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魏风华:穿越三国之我是曹叡 » 第042章 张三

第042章 张三

    金市官署。

    刚才出现在街上的那位市吏看着站在堂下的那名壮汉,开口说道:“我说张三,你怎么说也算是个老手了,这次怎么搞的!”

    张三苦着脸说道:“大人,谁能想到那个蜀中来的商贾竟如此难缠,任凭我怎么恐吓就是不放手,后来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个武力极强的年轻人挡住了我的去路,最后弄成了大人看到的局面。。”

    市吏看着堂下的张三,哼的一声:“今天要不是我及时赶到,你就要被送去治罪了。要是让市令大人知晓了,谁都救不了你。”

    “是是是,全靠大人及时解难,小人感激不尽。”

    说着,张三这时也明白了市吏又在想他好好处了。

    张三一边暗骂市吏贪婪成性,一边从腰间摸出一块上好的玉佩放在了市吏的面前,谄媚的说道:“大人,这是小人祖传的一块玉佩,小人自知福薄,配不上这块玉佩。大人的儒雅气质配上这块玉佩正式相得益彰。请大人笑纳。”

    其实这玉佩哪是他祖传的,只不过是他小弟前两天孝敬他的,估计是从那位贵家公子身上头来的吧。

    正准备今日把它给出手呢,得,这下省事了。

    市吏看到张三放在桌上的玉佩,眼睛瞬间一亮,这可是精品啊,随即拿到手里欣赏起来。

    “张三有心了,我一直想找一件随身佩戴玉佩,可千挑万选,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这块玉佩价值几何,我付给你,绝对不能让你吃亏。”

    张三听到市吏的话,在心里呸的一声,低身谄笑道:“大人平日里对张三照顾颇多,张三也是懂知恩图报的,这块玉佩就当是的谢礼。”

    市吏听到张三的回话,笑着点了点头:“既然这样,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张三你后面在金市一定要收点手,没有把握就不要强硬出手。毕竟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发生强买强卖之事,终究不好看。”

    张三见市吏收下了这块玉佩,便说道:“张三明白了,小的以后一定会更加谨慎。那小人就先走了。”

    市吏朝张三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等张三出了金市官署,刚走不远转身看着官署大门,“呸”,吐了一口痰,说道:“一群道貌岸然的小人,吃老子的喝老子的,还给老子摆谱。”

    这时几个人连忙走到张三身边,说道:“大哥你出来,看到你被市吏大人带到金市官署,我等担心不已。”

    张三看着这群小弟,想到老子有难时不出来帮我,这时候倒是殷勤,霸气的说道:“担心什么,有啥好担心的,哪次进官署我不是毫发无伤的出来,我给你们讲我和实力大人关系硬着呢。”

    众小弟:“大哥说的是,小弟也是知道大哥肯定是安然无恙的出来,所以就在官署门口一直等着。果然没多久,大哥就出来了。”

    这时,一小弟说道:“大哥,我刚才路过绿柳居,好像看到了抓你的那个年轻人,在那用饭。”

    张三想到刚才大庭广众之下被擒住,折了面子,气愤地说道:“哦?这小子不仅不逃,还敢大模大样在这里吃饭。走,我要会一会这小子,看看他到底有何来头!我让他知道他三爷的厉害!”

    说完,众人便朝着绿柳居走去。

    ......

    绿柳居中。

    一份乌骨鸡,一份汤饼、一壶九酿春酒。

    这个时期食物可供选择的样式并不多,曹叡要了熟悉老三样。

    曹冏正手持一根鸡腿奋力啃着,由于年龄较小,曹叡特地让店家多煮了片刻,软烂之后才送了上来。

    曹叡没有想到这次出宫居然能遇到他一直“心心念念”的姜维。

    曹叡朝对面的姜维说道:“今日姜兄路见不平,为那名商贾解围,令甄某敬佩。”

    姜维听到曹叡的赞赏,笑着说道:“不敢当,举手之劳算不得大事,甄兄过奖了。当时我也是不忍心看到那商贾被人威胁,从而造成损失罢了。”

    曹叡回想起刚才的情景,感叹道:“是啊,蜀锦的价值尤其是那几匹质地很差的薄绢所能比的,如果那商贾真的接受了,估计那几批薄绢会烂在他的手里。”

    这是姜维说道:“甄兄有所不知,我在天水时就经常会遇到这种事情。有一些人专门组成团伙在于别人交易时或往谷子里掺水以增加重量,或使用刚才那种质量极低的薄绢,以此来谋取暴利。”

    曹叡有些不解:“朝廷对此有律法禁止使用湿谷和薄绢进行交易,违禁者斩。”

    姜维苦笑的道:“暴利之下,必有胆大之人。这些奸商逐利天性,除非朝廷下令禁止使用使用谷子和布帛当作货币,否则这种事根本无法禁绝。”

    曹叡也是对这个时期的货币政策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自董卓废汉五铢,铸造小钱之后,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先有的货币已经无法正常使用,东汉的经济迅速崩溃,人们退回了以物易物的时代。

    后来曹操采用屯田政策平定北方后,粮食与布帛产量大大增加,此时便用宣布将粮食与布帛当作商品交换媒介。

    当然,曹操与曹丕也曾想重新使用铜钱来充当流通货币,可以为铸造的质量太差,不被人们所认可,流通没有多久便被放弃了。

    曹叡叹了一口气,心想又碰到了知识的盲区,我连经济理论都不知道,怎么来搞这些东西。

    可长期使用粮食与布帛充当货币也不是长久之计,看来这件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头疼!

    曹叡转了个话题,问道:“临近正旦,不知姜兄二人此时来洛阳所为何事?”

    姜维回到:“甄兄唤我伯约即可,不瞒甄兄,我与诚文是跟随天水郡守前来参与大朝会的。”

    虽然曹叡早就打听了关于姜维的相关消息,但是此时他还是要装作不知道:“原来如此。不知二位所任何职?”

    姜维也没有隐瞒,说到:“我目前担任天水郡参军一职,诚文担任郡上计掾一职。不知甄兄目前是?”

    曹叡想了想:“甄某惭愧,蒙祖上福荫,在朝担任闲职,平日也无要务。”

    姜维也不知其所说真假,说道:“甄兄过谦了。”

    ps:求大家的追读,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