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谍海生涯 » 第十一章 拜访大伯

第十一章 拜访大伯

    “你不说,我们也知道,他的任务,是与隐藏在我们内部的卧底联络,是不是,曹先生?”

    李春霖抓过许多这样的红党,经验丰富,他知道,只要继续监视下去,会有收获的。

    红党的地下联络方式是串联的,知道了其中一个,就能知道很多个。

    去年和今年年初,他们可谓是战果颇丰,破获了红党的江苏省委和上海特科,逮捕了大批重要人物,江浙沪的地下党受到了重创,不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

    可地下党的生命力顽强,依然有部分人员存活了下来,坚持地下活动。

    他们党务调查处的主要任务,就是肃清这些残余的红党,不能让他们重新组织起来,同时,查找内部的奸细。

    曹扬干涩的说:“李组长都知道了,还问我干嘛?”

    李春霖微笑:“我只是觉得曹先生太寡言少语了,这可不利于我们接下来的合作。”

    “接下来的合作?我已经帮你们找到一个同志,兑现了我的承诺,我可以正常生活了吧?”曹扬着急道。

    曹扬人过中年,年轻时的勇气早已消退,此时求的只有一个安稳。

    出卖同志是无奈之举,他现在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不想和这些特务再有任何关联。

    “天真!”李春霖来了个变脸,冷冷的说道,“你以为你以后就平安无事了吗?”

    “一入情报这行,终身都脱离不出去,地下党耳目灵通,党务处内部说不定都有他们的人,要是红党知道是你出卖了这个姓顾的,你以为你能平安的过日子,小心被满门抄斩!”

    曹扬身子骨一软,不知所措的看向李春霖。

    “要想好好活着,就乖乖和我们合作,等红党被我们全部消灭了,你才能过上好日子。”李春霖又和声细语的安慰。

    曹扬用力点了点头,他别无选择。

    又是恐吓,又是拉拢,不得不说,李春霖是个人物。

    李春霖望着书店,若有所思,他转头对王奕远吩咐道:“告诉兄弟们,看得紧一些,等抓住红党了,有重赏。”

    书店二楼,还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的顾永年停止了哼曲,准备下楼活动活动。

    他已经算好了,再过几天就离开南京。

    下班后,沈石年去拜访了他的大伯沈庭生。

    他在军校学习期间,家人远在宁波,在南京最亲近的也只有大伯一家了,假期他就经常住在大伯家。

    他大伯可不是简单人物。

    夕阳的余晖下,二层别墅宁静而安详,青砖外墙,灰色屋檐,悬铃木高大粗壮,这幢别墅显得古朴又大气。

    此刻南京的别墅约有一千多栋,能在南京拥有一栋别墅的都不是普通人家。

    这里的路段虽然比不得大名鼎鼎的颐和路,但也是高级地段。

    别墅外面有军人守卫。

    此时正是晚饭时分,来之前,中午的时候,沈石年就已经和伯母打过招呼了。

    “太太,石年少爷到了。”管家刘叔接过沈石年拿来的礼盒,转头对屋内喊道。

    伯母魏碧岑是师范学校的老师,知识女性,她看着礼盒,毫不犹豫的收下,佯装怪罪道:“你这孩子,这是你家,你拿礼物干什么?以后再拿,你就别进门了,我把你赶出去信不信。”

    “里面都是些水果,知道家里缺水果,特地买的,都是你们喜欢吃的。”沈石年一边换鞋,一边解释。

    “那我收了。”魏碧岑把礼盒放到桌子上,“进来吧,你姐不在家,就我和你大伯两个人。”

    “伯母。”沈石年偷偷看了一眼里面,随后悄悄的问道,“大伯最近心情怎么样?”

    这副做派,让魏碧岑忍俊不禁:“怪不得今天这么懂事,原来如此,你大伯心情可不好,尤其是听见你要来的时候,你干什么了,还有,你不是毕业了吗?怎么和你哥不一样,还待在南京。”

    “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门。”沈石年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难怪你大伯不高兴。”魏碧岑了然,“不过这样也好,你哥一个上前线就够了,你留在后面,和望泞多生几个孩子。”

    季望泞是他的未婚妻,自小定下的。

    “这哪跟哪儿啊。”沈石年苦笑不得。

    “你年纪不小了,可别学你哥和你姐。”魏碧岑脸色一变,“男子汉成家立业要早,咱们家又不求你有出息,你辈分最小,前面有几个兄长顶着。”

    “妇人之见!”身穿军装、面相端正的沈庭生从书房走出,呵斥了一声。

    不过魏碧岑可不怕他,不满的看了他一眼,凶什么凶?当还是大清朝啊!

    “哼!”

    沈庭生没好气的对沈石年说:“和我去书房,好好聊一下!”

    沈石年赶紧跟上,魏碧岑拉住他,使眼色,意思是如果沈庭生朝他发火,伯母不会不管的。

    沈石年笑着点点头,走进书房。

    ……

    关上门,沈石年老老实实的站好,等着挨批。

    “怎么,当了特务,就不敢回来了?”沈庭生坐在椅子上,生气的看着沈石年,“你一直在南京,从军校毕业到现在十几天了,才来看你大伯。”

    “力行社点名要我,我无法左右。”

    沈石年端详着大伯的脸色:“我怕您不能接受,所以一直都不敢回来。”

    “不能接受?我还没有那么迂腐。”沈庭生冷哼一声,“只是特务这个工作,始终不是什么好名声啊!明朝的锦衣卫你是知道的,人人厌憎。”

    沈庭生盯着沈石年:“你是我的亲侄子,你爹把你交给我照顾,我自然不能不管,你如果不想干这行,可以跟我说,我可以把你调出去,去清净一点的部门。”

    沈石年知道他大伯有这个本事,作为军事委员会的参谋主任,背靠着老头子赖以发家的浙系,更是战友、桃李满天下。

    军委会的参谋主任,那可是实权人物,调动个人的职务,是能做到的。

    沈石年没有回答,沉默以对。

    “怎么,难道你不想离开军事情报处?”沈庭生双手交叉,饶有意味的问道。

    (注:军事情报处是特务处的正式称谓,以后书中会经常用到)

    “是,大伯。”

    “为何?”沈庭生讶然,他听出了沈石年语气中的坚定。

    在沈庭生印象里,他这个侄子,性格沉稳冷静,做事很有远见,是个当参谋的料。

    他原本打算让沈石年在一线部队待上两年后,再把他调到参谋本部,细加培养。

    只是没想到他这个侄子会被军事情报处看中,打乱了他的计划,是他疏忽了。

    其实军事情报处的这次调人,亦打乱了组织的计划。

    “大伯,军事情报处负责的情报工作,不止对地下党,还有日本人。”沈石年相信沈庭生不会听不懂。

    听了此言,沈庭生明白自己需要重新审视他的侄子。

    “石年,以前我还以为你是个书生,难成大气,现在看来,是我低估你了。”沈庭生站了起来,严肃道,“你猜的没错,我们和日本人终有一战!这是党国有识之士的共识,而且有高人预测,五年之内,战争必然爆发!”

    一二八之后,日本人在上海驻军,随后又对华北狼子野心,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中日之战,越来越近了。

    沈石年苦笑,五年之内?明年战争就会来临!

    那是一场大浩劫,几千万人死去,他们用鲜血重铸了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