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以为修成仙原来在人间 » 第17章乖外孙,大刀再借一下呗。

第17章乖外孙,大刀再借一下呗。

    惦记老吴家这块良田的又岂止老赵家一家。

    人们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有那块好地在,老吴家就是众矢之的。

    只是大伙没想到老赵家下手这么快且失败了。

    那些个白天给地里爷们送饭的妇人们,结伴往回走。不是炫耀着给自家爷们整了啥伙食,就是聊聊谁家的小媳妇的八卦。

    眼下老吴家老赵家抢地的事儿就是很好的谈资。

    但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老赵家失败了,也就变成笑话的对象。

    特别是那些个家里有人怀孕的,嘴上虽然说着赵婶子这人不咋地,内心里可都盼着村长把地收回,等自家添人进口时能分到那块好地。

    赵家二房去镇上买种子,现下已是晚春。各家各户的地里播种基本都完成了。

    买种子的人少了,卖种子的店也就不再进货了。

    赵家老二跑了附近镇子都没买到好种子,所以只能去了更远更繁华的八仙镇。

    待他口渴在茶摊喝口水的工夫,刚好看见了老吴头和几个孩子背着一个筐子走过去。

    那几人走的很快,这镇上人又很多。

    等他几口喝完碗里的茶水,追出去的时候,那几人就不见了踪影。

    当晚回家就和赵老太说了:“娘,我今天在八仙镇看到吴老伯和几个孩子。”

    赵老太:“镇上?他们到镇上干啥?”

    赵老二:“谁知道呢,他们一人背一个筐,许是去做苦力吧。”

    赵老太:“我说老吴头咋走那么急,原来是去干活去了。老的老小的小,干苦力能赚几文钱,切。”

    赵老太嘴里说着,也不耽误心里盘算。要是老吴家人都在镇子上干苦力,那田地这边应该还是老吴太太一个人照顾。那就好办了。

    山上,老吴头拿着山头的地契给吴蓉看。

    吴蓉背着儿子,坐在大石头上,双手捧着沉甸甸的这张纸。

    三只大尾巴狗哈赤哈赤的蹲在旁边,也伸着脖子看。

    也不知道这三只能不能看得懂。

    反正个顶个像模像样的蹲在那,小耳朵还时不时的扑棱一下。

    可能是几只动物之间的交流吧

    李孜歪着脑袋。他这个角度看不着纸上的内容,只能无聊的看看狗狗的热闹。

    狗大:“狗二,你看懂了吗?”

    狗二:“看不懂,你俩看懂了么?”

    狗大、狗三摇头……

    狗大:“那你俩看啥?”

    狗三:“不知道,你俩看,我也坐着瞅瞅”

    狗大:“....算了,还是去刨屎壳郎去吧。”

    “噗……”李孜喷出了口水。

    吴蓉:“爹,太好了,有了地契,回头他们再把果树圈起来!这生存下去的活计算是保住了。”

    吴老爷子:“对,说干就干。”

    然后他往吴蓉身后看去:“孜儿,乖外孙儿~”

    李孜:“这老头怎么这么像人贩子……怎么笑的如此不怀好意……”

    五老头搓搓手:“乖外孙儿,能不能再把那几把大砍刀拿出来?”一副摩拳擦掌的架势,这是没砍够啊。

    李孜无语,他这个外祖父怎么比他上一世还调皮。

    吴老头那渴望的小眼神好似再说:“乖,再给外公玩会儿~”

    李孜已经受不了了。随即一摆手,哐啷啷。三把刀再次落地。

    老爷子上去就拿起了和上次一样的大刀,瞅这架势怕是下手慢了拿不着似的。

    大河也上去拿了一把,这次他换了一把,和上次的不同。

    吴蓉这次虽然没有直接抱着孩子,但还是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拿,相比自己的好奇心,还是宝宝的安全更重要。

    所以第三把刀归李巧了。她也很高兴,还以为这次轮不到她了呢。但还是懂事的问了吴蓉:“娘,我帮你抱着弟弟,你去试试吧,真的很爽。”

    吴蓉看着乖巧懂事的闺女,心里也是暖暖的:“巧姐真乖,娘不玩,你玩吧。”

    好么,这一家子人把砍树当玩了。

    李孜看着拿刀三人组,摩拳擦掌的往山里冲去,想着这几个估计又可一个地儿薅羊毛去了。

    算了,反正眼下他也不能说话。随他们去吧。大不了薅完了,他再移动那些树的位置,均匀一下,也不是事儿。

    这边提刀三人组酣畅淋漓的砍树,一刀一个。

    那边李孜,切切切,把一棵棵大树改刀成宽窄薄厚适宜的木片。

    绕着果林,将木片插入地里,围成篱笆。

    开始四个人配合的还挺好,后来李孜越切越觉得,自己这千年的道行用来切木头时不时有点大材小用啊。

    但看着那几个傻乐呵砍树的主,“算了,算了,就当哄孩子了,陪他们玩吧。”。

    此刻的吴老爷子:“嘿!哈!看刀!啊呀呀呀!”

    他对着一棵参天大树:“呆,吴爷爷在此!休得造次,看刀!”

    李孜……老头玩的真嗨……

    半个下午,这个小果园的篱笆墙就弄好了。

    五月的阳光是温柔的,夕阳西下,一簇簇斜射的晚霞落在整个山头,为整座山镀了一层金色的面纱,尽显美好。

    李巧、李欢、吴大河,穿梭在树上、树下摘果子,时而欢笑,时而追逐。

    吴老头坐在大石头上休息,看着被篱笆围起来的果树,看着山间那雕梁画栋的庭院,不经意之间红了眼眶:“谁说咱家山不美?咱家的山最美。”

    吴蓉背着胖娃娃从院门口出来喊着:“饭好了,摘完果子回家吃饭了!”

    岁月静好,平安是福,这样的日子真的太好了。

    春日里的植物,噌蹭的生长。

    老吴家那片原本光秃秃的良田,被一簇一簇嫩绿色的小秧苗增添了生机。

    也不知是这地好的原因,还是种子好的原因,这些个秧苗确实长得比别家的高了些。

    老赵家婆子每每给自家地里灌溉时,看的那个眼红。

    终于到某个夜里,在全村人都睡下的时候,她拎着一壶刚烧开的热水。

    对地里的这些秧苗下了手。

    被开水淋过的嫩苗,表面上看着没什么,可过几天就会慢慢的枯萎。

    赵家坡子心也够黑,没有放过任何一颗秧苗。她觉得自己做的没错“我的种子,我得不到,谁也别想!”

    忙活了半宿。扶着直不起来的腰。冷哼一声回屋。

    山上卖果子的营生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偶尔有进山的猎户,看到那片果林也是眼睛一亮。但看着篱笆围墙、三只机敏的大狼狗看家护院,还有那威严的大宅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怕是不好惹,猎户们也就遗憾的走了。

    常理说,购买登记过户山头后,防止有人误入私人领地,会在相邻的几个村子备案,由村长向各家各户说明一下。

    但老吴头他们,本就想低调,也就没有备案。

    那些山上打猎、采摘的村民,他们也就没想拦着。只要他们不动果树,就好。

    所以各村的人也没听说这山被人买了,那这私自圈起来的果树,就是私自占有行为。

    山岙村里孙猎户家先发现的,回家便和自家媳妇说了。

    孙大嫂次日便和赵家二儿媳妇说了:“听说没,山上那地被人圈起来了”。她知道老赵家这个二儿媳妇是个爱占便宜又厉害的主。

    老赵家二儿媳没当回事儿:“哪家啊?圈山上地干啥?傻不傻。”啐了口瓜子皮儿。

    孙大嫂想撺掇老赵家带头上山打果子“你才傻,说是好些个果树呢,我家那口子说他上山打猎这么些年,都没见过那么大的果子。”

    她算计的很好,山上那肯定是哪个大户人家圈的地,她可不敢去,让老赵家的探探路。所以特意说了果子好,却隐瞒了大宅的事儿。

    赵家二媳妇儿听了以后眼睛贼亮:“真的假的,”

    孙大嫂:“我骗你干啥,不信你就上山瞅瞅。过了咱村的山,再往南边就是。”她用嘴努努那边的方向。

    赵家二儿媳也不傻,真要有这好事儿你能和我说?指不定自己就偷偷去摘了。肯定是摘不到才来撺掇我的,嘴上说着:“那人家都围了地,也是没法子,还能去偷不成?”

    孙大嫂见她不愿去,这可不成。还得说说:“凭啥他们圈了就是他们的?山上东西本就是谁摘了就是谁的,他们圈起来,凭啥?”

    赵家的:“凭啥,就凭人家发现的早呗。你要发现的早,圈起来,也是你的。”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还是觉得得回家和婆婆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