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潇洒哥的逆袭人生 » 第四十一章 霓虹国的留学生

第四十一章 霓虹国的留学生

    马金荣打了个酒嗝,把皮带松了松,卷着舌头说道:“快了,只剩几家了,我们走过去。”

    肖金波只好把后备箱打开,取出剩下的礼品,俩人分别提着,踩着软绵绵的步子向前走去,马金荣带着肖金波来到一栋别墅前停住。

    马金荣指了指面前的别墅,说道:“先去七叔家坐坐。”

    肖金波看着这栋别墅,它在村子里显得鹤立鸡群,雕梁画栋格外气派,大门上贴着喜字,两只红灯笼高高挂着,崭新的双开大铁门正敞开着。

    院子里一位老汉正忙着,回头见着俩人,连忙把手里的搬着的凳子放下,笑着走过来,“荣子,你回来了!”

    马金荣也热情地回道:“七叔!前阵子过年厂子里忙,现在得空就回来给大伙拜个年。”

    七叔说道:“赶巧了,这几天日子好,三仔明天办酒席,你回来正正好。”

    马金荣又打了个酒嗝,笑着说道:“那很好!”

    说完,马金荣吩咐肖金波把礼物送上,七叔笑着接过,继续说道:“荣仔,我看你家里也没个烧火的,干脆晚上就在我这里住下,你婶子一会就回来,家里有的是空房!”

    马金荣感觉醉得实在厉害,想了想,就点点头说道:“那就麻烦七叔了。”

    “好说,好说。”

    七叔把俩人迎进厅里,厅里一名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肖金波略微打量,觉得这孩子长得有些像黄达先。

    七叔看着这小孩,怒道:“整天就知道看电视,快过来见你堂叔,也不打声招呼!”

    七叔作势要打,小孩赶紧站起身,走上前喊了一声“堂叔好!”

    马金荣笑着点点头,掏了掏口袋,拿出一个红包,塞到他手里,“小炎,这么高了,来,压岁钱拿着。”

    肖金波看着这孩子手里的红包,心想不知道里面塞了多少钱,不会只有十块五块的吧!

    小炎不顾七叔恼怒的眼神,把红包拆出一条缝,仔细看了看,咧着一张嘴,露出两排漏风的门牙,肖金波看了,恨不得抢过来,看这位小朋友乐得,就知道红包里的钱应该不少。

    七叔正想上前没收,这孩子慌忙绕着马金荣转圈,让他无可奈何。

    七叔拿孙子没办法,只好尴尬地说道:“荣子,要不你们先看会电视,一会我让你婶子给你炒个菜。”

    马金荣犹豫一下,说道:“还有好几家没送呢!”

    七叔看着俩人手里的礼物,说道:“我看让小炎和这位小伙子送过去,你就先坐下醒醒酒。”

    马金荣感觉确实醉了,剩下几家关系稍微远一些,就点头答应,转过头对肖金波说道:“金波,麻烦你跟着小炎一起送过去。”

    肖金波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答应。

    七叔看着俩人出门,不忘叮嘱道:“记得,报荣子的名,别忘了!”

    小炎答应一声,提着礼物急匆匆地就出门了,肖金波赶紧跟上。

    肖金波看着这名叫小炎的孩子,说道:“小炎,你认识黄达先吗?”

    小炎回过头说道:“你认识我大舅!”

    肖金波听了,心想怪不得你长得像黄达先,感情你们是舅甥俩,“认识,我们住一个宿舍,你爸妈呢?”

    小炎仰着头,很是骄傲地说道:“他们都在英国做生意呢!”

    肖金波听了,心想原来这位小炎的父亲就是黄达先嘴里的姐夫,看来他这位姐夫在英国混得还不错,家里都住上大别墅了。

    肖金波跟着小炎,把礼物都送到了,也都点了马金荣的名,每次都极力推脱这些热情村民的邀请,总算没有再进屋喝酒,逃也似的回到了别墅。

    一进别墅,小炎就火急火燎地坐到沙发,继续看电视,肖金波一看,彩色电视里面播放的正是迪士尼的“兔八哥”,他也坐下来看了一会。

    马金荣和七叔在沙发上聊了一会,一位大婶走进来,马金荣看着来人,起身喊“婶子”,七叔见自家婆娘回来了,就吩咐她去烧火做饭。

    几人吃过饭,马金荣和肖金波都有些醉意,七叔给俩人安排好房间,早早就休息了。

    第二天,肖金波从席梦思床上醒来,昨晚是他这几天睡得最好的一晚,翻开被子,走下床,来到窗前,天上飘了些牛毛细雨,远处丘陵上的茶园笼着团团白雾,像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细纱。

    院子里已来了不少人,大都是些妇女,架着几口锅,正忙着烧水煮菜,桌椅板凳摆得满满的,一直挤到外面的公路上。

    在别人家借宿,也不好赖在房间里,肖金波穿好衣服来到楼下帮忙,七叔也确实忙不过来,就指派他帮忙搬些东西,马金荣也似模似样地端桌摆凳。

    临近中午,随着一阵鞭炮声,迎亲的队伍就来了,肖金波站在门口看去,就看见长长一条车队,里面有不少好车,这时都披红挂彩,车队最后还跟着几辆小卡,看来嫁妆也很丰厚。

    新人进了门,热热闹闹地拜了堂,众人就开始吃喜宴,肖金波沾了马老板的光,没随份子上了桌,只是尴尬地和一群小朋友们坐一起。

    肖金波心想这样也好,就不用喝酒了,打开雪碧,给自己倒满一杯,“吨吨”地喝起来,“爽!”

    这时邻桌几位大婶聊天的声音吸引了肖金波的注意,一位大婶说道:“你看七叔家真是气派,他大儿子真有出息,听说人在国外,赚外国人的钱!”

    另一位大婶说道:“外国人的钱这么好赚吗?三两年就起别墅了?”

    “你不知道,我听人说外国人懒得很,两天打渔三天筛网,什么周六周日都要去外面旅游。”

    “他们那么懒,这怎么活?”

    “谁知道他们,听说他们的票子老值钱了,一张十块的抵得上咱们的一百,要是我手里的钱要是翻十翻,我也盖别墅。”

    肖金波听了,顿感无语,觉得这些阿姨也太没见识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年头好像真的是海漂最赚钱的年代,全国从上到下都在找外汇。

    两位大婶继续说道:“去国外赚钱也不容易,听说要先去非洲什么地方,再从那里去到英国,好多人都死在路上。”

    “呀!真有这个事情?”

    “你看七叔,他两口子不就把孩子留在家里,常年累月都不敢回国,这钱都是找人捎回来的。”

    “你看这新婚两口子,听说他们结完婚就要去到国外,也不留个娃在家里,就不怕出去回不来了!”

    “你小声一些。”

    肖金波听了几位大婶的对话,他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做海漂还这么难的,这不就和自己一样吗?一样要背井离乡,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讨生活,甚至可能还更艰难,顿时羡慕的心思淡了不少。

    两位新人过来敬酒,新郎官穿着一身西服挺精神的,新娘子也很是漂亮,肖金波知道他们不久之后就要去国外,心里不禁有些担心和惋惜,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何必漂洋过海去守那些罪呢!

    敬过酒后,新人走远,邻座又开始聊了起来,其中一位大叔说道:“他们是去外面做生意,说白了就是开餐馆,比不了那些留学的。”

    刚刚一位说话的大婶连忙问道:“怎么说?”

    大叔夹了一口大虾,嚼了嚼说道:“我就知道隔壁镇子有那么一位霓虹国的留学生,也是赚了大钱的。”

    肖金波听了,连忙竖起耳朵听着,想看看这留学生在国外又怎么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