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蜀汉名将黄忠传 » 围攻成都

围攻成都

    黄忠奉命率部开赴成都,这时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将军张飞、赵云、刘封等也分路会师成都郊下,刘备指挥几路大军,完成了对成都的战略包围。

    成都很早就是一个蚕桑产地,其蚕丝织锦色泽鲜丽,成为王朝珍贵的贡品,从秦代开始,成都就设有锦官,专管锦织,于是成都又叫锦官城,简称锦城。流经城南的府河,也就称为锦江,城内景色秀丽,街市布局有致,河源纵横流淌,桥梁隐约错落,一派水乡格调。如今,在刘璋的坐镇管理下,虽然政治一片昏暗,成都依然保持着商埠繁荣的规模,王都壮丽的气象。此时刘璋身处雄兵重围之中,深感危机四伏,为此日夜不安,但他对统辖多年的成都千般不舍,万分留恋,听信个别部下的劝告,孤力坚守,遥盼一线希望。正当围城双方最后决战之际,一位叱咤风云的将领不远千里向刘备密书请降,来人就是马超。他出身将门,长在陇西,长得高大威猛,武艺精湛超群,有韩信、英布之勇,为人忠正,办事稳妥。担任偏将军,代父马腾统军屯守关中。建安十六年三月,曹操兴师企图平定关中,马超联合各部将帅起兵反击曹操,进守潼关,打得曹操一败涂地。曹操被迫发出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最后曹操离间韩遂,用计出奇,击败关中联军。马超败退凉州以后,攻杀凉州刺史韦康,自镇一方。由于遭到曹操军政势力的暗中袭击,败退汉中暂时依附张鲁,但见张鲁量小志短,难以讨伐曹操,决定另寻出路,听说刘备兵围成都,顿觉眼前一片光明,即日密书刘备,表达归附诚意。

    刘备接到降书,即派从事李恢前往汉中联络马超,并派一路兵马接应马超,让他带领军队直接来到成都城下。

    刘璋听说曾为一方诸侯的马超归降了刘备,并且率军参加围攻成都,顿时黯然失色,丧魂落魄,惶惶不可终日。刘备乘机派简雍进城劝刘璋投降,简雍善长外交活动,言谈灵敏风趣,办事效率极高。曾在涪关会上陪同刘璋会宴百日,两人结下了相当深厚的友谊,还在帮办政务时期长相往来,因此,他一到成都就使刘璋看到勃勃生机,受到盛情招待。虽然城中还有三万军队,粮食物资足够使用一年,部分文官武将劝说继续抵抗,但是刘璋守城的信心已经摇动,决计向刘备投降,他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军民已经打了三年仗,流离失所,暴尸荒野,都是为了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安心呢!”

    次日刘璋亲赍印绶文籍,和简雍同车出城投降。守卫梓潼的县令王连,守卫广汉的县长黄权,得到刘璋投降的消息,当日开城易帜,向刘备投降。黄忠把他们接到成都,一起拜见刘备。两人对刘备当时绕城避战、成全忠名的恩情表示了谢意。刘备诚挚地说:“你们忠心保主的思想观念,我很赞赏,现在归来正是时候,许都还有一位最高的君主需要我们一起去保护。”两人一起跪拜说:“愿随左公,忠君报国。”

    各处军政大事安排已定,刘备进驻成都,百姓香花灯烛夹道欢迎,刘备到公厅,升堂坐下,州内文武官员,皆拜于堂下,推举刘备兼领益州牧。刘备大封立功将领:

    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兼暑左将军府事

    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关羽正式受命董督荆州事,代理州牧。

    张飞为征虏将军兼任巴西太守,镇守重地,防御张鲁。

    首席谋士法正升为扬武将军、蜀郡太守。

    马超为平西将军,袭爵都亭侯。

    牙门将军赵云升任翊军将军。

    裨将军黄忠升任讨虏将军。

    魏延为牙门将军。

    从事中郎麋竺升任安汉将军。

    简雍升任秉忠将军。

    孙乾升任昭德将军。

    刘备对蜀中归降官员都量才录用,各加封赏。黄权、刘巴这两个当初劝阻刘璋迎接刘备进蜀的官员,以及夺城不降的梓潼令王连,也归属刘备帐下。

    黄权出任偏将军。

    刘巴担任左将军西曹掾。

    王连担任什邡令。

    坚守雒城的刘循担任奉车中郎将。

    吴懿坦任讨逆将军。

    费观、李严、吴兰、雷铜也全部受到任用。刘备帐下人才济济,一派欣欣向荣,于是大饷土卒,开仓赈济百姓,一时间军民大悦,气象万新。

    黄忠从长沙归属刘备之后,开始大显身手,汇进历史的主流,跟随刘备进驻益州,是他历史征途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攻打刘璋的历次战场上,经常身先士卒,收关城、取涪城,射邓贤败冷苞,攻坚陷阵勇寇三军;克绵竹、攻雒城,击刘璝擒张任,勇谋兼备出奇制胜。最后合围成都,迫降刘璋,立下开蜀大功,受到了主公刘备的高度奖赏,和同僚将土的赞扬拥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