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百亿身家,我竟成了帮扶对象 » 第131章夏日的雪糕还吃不起了

第131章夏日的雪糕还吃不起了

    姜半夏并不打算现在就把这些东西运回仙泉县,暂时存放在杨姐姐家里,什么时候要回仙泉县了,再找个厢式货车运回去。

    他跟杨姐姐聊了一会儿,得知杨姐姐已经结婚,老公做外贸生意,母亲在她老公的公司做保洁。

    杨姐姐本来想让妈妈安享晚年,计划带她四处旅游。

    结果劳碌大半生的妈妈根本闲不下来,一旦强迫她休息几日,过不了几天就会浑身不舒坦。

    没办法,杨姐最后勉强同意母亲去老公的公司做保洁。

    至少是自家的公司,不会让她太累。

    姜半夏问起钱爷爷有没有亲人。

    杨姐姐说,钱爷爷年轻的时候结过婚,婚后半年,钱爷爷的夫人不幸死于一场事故。

    从那之后,钱爷爷孤身一人从未再娶。

    但是,钱爷爷的晚年并不孤独,当年冒险闯精神病院救钱爷爷的那五位侠士,后来都被钱爷爷认作干儿子了,赚的钱没少给他们五家补贴。

    当然,这五家人的子女都待钱爷爷非常好,跟杨姐姐一样,都把钱爷爷当成亲爷爷孝敬。

    姜半夏喝过茶,该聊的都聊得差不多了,正准备起身告知,手机忽然响了。

    “兔子乖乖”竟然在微信上打来了视频电话。

    姜半夏犹豫了一下,然后接通了。

    姚若熙穿着可爱的粉色裙子,头上戴着兔子造型的可爱发夹,好像是在书房里,背景可以看到书架。

    姚若熙:“方便视频吧?”

    姜半夏:“方便!”

    他心说,方便不方便,你都已经打来了,如果不方便就不接了。

    姚若熙拿着那本《老子河上公章句》,指着第一卷的体道,然后问姜半夏:

    “前面说道哥道,谓经术政教之道,到后面又说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我有点儿被绕晕了,这个道,到底是什么道?”

    姜半夏没想到,姚若熙竟然在看这本书。

    他说:“读这种书,不要用你现在的常识去理解,如果看不明白也不要紧,先把它通读几遍,一直读到滚瓜烂熟,然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到时你再来问我。”

    姚若熙:“好吧!”

    姜半夏:“还有其他事情吗?”

    姚若熙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一脸馋相地问:“啥时候更新吃播视频啊?”

    呃……

    果然是个吃货!

    姜半夏:“这几天有点事儿,一直在外地,过几天吧!”

    姚若熙:“那好吧!”

    姜半夏:“如果没有其他事儿,我先挂电话了。”

    这个时候,杨姐姐突然凑过来,闯进镜头里跟姚若熙打招呼:“嗨,我说听着声音咋有些耳熟,原来是若熙妹妹啊!”

    姚若熙一脸惊诧:“咦?杨姐姐怎么跟半夏在一起?”

    杨姐姐:“他今天凑巧来我家串门儿,没想到你俩也认识。”

    姚若熙:“我俩没见过面,我是他的粉丝,偶尔会催更一下。”

    杨姐姐:“原来如此!”

    姚若熙:“那个……姐姐,我联系半夏的事儿,千万别告诉我妈!”

    杨姐姐点点头:“我懂!”

    她知道姬若熙的母亲最反感的就是中医。

    当然,她恐怕也没机会见到姚若熙的妈妈。

    姚若熙:“姐姐再见!”

    姚若熙挂断了视频电话。

    杨姐姐非常意外,盯着姜半夏上下打量,仿佛第一次见面。

    “没想到啊!”

    姜半夏说:“我也没想到!”

    他也没敢想,杨姐姐竟然跟姚若姚认识。

    杨姐姐说:“姚若熙竟然是你的粉丝,而且还偶尔催更,你是网文作者还是视频博主?”

    姜半夏说:“我就偶尔拍个吃播视频,没想到姚若熙会那么喜欢。”

    杨姐姐也解释道:“我是设计师,姚若熙拍MV的时候,我们合作过,仅此而已,没想到她竟然还记得我,而且一眼就认出我了。”

    姜半夏本来刚才就准备走的,结果因为姚若熙的一通视频电话,又多聊了一个小时。

    他离开余苏镇,没有回青侠镇,也没有回酒店,而是去赵村看望赵老爷子。

    结果还不错,林老板现在已经焦头烂额,随着举报他的人越来越多,今天上午的时候已经被控制了。

    姜半夏终于可以放心了。

    他决定再好好地玩上两天,然后去采购药材种子,之后就能回仙泉县了。

    面包车开到赵村中街的时候,突然被一群看热闹的人给堵着路了。

    姜半夏听到外面有人争吵,好像是因为两根雪糕。

    他听到雪糕两个字,才想起来这个夏天好像还没怎么吃过雪糕。

    于是,他把车停好,凑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儿,顺便买根雪糕吃。

    一位老奶奶正在跟店主理论,原因是她的两个小孙子,趁她不注意,从店里的冰箱里拿了两根雪糕,并且拆开了。

    老奶奶本来打算买下来,结果店主张嘴就要五十六块钱。

    两根雪糕,五十六块钱。

    老奶奶一听就炸了,怀疑店主讹人。

    姜半夏看得出来,老奶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腿边还放着一个编织袋,里面装着捡来的矿泉水瓶子和破纸板。

    两个小孙子,一个五岁大的样子,一个三岁多的样子,穿的都是最便宜的衣服,看起来有些脏兮兮。

    老奶奶肯定是被儿子和儿媳从农村接过来帮忙带孩子的,并不是本地口音。

    店主也很委屈:“这是二十八一支的雪糕,我不收你五十六了,给我五十可以吧?”

    老奶奶仍然无法接受:“你这是讹人,雪糕没有贴价钱,而且你看看这包装,哪一点儿看起来像是值二十多的雪糕了?”

    两个小孩子拿着已经拆开的雪糕,也不敢吃,一脸委屈地望着奶奶。

    店主也很委屈,说:“不管像不像,它就是二十八一支的雪糕,你不信可以问问年轻人,他们懂得。”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有懂行的年轻人,告诉老奶奶,那雪糕确实不便宜。

    老奶奶见那么多人都说是二十多一支的雪糕,也没刚才那么大嗓门了。

    她哆嗦着手,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个层层裹起来的塑料袋,一层层的剥开之后,里面装的都是一元、一角、五角的硬币。

    姜半夏都不用数,这些加起来也不够五十块钱。

    他挤过去,直接对店主说:“这两孩子的雪糕钱我给你,让他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