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55章 一战成名

第55章 一战成名

    “老板,我们已经大致核算了下受益,估计是3倍,也就是88亿港元已经变成了270亿港元左右了,资产增值了2倍!”

    一个月之后,丁振义代表团队向李裕书进行总结汇报,开头就是简单粗暴的收益汇报。

    这个收益也让李裕书惊叹,资本挣钱还真是快,之前为了挣到1700万美元,痛苦的不行,东拼西凑才搞到了初始本金。

    到这88亿港元的时候就轻松多了,虽然还是费神费力的搭建团队,还设局苦心积虑的筛选人员,但确实轻松了不少,就是难得找到这么合适的机会!

    到这270亿港元时就更轻松了,只要开了个头,就有计算机和数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帮你完善各种问题,预先做好各种方案,各大名校高材生帮你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达到预定条件马上启动对应的方案。

    这个时候的难点就在决策的正确度上,只要方向对了,多的是人来帮你完善细节,一个阶段能找到一个阶段的人才!

    这次汇丰的情况其实就是金融危机的后续,按理说挣钱不应该比之前还多的,不太容易才对,可是资本足够多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挣钱越来越容易了!

    本来像雷曼倒闭这样的大事件,蒸发的利益更多,市值更大,但是那时力量薄弱,不管是资金还是人才,都还差一点,只能求稳。

    而且漂亮国毕竟不比香江,耍起流氓来,那可不管你是哪里人,只要不是漂亮国的大资本家,逮着就往死里干。

    2013年4月14号,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国际销售副总裁皮耶鲁齐降落在了漂亮国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在飞机将要落地的时候,他盘算着结束这次工作就回国多陪陪老婆孩子,没想到下了飞机之后,等待他的不是热情的接机人员,而是一副冰冷的手铐。

    他还以为自己很快会被释放,因为当时漂亮国指控阿尔斯通在印尼的行贿事件和自己没有关系。第二,就算有关系也是法国和印尼之间的事,和你漂亮国有什么关系?

    谁都没想到,漂亮国竟然能把自己国内的法律强加于其他国家的公民,也就是臭名昭著的“长臂管辖权”。

    这也是李裕书在这次金融危机时分外小心的原因,万一挣钱太多,又太招摇,被漂亮国故意树典型,就找理由来整你,让你背做空的黑锅,那他去哪里说理,虽然可能性比较小,但万一发生了对李裕书就是百分之百了!

    宁愿在漂亮国少挣点,不要年少成名的名气,也不愿意冒一点风险。

    不过现在到了香江,情况就不同了,虽然英国人在香江还是很有影响力。

    但是主权已经在种花家,在自己家里干点事,被发现了也就这么回事,绝对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牢狱之灾这种事情!

    而且现在英国已经没落了,不再是当年的日不落帝国,没有对世界的统治力,在大国中比较,也就是个二流货色了,不怕它搞什么长臂管辖,顶多就跟在漂亮国屁股后面,肯定不敢单独和种花家对着干!

    这种情况下,李裕书才敢使劲的薅丰丰的羊毛,何况丰丰还不是英吉利的亲儿子,风险就更低了,只要在做空行动中不失误,就是挣的再多,也不怕有什么政治风险。

    何况他还是小心的加了各种马甲,不是动用国家力量,谁能查的清楚!

    查清楚了又能怎样,规则允许的范围,不耍流氓谁又能拿他怎么样,最多也就是道德谴责。

    但谁又敢出这个头呢,哪个屁股下面是真的干净的,你耍阴招,我也能还以颜色,干起来就是互相伤害!

    “老板,现在我们持有汇丰的股票120多亿,平均成本不超过40港元,接近4%的持股,而且犹豫汇丰条例的原因,分散在多家马甲公司。

    而且估计还需要50多个亿港元的资金购买增发的股票才能增发后保持持股比例不变。”

    一个月的时间,从空单平仓到购入股票,丁振义带领团队做了大量工作,黛西和覃芳在外部的联络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是团队的一次巨大胜利,不仅仅是挣到了钱,更是一次团结的演练!

    新旧团队对老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个能人,眼光卓著,坚决果敢,能带领他们打赢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坚定了团队很多成员的信念。

    之前不少人看老板这么年轻,还不知道内心是怎么想的,嘴上没毛,办事能牢?

    另一个就是新旧团队的融合,老团队成员忠诚度高,执行力强,但水平偏弱,新成员专业能力过硬,但对老板忠诚度一般,随时可能离开!

    这次大战之后,双方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触!

    特别是丁振义体会深刻,老团队的成员,执行力惊人,只要小老板在场,多么离谱的指令下去,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执行,不会有疑惑,错失的机会反倒更少。

    新成员们就不同了,经常会质疑指令的正确性,有时候可能就是3到5个点的利润的事,耽误了买入或者卖出的时机,没有抢到或者丢出筹码,简直就是因小失大的典型案例!

    “等汇丰增资的事情正式落地吧,钱准备好,有多少买多少。”

    李裕书也是做出了后续的安排。

    其实这个增资股票即使不能够买到,他现在持有的股份估计也足够成为最大股东了。

    这也是汇丰的特点之一,没有占据控股地位的大股东,是一家典型的公众持股公司。

    1%股票持有者都少之又少,毕竟就是按照以前33港元的最低价格买,也得花费30大几亿港元,没几个玩的起这么大的!

    “那老板,剩下的一百亿左右的资金怎么用出去呢,我们选择什么呢?”

    金钱总不眠,这剩下的钱也不能一直放银行里吃利息,还是得出去玩一玩,港股还是有很多好机会的,得全部花出去啊!

    “留着当然不行,就给我买入四大家族的地产股,有多少买多少!”

    干汇丰其实并不是李裕书的本意,最初还是想搞黎家,但是想想还是不划算啊,没啥空间,可能反过来还被逼空。

    既然黎家是汇丰在后面支撑,汇丰又给了这样的机会,搞它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搞了它以后就有机会搞黎家,搞了他黎家才知道这个人到底什么水平!

    “黎先生,长实的股票有些异常,有人和我们抢筹码,是一个叫华梦资本的,调查了一下,好像四大家族的地产股都在被他买进,明着买的!”

    现在这个阶段,李裕书已经准备和黎家摊牌了,就是买你家股票,我充分信任你家的经营能力,还想多和你们学习学习呢,阳谋。

    就是吃准你这个时候股价低估,甚至自己也在打压股价,想干点低买高卖的事,打压股价你来,抄底我来,那不是爽的不要不要!

    就在李裕书发话之后,没多长时间,100亿港元就买的差不多了。

    现在这些地产股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股价大多在地板上,丁振义他们一边就不断在市场上直接买。

    一方面又不断和机构联系接盘,有些撑不住的小机构看到有人大批量收,只能止损割肉,填补亏空。

    一时之间华梦资本声名鹊起,一买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