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明星啊 » 第83章 接机

第83章 接机

    第二天。

    黄博:“嚯,真猛啊,一天发行的歌比我一辈子发行的歌都多。”@苏杭

    孙洪雷:“下次发歌换个时间,听了歌我晚上都睡不着觉了。”@苏杭

    ……

    汪晓敏:“老板真的太敬业了。”

    郭筱婷:“三首新歌,作为苏杭的歌迷,真的太幸福了,超级好听。”

    热巴:“每首歌都喜欢,推荐给你们听。”@苏杭

    杨蜜:“很感动,苏杭的声音如有魔力,最喜欢《如烟》。”

    何老师、张捷、维维、汪锋……

    一些与苏杭有关系或者接触过的明星艺人主动为苏杭的歌曲宣传。

    这些都是苏杭半年内在娱乐圈结识的,哪怕这次的新歌不怎么样,他们也会宣传一下,更何况这是三首优秀的歌曲。

    《天使》以“天使”为主题,以天使对比爱人的纯洁,寻找爱的永恒,这首歌在地球被《喜洋洋与灰太狼》大电影选为主题曲。

    《仓颉》是一首写在文明消失前的情诗,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诗意的文字很适合表演。

    《如烟》以死去的人的灵魂角度来写,表现了人生中许多事情也许在我们死后才希望从头再来。

    《天使》、《仓颉》、《如烟》三首歌是五月天的怪兽和石头作曲,阿信作词。

    五月天阿信,这可是苏杭最喜欢的作词人之一。

    阿信的词,也写失恋、失意、失去,有哀愁,也有不舍,但是却没有苦情和自怨自怜的感觉。

    他总是能用最精准的白话,抓到多少华丽辞藻都形容不出来的感觉。

    明明这些词语我也能写出来,怎么让他组合在一起就不一样了呢?

    也是阿信让苏杭明白,歌词为什么在华语歌曲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像国外歌曲一样只重曲和编曲。

    当然,其中少不了二哥力宏的对比。

    阿信给力宏写了几首歌词,和力宏自己的歌词对比,那感觉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

    没有任何意外,苏杭的三首新歌给互联网平台贡献了不小的热度。

    对于这三首歌的评价,网友不再集中在苏杭的作曲,而是它们的歌词。

    “没有中國风歌词那么讲究和韵味,却有很强的代入感。”

    “这是苏杭歌曲里最有故事性的歌词。”

    “最喜欢《如烟》里'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

    “十七岁的那年,吻过她的脸,就以为和她能永远,我今年也十七岁了,却连女孩的手都没牵过。”

    “歌词写出了我们最好的期望,现实往往让我们绝望,所以要把握好现在的自己。”

    “歌词真的好戳心,苏杭一次性三首歌,是想让我一次性哭个够吗?”

    “苏杭的词真的绝了,三首歌,一首歌真的就是一个故事,每首歌都以不同的方式宣泄了不同的情感,总会有一首歌让人感同身受,情不自禁的就感动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如烟》的歌词没有一句重复的吗?”

    “回头看了一遍,别说一句,连半句重复的都没有。”

    “果然是这样,没有重复的。”

    “太厉害了。”

    苏杭看着网上歌迷的各种谈论,心里也是很开心。

    这三首歌,其中《天使》是最火的,无它,旋律最好听。

    但是《仓颉》和《如烟》同样有很多人喜欢,而且是非常爱。

    两首歌热度虽说没有《天使》高,却也能在以后为苏杭源源不断地圈粉。

    盐城南洋机场。

    苏杭的粉丝们聚集在这里。

    苏杭工作室一直强调粉丝不用接机,却还是拦不住有些粉丝想近身看偶像。

    毕竟他们是人,不是工具人,会有自己的想法。

    苏杭的具体行程当然是保密的,但他要来盐城的消息却是无法保密。

    迎驾集团邀请到歌手后就在海报公布了演唱会名单:苏杭、费玉清、邓紫棋、韩磊、姜育恒……

    不少当地人都知道了8月23日建湖体育馆举办的“迎驾贡酒之夜群星演唱会”。

    苏杭的航班有三个选择,8月22日上午,8月22日下午,以及8月23日上午。

    考虑到延机和路程因素,苏杭一行乘坐的是8月22日下午的航班。

    有些粉丝在今天上午没有接到苏杭,就硬生生等到了下午。

    而这次,终于让他们等到了,因为几个小时前,苏杭现身京城某个机场的消息被曝光了。

    “苏杭现身机场,被歌迷认出。”

    “苏杭机场被围堵。”

    苏杭出现在机场,不是往这边赶来又是做什么呢?

    粉丝们拿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横幅。

    “到了,到了。”

    “苏杭要出来了。”

    “要看到苏杭了,我该怎么做。”

    “啊啊啊啊啊!”

    “苏杭!苏杭!”

    苏杭走出通道就听到了粉丝们的呼喊,他们在围栏外面激动的尖叫,拿着手机拍照。

    有的粉丝递过来各式各样的礼物,想让偶像收下。

    “谢谢,谢谢,谢谢你的心意,除了信,其它都不收。”

    苏杭收下一个粉丝的信封,对一旁粉丝递过杯子的粉丝说了抱歉。

    礼物只收信封,不收其它实物,这是苏杭工作室早就定下和宣传的。

    这不仅是从实用角度出发,也是为了避免粉丝之间的攀比。

    苏杭一个人也收不过来,他的两个助理也在帮忙。

    “今年多大了?还在上学吧,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了自己。”

    “这个小风扇真方便,我回头给他们一人买一个。”

    “专辑马上就要好了。”

    苏杭一边走一边和粉丝说话,然后又听到了那熟悉的标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朝他们招了招手,引起一阵尖叫。

    从机场出来,上了迎驾集团派来接送的车上。

    到达目的地要一两个小时,苏杭则打开了粉丝们送的信。。

    他每看完一封信后,还会用手机把信的内容拍下来,保存在“粉丝来信”的相册里。

    苏杭有时会挑选一些信上传到微博上与粉丝分享,至于那些落款名字会涂掉。

    这是他与粉丝的互动,也表明自己有认真的看他们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