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医治大唐 » 第七十章:原来如此

第七十章:原来如此

    见武卓愕然,太平公主微微皱了下眉头。

    沉寂了几秒,才试探着问:“你师父他……没跟你提起过我?”

    武卓下意识的摇头,同时不断在记忆中搜寻关于太平公主的信息。

    但是,除了自己脑子里固有的那些另一位“长平”的印象,对于眼前这位是完全空白的。

    见武卓神情茫然,太平公主的眉头皱的更紧。而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神情又骤然放松了下来。

    轻叹了口气,感慨的说:“看来你师父真是被以前的事给吓怕了。”

    “这……什么意思?”武卓此刻心里恐慌的厉害,他完全没有想到,眼前这位公主居然认识王禄恩。

    如果仅仅是旧识倒没什么,之前提到的“毒种”是什么意思?

    难道王禄恩一路小心抱着,后来消失的那个小盒子里,放的是毒药?

    师徒俩被人半路截杀,以及后来武卓被一再追杀,是不是也跟那盒毒药有关系?

    这位太平公主忽然问起这些,又是什么意思?

    一个多年前被逼离开京城的名医,一个帝国的公主,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江湖组织?

    不像!

    不会是牵扯到贵族密谋造反吧?!

    脑子里一阵头脑风暴,武卓一颗心越坠越深。

    他这个人没什么野心,自问也没有能力驾驭野心。一代名医弟子遍地,就已经是终极梦想了。

    别说大唐眼下升平一片,就算是风雨飘摇,也没胆子加入造反的行列。

    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他就是个懂些现代医学的普通人,不想成为别人野心的垫脚石。

    见武卓脸色发白,整个人紧张的厉害。

    太平公主柔声安抚:“无需紧张,你太小了,不知道当年的事很正常。

    关于毒种的研究,先皇时期便有过一次了。那时科学一脉大兴,培养皿实验说明毒种有效后,一时间大批医者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不过,不知是培养过程存在问题,还是提炼收集过程出了问题,所有的实验都已失败告终。

    而且,那时大家确实有些急功近利了,仅仅是实验室证明有效,便迫不及待的用于人体。

    结果可想而知,大批伤患,甚至是原本炎症较轻的伤患因此而送命。

    对此民间和传统医者本就诟病良多,偏赶上皇太后的侄子崇信新医学,坠马后伤处感染硬要求使用毒种。

    谁成想,用药后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便重症过敏而亡。

    唉……”

    太平公主叹了口气,神色落寞的继续说:“皇太后大怒,不顾先皇劝阻下懿旨处斩了研究人员一十二人,囚禁发配过百人,并严令绝尽毒种研究。”

    听到这里,武卓砰砰直跳的心总算舒缓了一些。他听懂了太平公主口中的“毒种”指的应该不是某种毒素,而是一种药物。

    等等……培养皿……伤处感染……重症过敏……

    太平公主口中的关键词一点点在武卓的脑子里串联,归结在一起后,他忽然想到了除玻璃、炸药外,穿越者的另一个神器——青霉素。

    想到这里,武卓试探着问:“公主,您说的毒种,可是霉菌?”

    “对~”太平公主点头,沉声说:“霉菌有很多种,而且虽有妙用却带有先天毒性,所以统称为毒种。”

    武卓闻言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强忍着吐槽的冲动问:“可是当年瑞国公提出的。”

    “你师父跟你提过?”太平公主有些消沉的精神振奋了一些。

    “额~提过一点,但不多。”武卓点头:“我师父说过,他走上新医学这条路,完全是当年受了瑞国公他老人家的点播。”

    其实记忆中王禄恩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他与瑞国公交集的过往,还是武卓到洛阳后才听别人提到过一些。

    太平公主闻言笑了,摇了摇头说:“你师父这人也是有趣,既然跟你说了瑞国公,为什么还瞒着我不与你说。”

    武卓没说话,但眼神中明显透出疑惑。

    太平公主对于武卓的疑惑并不意外,问道:“你可知我的名字叫什么?”

    “不,不知……”武卓隐约想到了一种可能,刚刚舒缓下去的心率又猛地提了起来。

    “我名叫方宣芷。”太平公主语气平缓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您…您是……”武卓瞪着眼珠子看着太平公主,嘴里无意识的打起了结巴。

    “没错,瑞国公方岳正是先父。”太平公主一句话证实了武卓的猜测。

    而后又说:“你师父这些年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都是来源于我的资助。张文仲劝他至云龙观筹建一处更加完善的实验室,也是我的主意。”

    “是您?”武卓彻底傻了,他一直以为资助王禄恩研究的是京城的一众医者,不成想真正的大金主居然是太平公主。

    “无需意外。”太平公主面色坦然的说:“先父一生功绩无数,唯一让人诟病之处,便是当年提出了毒种入药一事。

    我身为他老人家的女儿,有生之年必要向世人证明,先父不会错,只是世人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

    尽管太平公主一再克制,但说到此处时仍难不可抑制的眼圈泛红。

    为了不让自己当着武卓的面失态,她止住话题平复了一阵。

    待情绪稳定后才继续说:“汝州的紫云山太偏僻了,实验器材筹办和消耗品供应都不方便。

    将实验室建在那里,实在是无奈之举。

    近些年朝局稳定,当年科学与化学大兴时得出的成果,也被一再证实了自身的价值。

    具长公主言语中透漏,陛下已然动心,有限度的重启一些当年的实验项目。

    我便想,毕竟你师父的手段与名头在那里,大多数也人知晓他当年仅仅是被牵连攀诬罢了。

    如果以研究手术之道的名义,在云龙观新建实验室,只要瞒住毒种一事,即使走漏一些风声,应该也不会引来讨伐。

    谁成想……”

    说到这里太平公主面色一暗,右手扶在案上紧紧握住,紧皱着眉头费解的低语:“就算你师父钻研毒种一事外泄,谁人会痛下杀手呢?”

    “有没有可能是皇太后的人,毕竟她……”武卓试探着猜测。

    “那老太太都作古多少年了。”太平公主摇头否定:“就算有人不想毒种被继续研究,只要曝光就好。

    毕竟陛下没有宣布解禁,当年皇太后的懿旨便还是生效的。”

    “他们抢走了毒种,难道是想自行研究?”武卓再次提供一种思路。

    “那他们就不应该杀你师父,毕竟就算还有人在暗中研究,并因为某种原因不想它人钻研,进度也不可能比你师父快……”

    “他们就算想灭口,也应该是在套取到实验进度和资料以后才动手。”武卓跟上了太平公主的思路。

    “那会不会是他们已经潜入紫云观,窃取了王先生的实验所得。”一直没开口的长宁郡主忽然插言。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太平公主,视线带着询问的看向武卓。

    武卓根本没做多想的便摇头否定:“紫云观在深山里,除了我们师徒一年也没几个陌生人出现。

    再说了,我师父研究毒种,连我都连我都瞒的紧,旁人怎么可能窃走。”

    “也许是潜行高手呢?你可不要小看了鸡鸣狗盗之辈。”长宁郡主提醒。

    “别忘了,我们那个小道观里人虽然只有两个,狗却有二十多条,还有鸡鸭大鹅。有鸡鸣狗盗之辈潜入,能瞒住我们师徒俩,瞒住那些动物的可能基本不存在。

    就算又是什么手段瞒住一次两次,研究一项课题可是极为漫长的过程,偷取一些资料,根本无法推导出完整的信息……除非他们在暗中藏了摄像机。”

    “你还知道摄像机?”长宁郡主瞬间惊喜万分。

    武卓只是顺嘴一说,看到长宁郡主的表情,难以置信的问:“你别告诉我,已经有人把摄像机研究出来了。”

    长宁郡主表情一垮,悻悻的说:“那只是我外公当年说过的一种设想。我翻遍了当年各个实验室的记录,只找到了锥桶打孔记录声音的方法。

    试制了几次,倒是能记录下声音,但失真的厉害。”

    武卓闻言松了口气,

    长宁郡主说的那东西他网上看到过,不过是用一次性纸杯做的。别看结构简单,但确实能够通过震动记录下声音。

    太平公主见两个小家伙一不留神就跑题了,一时间哭笑不得,暂时放下王禄恩遇害的疑云。

    估摸着时间已经快闭坊了,便对武卓说:“太晚了,你先回吧,以后得空常来坐坐。

    对了,刑部那面有什么最新的消息,第一时间知会与我。”

    “是!您放心。”武卓也意识到时间太晚了,赶忙起身告辞……

    从太平公主府邸出来往回走的路上,武卓实在是一阵阵的牙疼。

    长宁郡主可能从来没和人一起讨论过科学相关的话题,送武卓出府的路上压着速度兴奋的说了很多。

    其中就有他外祖父当年关于各种“霉素”的设想。

    没错是“各种霉素”!

    不过,瑞国公不是学医的,除普世知识外,再深的完全是瞎搞。

    比如他知道青霉素,最初是通过霉变的橘子被发现的,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培养提纯。

    更要命的是,在他的认知中,青霉素是青色的霉菌菌丝,那金霉素就是金色的菌丝,白霉素自然是白色……

    至于土霉素,应该是从霉变的泥土中搞出来的。

    当武卓从长宁郡主口中听到这些的时候,差点儿没一头栽到地上去。

    好容易缓过来一些,心里不由得再次坚定,绝对不要做那些能力之外的事情。

    耽搁时间浪费人力物力是一方面,若干年后被后人知晓,搞不好就成了笑话。

    简直是一世英名尽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