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四十一章:飞花卫

第四十一章:飞花卫

    “停下!”

    就在昏迷的梅即将被抬进武卓房间时,一道清亮的呵音响起。

    门口接人的武卓,和托着梅的两个小道士寻声看去,见两个黑衣人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月亮门处,顿时有些紧张。

    武卓仔细打量了下二人,稍稍松了口气。

    从声音和身形判断,对方和救自己的黑衣人一样,都是女人。

    现身后虽然没表明身份,但也没有攻击自己,应该和杀自己的那帮人不是一伙儿的。

    “你俩和她是一起的?”武卓示意了下昏迷的梅。

    “是!”之前出声的女人回应。

    天太黑看不清伤情,武卓试了下梅的鼻息,又把了下脉搏。

    对两人说:“她伤的很重,我是大夫。”

    两个女人当然知道武卓是大夫,而且,好像医术还很厉害。

    “你,你屋里有毒气!”另一个听着年纪不大的女声响起。

    “呵,骗人的!”武卓笑了。

    “……”两个黑衣女人一阵无语。

    “不放心就进来吧,正好搭把手。”武卓招呼了两人一声,示意小道士把人抬进屋里。

    两个黑衣女人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些纠结。

    按说目标就在眼前,她们应该立即格杀,可梅之前为什么要救他呢?

    另外两人虽然没详细查看,但远远看着就知道,梅确实伤的极重。

    如果不及时救治,恐怕……

    迟疑了几秒,年长些的女人做出决断,对同伴低语:“等梅醒了问清楚再说,你守在外面,我进屋。”

    “嗯!”年纪轻些的姑娘无声点头,悄然退进门廊的阴影里。

    里屋地上横着两具尸体,武卓怕俩抬人的小道士绊倒。让他们在外间稍等一下。摸索出火镰点燃纸媒,又用纸媒点亮了油灯。

    房间里透出了光亮的同时,也响起了两个小道士的惊呼声。

    “瞎咋呼什么!”武卓一把扶住了差点被扔到地上的梅。

    托腿抱起来轻放到床上,指着地上的俩死倒儿说:“帮忙弄出去。”

    送葬驱邪是云龙观重要的营收项目,两个小道士虽然年纪不大,但对死人并不陌生。

    甚至泡水后的巨人观尸首都见过。

    可即使有些“见识”,也着实被地上的两个死倒儿给下了一跳。

    主要是死相太难看了。

    上面的一个脖颈处插着一把匕首,人瞪着眼张着嘴,手捂着脖子,五官完全扭曲。

    如果说上面一个死相还算勉强能接受,下面那个才是真正挑战人的承受能力。

    不光五官扭曲,舌头伸出来老长。脸上豁着一个个皮肉外翻的大口子,一只眼睛还是烂的。

    昏黄的光线下乍一看,简直犹如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

    别说俩小道士了,连跟进来的蒙面女人都下意识的退了一步。

    “擦~这么惨!”武卓见俩小道士不动弹,低头一看,也被自己的“杰作”给吓了一跳。

    打了个冷颤,催促道:“赶紧的,赶紧的,麻溜弄出去!”

    俩小道士在观里年岁最小,一直是听招呼的角色。虽然心里怕的厉害,但武卓催的急。

    只能强忍着恐惧,抬胳膊抬腿的把尸体往外拖。蒙面女人迟疑了一下,看了眼床上了梅,默不作声的搭手。

    “找点东西把地上的血擦了,再多拿几盏油灯进来。”武卓等两具尸体都被拖出去了,又喊了一嗓子。

    交代完,拿起油灯观察梅的伤势。

    胸前一道伤口虽然瞅着吓人,但不算深,只是位置有些尴尬。

    其中右胸上方一根较粗的静脉破开,无法自然止血。

    武卓单手掀开医箱盖,取出一把止血镊将血管上端卡住。

    左侧大腿上伤了一道,口子一扎多长,皮肉外翻,目测没有伤到肌肉。出血不少,但都是相对较细的静脉问题不大。

    最重的一道伤口在腰侧,不但出血量大,已经隐约能看到腰侧肌外的筋膜。

    检查过三处伤口,武卓的脸色有些难看。

    虽然处理起来,都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但云龙观里没有精盐做生理盐水。

    而且,腰侧的伤口需要内层缝合,但医箱里的肉线,救李令贞时用光了。

    消炎药也没剩多少,尤其是外敷的消炎粉,处理包扎一处伤口都不够。

    黑衣女人帮忙把尸体拖到外面,进屋后一言不发的站在床边。

    见梅居然伤的如此重,而且医术应该很高的“清风”都面露难色。

    紧张的问:“你治不了?”

    “能治,但手头东西不够。”武卓眉头紧皱。

    对方是因为救他才伤成这样的,一旦救治不及时,如何才能心安。

    “需要什么东西,哪里能够找到?”黑衣女人无比冷静,一针见血的问出了关键。

    “能找到,但都在城内。”武卓无奈的说。

    “进城不是问题,你只要告诉我需要什么,哪里能够找得到就好。”黑衣女人语气中透出了强大的自信。

    武卓看了眼女人身上的紧身夜行衣,想到影视剧里的那些武功高手,以为她是要翻城墙。

    摇头说:“翻城墙太危险了,一旦被发现,就算你武功高不被抓住,也很难再出来。。”

    “我能叫开城门,莫耽搁时间!”黑衣女人有些急了。

    “走城门?”武卓再次打量了对方一眼。

    他只知道晚上洛阳城门关闭后很难叫开,却不清楚难度到底有多高。

    猜测对方可能和守城门有些关系,便不再磨叽。

    吩咐道:“你先去南市坊泽方医馆找孙长仙,跟他要肉线和消炎药粉。再跟他要些精盐,有消过毒的敷料和绷带也带一些。

    然后去道化坊慈恩观找一个叫济坤的女冠,就说我这里需要她帮忙。”

    “南市坊泽方医馆孙长仙,要肉线、消炎粉、精盐、敷料、绷带。道化坊慈恩观找济坤道姑过来帮忙?”黑衣女人简练出关键信息与武卓确认。

    “没错,越快越好。”武卓口中说话,手头也没闲着。

    接连拿出三支止血镊,夹住了腰侧伤口的三处大的出血点。

    黑衣女人开始时还对武卓的动作目露警惕,但说话的这阵功夫看明白,原来小钳子上有机关,捏合后能夹住出血的血管。

    见识了如此精巧的治伤器械,再想着武卓让她去取的那些半听的懂,半听不懂事物名称,不由得对武卓的手段更有信心。

    用力点了下头,转身就往外走。

    跟外面阴暗处守着的姑娘交代一句,头也不回的翻墙离开。

    取最快的线路出了云龙观,在黑暗中如履平地拔足狂奔。一口气绕过了东面的山脚,路边林子里找到坐骑,解缰绳上马直奔洛阳城方向。

    不足两刻钟,人便出现在了长夏门外。

    马蹄声离着老远就惊动了城门楼上的军士,但距离太远,只能看出黑暗中来的是一人一骑。

    当值小校眼见来人越来越近,急令射手在对方即将进入一箭地之时,射出一支响箭警告。

    响箭尖端带有哨簧,黑暗中携着锐利的尖啸飞射出去。

    黑衣女人纵马狂奔,在响箭扎入土中的时候,已经驭马邻近城门。

    行至门楼下方挂着气死风灯的亮处勒马停下,对着城门楼自大声喝问:“值守将军何在?”

    城门值守将军得到军士禀报,刚从城楼中出来。

    听到下方的喝问,拿足了架势扬声回道:“本将郭万忠,尓乃何人,速速表明身份。”

    “令牌在此,速开城门!”黑衣女人毫不废话,从怀中掏出一面精致的令牌,运足臂力甩手仍上了近十米高的城门楼。

    郭万忠站在垛口处眼见一面牌子飞上来,探手接住。借着火把的光亮定睛一看,脸色顿时有些异样。

    牌子正面中间,赫然是“飞花卫”三个篆体大字。

    短暂的纠结了一瞬,交待当班小校:“打开便门!”

    “这……将军,无令私开城门,罪同谋反啊!”小校硬着头皮提醒。

    夜间城门可不是随便开的,除明令外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紧急军情,一种是紧急灾情。

    “将军,何事开门?”小校不敢领命的当口,值守副将匆匆爬上城楼。

    郭万忠并不解释,直接将手里的牌子递给对方。

    副将接过牌子无须看字,乍瞅见上面繁复精美的花纹,目光便是一凝。

    翻过来见眼背面只刻着一朵荷花,快速探头看了眼城门楼下方。跟主将一样,稍稍犹豫了一瞬。

    对小校不容置疑的下令:“开便门。”

    主将副将双双同意,小校自然不敢再有疑问,迅速跑去下层传令。

    不多时便门开启,黑衣女子打马进入城关。

    副将双手递还令牌时,黑衣女子语速极快的交待:“速速派人至道化坊慈恩观,找一位名叫济坤的女冠。

    告诉她,清风寻他相帮。寻到人后,带至这里等我。”

    “道化坊慈恩观女冠济坤,清风寻他相帮。”副将听到的内容重复一遍。

    “速去,切莫耽搁!”黑衣女人扔下一句,打马冲上长街。

    主将副将不敢轻易离岗,派当班小校带着两名军士急匆匆的赶往道化坊时,黑衣女人已经快马冲过三个街口,右转狂奔一阵抵达南市坊南门外。

    下马对着坊门一通拍打。

    拍了半天,才有一披着衣服的坊丁,从值班的小屋里出来。

    听的啪啪作响的拍门声,火大的骂了一句:谁呀?大半夜的奔丧啊!”

    黑衣女人本就心急如焚,听到“奔丧”二字,眼中瞬间泛起极度危险的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