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秦,从狱吏开始 » 第五十八章 狱吏,那是肥差!(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第五十八章 狱吏,那是肥差!(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雍里子眼里泛着光,“东方奚,我最欣赏你的地方就在于,你很难得,年纪虽然非常轻,但是你懂得多,明事理。光是你处理公孙粱外逃这件事,我就已经很欣赏你。没想到,你居然还懂我们秦国间人是做什么的。没错,我们就是秦国间谍网。”

    “虽然出身不好,还是一直住在这乡野之地,到现在也不过认识了两千多个秦国文字,但是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我现在想要做伯乐,就看你要不要成为我的千里马?”

    伍衡看着雍里子,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头率这么对一个年轻人说话。东方奚看着高高大大,可是却有些矫情,没想到雍里子这样的人,居然愿意对他说这么多,像是哄小孩似的。

    东方奚应道:“自从当年公孙衍和苏秦提出了合纵连横的战略,我们秦国就开始打造间谍网。这个组织本来是为了维护秦国的利益的建立,若是没有这个间谍网,我秦国何以能应对六国且且徐徐强大呢。”

    “好,说得好。不愧是我第一眼就欣赏的人物。那么,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从此吃香喝辣。”

    东方奚却沉默了。

    做间谍,那以后就得远离云阳,远离秦国,这就相当于要了东方杜衡的命。而且,他现在还有了秦月娥。

    间谍不都是孤寡人做的吗?

    东方奚自然摇头。

    “我只想做个普普通通的刀笔吏。”

    雍里子听了,却仰头大笑起来。

    “东方奚啊,你是少年不知愁。你凭什么认为,那景差会答应让你做刀笔吏呢?”

    “你怎么知道这件事?难道说景长吏也是你们的人?”

    “景差?他还没有这个资格,你以为间谍网是什么人都能加入的吗?至于,景差,他不过是权臣手下的一条很不起眼的走狗罢了。”雍里子眼中满是不屑。

    东方奚纳闷,这个雍里子到底是什么地位?居然对身为长吏的景差如此不屑一顾。

    “你把东西给他看看吧。”雍里子看向伍衡。

    伍衡这才拿出两份帛书。

    东方奚打开一看,发现这上面是三个人的名字,杜氏一人、景氏一人、王氏一人。光是看着他们单独标注出来的氏,东方奚就知道他们都是谁家的子弟。

    而东方奚自己的名字并不在这上面。

    “难道这是今年举吏的名单?”

    “没错。你不妨再看看另外一份。”

    东方奚旋即展开,但是这一次,他赫然第一眼看到的名字居然就是他自己的,随后才是景氏、王氏之人。

    东方奚这才响起当日景差对他说的内定的话,不仅仅是为了夸奖,更是拉拢他。

    “我的名字是你们帮我加上去的?”

    “怎么,狱吏这么大的肥差,你以为是景差那老小子会捞给你?他的儿子如今二十岁了,想要让他做个刀笔吏都有些难度,更别说提狱吏。你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有些人看着是狱长吏,实际上却没有那么大能耐。”

    “而狱吏这种肥差,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做的。而云阳狱,一向是在秦国仅仅次于咸阳大狱之下的存在。如果没有我们,别说狱吏,你连刀笔吏都混不到。”

    这下,东方奚心里的天平开始摇摆不定了。

    有一件事,他想确定。

    “所以说,如果我不遇到你们,我根本没有为吏的机会。景差原本并不打算举荐我?”

    “东方奚,你看着聪明,可是有些事情你还没有经历。你像极了那刚出了学堂的弟子,肚子里学的东西很多,可是对很多事却缺乏经验。”

    雍里子说的一点不错,东方奚一直都在学习,本科读完读研究生,象牙塔越爬越高,但是从来没有出去过。

    “二位如此待我,我必好生报答二位。”

    “此举无非恩意,只是让你知道加入间谍网能捞到的好处罢了。而这只是个开始。文吏这种活,又累又难做,如果你愿意,你以后可以放弃,选择像我们一样,在国内光明正大的享受爵位,学吏做什么呢?”

    东方奚却觉得,文吏才是未来秦国的希望。

    “不,我就要做这狱吏。或许在你们看来,现在这文吏没有什么用,可是我想以后总会派上重用。”

    东方奚一身才学都在法律上,冥冥之中,有些东西在感应着他,他相信秦国需要他这个文吏。

    伍衡却很欣赏东方奚,在他的内心中,法律是秦国历代君王推行的最好政策,他的大掌落在东方奚肩头,“好!我支持你!八月你就要正式赴任成为狱吏,倒时候你将会是秦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狱吏,从现在起,只要你和景差说一声,到时候你就可以换了衣服开始做刀笔吏了。”

    东方奚惊诧,“这么快,都不需要考核吗?而且我还没有去过学室。”

    伍衡惊讶,“你想去学室?”

    东方奚的眼光确实很高,只是这进学室,比做秦吏还要难。

    雍里子听了也诧异,“你这个要求未免也太高了。”

    东方奚却不理解,“你们能轻轻松松让我做狱吏,但是却不能让我入学室,这又是什么缘由?须知,我这种贫寒子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又怎么能做执掌一方律法的秦吏呢?”

    雍里子听了这话,头一回像一位真正的长者一样,他耐心的解释道,“因为实际和往往和理想的规章制度有所出入,现实中要培养一批秦吏执法然后输送调配到各地,成本是非常大的。所以秦吏虽然有,但是却分咸阳周围和偏远县城两种。”

    “巴郡,距离秦国咸阳城远的不能再远的一个郡,而云阳狱之所以出名,就在于他很遥远。咸阳是权贵们的聚集地,却也是暴风骤雨汇聚之地,很多时候,有些囚犯不适宜关在咸阳,所以有些囚犯会被发配前往云阳大狱。”

    “这种地方对于权贵们来说,一向是鸟不拉屎的地方,没有贵族子弟愿意来到这里。而有心往上爬的人,更加不会选择主动来到云阳。只有那些没有凭借的没落世家,会选择用这种方式,靠着让子孙用五年、十年的时间来堆积政绩以达到晋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