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67章 再出高质量论文

第67章 再出高质量论文

    专注是最容易提高效率的。

    在将工作上的事情尽量授权出去之后,没有了这些纷纷扰扰,李裕书的读书效率飞速提高,特别是传统国学的研究,心境修为也有了质的提高。

    毕竟讲两世的时间算上,他已经是要到了40不惑的年龄,如果算上这世的前十八年,也过了知天命的年龄。

    加上遇到了重生这样特殊的事件,对这些事情其实是理解的更加深刻。

    在专注这些国学经典的同时,一边结合自身的情况,越发理解了先人们的智慧!

    易经中从初九到上九,谈的就是人生的不同阶段,真是讲的太正确了。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李裕书也分析了一下,按照自己现在的阶段,他应该处于潜龙勿用的阶段,这时候他应该不断去积累自己,包括知识、为人、处事等等,还应该处于潜的阶段。

    但因为前世的记忆,这就是他最大的“大人”,他越过了多个阶段,从世俗意义上讲,他已经达到了飞龙的阶段,做到了九五的位置,处于人生的巅峰阶段!

    但事实如何呢,他的积累还完全不够,属于被强行推到了九五之位,其实是有害无利的。

    就像古代的皇帝,如果是通过九龙夺嫡,最终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那肯定会成为像雍正一样厉害的皇帝,被历史给记住。

    但如果是像唐朝后期一些皇帝那样,被宦官推上皇位,可能没几天就因为某些事情,死于非命,因为积累不够,无法面对这样复杂的问题,控制不住局面!

    所以他现在如果不改变,很快就有可能要走入上九的阶段,亢龙有悔,为时已晚!

    所以他回到了他本来应该处于的阶段,潜,尽可能潜的更深。

    好好积累,为以后各种问题的解决,积累理论知识,为以后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思想重要,知识也重要,要一直站在知识的最前沿,才能站在时代的浪涛之上,搏击市场,引领未来的潮流!

    也是在这段时间,一个学期,几个月时间,每天就是图书馆、教师、金发小区三点一线,除了没有住在学生宿舍,完全就是一位努力学习的学生,而且还是学霸型选手!

    也是在这段时间,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了充分夯实,而且由于前世的记忆,对某些方向开始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不过知道结果以后的反向研究,很多事情就更加容易。

    比如现在正是苹果突飞猛进的时代,在诺基亚几乎一统天下的时代,谁也不知道它会倒下的如此迅猛,社会会如此迅速的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而且社会的形态也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进入了无现金时代、万物互联的时代、云的时代、大数据的时代。

    太多的时代,太多的巨变,知识又到了一次大爆炸的时代,完全又是一次工业革命式的变革浪潮前奏!

    抓住这个浪潮的,比如企鹅、狗东、淘猫等等,就成为了霸主或者一线。

    没有抓住的,像360、摆渡、搜狐等以前霸主或者一线就明显落后了一个或者多个量级,不再这么令人关注!

    这条线上太多太多内容,等到最前面的内容梳理完毕,形成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形成》这篇论文之后,后续的论文几乎是一个星期就能出一篇,出了十几篇,简直令人发指,断了不知多少人的路,不过也开辟不少新路!

    这些论文的基础都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网速的大幅度增加上,虽然结论有点耸人听闻,但仔细看看,又有理有据。

    2009年,其实移动手机已经普及,只是还没有智能化,但苹果的出现已经让这个不再是妄想,无非是时间的问题!

    网速这块,虽然现在还是2G时代,但国家的规划已经出台,3G的普及只是时间的问题。

    国务院2008年12月31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工作。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这些消息都是公开的信息,只是大家都没有预料到事情会演变的如此迅速。

    IT学术界更多还集中在对这些具体技术的研究上,比如3G哪种技术标准更好,更适合种花家!

    这也让李裕书捡了不少便宜,都是全新的领域,可以谈的问题太多了。

    除了国外的前沿研究,比如大数据,这些明显已经是趋势的一些技术或者形态,已经被国外的学者研究。

    国内很多在这方面都没有涉及,特别是李裕书的不少结论都会带些预言性,都是在已有情况略做推导得出的结果,只是会比一般人更加大胆!

    但在李裕书看来,很多事都说的含含糊糊,他也不想说的太清晰,说些大的方向就够了,既指出了方向,又不影响以后的布局!

    就像云计算,很多互联网大咖,对,说的就是企鹅、摆渡的老大们。

    那时他们还都说是旧瓶装新酒,最后让阿狸的王博士顶着冷眼和嘲笑,真的弄了出来。

    才发现,还真是不一样,阿狸云也打破了阿狸技术不行的传言,相关人员和公司赚的那是盆满钵满,名利双收,好不得意!

    所以大方向的预言性质的东西可以说,具体的技术路线就不能说,而且很多李裕书也还没有完全想透彻,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助他实现这些技术路线是否可行,毕竟以前也没有关注过。

    但就像马爸爸支持王博士那样,就是相信云是存在的,是重要的,投入海量资金去研究,最终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中间很多过程都是模糊的。

    无非李裕书就是更加确定结果是存在的,会以某种形态去存在,这样能减少更多的错误路线,更快出成果罢了!

    这样高产的论文,也直接惊动了学院领导,甚至学校领导也有所耳闻,直接派出了计算机学院最权威的教授帮助他修改、调整,毕竟李裕书是在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过文章的天才学生,值得这个待遇。

    而且论文也是应学校的要求才写,只是没有想到他放了这么个大招,高产似母猪都不能形容,太夸张!

    “罗教授,你和我说实话,这李裕书的论文质量如何,有没有代笔的可能,这也有点太疯狂了?”

    计算机学校杨院长看到李裕书隔一个星期来一篇论文,这前面的都还没有审核完毕,后面的又来了,让他既高兴,又担心。

    高兴自是不用说,如果是真的,一个天才学生怎么也跑不掉,虽然不是他们直接培养的,但到时候他们好处绝对少不了。

    但是他可是知道的,这个学生现在已经非常有钱了,挣了大钱了,具体多少不知道,但绝对不是小数目,早知道钱可通神,不由得他不小心,不然一个丑闻出现,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杨校长,有没有代笔我不确定,但是这个论文质量是真的高,基本上都能发《计算机学报》这样的顶级期刊。

    虽然有代笔的可能性,但是代笔的人至少也得是个教授才行,我们这个层次的人虽然也不算是富豪,但基本上还是不太缺钱的,没必要去做这个事,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留名青史!”

    罗教授也是说了下自己的想法,而且确实如此,如果某个教授一心钻到钱眼里,也不可能再有多大成就。

    那个用知识坑了自己情妇的狼教授就是典型,沃顿商学院的高才,之前学术引用因子还非常厉害,后来为了挣钱,各种跑节目,学术就基本被放弃了!

    “那我们做个论文集中评审吧,现场问问他论文的想法,这样一来,代笔的人肯定逃不过我们这些专家的火眼睛睛。”罗教授出了个主意。

    “好,就这样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