时,与其说她是聪慧大胆的神女,不如说她更像是养在深闺中的贵女。

    李昕越想越觉得其中有鬼,本来才同赵莹芙修好的关系,这会儿他倒是有些不愿意见她了。

    这几日,他几乎都歇在了赵莹睿那里。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皇长子养在这里,还因为赵莹睿是赵莹芙的姐姐,两人自小一同长大,有些事,或者她比自己更清楚。

    赵莹睿面上带着浅浅的笑,这两年来,她已经习惯了将自己的爱意藏在心底。到底也只是自己单方面的爱恋,他若是来,她自是欢喜。若是不来,她有自己的孩子,还有太后的照顾,她也能过得很好。

    她的那份拳拳爱意,已经从陛下身上转移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听着他无意中打听赵莹芙以前的事,话里话外都像是在求证什么。赵莹睿眸色一暗,心中冷笑一声。神女一事,她也是知道的,虽然父母亲多次交代不要多说什么,但是这会儿,是陛下自己起了疑。她如今已不在单单是赵家的女儿,而是长子李天麟的母亲。

    “陛下是知道妹妹的,从小就养得娇,不爱参加宴会,走哪身边就带着翠柳一个丫鬟,就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也不甚亲近。”

    李昕皱了皱眉头,她身边不是还有个姓纪的丫头么?鬼灵精怪的,莫不是皇后就是受了这丫头的挑唆才起了变化的?

    “她身边不是还有个姓纪的丫头?”

    “是吗?”惠贵妃娘娘眨了眨眼,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昕,“这就奇怪了,府中的伺候的下人都是主子赐名的,没听过妹妹身边有个这样的丫鬟啊!”

    李昕心中的猜疑一点点的放大,直到张达将打听到的消息送到他手边时,他心有忐忑的拿在手里,有些不敢去看。

    他不希望自己真心爱重的女子是真的欺骗他。

    “陛下,关于神女的情况奴打听到的也不多,似乎知情人很少。不过,奴让人去了趟阳水州,拿到了神女庙里头那位神女的画像。”

    李昕低头看了一眼,只觉得心里头有一把火,烧得他脑仁疼。

    那画像里面,所谓的神女似起舞一般,那五官,瞧着与他印象中那个古灵精怪的纪丫头无二。

    原来,被蒙在鼓里的真的就他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