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全民求生之平凡的旅途 » 第33章 滑竿

第33章 滑竿

    曹境用触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担架,担架的两端卡在猎犬鞍上。

    将担架放在猎犬鞍上固定好,曹境做了上去,发现只能躺在上面。

    来到树下,曹境躺了上去,让2只猎犬围着血巢树跑了几圈。

    结果发现躺在上面极不舒服,又比较颠簸,什么躺在上面还看不清前方的道路,遇到危险也不能及时的发现等等。

    既然做成担架只能躺在上面,我何不做一个椅子呢?

    椅子即能做,占地面积也比较小,就算加上猎犬的宽度,也不会在拐弯的时候显得比较艰难。

    曹境想起来以前曾经在一些旅游景区看到过的滑杆,滑杆原本时西南各地山区特有的一种供人乘坐的传统交通工具。

    即用两根结实的长竹竿绑扎成担架,中间架以竹片编成的躺椅或用绳索结成的坐兜,前垂脚踏板。

    于是曹境重新沟通血巢树,花费生命能量用触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滑杆里面差不多的躺椅。

    然后在躺椅的扶手两边各延伸了一个足够粗壮的枝干,可以将其卡在猎犬鞍上方预留的凹槽中。

    在下方同样延伸出两个粗壮的枝干,可以卡在猎犬鞍腹部的凹槽上。

    这样有4根棍子的支撑,就可以牢固的固定在猎犬身上。

    行进的时候,曹境可以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既可以做也可以躺,也能够及时的发现危险。

    曹境看着做出来的成品,越看越感到熟悉。

    扣除太师椅下面的两根棍子,四面加上一些挡板,不就是个简易版的轿子嘛

    既然将担架改成了滑杆,曹境只好也将猎犬鞍重新修改了一下。

    猎犬鞍大概的样子不变,鞍的上方和下方各延伸出两条固定滑杆的支架,用以固定滑杆的四条支架。

    曹境将椅子放到两只猎犬背上然后固定好之后,就坐在了椅子上面。

    两只猎犬一前一后的围着血巢树转了几圈。

    曹境发现两只猎犬跑起来的时候也有些颠簸。

    嗯,可以在椅子上面垫一些毛皮或者草垫,这样就不怎么颠簸了。

    还有就是因为两只猎犬是一前一后的原因,只跑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转弯的时候有些不通畅,速度快的时候甚至会有些侧歪。

    要不在哦更改一下?将竖着的滑杆改成横着的滑杆?

    一前一后改成并排齐驱?

    既然能够乘坐,跑起来速度也不算慢,曹境就准备测试一下两只猎犬能驮着自己跑多久,以及最多能驼多少斤的物资。

    曹境又喊来两只猎犬,让两只猎犬坐在滑杆上……

    ……

    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曹境发现两只猎犬驮着自己匀速跑没有任何问题,大概直线前进的速度能够达到猎犬全速的一大半。

    猎犬奔跑速度比较快的时候,滑杆的四个枝干有些来回晃动,奔跑的越快持续的时间越长,晃动的幅度就越大。

    经过反复的测试,曹境发现在滑杆不承受重物的时候,滑杆在猎犬速度比较快的情况下也不会上下晃动。

    自己坐上去之后,在速度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发生上下晃动的情况。

    为此曹境只好又增加了滑竿4根棍子的粗细和强度,这样在速度快的时候才不会有上下幅度的抖动。

    如果道路比较崎岖,速度会慢一些,而且会比较颠簸。

    滑杆比较平稳的原因是速度慢,如果速度跑起来,就会感到有些颠簸。

    等会可以在交易场买些动物皮毛或者护垫,多铺几层或者在崎岖的道路上跑慢一些。

    后来便渐渐增加重量,发现在承重两只猎犬的重量之后,2只猎犬跑了20分钟左右就跑不动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继续奔跑。

    后来曹境把最初做出来的担架一端放在地上,将担架的另一端绑在2只猎犬鞍上,发现竟然可以拉动6只猎犬前进10来分钟!

    看样子这些生化猎犬要比穿越前的那些猎犬承重能力要高得多,不愧是血巢树制造出来的战争兵器。

    曹境给每只猎犬都做了一只鞍,除了4只护卫曹境的猎犬鞍装备2个滑杆之外,其余的猎犬鞍两侧都有曹境用触须编制而成的背篓,可以盛放一些石头类的物资。

    一些粗壮的树干则可以绑在猎犬鞍上拉着走,要是一只猎犬拉不动,可以多上几只,这样就能够将一些粗壮的树木拉回来。

    曹境甚至做了4个特制的可以盛水的箱子,在发现水源的时候就可以将水驼回来。

    这样明天就能够多搜集一些地方,多找些资源……

    看着雾蒙蒙的天空,曹境猛然想起了捕雾网。

    既然可以用血巢树的触须编织成鞍具和滑杆,我是不是能够用触须编织成捕雾网呢?

    1立方米的雾里约有0.05毫克的水,而雾中水滴的直径一般为1至40微米(1毫米为1,000微米),比一般雨中的水滴(500至5,000微米)为小。因为比较细小,所以雾中水滴能随风飘扬。

    而收集雾水的捕雾网正是针对这特征而设计的,捕雾网一般为两层多孔塑胶网,垂直竖立在多雾地方,网面迎向当时的盛行风。

    潮湿、浓密的水雾从太平洋沿海沿着山脉爬升时,撞击在细密的网眼上凝结成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水珠沿细塑料管流到山下的容器内,平均每平方米网眼每天能捕获4升到15升水。

    曹境回想自己曾经看到过的捕雾网的基本原理,脑海中不断想象捕雾网的形状。

    经过对比自己见到过的渔网篮球网铁丝网等网状结果,曹境操纵血巢树花费生命能量编织出了6张不同形式的捕雾网。

    每张网长约10米,高约6米,一共是60平方米。

    曹境将这些网垂直安置在血巢树的周围,两边生长出气生根支撑捕雾网,下方生成一个有凹槽的气生根枝干,可以让凝聚起来的水珠顺着凹槽流向一个气生根的凹槽中。

    这个凹槽是曹境专门用来储水的,高1米,直径60厘米,共计0.2826立方米,可以储存将近280多公斤水。

    本来曹境还想多制造几个捕雾网,但是并不能确定那种捕雾网能够成功捕捉到水,只好放弃了在做几个捕雾网的想法,等确定那种捕雾网好用之后在多做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