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篡政者王莽 » 第五章 隐居新都,蓄势待发

第五章 隐居新都,蓄势待发

    王莽来到他自己的封地新都,这时汉哀帝的祖母定陶王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家族开始得势。王莽只得卸职隐居于封地新都,遂闭门不出,安分谨慎。不过在封地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韬光养晦,礼贤下士,为自己蓄势。

    这次失败也让王莽知道在这一回合的争斗中他之所以会败的原因,因为哀帝利用专制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使王莽遭到了连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失败。明白之后他被迫隐居新都,这对在仕途一帆风你的王莽当然是不小的打击,不过人都在挫折中成长,王莽他也不例外。

    在这同时,王莽比任何人都明白:哀帝及其左右可以利用皇帝的威严和权力削弱王氏外戚的力量,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毁掉他们在朝野的社会基础。因此,王莽隐居新都,眼线遍地,眼观京师,耳观八方,随时都做好绝坨反击的准备。

    常言道谋事在人,这不以外藩继皇位的刘欣给王莽东山再起的机会,刘砍是一位昏庸无能、愚蠢荒唐的封建帝王。他荒淫无耻、任用非人,造成了政治的昏乱和社会的动荡。

    而隐居新都的王莽冷眼旁观着西汉朝廷上发生的种种光怪陆离的荒唐事件,看着丞相(汉哀帝当了六年皇帝,换了六任丞相,其中有两人死于非命)、大司马(换了八任大司马)走马灯式易人的昏乱政治,同时据《汉书·董贤传》记截:“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被戏称断袖君王,不爱江山爱男宠[男宠董贤(前23年—前1年),字圣卿,冯翊云阳(今陕西泾阳)人,御史董恭之子,汉哀帝刘欣宠臣],使大臣内心对其不满,这使得他不免内心窃喜。

    实际上,王莽的稳居并不是在休眠,而是在蓄势待发,养精蓄锐。在此期间,他积极结交各级官吏,博取声名,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而王莽在韬光养晦期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逼子自杀。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王莽回到新都封地不久,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家中的一个奴婢。这种事情在当时的贵族或是富豪家中是经常发生的,王莽只要稍微谴责儿子,再向官府交点罚款,问题也就解决了。然而,王莽却没有这么做,而是严厉地责骂了儿子,并且命令儿子自杀以偿奴婢之命,把一桩小事变成了引起轰动效应的大事。从中可以看到王莽为达目的手段之狠,近乎无情;二是结交名流。王莽刚回到新都的时候,当地太守为了与他结交,特地选了儒学名士孔休做王莽的新都郎。王莽并不因孔休职位低微而有丝毫怠慢之意,对孔休毕恭毕敬,颇有礼贤下士之风。

    这两件事为王莽赢得了爱惜奴婢、礼贤下士的名声。离开了大司马的高位和京城,他非但没有降低自己的威望,反而更增加了他在官民心中的影响力。不久,历史的机遇再次降临到王莽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