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江城那些年 » 第138章 邹老的帮助

第138章 邹老的帮助

    嘉禾银行和刘天仙的结合,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双方之后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双赢。

    不过院线团队的组建就没这么顺利了,可能是要求高,可能是他的要求有点不切和现在的院线发展主流,很难找到现成的人员直接进行挖角。

    不过总经理的角色他已经有点眉目了,通过前程人力资源的猎头,已经有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就是金拱门华中区的总经理,据说在组织流程再造方面非常有见地,而且卓有成效。

    但是金拱门这方面高手非常多,她只是在这方面更突出一点,但这一点对组织的业绩贡献是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并不是这么明显。

    虽然她更突出,但是业绩却没有更突出,没有直接表现在业绩上,只是表现在软性的组织结构和文化上,并不会这么明显。

    晋升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虽然依然算身居高位,华中区总经理,但再进一步似乎也成了奢望,而对于他现在38岁的年龄,这不是要了亲命吗?

    但是从简历上看,他只是一名普通本科毕业生,非名校毕业,进入金拱门以后一路晋升到现在的位置,并没有在其他企业任过职。

    可以说缺陷明显,现在前程公司一直也在调查更多的情况,待收集资料完全之后,确认他合适时,才会带到李裕书面前进行最终的见面。

    他们这个层次的跳槽和招聘,双方都会特别谨慎,而之前他的一些高管,大部分都是推荐或者以前有过接触,觉得合适才发出邀约。

    现在这种直接聘请猎头公司定向招聘负责人,也就丁振义算半个,因为之前他是以技术人员的身份进来,后来才技术转管理,直接招总经理,还是跨行业,真是头一遭。

    客观的说,这样做李裕书还是冒着不小的风险,虽然总经理这个级别已经不管具体事务,主要是进行管理,但是一般也不会跨行业,还是在这个行业里请人,老话说的隔行如隔山!

    可李裕书没有办法,他想将院线这种重资产做轻,只能找到金拱门这种已经有过成功经验的公司,吸取他们的经验。

    否则就只能像现有的院线一样,要么做的越来越重,自己买地自己建设电影院,就像万达做的那样,这种模式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扩张速度,也会影响到后期上市!

    要么就像其他一些院线一样,条件合适就加盟,不合适就换牌子,院线缺乏凝聚力,缺乏对这些加盟商的控制力。

    两种模式都各有各的优缺点,到都不是李裕书心中的理想型,能不能做成也不好说,但是不管如何,李裕书也不会按现有的两种模式来,冒险就冒险,要想做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完全什么风险都不冒也不现实。

    当然,风险也是可控的,因为院线经营中,最大的难点在于选片排片,只要李裕书把这一点控制住了,问题再大也大不到哪里去!

    要控制这一点,除了自己的先知先觉,提前锁定一些大卖电影或者是热门电影,一年确定个一两部,成绩怎么也差不到哪去。

    而且,还可以通过先知先觉避开一些巨坑,不然一些看似牛批哄哄实则一日游的超级大烂片,多看一眼都浪费生命,更别提挣钱了。

    但是李裕书不可能一天到晚就守在嘉禾院线给它选片,还是需要一个专业团队来干这个事,一年顶多也就指导个一次两次。

    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大圣归来等这些质量优秀但前期不被看好的电影,指导他们多倾斜一点排片资源,帮助他们更好起飞,顺带自己也能多挣一点,如果有机会甚至可以投资一波,将这些红利从头吃到尾。

    这选片和排片的专业团队,他现在一个外行,哪里知道谁行谁不行,而且那些真厉害的,基本上也不会轻易跳槽,没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选!

    这不,自己没办法,就来找人求救了。

    他不行,邹老肯定行,手下也肯定有合适的人选。

    毕竟老人家在邵氏的打压下,还能建起偌大的嘉禾,肯定有两把刷子的,手下也肯定也一帮子精干的队伍,就是不知道从2007年正式卖掉嘉禾之后,现在他手下还掌握多少人才。

    不过也得亏李裕书,不是他买下了嘉禾的招牌,然后利用它借壳还魂,不然嘉禾不知道会被橙天怎么压榨然后冷处理。

    而这次代言之后的优秀表现,又让嘉禾的招牌被嘉禾银行擦的更亮了,虽然不是嘉禾在电影上的表现,换到了银行业,但是总归不还是嘉禾二字。

    再怎么折腾,也还是没有换名字,等于邹老这个亲儿子换了个地盘重新发展,不影响根本。

    而且现在李裕书正是来谈院线的事情,万一真的搞好了,嘉禾院线那更是会比以前的规模更加庞大。

    而且嘉禾有了院线,嘉禾电影自然也少不了,后面肯定不可能放弃投资电影这门生意,一整条产业链全部吃透,才是做生意的最佳手段。

    “邹老,我又来打扰您了,希望您不要嫌弃啊!”

    到了邹老家,李裕书也不客气,一副很熟稔的样子,不过确实也不陌生了,来过多次,一直也没有断往来。

    逢年过节李裕书也会在李欣的提醒下给老人家打个电话,说几句吉祥话,有时间碰巧在香江也会来做做,都已经门清了。

    “你小子就别在这寒碜我了,你把嘉禾银行弄到了这么大声势,我坐在家里都听说了,做的不错,没有丢我的脸,也没有给嘉禾这个招牌抹黑!

    不过你也别老在银行这个圈子里打转啊,多关心关心嘉禾电影,电影这个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

    老人家虽然已经这么大年龄了,到老了还是放不下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亲儿子,现在自己干不动了,看到有人可能重新把嘉禾带到更上一层楼,自然抱以非常大的期望。

    “电影圈自然不比银行圈差,我已经在内地规划了自己的院线版图,就是想在电影圈大展宏图,但是这个行业我是外行啊,还需要您给我把关,不然我心里没底啊!”

    既然想老人家帮忙,也给不了老人家太多别的什么利益,只能恭维一下,讲讲现在的情况,让老人家觉得新嘉禾也还可刊造就,值得给予更多的资源。

    “那你和我详细说说吧,我现在老了,眼光不如从前了,也不一定能帮上你太多忙,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和喜好,谁也不敢说一定能看准电影市场!”

    老人家似乎也是有感而发,从许氏兄弟的黑色幽默到成龙诙谐动作喜剧,再到星爷的无厘头,就喜剧这个类别就经历了多种风格,更别提电影还有这么多分类,谁也不确定观众到底会喜欢哪种。

    可能你以为大家喜欢喜剧的时候,大家开始喜欢武侠,当你以为武侠当兴的时候,大家更喜欢一拳打爆星球的玄幻,过几天可能又变成侦探成了新宠,谁说的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