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平凡的静文 » 第三十二章 首都之行(一)

第三十二章 首都之行(一)

    录取通知书很快就到了,奶奶前前后后的摩挲着静文的通知书:“我就说咱们静文肯定有出息,这都考上大学了,还能去上海,肯定是个重点大学,这不是光宗耀祖吗!”静文很不好意思:“又不是北大清华,奶你咋这么激动。”奶奶说:“啥北大清华,BJ上海都是大城市,能考进去就是光宗耀祖,让你爸爸回老家去祖坟前念叨念叨,咱们祖坟埋得好啊,一家三口都是大学生。你啥时候开学啊,我给你准备铺盖。”

    这是静文第一次出远门,小城到上海没有直达的火车,要到BJ转车,李玉芬想着和刘建军一起去送静文上学,夫妻二人从来没带静文出去过,也算是弥补一个遗憾,刘建军拒绝了,家里人都走了,老妈没人照顾,他不放心。于是送静文的任务就落在了刘建军头上。

    到了BJ,父女俩停了几天去了姑姑家,两个姑姑在静文出生前就在BJ打工了,为的就是供父亲一个人念书,奶奶一共生了五个孩子,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姑姑和父亲,父亲是最小的弟弟,初生没多久爷爷就走了,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父亲是典型的穷人家富养出来的孩子,打出生就是全家围着他一个人转。

    静文听说过她出生的时候因为是女孩,两个姑姑窜错父亲要给她送走,被奶奶知道了,奶奶虽然心里想要孙子,但听到姑姑那么说也没同意,她说:“孩子到咱家就是缘分,咋能说送走就送走。gcd赶跑了日本鬼子,让咱们有吃有喝,他们说的准没错,让咱们生一个就生一个吧。”然后愣是在静文身边守到姑姑们回了BJ,才放下心回乡下。

    静文这个名字还是老太太给起的,她说静文从小生下来就安静,不闹腾人,以后应该像爸爸妈妈那样,念大学,当个文华人,从此,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个叫静文的独生女,很多年后,当静文靠着父母在深圳扎下了根,她觉得自己应该是独生子女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吧。

    BJ真大,静文跟着父亲坐公交转地铁,晕晕乎乎的走了大半天才到了大姑家,大姑两口子早年打工攒了钱在西五环外买了房子,然后在家附近摆摊卖鸡蛋灌饼,卖了几年在家附近盘了个小小的门面,开始做早餐和快餐。大姑有一儿一女,第一胎是女儿,生下来之后就被送回老家亲戚家养着,儿子一直待在身边,等女儿年纪大了才认回来,不过听过女儿跟他们不亲,也没住在一起,现在在南方打工,很少有消息。

    父女俩风尘仆仆的到了大姑店里刚好是晚饭时间,店里坐满了人,大姑忙招呼两人坐下,给两人倒了两杯水:“饭点儿人多你们等会儿我忙完了带你们回家吃。”静文安静的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人,大多数是穿着制服的保安,农民工,他们三三两两的结伴走到装着菜的盆前选想要的菜,大姑麻利的往快餐盒里装上他们要的菜,大姑父在一旁收钱。

    店里的米饭和汤是随便加的,打好菜的人排队装好米饭打了汤就开始呼呼啦啦的扒饭,几分钟后丢下一次性的餐具往外走,后面很快就有人补上他的位置。偶尔有几个穿着整洁的看上去很年轻的小伙子出现,他们大多数打了菜装好饭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安静的吃完快速地离开,身上仿佛罩了一层写着“我不属于这里”的罩子。

    汤桶很快见底,姑父推着手推车换了一桶满满的汤,然后将桶边挂着菜叶的旧桶放上手推车,滴滴答答一路运走了。转眼到了快八点,小店里的人渐渐少了,大姑赶紧放下手里的勺子,喊大姑父过来接手,然后带着静文父女往家走。爬了五层楼,大姑掏出钥匙利索的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铁门。房间里黑乎乎的,只有一台电脑在客厅散发的悠悠的光。大姑打开灯,才看清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带着耳机打游戏,想来这就是静文的哥哥朱涛了,大姑冲着朱涛喊:“涛涛,你舅来了,赶紧过来打招呼。”朱涛抬起头放下鼠标起身迎接。

    静文将奶奶给姑姑带的晒干的豆角,茄子,蘑菇和一堆土特产递过去,朱涛接了看了一眼:“我姥儿晒的干豆角,妈明天给我炖排骨吧,茄子干给我放粉条炖了。”大姑边应着边去厨房忙活。

    朱涛翻出了柜子里的酒摆桌上:“大舅,咱俩喝点儿。”说罢拉着刘建军坐桌上就着花生米就喝了起来。静文看了下客厅没自己待的地方,转身去了厨房。大姑在静文来之前已经把肘子炖好了,这会儿开个火热一下就好,菜也已经切好整齐的摆在台面上,依次下锅炒就可以出锅了。静文看到案板上有一团和好的面,问了下是不是主食吃手擀面,奶奶说过上车饺子下车面,大姑应该也会有这习惯。果然大姑给了她肯定的答案,静文便在一边将面团擀开,然后细细的切好,撒了层薄面在一面条上,接着帮着大姑把炒好的菜一一端上桌。

    菜上齐之后姑父也回来了,他进门便说:“今天早点关门吧,弟弟来了咱们爷儿几个好好喝点儿。”说罢三个男人便开始喝酒划拳,整个屋子里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静文跟大姑安静的吃完了饭,跟着大姑把厨房稍微收拾了一下,把明天的饭菜准备好。自从大姑出来打工,嫁在外面就很少回老家了,静文见过大姑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大姑看着这个当初差点被送走的小丫头,心里不禁感慨,要是个儿子考上大学该多好,弟弟这个从农村考出去的大学生,这辈子唯一可惜的就是没个儿子了。

    不过这个小丫头长得不咋样,性格也文文吞吞的不爱说话,却有种让人讨厌不起来的魔力,大姑从记事开始就作为长姐帮着自己妈撑着这个家,弟弟是全家的宝贝疙瘩,啥都不舍得让他做,小妹性格鸡贼干活总是偷奸耍滑又让人抓不住把柄,这辈子第一次遇见干活时候有个这么得力的帮手,备菜用完的碟子碗,刚用完再转眼就被洗干净规规矩矩地放在了该放的地方,炒完菜还没等转身盛菜的盘子就放在刚刚好装菜的地方,甚至餐桌上的碗筷杯碟也不知道啥时候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要是让儿子干这些事,回复她的绝对是:“妈,这个咋弄,那个在哪”

    她看着静文:“这些都是你妈教你的吗?”静文回:“没,我天天跟着我奶做饭,给她打下手。”大姑听了眼睛微微的湿了,自己妈好久没见了,想到刚刚静文切的面,细细的根根分明,比她切的还利索,煮面的火候也刚刚好,快出锅的时候,静文也是像妈那样挑根面用手一掐,然后说句:“中了”,接着利索的过凉水,妈把静文教的真好。

    姑侄俩絮絮叨叨的唠了会儿家常,几个男人光者膀子在客厅里喝的红光满面,等静文端了面条上去,爷儿几个稀里呼噜的吃完,晚餐就结束了。第二天姑姑和姑父要早起出早餐摊,朱涛要带静文和舅舅在BJ转转,大家没聊太晚就洗洗睡了,大姑家是两室一厅,姑姑和静文睡一间,三个老爷们儿挤一间,一宿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静文醒过来,早饭已经准备好放在桌子上了,白米粥,烙饼,鸡蛋,还有碟腌萝卜,味道跟奶奶做的很像,父亲和哥哥还在睡觉,静文打开电视小小的声音看了起来,电视里放的是周杰伦千里之外的MV,女主角是个单眼皮女生,却美的风情万种,伴着费玉清裂石流云的唱腔,让静文听的心里酸酸的。方贺应该开学了吧,以前还能在一个城市,等他离开BJ,就真的是千里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