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乱世:我靠种田长生 » 第一章 四面楚歌

第一章 四面楚歌

    【祁山常现虎君,人为其所食,化为伥鬼,品行卑劣,诱人为虎君所食,令使人心惶惶;常言:宁绕千里路,不过一寸山。】

    常州,大泽郡。

    祁山县,府衙,一间屋内。

    批阅完卷宗,宁昌臣放下手中的笔,端坐,闭目,叹息。

    “又到了食祭的日子……”

    “时间过得太快了。”宁昌臣身后,师爷跟着感叹,“仿佛昨天才举行一场,今天便又来了。”

    “怪我,我不是个好县令。”

    “大人,您别这么说。”

    “今年轮到谁家了?”

    “老楚家……”

    “难为老楚一家了。”

    两人相视,随后,纷纷叹了口气。

    这时,衙门大堂那边传出动静,很快,跑来一名便衣捕快,满脸焦急:“大人,那伥鬼又现身了,来索要虎君的食祭。”

    没错,这食祭并不是用来供奉神灵、祖先的,供奉的,正是在祁山县不停吃人的虎君。

    “元方呢?”宁昌臣问。

    伥鬼现身,虽不是虎君那种妖力恐怖的精怪,却也非人,需以侠者看住。

    “头儿正在牢房看着它。”捕快回道。

    宁昌臣吩咐:“告诉元方,不要杀那伥鬼,不然,虎君不会平息的。”

    捕快点点头,他也知晓头儿的脾气,没有县令大人吩咐,多半会忍不住一掌灭了那伥鬼。

    虽为伥鬼,却也为人,彼时竟为了那恢复自由的渺茫希望帮助虎君杀人,其心之恶毒,为虎作伥,实难饶恕也。

    “这可真是……乱糟糟的。”宁昌臣摇头。

    自贞武三年,国事开始糜烂,似没了皇道气息,神州大地邪崇四起,外加朝堂奸臣整日搜刮民膏,这天下,便再没了安宁。

    ......

    县里,楚家。

    屋里设施很简陋,只有一张大炕,一张擦得光亮的桌子,还有四张椅子。

    炕上,楚王氏在那啜泣,眼角都哭红了。

    楚老汉在门口蹲着,连连叹息,半天却是憋不出一句话来。

    “爹爹儿!”

    这时,院外,一个头上绑着小辫的孩童跑来,声音还很稚气,脸蛋精致的像是一个瓷娃娃。

    娃娃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总让人觉得他下一步就会摔倒。

    楚老汉起身,走过去抱起娃娃:“孩他娘,还有吃食没?娃儿饿了。”

    妇人强忍着不哭,哽咽道:“有,昨天隔壁老王家送来的鸡蛋。”

    说罢便绕过楚老汉,进了厨房。

    “爹爹儿,我不饿。”小楚安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皱起小眉头。

    这几天家里常给他吃平日里很难吃到的东西,他年纪虽然小,但也懂事,猜到家里似乎出了什么问题。

    楚老汉闻听心里又是一紧,只恨娃儿生错了时候。

    “楚安呢,你们不是一起到外面捉野兔了吗?”

    老楚家四口人,两个孩子都姓楚名安,字文兴。

    “爹!”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声。

    楚老汉回头,看见着一身麻衣的少年正朝院落走来。

    他左手拿弓,右手提着一只脑袋大小的野兔。

    少年正是楚安,身材欣长,长相秀气,十四岁的年纪却不显稚气。

    “把兔宰洗了,中午好好做顿饭,等到了晚上......”楚老汉的眉梢紧皱。

    楚王氏从厨房里走出,手里握着一颗剥好了的鸡蛋,看见楚安,道:“安儿回来了,吃鸡蛋么?锅里还有。”

    说着,手里的递给了小楚安。

    到底是小孩,虽心思聪慧,但看见了鸡蛋这种稀罕物,没忍住,放在嘴边吃起来。

    其实,鸡蛋很常见,毕竟总有家里养了鸡的,可是一年到头能吃上一次的。

    很少。

    因为有余的,都要留着交税。

    相比粮食,一颗鸡蛋的分量更重,百姓们不舍得吃,拿来交税,可保留更多粮食过活。

    “娘,我不饿。今天捉了只兔,中午可以好好吃上一顿。”

    楚安摇头拒绝,提起手里的野兔晃了晃。

    “安儿真厉害。”楚王氏夸赞,可是怎么也笑不出来。

    “去吧,早些把兔宰洗了,让你娘做饭。”楚老汉的皮肤很黑,抱着小楚安的手很细,像是皮包骨一样。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不仅楚老汉,楚王氏、小楚安、楚安,一家四口都是瘦瘦的样子。

    “好,我去了。”楚安不再说什么,放下弓箭,进厨房拿刀。

    路过大锅的时候,楚安朝锅里看了一眼。

    什么也没有。

    白净净的汤水,加上一些鸡蛋壳。

    家里只有一颗鸡蛋,还是昨天老王叔送的,今天全给弟弟吃了。

    不过楚安没有觉得一丝不公平。

    因为,楚家以后的安宁,要靠弟弟来换。

    是的,不仅楚家以后的安宁,还有祁山县一年的平安,全靠小楚安了。

    在祁山县,每年以童男或童女作为交换,可保祁山县百姓一年,还有献出童男童女家庭的一生平安。

    这是一笔交易,和精怪的交易。也叫食祭。

    用一条鲜活生命换全县人一年平安,值也不值?

    交易没达成前,几乎每月都要被虏去几名百姓,甚至妇女,和现在相比,已经很好了。

    就没有人能降住那虎君吗?

    十里八乡的奇人异士请遍了,这不,听说山上的一众伥鬼中有五成曾是那些奇人异士。

    乱世之初,成了气候的妖魔现身作乱,平日里被各地百姓供着养着的能降妖除魔的奇人异士却在关键时刻不是逃跑就是被妖魔吃了。

    听起来很讽刺。

    没办法,这个世道就是如此。

    上有朝廷欺压;下有妖魔横行;被逼急的人做强盗打劫;一些小人到处招摇撞骗。

    在这样的乱世,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走向溪边的路上,楚安回头看不远处的建筑。

    那是祠堂,此刻香火不断飘起,袅袅娜娜,云蒸雾腾。

    哦,忘了,还有伪神。

    百姓们哪怕“四面楚歌”,哪怕饿的浑身乏力,哪怕下一秒就会闭上眼睛,也永远不会忘记,在每个月的前三天,到祠堂去拜神祈福。

    “啪嗒!啪嗒!”

    大路上一阵马蹄声传来,声势浩荡,引得人心惶惶。

    随即滚滚浓烟起,这天霎时变成了黄昏色,仿佛邪崇犯乱。

    楚安变了颜色,忙在旁边寻一处草堆扎进去。

    差点忘了,今天是四月一号,大汉的收税日子。

    不一会,一大批官兵从大路尽头出现,手持冰冷铁戈,一个个面色凶恶。

    楚安在草堆里看着,不敢发出动静。

    明明是守护百姓平安的官员,让人面对时,却如见蛇蝎,避之还来不及。

    这时,祠堂上方的云烟消失了。

    百姓们心中慌促,匆匆撤了香火,提前回家做好准备交税。

    祠堂里那些青面獠牙的神像竟在此时睁开了眼,泥脸上带着愠色。

    香火还没有享受够,它们心里自然不舒服。

    可看见了大路上的官兵,尤其是那些马上坐着的黑袍中年人,神像们的鼻孔纷纷喷出一股气,只得冷哼一声,作罢。

    楚安的心微微提着,担忧家里的税能否交齐,实在不行,野兔便不吃了,连当税一起交上,分量比鸡蛋还重。

    万一再被路过的官兵看见,怕是会直接充公,还不如当税的好。

    待到路上的官兵纷纷走过,楚安才敢出来。

    “这世道,可真乱啊......”

    楚安望着尘烟消失的地方,忍不住低语,有些头疼。

    一个月前,苏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属实觉得不可思议,同时心里还有些些许的期待感。

    然而,一个月下来,他发现他错了。

    这是一个乱世,妖魔并起,盗贼无数,朝廷腐败,伪神遍地,百姓们夹在中间,每天都过得水深火热,好不痛苦。

    这和苏方想象的不一样,根本没有所谓的修仙,没有所谓的风光,只有苟且偷生的生活。

    而唯一的希望,就是成为一名侠者,这才有了和那些妖魔抗衡的资本。

    方才那些马匹上坐着的黑袍中年人,便是传说中实力强大的侠者,可力敌妖魔,对抗邪崇。

    便是祁山的虎君,只要朝廷愿意,损失一些侠者,还是可以铲除的。

    想到这里,苏方笑了,笑自己的想法有些幼稚。

    朝廷会为民除害?

    不可能。

    在他看来,这个世道,像宁昌臣县令大人一样为百姓着想的官员,不会超过一手之数。

    县里,是有侠者的,元方大人。可惜,只有一位,不是虎君的对手。

    因此,在这个世界,苏方要做的不是什么什么“莫欺少年穷”,他要做的很简单。

    只有活下去。

    而身处“四面楚歌”,一名普通人想要活下去,大抵是不可能的,苏方也曾为此苦恼了一段时间。

    好在。

    他发现了一块田。

    一块有可能让自己翻身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