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平凡的静文 » 第十五章 子债母偿

第十五章 子债母偿

    一进家门,本该在睡觉的母亲在院子里拿着铁铲侍弄她的草莓畦子。静文很奇怪上前询问母亲怎么不休息。母亲叹了口气:“反正明天不用上班了,休息个啥?刚找了个班上没几天,又被人顶下来了,怎么说也是个大学生,怎么现在吃口饭都这么难······”静文大惊:“不是说找了人吗?怎么会被顶?”母亲叹气:“现在大家都难,给人家打工得啥关系能保证一个饭碗让你捧一辈子。还好你爸地质队吃国家饭,咱们还不至于饿死。”

    下岗之后整个家属院都在找出路,除了像张瑶爸那种到哪都吃得开的人精,再有就是拿出点积蓄买下之前厂里的牛当散户,每天挤牛奶然后卖给奶站。(这里我改下设定吧,把砖厂改成奶牛场了,毕竟写奶牛场能多加点故事情节)母亲这种去其他地方打工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今天母亲下夜班签单子,工长跟她说以后就不用来了,肉联厂效益不好,就快不出工资,养不起人了,让她去财务把工资领完就走。母亲没办法只能去领工资回家,结果从财务室出来,看到大院里梁老三骑车子进了肉联厂的大门,她没做声悄悄跟后面一看,梁老三直奔冷库去找了工长,她这才明白原来不是养不起人了,而是有其他人需要养了。

    静文听完默不作声的进屋盛好饭喊母亲先吃饭,奶奶说过,吃饭大过天,不管发生啥事儿,饭总要吃的。吃完饭静文推母亲去休息,自己在厨房把碗筷收拾干净。从厨房出来,静文看到母亲睡熟了,静文悄悄的溜出了门。整个家属院虽说是个“院”,但人不少,奶牛厂当年辉煌的时候算是这个片区的支柱产业,整个城市的奶制品供应都来自这里,从厂长到工人都围绕着这个厂子建宅基地盖房子,加上沾亲带故的亲戚,形成了一个大村落。

    别看大内蒙没啥钱,地是不缺的,加上中国人刻在DNA里的种植基因,家属院周围大片的空地都被从农村过来跟儿女们生活的老头老太太们种上了大片的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绕着菜地有一条大渠,是帮老头老太太们用了几年的时间挖出来引水用的。正值秋老虎莅临,正午的太阳异常毒辣,整个家属院的人都躲在家里午睡,静文一个人来来回回转了一圈,心里有了主意。

    回到家,静文找了个矿泉水瓶灌了水,倒了半包洗衣粉进去慢慢融着。然后去厢房杂物间翻出了给牛打针用的注射器和针头,奶牛厂倒闭后,牛和饲料都被折价卖光,剩下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谁家觉得有用就顺手带走,母亲拿了一堆注射器和喷壶,给院里的花花草草浇浇水,做做清洗还是挺顺手的。

    干完这些静文倒头睡了个午觉,下午母亲起床后娘俩儿一起裁了去年的挂历仔仔细细的将新书挨个包了皮。母亲整个人看起来都没精神,静文主动提出学炒菜,哄着母亲进了厨房一起做了晚饭。晚饭后父亲的电话来了,母亲将工作被顶的事情说了,父亲让母亲明天打电话给姑姑,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出路。

    临睡前静文上了个凌晨两点的闹钟,然后将闹钟抱在被子里,两点一过,静文摁了闹钟拎上她准备好的洗衣粉和注射器悄悄的潜到了梁老三家的菜地。梁老三他妈开了8个菜畦,两畦西红柿,两畦豆角,两畦茄子和两畦玉米。静文拿出矿泉水瓶子,用注射器抽了满满一管浓稠的洗衣粉水,挨个注射进了已经结了果的西红柿和茄子里面,连刚冒头的小青西红柿蛋都没放过。

    玉米地种的有些密,天太黑视线不好,玉米叶子剌的静文脖子疼,就只好拿着注射器把外面一圈玉米秸秆顺着根扎了一遍。豆角扎的话太明显,干脆在每棵豆角地下挖个洞,塞上洗衣粉在拿土埋上去。虽然打心眼里觉得这么干实在对不起老人家,但是谁让梁老三惹了自己老妈,让他老妈偿债也算是母债子偿了吧,干完这些,静文心安理得的回家睡觉了。

    几天之后梁老三他妈跳着脚在菜地里骂娘的精彩场景,静文在围观人群中看的津津有味,甚至趁着人多围观的时候将老太太装着铁锹钉耙的水桶直接踹进水渠,反正洗衣粉是谁倒的无从考证,水桶掉水渠里的时候大家眼睛都盯着梁老太太,谁知道是谁不小心碰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