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第一个精神病 » 第五章 DMC系统

第五章 DMC系统

    带给王金震撼的是身边疾驰而过的行人,他们脚踩类似“高跷”的装置一直延伸至腰部,在正常的行人中显得格外乍眼,停下后那装置折叠成一个背包,而那人走起来仍然轻快,很显然背包并不重,但看到更多的,是正常奔跑以及做着各种运动的人。

    空中不时有飞行载具掠过,因为有一定高度,只是感觉到有一股微弱的气流。也不时有大型旋翼机停落在高耸的楼顶上,人们搭乘电梯下至地面或换乘小型飞行器,王金已经知道;大的叫空巴、小的叫空客。

    而最令人难以适应的画面是把一幢幢高楼相互串起的黑色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没有反光,从那么大的跨度可以看出强度很高!还可以看到一处施工现场,塔吊正在吊起一段黑色的组件在高空对接,俩端伸至建筑内部,将俩幢高楼固定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听邱哥说上边也能住人或办公。

    在王金看来,对人类而言这类应用面广阔的新型材料要比AI有价值得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现阶段AI远没有形成刚需,而新材料带来的技术革命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可以保命的!

    看着道路中缓慢的车流,王金明白了邱天凯为什么执意不开车,而是选择相对麻烦的轨道交通。

    “走吧,锻炼锻炼,跑过去!”邱天凯喜欢运动,说完带着王金朝前方跑去。

    科学院内,郑平程院士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查看近一段时间来自北美的参考消息,在翻看完2月那场关于科研经费的案件后陷入了沉思....

    在位于首都南150公里外的《智慧国度》产业园区,由郑平程担任总师的“开智”项目组,是在为被同仁们称为“神脑”的九州超级AI工程《迫晓》做配套。

    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将心理学、脑电波分析技术、警用刑侦技术等相关术业进行整合,编写程序,用以强化《迫晓》的识人能力;而整个工程的主旨是提高AI的理解能力,高层领导形象地称之为:“开智”!要让人类的孩子学习文明,而不是用文明去熏陶一只猴子!

    让强大的人工智慧辅助国家运作,监视安全环境,干预风险,包括网络攻击、战争的预警与反制,灾后重建,火种计划等;力求第一时间应对事件的发生,以做到保护国家的职责!

    《迫晓》工程是由国家高工部牵头,确立为新的五年计划的高优先级项目,有高层领导要求,可调集所有社会力量让《迫晓》在指定时间内达到能力要求!开智项目只是众多项目之一。

    让郑院士愁恼的是,虽然项目的技术指标通过了要求,但其中脑科学参与的技术比重少得可怜,身为国内此学科的顶流,深知与国际最强团队还有差距。国内多个顶尖团队虽然利用国际脑科学进展的停滞期纷纷站了上来,但他国的脑计划更早;实验数据、设备、经验等等都是需要时间慢慢赶超的!而偏偏处于逆全球化时期,学术界交流被阻断,只能通过情报部门的粗略消息来分析同行们的学术风向。

    作为《迫晓》工程主要单位的计算机所,需要与每一个项目接洽,邱天凯作为技术骨干和郑平程颇为熟络,当前一天邱天凯告知他关于王金的消息,并了解到王金的履历后,便果断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办公室,对他而言,脑科学事业需要一次伟大的技术突破来摆脱困境,哪怕是为学科增加一丝力量也是他需要尽力去做的事!

    铃....!

    桌上的电话铃声打断了郑平程的思绪,显示是安保科的号码。

    “喂,我是郑平程!嗯,好,先把人带到活动厅吧。”

    ······

    王金正和邱天凯颇有兴致地谈及一些趣事,完全没有注意到一个老者已出现门口。

    “什么事让你们俩这么高兴啊?”

    “郑老!小金,这位是郑平程院士,脑科学前沿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国内几大顶级团队都是他实验室的成员!郑老听说了你的事,特意赶回来的,平时很少有人请得动他的!”邱天凯说完示意王金行礼。

    在相互一番介绍后,又是一阵寒暄,王金感觉,这个顶着一头白毛的干瘦老头,此时的状态很贴合抗战剧中刻意丑化的反面角色,热情得有些过了!可王金不知道的是,在工作的时候,这位老者露出哪怕一丝笑容都是很难得的。

    邱天凯因为工作的事说要先走一步,在谈及专业的方面,他也确实插不上多少话。

    “年轻人,可以摘下眼镜吗?你这厚镜片儿都把你的精气神过滤掉了!”

    由于工作需要,王金大量时间都在编写程序,这导致他的近视程度很严重,含胸驼背,一米八的身高给人的感觉像一米七,很难看清他真实的精神面貌,还有一身特意穿的西装,尽显码农气质!

    王金把眼镜摘下,眯了下眼睛后又努力睁开,想要快速适应对焦带来的不适。

    “嗯…是个一脸俊气的小伙子,比电视上被追捧的明星要帅!就是沧桑了些。”郑院士说完掏出了烟,点燃了一支。“年轻有为啊!但给自己选了份苦差事。”

    “咳咳!王金,你和你的博导的事我已经了解了。他现在怎么样?”随着吐出一团烟雾。

    “为了我们研发的系统,他放弃了很多,大多时候的他给人感觉像个偏执狂,这次不知道什么原因,他选择留在了那边做一些商业应用研究,带着他的嘱托我只能自己干了,但我知道科学是他的唯一向往!这点还是肯定的!”

    “你的导师是个睿智的人,在真理面前,我们就像仰望文明的一群蚂蚁,追求真理只能留给后代去实现了!而我们的责任更多的是总结经验,为亿万生灵脆弱灰暗的内心点亮一盏明灯,促使社会稳定!这才是我们这一代小蚂蚁担负的使命。他或许去别处发挥余热了。”

    郑平程说完用手指了指墙上醒目的大字标语“科学为伴_事通人和”。

    “郑老,单论对事业的执着,您跟尤恩很像。”王金说道。

    年近七旬的年纪还在一线做研究,郑平程对科研事业的热忱是不容置疑的。王金明白,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责任,当代年轻人缺少的,老一辈建设者的那种使命感!

    “现在的国际环境不好,虽然国家很重视前沿科学的探索,我们的脑计划规模很大,但很多弱项急需发力,差距摆在那,无近路可抄!乏力啊!”

    郑平程脸上透着一股焦虑。

    “你应该知道,科研成果是对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而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把这些玩意儿当作替代品…我还试过更够劲儿的!”郑院士闻了闻手中的烟卷,一脸享受地说。

    “郑老!我带来了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而我们对于脑科学研究的方向性更是有着十足的自信!相信我,是真正的食粮!”

    郑平程忽然正色问道:“王金博士,你带来的项目我认为很有前景!我郑重地邀请你加入我的实验室,为我国脑科学事业的建设贡献力量!”

    “谢谢郑老的信任,我非常愿意,我可以马上投入工作,主要是资金方面~”

    “我的实验室是国家重点栽培的五个科学前沿之一,单开个重点科目,资金不是问题,但要有成绩!”郑平程一脸欣喜之色地说道。

    “一定!那将是我的责任!”

    “好!好啊!这两天你先跟我跑跑项目吧,带你熟悉熟悉环境,等资金下来了再动也不迟,小邱先走了,我们也出发,天黑前还能到。”

    王金一头雾水地问:“什么?去哪儿啊?”

    “大工程!明天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