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昨夜风骤雨却疏 » 第三章:公主下嫁王氏,周家再生孽缘

第三章:公主下嫁王氏,周家再生孽缘

    当王政希来到兰陵宫时,已经有好多人等在了宫外,都是过来探望宁王伤势的。

    王政希穿过人群,这其中不乏平时与宁王来往亲近的大臣。人们三五成群地结伴而候,等着丽嫔娘娘逐个召见。但显而易见,这里面就是没有王家的人在。

    走到最前面,王政希看到了等候一旁的周家父子。

    “含章,见过大将军,见过周大哥。”

    “哦,是王公子,你也来了。不过要耐心等着了,人实在太多。”

    “没关系,正好我有些事情,要向大将军询问。”

    “但说无妨,我自当竭诚奉告。”

    “可曾听清宁嫂子说过些什么?”

    “听她说前一天白日里,王公公突然来府里宣宁王殿下进宫,说是奉了皇后娘娘的旨意。谁曾想竟一去不回,直到今早丽嫔娘娘差人前来告知王府,这才知道殿下被打一事。”

    “宁王殿下伤势如何?”

    “不大乐观,仍在昏迷之中。”

    “王妃和清宁可曾进宫来?”

    “来了,王妃在一旁伺候着呢。清宁嘛,身子本来就虚弱,便自行回府去了,免得看见殿下伤势,就哭个没完。”

    “既然是奉了皇后娘娘的旨意,想必定跟皇后有关。”

    “这一点目前尚无法确认,因为执行庭仗的是陛下本人,皇后始终未曾露面。听丽嫔娘娘的说辞,宫人们亲眼看着陛下将殿下拖至玄门。事后娘娘也曾去养居殿求情,却被冷遇。足见陛下是铁了心要治殿下的罪,可罪名却是一个子虚乌有的‘谋害陛下,谋取皇位’,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呀。”

    “这个帽子扣得也太不合理了,谁人相信殿下会存谋逆之心?”周桓贞不平道。

    “有没有人相信,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相信,并且深信不疑。”周蒙生双手合抱于腹前,举头望向朗朗乾坤,慨叹道。

    “不对,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陛下从不是这等失信之人,怎会如此唐突。刚下旨将三公主赐婚给我,这么快就没来由地处置了宁王殿下,试想宁王若是被害,何人得利?”

    “照你的意思,这背后定是有人谋害殿下?谁人有如此大的胆子,敢借陛下之手谋害当朝皇子?”周桓贞听王政希这么一说,觉得不可思议。

    “还能有谁,宁王被害,得益的是青王。那青王背后,就是王家势力在作祟。后宫之中,又是王氏皇后执掌大权,个中要害,谁人不知?”

    “这可如何是好?”

    “大将军,不知可愿与晚辈一起,将此事调查清楚?”

    “你待如何?”

    “若是宁王殿下真的被摘了,周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家为了扶持青王上位,不择手段,必有后手。要是能抓到皇后的把柄,殿下就能免于此劫。”

    “王尚书,你出自王家,为何要帮我周家?难道你不怕事情败露,王氏一族会受牵连?就算是为了我家灵儿,你这做法也不合乎情理呀。”周蒙生质疑道。

    “大将军,论光明磊落,我自认王家不如周家。论辅佐君王治国理政,自当公心为先。王氏若继续随意插手皇族之事,必生动荡。到那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我不忍王氏一族走向歧途,也只能尽力修正,别无他法,惟愿替族人赎罪而已。”

    王政希的言词,令周蒙生看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担当与心胸。

    “好,老夫答应你。既是寻找破绽,定要稳、准、狠,务必直击七寸。”

    “多谢大将军!”王政希向周蒙生庄重一拜。

    “唯有这样,方能不辜负灵儿对我的一片期望。”

    政希明白婉灵送他碧玉簪的含义,‘玉者,国之重器。’君子当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成就美玉之名。

    少时,宫女出来宣大将军进宫,三个人便一同进至殿内。

    殿内虽然人多,但众人们都小声言语,生怕惊扰到宁王殿下养伤。丽嫔双眼红肿,想是哭了一夜,神色憔悴。宁王榻前,站着两位公主殿下,正陪着丽嫔疏解悲痛心绪。王妃手持湿巾,敷在宁王的额头上,缓解发烧症状。

    “微臣参见娘娘,参见殿下,参见二位公主,参见王妃。”

    三公主顺着声音,看见了并立堂中正在行礼的王政希。而七公主的视线,则落在了周桓贞身上。

    “免礼,平身吧。”

    王政希起身抬眼,与对面的三公主对视了一眼,并不在意,缓步走上榻前,查看宁王的伤势。

    七公主见周桓贞面容俊朗,剑眉星目,身材高大,是个疏阔男儿,心动不已。全然不顾男女之礼,明目张胆地走到他跟前,绕着来回打量。

    周桓贞被她看得浑身不自在,只好行礼道:“见过七公主殿下。”

    七公主咧嘴一笑道:“你说话的样子,真好看。”便钉在周桓贞身边不走了。

    周桓贞不敢抬头多看七公主一眼,颔首道:“公主殿下,请自重。”

    无奈七公主的脸皮比自己还要厚,他走到哪儿,公主就跟到哪儿,像狗皮膏药似的甩不开了。

    周蒙生看出七公主对桓贞有意,心下不免忧虑。但表面上仍旧若无其事,专注于探望安抚宁王和娘娘。

    好不容易从兰陵宫出来,周桓贞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那七公主站在宫门口,目送他离开,还追加了一句:“你可要记得进宫来看我哟,我叫兰瑾。”

    周桓贞被七公主吓得不敢回头、不敢说话。王政希和周蒙生,则是各怀心事,都阴沉着脸,一副愁云惨淡的表情。

    “殿下伤得着实不清,原本殿下身子骨挺健硕的,如今这一打,不废也废了。看来我得去查下宫中近来的人员出入,看看能否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嗯,听宫人们描述的症状,陛下不像是得了什么失心疯之类的,倒像是着了魔怔一般。这件事情,还请王大人费心,有需要老夫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明白,大将军请便,一有消息,我立马通知您。”

    “哦,对了,最近灵儿一直都在自家庄园春耕,你若有需要,也可以去找她商议。”

    政希一阵感激不尽,这是他时隔半个月之后,第一次听到关于婉灵的消息。从围猎分别后,他以为两人自此再无法相见。

    与大将军作别后,王政希信步来到内务府。管事公公的见是王家公子,便极力配合吩咐。

    王政希调取了与事发当日及之前几日有关的所有密档记录,发现事发前三天,王公公曾在申时出宫一趟,酉时回宫,理由写的是出宫采办。而当天夜里子时深夜,王公公再次出宫,理由却写的是为已故嫔妃烧纸祭拜。

    “采办什么,需要将近一个时辰这么长时间?况且王公公已身居太监总管职位,怎会亲自出宫采办?这大晚上的,清明早已过去多日,王公公为什么要在那天晚上烧纸祭拜呢?”

    后宫采办,都归内务府的内廷司管辖,由专人负责分配各宫用度、采买定额定量。王政希觉得奇怪,便问管事的公公,那天是否有见过什么陌生人进宫。

    “回王公子的话,这个奴才确实不知。只记得那日王公公带了两个宦官出宫去,回来时,奴才觉得其中一个宦官看着面生,便上前查问。可王公公说这是皇后娘娘的吩咐,让奴才不要多嘴管闲事,奴才便不敢再多问。“

    “生面孔?那就是外人了。你可还记得那人的相貌特征吗?”

    “那人相貌看着不像是本地人,男人相貌,耳垂处却有穿孔,还纹有纹身,状如云雷。高鼻梁,眼窝深陷,神情姿态,看着根本就不像宫中调教的奴才。”

    此时此刻,王政希胸中炸裂。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皇后参与其中,单单一条‘私带外人入宫’,就是死罪。可究竟王公公带进来的是什么人,又做了些什么,实在难以探查。

    在如此深宫内院之中,在无尽的欲望之中,滚滚洪流将所有人都裹挟进去。人们却不知道,在那黑暗中行船,自己到底会流向何方,又会在哪里搁浅翻船。索性不去顾忌这一切,任由命运在这条船上此起彼伏。

    王政希还是不愿就此放弃,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了婉灵身上。马不停蹄地赶至周家庄园,问典长找寻婉灵的位置。

    “王大人,您说的周家小姐未曾出现在庄园上呀,她要是来了,我能不知道?”

    “什么?你说她不在这里?这怎么可能?我明明听大将军说她在庄上的呀。”

    “这个小的没有弄错,没听说过周家小姐来过庄上。就算是来了,必定是小的亲自迎接招待。”

    王政希纳闷地挠了挠头,心想大将军不可能诳他呀。既然找不到人,自己打算随便在庄上逛逛,就没让典长作陪。

    站在山坡高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田间三五成群的家奴们弯腰劳作,仔细看去,竟然着装统一,热情高涨。

    “这周家的家奴就是不一样啊,比自家的干起活来还要干净利落。”

    再看那庄上的农舍,井然有序,俨然一副军营的模样。

    “这周家连经营庄园都这么有章法和讲究,真是自叹不如呀。”

    闲步走在田间地头,王政希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耕种。好奇为何农人要手插秧苗,为何田中皆是积水,为何田垄边上会有深沟连接到田里......心中犹如有十万个为什么飘荡在脑中。

    他从没下过田地,即使是在自家庄园,也从未探究过这些学问。

    下意识地想起陶先生的那首诗句:“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

    思绪万千,王政希陷入了幻想。在他与婉灵的庄园上,白日里,他下地耕种,婉灵为他擦汗递水。晚上围坐炉边篝火,婉灵忙着针线...这样的小日子,该比陶先生诗中意境要美上几分吧。

    这时,一位年轻农人一边插秧,一边向王政希这边靠了过来,他不由得观察起这位小兄弟。

    虽身穿一样的工服,带着草帽,但双腿细瘦,皮肤细腻,看着不像是男人的腿脚。眼睛盯着水田,右手快速地从篮子里拿起秧苗,准确无误地插进田里,动作娴熟,神情专注。脸上糊着一层泥灰,背后的衣服都湿透了,也顾不上擦拭脸颊上的汗珠。

    王政希看着这位农人的脸庞,仿佛看到了灵儿,惊呼这世上竟会有如此相像之人。

    “小兄弟,你是哪里人呐?”他忍不住问道。

    “岭南人士。”农人并未抬头,自顾自地忙活着。

    “今年几岁啦?”

    “16岁。”

    “那你叫什么名字?”

    “田螺姑娘。”

    “好奇怪的名字,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婉灵被问得烦了,便直起腰身来回了句:“你怎么这么多问题,没看见我正......”

    话没说完,见跟他说话是王政希,转念间便笑着说道:“怎么?这名字有什么不妥吗?”

    “没什么不妥,只是想起从前有个传说,说天上有个仙女,下凡化身成田螺姑娘,嫁给了一位农夫,生了三个孩子。后来有一天,这个仙女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天上,剩下农夫一人在这世间。”

    听王政希讲完这个故事,婉灵便调侃道:“那照这么说,你见了我这个仙女,岂不是要娶回家做婆娘?”

    “这可不能乱说,我只是讲个传说故事而已,又没起别的心思。”

    “那我要就是那个田螺姑娘呢,还愿意嫁给你,你难道不愿意娶我?”

    “你、你休要胡说,我看你就是个小子,哪里是什么田螺姑娘。况且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怎么可能会见异思迁。”王政希一脸慌张地赶紧解释开脱,婉灵瞧他那样子就想笑。

    “不想娶就算了,去去去,别在这妨碍我干活。”说着,婉灵又继续埋头插秧。

    “哎,我说小兄弟,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周婉灵的姑娘?个子高高的,瓜子脸,大眼睛,你有没有见过她来庄上?”王政希不死心,继续打听道。

    “我说王大公子,你找姑奶奶我有何事呀?”婉灵这才自报身份。

    “什么?你知道我是谁?你自称是姑......“王政希一个趔趄掉进水田里,坐在地里傻乎乎地看着婉灵在那儿笑个不停。

    “你就是灵......”

    刚脱口而出,就被婉灵捂着嘴巴噤声道:“嘘!——小点儿声,可不能让人家发现。”

    反应过来之后,轮到王政希指着婉灵那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哈哈大笑。婉灵翻了个白眼,把他诌出水田,继续插秧。

    王政希瘫坐在田垄上,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最后笑累了,索性躺在田垄上,望着天上的朵朵白云。

    “周家小姐竟然跟个农夫一样,赤脚弯腰种田?真是太稀奇了,这要是让他们知道,恐怕要将你视为不伦不类、不三不四之徒了。”

    “哼,别人怎么看,我无所谓,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是呀,这世上没人能拦得住你。”

    说罢,王政希起身跳下水田,躬身作揖道:“田螺姑娘,可否教我?”

    “你真要学?”

    “有何不可,你都能学,我为何不能?”

    婉灵便手把手教他间隔多远、如何深插,只消学了一刻钟,王政希就因腰酸而直不起腰来了。

    “想不到这么简单的动作,做起来竟然这般困难,真是辛劳呀。”

    他有些明白婉灵为何会亲自上手,若非身临其境,绝对感受不到这其中滋味。身为世家大族的贵公子,从不知民生疾苦,又有何资格谈论治理国家。

    “昔日孟子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婉灵答道。

    “是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这农时耕种,就是治国之本,社稷之根呐。”王政希放眼整个田庄,陷入沉思之中。

    “好啦,说吧,过来找我何事?”

    “哦,差点儿忘了正事。前些天陛下突然下旨将三公主赐婚给我,昨天突然私自庭仗打伤宁王殿下。今日我盘查内廷司,发现三天前王公公竟私自从宫外带一莫生男子进宫,我查不出此人身份,故而过来问问你,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陛下庭仗殿下的罪名是什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何人传的旨意?又是奉谁的旨意?”

    “王公公传的,说是皇后娘娘的懿旨。”

    “看来,王家已经着手对付宁王了。走,我们赶紧到府上去商议。”

    正欲转身离去,田里的老伯唤道:“田螺姑娘,这就走啦?”

    “老伯,我明天再过来,有急事,剩下的就交给你啦。“婉灵摆摆手,匆忙地跑到田垄上,赶紧出庄去了。

    老伯笑道:“这孩子,见了英俊青年,也学会偷懒喽哈哈哈。”

    两人跑到庄园围墙处,婉灵正要俯身从狗洞钻出去,忽然想起还有王政希跟在身后,赶紧停下脚步,告诉让他从正门出去,与自己会和。

    “那你从哪儿出去呀?”

    “放心吧,我从狗洞出去。”

    “啊?!这下田也就罢了,还要爬狗洞?灵儿,你这也太没形象了吧。”

    “哎呀,你赶紧去吧,我女孩子家家的要什么面子。除了狗洞,你还能想到别的法子把我明着带出庄园吗?那不是不打自招嘛。”

    王政希瞥了一眼婉灵,觉得真是没救了,一边摇头一边自己从正门走出庄园。就这样,两人骑着一匹快马,消失在尘土飞扬中。

    清宁独自坐在宁王殿下的书房中,泪眼婆娑地看着挂在梁上的无数副画像。宣纸在日光的映射下,透着墨迹。微风轻轻吹起,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自从知道殿下被庭仗至重伤,她是夜夜悲恸,形容日渐憔悴。为解相思之苦,干脆住在了殿下的书房中,以丹青墨笔,稍稍疏解心中的情思。

    早上王妃来过书房,对清宁一阵冷嘲热讽。她也股不上家宅内院的争风吃醋,呆呆地痴想出神,回忆往日两人的郎情妾意。

    王妃虽然嘴上不依不饶,但始终不敢做些什么。

    “王妃,恕奴才多嘴,为何不将那些画像统统烧掉?”王妃身边的婢女抱怨道。

    “你以为我没烧过吗?她嫁进来的第三年,我受不了殿下成天在房中围着那些画转,就趁殿下不在,烧毁了几副。可是没想到,殿下发现之后,竟不顾夫妻情分,逼我给他们二人重新作画,以补偿损失。从那之后,我便知道,在殿下心中,我这个正夫人,压根就比不上她这个娇弱的侧夫人。”

    “啊?殿下怎可如此凉薄?您为什么不告诉王家?”

    “告诉王家?王氏一族本来就没打算扶保这位皇子上位,我又何必给娘家添事,自找没趣?反正我不曾诞下一子半女,王家未必将我放在心上,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主子这般可怜,真是便宜了那个狐狸精!”

    眼不见心不烦,王妃带着下人走出书房,进宫伺候殿下汤药去了。

    王夫人这几日正忙着跟宫中的女官们,核对三公主殿下和王政希的生辰八字,占卜吉凶。先前过了纳彩之礼,虽然王政希没在府上,但这些琐事份属后院,自然就由丞相夫人代劳了。

    太常太卜占得一卦:“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也。公主八字与王公子契合,卦象为上吉,王夫人可安心筹备婚礼。”

    信王自从围猎之后,就对婉灵起心动念的,每天派人到周府门口打探小姐的行踪,琢磨着是不是能在街上堵到佳人,好诉下忠肠。这天好不容易遇到王政希骑马进府,根本连小姐的影子都没碰到,气得信王一脚踹在了下人身上。

    婉灵与政希下得马来,快步进至院内。先让王政希自去书房等着,换好衣服洗了脸,婉灵才到书房说话。这期间,只有一位贴身侍女在书房内奉茶。

    “你说说那带进宫的外人,可有什么奇特之处?”婉灵单刀直入。

    “听内务府的公公说,那人生得高鼻梁、深眼窝,耳垂处有耳洞,上面还有云雷纹身。”

    “有耳洞,云雷纹......想必是西蜀人,你等等,我去去就来。”

    婉灵起身走到书架前,在一处格子上翻找着,把一张宣纸抽了出来,拿到王政希桌前,指着纸上的一副画像给他看。

    画像上正是西蜀人的头像,与公公描述的那个人极为相像。王政希认真阅读旁边的文字说明,才知道原来西蜀人长这个样子。

    “去年与家父一同攻打建宁时,有幸参与军情刺探,就留下了这个资料。男子打耳洞是西蜀人的习俗,云雷纹象征着他们的宗教信仰图腾。”

    “这西蜀人为何会进宫?他到底来干什么?”

    “当时还曾探查到,西蜀的苗疆之地,盛行一种术法,可控制他人神智,毒性强而变幻无形,当地人称之为‘灵鬼’。此毒以12种毒物相互吞噬炼制而成,看陛下的症状,应该是中了其中一种叫‘癫蛊’的蛊毒。中此蛊者,会性情大变,喜怒无常,单需一个小小的铃铛,便能控制他人的神智。”

    “这也太可怕了吧,后宫怎会用这种卑鄙无耻的手段,难道不怕被人唾弃吗?”

    “后宫之人,最擅长不折手段。如今正值夺嫡的风口浪尖,成王败寇,自然有人会铤而走险,出此下策。”

    “我真的不敢相信,父亲或是皇后娘娘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对陛下下蛊,这是死罪,他们真的要将王氏一族拖入万丈深渊吗?”

    “眼下只能是尽快找到那个铃铛,进而找到摇铃之人。我这边会咬住那个术士,将他擒来,以作人证,或可为陛下解毒。”

    “好,我这就去找出那个摇铃之人。”

    王政希正要起身,婉灵拽住他问道:“你要如何在偌大的宫城中,寻找那摇铃之人?”

    “你有什么办法?”

    婉灵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王政希高兴地点点头,自信地走出了周府。

    待王政希离开,婉灵换了身男装,出门骑上快马,往北大营方向而去。

    日落西山,江陵城渐渐笼罩进夜色之中。

    王政希进宫拜见太皇太后,屏退左右,向老人家说明陛下被人谋害下毒一事,希望老人家能暗中调查摇铃之人,来个人赃并获。

    “先皇在世时,就严令后宫笃信巫蛊之术。如今竟有人不惜违背先皇遗诏,待哀家查到证据,不论是谁在幕后主使,必按宫规处置!”

    “太皇太后,此事还需暗中密查,方能无误。”

    “这个哀家明白,走吧,跟哀家去看看暄儿那孩子吧。”

    老人家的銮驾停在了兰陵宫门口,步履蹒跚地在王政希的搀扶下,她走进榻前,向丽嫔嘘寒问暖。还让下人带来了滋补的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吩咐御膳房代为煎药。

    “有什么委屈、困难,要跟哀家讲,不要苦了自己。”

    “叩谢太皇太后,怎敢劳烦您来操心。暄儿已经退烧了,只是尚未清醒。”

    “唉~哀家虽然不理朝政多年,这心里明镜似的。哀家虽是王氏出身,但还没老糊涂。要是有人敢陷害皇子,哀家第一个不饶他!”太皇太后用手拄着龙头拐杖,‘哐哐’地砸在地上。

    “臣妾相信,有太皇太后主持公道,暄儿一定能洗脱冤屈,定会铭谢天恩的。”

    婉灵骑马来到江陵大营,召来军中斥候,密令便衣队迅速暗中调查境内所有西蜀人的行踪,凡是进过宫的、擅长养蛊的,统统压到营中密审。

    这便衣队,直属军营斥候帐下,归婉灵亲自节制。可化妆成平民百姓、各行各业各色人物角色,打探消息、收集情报。

    原本用于战场侦查敌情,无奈下蛊这件事,暂时不能惊动官场明面上的力量,只能动用军方秘密力量。婉灵心里也清楚,这么做实在是逾越之举。若非情势危急,万不得已,婉灵是不愿意让军方卷入到朝局争斗中去的。

    刚回府中,王夫人便拽着王政希给他量度尺寸,好订做婚服。

    “希儿,我跟皇后娘娘定好了,下月四月初一,益嫁娶,你可要好好准备准备。”

    “哎呀,准备什么呀,你们看着办就好啦。”

    “这孩子,怎么不上心呢,又不是我们娶妻,还不是为你操心呢嘛。”

    “好好好,母亲辛苦,孩儿回房休息去了。”

    七公主躺在床上,望着屋顶不停地傻笑。

    “公主您笑什么呢?奴婢看您都笑了好几天了。”

    “我呀,看上了一位公子。”

    “嘻嘻,是哪家的公子,能让咱们公主这般思念?”

    “不告诉你。”

    “嘻嘻,看公主您这春心荡漾的,想必对方定是个英俊潇洒之人。”

    “你怎么知道?他呀,不仅英俊潇洒,那身姿、那眉眼...简直是尤物呀。”

    “人家形容美女才用这个词,您倒好,竟用来形容男子,不闲害臊。”宫女用手捂着嘴巴,差点儿笑出声来。

    “管他呢,我就喜欢这么形容。”

    “我的好公主,您就赶紧睡吧。”宫女服侍兰瑾又躺下,拉上幔帐,盈盈退下。

    兰瑾翻身侧抚,痴笑地闭上眼睛,甜蜜入梦。

    因宁王一事,周桓贞难得留再府中过夜。如云为他做了一碗参汤,陪在一旁为桓贞研墨。

    “夫人不必劳累,时辰不早了,先去歇息吧。”

    “夫君未歇息,我怎能独自待守空房?”

    “哈哈哈,是我的不对。来,夫人,我陪你回房吧。”

    “那这公文.......”

    “先放着吧,明早再处理也不迟。”

    桓贞一把抱起如云,两人幸福地回房去了。

    可能是察觉到王若希在宫中调查宁王被打一事,皇后娘娘近日安静了许多。嬷嬷们探查了许久,未见踪迹,向太皇太后回禀,问是否继续探查。

    “不急,对方的最终目的是立储,他们是不会中途停下的,耐心等等吧。”

    时光飞逝,一晃半个月时间过去了。皇后见王政希没再继续追查,为占得先机,不好再拖延下去,决定开始下一步计划。

    这天老皇帝正在资政殿批阅奏章,忽听得一阵诡异的铃声,然后隐隐约约有人在反复说着一句话:“立青王为太子。”

    “来人呐,宣金门待召。”

    王公公进来领旨,很快待召文书来到陛下面前,备好圣旨娟帛,持笔聆听陛下口述。圣旨拟好后,王公公拿出玉玺,盖在了圣旨上。

    按照惯例,皇帝一旦册立太子,礼部尚书就要择日举办授印仪式,准备太子朝服。由皇帝亲自为太子进行加冠典礼,最后朝拜宗庙,方能迁居东宫。

    一老嬷嬷云步小跑地赶往宁圣宫,面禀太皇太后道:“启禀太皇太后,找到了。”

    “很好,给哀家盯紧了,看看他还见过谁?”

    见大事已定,王公公亲自到正阳宫向皇后娘娘复命,贵妃娘娘早已等在殿内。

    “总算有惊无险,真是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此事还要多谢贵妃,若不是你为本宫引荐那位术士,这个计划还真没法顺利完成呢。”

    “皇后客气了,我本就是西蜀人,对这些再熟悉不过了。”

    就在皇后和贵妃相互庆贺的时候,站在殿内某个角落里的一位宫女,趁着午膳时分,就将此消息传给了太皇太后宫内的老嬷嬷。

    “真是造孽!皇后虽是娘家族人,但为了江山社稷,安稳朝政,哀家不得不痛下狠手了。”

    婉灵坐镇于军帐中,每日都有数条情报递送上来。她命军中文职将有用的关键情报,整理誊抄,写成详细的奏报,让王政希送往宫中,呈报太皇太后。

    “嗯,这情报的确是下了功夫,探查详细周密,条理清晰,干净利索,不愧是大将军的女儿呀,胆大心细,是个人才。”太皇太后看过奏折,夸赞道。

    “臣替灵儿谢谢太皇太后的夸奖。”

    “宫中这边已经安排妥当,就等着这位西蜀术士束手就擒了。人证、物证都已齐全,我看可以开始动手了。”

    说来也是奇怪,那位术士离开皇宫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唐宛国,而是到处招摇撞骗,用蛊毒之术替人办事,净做些杀人越货的买卖。

    便衣队早就盯上了他,暗中跟踪了足足有五日。还在他住的地方,发现了饲养蛊毒的器具。所以抓捕行动没废什么劲儿,连人带物一并拿下,扭送至军营中。

    婉灵看着瓮中的几条毒虫,问道:“说吧,你受谁的邀请进宫作法,又是用什么法术来控制他人神智?”

    “我没进过宫,来这就是用方术来驱邪捉鬼的。”

    “你当我是白痴呀,在你家水缸中搜出了一大袋金子,上面印着‘唐宛通宝’四个大字,还说你没进过宫?!”婉灵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目圆瞪。

    皇家赏赐的金子,一般都有这个印记,以区别民间的普通金子。这个术士是西蜀人,自然不知道这个机巧。

    “我、我我进宫,就是给、给宫里的贵人作、作法驱鬼,没、没没干什么。”

    “你特么是不是脑子有病,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知道我是谁吗?去年刚从你们手里打下了建宁,你信不信我杀到你老家!”

    “呜呜呜...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小的说,小的说。”

    “说吧,谁让你进宫的,进宫干了什么?给我想清楚了再说。”

    “是、是贵妃娘娘让小的进宫的,说是要帮皇后娘娘下个‘灵鬼’。”

    “给谁下?”

    “不知道。”

    “来人,给我把这些虫子塞进他嘴里!”

    “不不不,大人饶命,小的真的不知道。贵妃根本就没说,也不让小的问。”术士见军士们抬起陶瓮就要望他嘴里招呼,吓得跪都跪不住,直接趴在地上鬼哭狼嚎。

    “那你是怎么作法的,将过程如实招来。”婉灵挥挥手,让军士们退下,继续问道。

    “小的就胡乱作了个法事,把一包药粉交给了贵人,让她下在酒水之中给人服下。再用一铃铛做引子,就能控制他人神智了。”术士见军士们退下了,被从地上拽起来跪好,就咽了下口水,继续招供。

    “嗯,画押吧。”文职写好口供,拿给那术士按手印。

    “好,把他关起来,好生看管。若有差池,军法处置!”

    军士们将那术士拖出军帐,婉灵将录好的口供派人送给王政希,再转呈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拿到口供之后,即刻下令禁军侍卫封锁正阳宫和蜀绘宫,宫内一应人等不得擅自出入。还传令朝中重臣前往资政殿等候,由禁军押着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到此处接受庭审。

    王丞相不知内情,太皇太后封锁得及时,无人能出来给他传递消息。大臣们见殿外禁军林立,气氛紧张,都面面相觑,狐疑到底发生何事,要惊动太皇太后。

    见皇后跪在殿内,太皇太后一脸肃杀之气,王丞相赶紧上前叩问缘由。

    “今日哀家过来,就是要处理一桩谋害陛下的案子。所以请诸位大臣,做个旁听见证。来呀,传人证、物证。”

    老嬷嬷将那位术士、王公公、宫女和铃铛,都带上殿来。皇后和贵妃一见那术士,就吓得胆颤心惊。

    “哀家问你,是不是贵妃娘娘请你入宫作法,在酒水中下毒,谋害陛下的?”

    此问一出,大臣们都惊愕不已。

    “回太皇太后的话,小的不敢谋害陛下,是贵妃娘娘请小的入宫,为皇后娘娘作法控制他人神智。小的并不知道是要谋害陛下,要是知道,给我一万个胆子小的也不敢呐,求太皇太后明鉴。”

    “是何人带你进宫的?”

    “是王公公。”

    “王公公,哀家问你,你为何将这铃铛带在身上?”

    “奴才冤枉,是皇后娘娘让奴才带的。”

    “做何用途?”

    “回太皇太后,晚上睡觉时,在陛下耳边摇响此铃,陛下便会做噩梦,梦见宁王要害他。后来见到宁王的时候,摇响此铃,陛下就会发疯,将宁王打成重伤。皇后要让青王当太子,就趁陛下办公时摇响此铃,陛下就乖乖写下诏书。”

    听到这里,大臣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义愤填膺地指责皇后行为狂背。皇后跪在地上,双手不停地颤抖着,眼泪滴在地上,化成一汪露水。

    “好,把这个狗奴才拖出去乱杖打死!”

    “饶命啊,饶命啊,真的是皇后命奴才这么做的......“禁军侍卫将王公公拖了出去,皇后听王公公供出自己,吓得连滚带爬到太皇太后跟前,哭求宽恕。

    “下去!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皇后摊在地上,闷声啜泣,浑身颤抖。

    王丞相此刻终于明白,皇后已经事败,不由心如刀绞。

    “启禀太皇太后,光凭一个术士和太监的一面之词,就断定皇后有罪,此事不妥。”

    “哀家有人证,这位宫女,就是正阳宫的。她可以作证,皇后和贵妃,多次在宫内密谋此事。”

    “回太皇太后,奴婢在正阳宫内听到皇后与贵妃商议谋害陛下之事,正是贵妃向皇后引荐此术士。作法当晚,奴婢也在。王公公多次亲自通禀进展情况,奴婢都看得一清二楚。”

    贵妃已经招架不住了,发疯似的向太皇太后求情。被禁军拖到慎刑司,以荆棘抽身,打到皮开肉绽,气绝而亡。

    “哀家再问你,你那包药粉,是什么东西?”

    “回太皇太后,那是‘灵鬼’,是西蜀的一种蛊毒,以12种毒物炼制而成。”

    大臣们纷纷担忧不已,都骂王氏一族用心狠毒,居心叵测。

    “那可有解药?”

    “有,只需吹奏‘驱毒曲’,便能将身上蛊毒引出。”

    “好,先留你一命,稍后处置。”

    “谢太皇太后!”

    “皇后,你有何话说?”

    “太皇太后,看在王氏一族的份上,饶恕青王吧。”

    “哼,王氏一族的脸面都被你给丢尽了!有你这样的毒妇母仪天下,如何能教导皇子,为陛下分忧?来人呐,传哀家旨意,废除皇后之位,贬为宫女,拖进慎刑司受罚!青王不甚明察,贬为长沙王,一应礼遇随减,没有陛下旨意,终生不得进京!”

    王丞相瞬间瘫坐在地,他没有想到,太皇太后竟一点也不偏私娘家族人。那李氏被拖进慎刑司,关进刺猬笼,千疮百孔,被刺成了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