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唐仙途 » 第二十二章 不一样的奕安居士【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第二十二章 不一样的奕安居士【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之所以上二楼,纯粹是因为一楼的儒生都是酸腐男子,而二楼……也都是。

    人啊,一上了楼梯就容易喘粗气,现在,有了炼气境修为,一口气上五楼,丝毫不喘粗气!

    太学藏书阁统共只有五层,前面四层还能见到一些人,到了五层就只剩下书了。

    这些书大多是大唐历代大儒的一些言行举止,整理成册,对俞林而言,营养不大。

    随手翻了几本,毫无兴趣,正打算离开之时,角落里的两个字吸引了俞林的注意力!

    拿起书本,封面已经发黄,翻开第一页,上面写到:

    “巫,术士,承上命而通神鬼………儒,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求其德而已………”

    大唐的儒家是从术士而来?这倒是一个新鲜事。

    脑海里隐隐浮现一副画面:圣人带着十二门徒,召唤神龙,大败妖族…

    “圣人言:怪、力、乱、神敬而远之!”奕安居士轻轻拱手,“在下奕安,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俞林”俞林头也不回,这本书写得很生猛啊!

    什么六巫复活术,什么巫神封印六巫……什么奕安居士??

    ………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俞林转过身子,礼貌的伸出双手。

    奕安居士腰间挂着一个酒葫芦,肩上背着一把长剑,上身短衫,下身长裤,三千青丝被一枚小巧的发夹随意的挽着,不修边幅,看着不像女大儒,倒是像刚刚劫富济贫回来的侠女!

    “俞师弟!”奕安居士随口回应,明晃晃的眼珠子瞟了俞林一眼,嘴角一撇,丝毫不掩饰嫌弃之意。

    这师弟叫得一点不含蓄…

    收回手,俞林笑道,“奕安师姐一个人来的!”

    奕安居士:我半个人来的。

    奕安居士双手环胸,气势颇为不凡:“太学好气派,在藏书阁设下修为禁制,我们苍狗书院实力有限,只有我勉强能上得五楼!”

    俞林咋舌,上藏书阁还有修为限制?难怪这美人黑着一张脸。

    “哈哈哈,我就说太学都是腐儒,腐儒能干出什么好事?”

    “莫非师弟不是太学弟子?”奕安居士快人快语。

    内心想到:白鹿书院从四品的云锦师弟都只能上到四楼,能上五楼至少也对应着儒家正四品,契矩境!此人看着是炼气境武夫,能上五层定是隐藏了修为,若不是太学弟子,倒是可以结交结交!

    忽然一惊,脸颊飞过一抹红晕,略低下脑袋打量着俞林胸前的“都尉”二字!

    ……………

    粗鄙……武夫…

    潇洒……仙姑…

    二人的内心戏截然不同,到最后都汇成一句话:

    “龙禁卫!”

    奕安居士拱拱手,转身往对面书架而去。

    你好,告辞?

    酝酿了一肚子情话还没开撩,这就?结束了?

    黎川(儒):“上面还有一层!”

    俞林??:“你怎么知道?”

    老王笑一声:“不然就凭你这崽子,还能上五层?”

    俞林:“六层关我什么事!”

    黎川(儒)翻了个白眼:“上面有纯正的儒家气息!”

    俞林:“怎样才能上去?”

    黎川(儒):“凭我现在的状态………想去第六层,你还得找个帮手!”

    俞林:“大师,请你一次把话说完!”

    黎川(儒):“想上五楼非东江不可!”

    黎川说完踢了东江一脚。

    东江(杂)毫不在意,悠悠道:“倒也简单,对面那女娃儿腰间挂了一壶成年老酒,让我喝上两口,我便教你上去的法子!”

    难怪这货不怎么开口,原来是没碰到喜欢的……

    “你们都是幻体,怎么饮酒?”俞林不解。

    东江(杂):“不过是借你的身子闻一闻酒香,那便足矣!”

    果然是酒鬼………

    老王(力):“那可不是一般的酒,只要没成仙,管你什么修为,喝多了铁定不得好死!”

    东江(杂):“你放心好了,那酒只是寻常佳酿,喝了能短暂提升修为,死不了!”

    我信你个鬼…………

    俞林若有所思,

    “奕安师姐,我观你品貌不凡,莫非是是正三品齐家境大儒?”

    奕安居士一心翻越经书,根本不搭理俞林。

    俞林微微一笑,自顾自道:“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只是儒家的修炼之道,讲出来并不能打动奕安居士。

    停顿片刻,俞林继续说道:“圣人讲亲亲之爱,克己复礼,以己推人,亚圣讲:老吾老及天下之老,幼吾幼及天下之幼,又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我观儒家修行之道,并不单以格物致知……为基础,既修德行,又怎么绕得开亲亲之爱。如今大儒稀少,圣人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胡说,我儒家至圣先师真实存在,岂容你这匹夫非议!”

    俞林顿时乐了,黎川大师平日里的言论果然不一般,只捡出几句胡乱拼凑就引起了奕安居士的注意。

    “你又要修德行,又要避开黎民百姓,这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事,又怎能提升修为?”俞林继续挑逗。

    奕安居士沉默不语,粗莽武夫说得话似乎也有点道理,当今天下,不单单是儒家高傲,道家,法家,乃至佛家,哪一个会正眼瞧粗鄙武夫,

    但武夫再不济也能以蛮力立足,武夫之下更有手无寸铁,身无长处的平民百姓,试想各家连武夫都瞧不上,又怎会关心平民百姓的死活?

    而这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

    道理浅显,大家都懂,但真正去做的,屈指可数。

    奕安居士面色红润,拱手抱拳

    “俞林师弟!”

    得到认可,俞林趁热打铁,向前一步,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黎川(儒):“你……”

    ………

    “……知善知恶是良知………”奕安居士喃喃自语,隐隐有一股清气升华。

    这番话对其他儒家弟子来说可能毫无用处,甚至会反驳俞林,但奕安居士偏偏是儒家另类,年仅三十就达到儒家正三品齐家境,却从未在学院踏实修行过,而是游历四处教习弟子,这也是她芳名远扬的缘故之一。

    “俞师弟领悟颇深,令奕安折服!”

    短衫之下止不住的颤抖,声音嘶哑,内心澎湃,这才是身为儒家修士,身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真正应该走的道!

    俞林明白现在是最佳时间,继续谈论下去,奕安居士也不会立刻升华,闻道不在于朝夕,而是日积月累,厚积而薄发,水到渠成。

    “不知奕安师姐是否发现藏书阁的异常?”俞林缓缓说道。

    奕安居士面带疑惑之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