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东山清雨 » 第四十章 上公堂交银赎尸

第四十章 上公堂交银赎尸

    于瑞生刚到门洞跟前就看到玉兰站在后面的院子里,手里还拿着一个蓝布袋子。于瑞生一见玉兰倒有些羞怯,停下脚步不知道如何是好。玉兰反而大方一些,她叫了一声于公子就缓步朝他走了过来。

    “小姐!”于瑞生也只好走上前去低着头打声招呼。本来两人因为之前见过倒也没什么,现在因为有刘大真托付之事,于瑞生越发显得不自然了。

    “于公子”玉兰拿着布袋走到于瑞生跟前,伸手把布袋子递给了他。“给”玉兰说道:“这是一百两银子,衙门里肯定是要用的,要是不够我再给你拿!”听得出来她的声音中还带着哭腔。

    “小姐,这银子你们留着吧!”于瑞生并没有伸手去接那个蓝布包,他这次终于鼓足勇气抬头看了看玉兰,玉兰脸上虽然没有眼泪,可是两眼通红,像两个桃子一样微微肿起,在她白皙的脸上越发显得显眼。

    “小姐保重身体!”于瑞生看了此情景也有些不忍,他只好伸手把包裹接了过来。刘玉兰又倒身下拜,于瑞生赶忙伸手搀住了她,两个人的手就这样握在了一起。玉兰抬头看着他,于瑞生也往她身上看过去,四目相对之时于瑞生陡生怜爱之心。他对玉兰说道:“小姐放心,令尊虽已仙逝,临终之时把小姐和夫人托付于我,小子虽不才,也定不会失信于人。令尊之事我自会竭尽全力,不唯使遗体归葬,更要找出凶手为刘掌柜报仇!”

    话刚说完,忽然房门一声响被推开了,玉兰她娘跨过门槛往他们跟前走去,她边走边说:“好个有情有义的年青人!玉兰她爹果然没有看错人!”

    于瑞生和玉兰看到她娘出来,两人赶紧把手松开了,二人都红着脸站在一旁不知道该怎么办。

    玉兰她娘走近一步说道:“于公子,以后玉兰可就靠着你了,我们这孤儿寡母,又都是娘们家,有什么事还得你给做主!”说着也要给于瑞生行礼,于瑞生赶紧搀住了她。张氏又把玉兰拉过来站到了于瑞生跟前,她看了看她们俩说道:“玉兰,以后你就是他们于家的人了。有于公子这样的人依靠,为娘的也就放心了!”说着抓住两人的手就要往一起放,于瑞生吓了一跳,他赶忙一使劲把手抽了回来。正在这时,等在前面的钱方仁他们看于瑞生半天没过来就一起过来找他,不偏不倚正巧赶上眼前的一幕。

    “瑞生!”钱方仁说道:“我看你二人也是有此姻缘,况有刘掌柜临终嘱托,你莫要推辞。而且你冯三叔也很是中意,既然你爹娘都不在了,今天就我这师父做主,你和玉兰姑娘把婚事定下来,一来安了逝者的心,再有就是有些事情处理起来也名正言顺!你二人以为如何?”

    “我听我娘的!”玉兰涨红了脸,她把头低下去两手捏着衣角,嘴角却微微上扬。

    “这……”于瑞生似乎还有些为难。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马顺上前一步说道:“贤弟,钱老前辈说的有理,不要辜负了大家的一片好心!刘小姐端庄秀丽,和贤弟正是郎才女貌。不可错过好姻缘!”

    连站在一旁的乔二郎也来劝他,弄得于瑞生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朝众人看了看,也许是觉得盛情难却或者是不能言而无信,他在犹豫片刻后点了点头答应了。

    而站在旁边的许麒却一直没有说话,他嘴唇禁闭,眼睛看向了别的地方,不过于瑞生却没有注意到这些。

    看到于瑞生点头答应,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玉兰娘更为女儿终身有托而欣慰。

    看时候不早,乔二郎提醒大家该出发了。辞别两位内眷,一行人出了大门朝县衙而来。于瑞生看无法推脱,只好拿着银两包裹随着众人一起出了门。玉兰和她娘吃了定心丸自然高兴,但是失去亲人的痛苦还是萦绕在心间。

    没多久一行人就到了县衙,还没到衙门口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郭煦和马顺的仆人马六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看到众人出现,郭煦小跑着迎了上来,马六也跟在后面。

    “郭二哥怎么来了?”于瑞生问道。

    “瞧你说的,你们都来了怎么能少了我呢!昨天下午我去你家找你,三叔说你和马大哥他们来这五里亭了,本来我是打算昨天就来的,可是看看天太晚了就只好又住了一晚。巧的是今天早上出门,在大槐树那儿刚好碰到了马六。这才一块到这县衙等着,要不我肯定会去客栈那儿,要是那样的话好不知道去哪儿找你们呢!”郭煦说着凑到于瑞生跟前小声说道:“你和玉兰的事怎么样了?她爹可是临终之托,你可不能辜负人家啊!”

    没等于瑞生开口,马顺抢先一步说道:“刚才已经定了!我们从刘掌柜家里来,昨天太晚了也没说出个什么结果来!”

    “那真是太好了!”郭煦说着在于瑞生身上拍了两下说道。

    “我们进去吧!”于瑞生说着就要往里走。

    “昨天你们不是已经来过了吗,情况怎么样?”郭煦一把拉住了他问道。于瑞生只好又把昨天的情况跟他讲了一遍,郭煦听完刚想张嘴骂人,忽然想起来自己正在衙门口,他也有些忌惮,只好把要骂吴知县的话又咽了回去。

    正说话的工夫,门口的衙役忽然跑了过来说老爷升堂问案,要他们进去。于瑞生他们随着衙役一起迈步朝大堂上去。

    大堂上面悬挂着“明镜高悬”的匾额,知县吴本英正端坐在上面,旁边站着的是师爷赵先梦,人送外号赵坏水,两旁衙役各执水火棍而立。等于瑞生他们几人一上堂,还没等说话,吴本英一拍惊堂木,歪着两片八字胡说道朝他们喝道:“我说堂下的,为何这么晚才来找老爷我回话?”说着他却不正眼看下面,而是把眼睛使劲往上翻着看着上面的匾额。

    五里亭的地保乔二郎听见知县的话赶忙站出来上前一步,行过礼之后他弯着腰朝上说道:“禀老爷,小人知道老爷早上事情太多,故此不敢来太早,望老爷赎罪!”

    吴本英鼻子里哼了一声接着说道:“那刘大真的妻小可曾来了吗?”

    “回老爷”又是乔二郎说道:“刘大真已死,家里都是女眷,不方便上公堂。昨日我已把情况向她们母女二人说明,老爷您看有什么吩咐我好传达给她们!”

    “胡说!”吴本英忽地把头扭了过来,用手一指乔二郎说道:“大胆乔占生,你说都是女眷不能上堂露面,那这人命重案该怎么了结!都想你所说这样,老爷我还怎么问案!”

    看知县发怒,乔二郎慌忙求饶,请老爷息怒。。不过他知道这个吴本英的脾气,他每次发怒都是要钱的信号,所以他一边说着一边拉了拉于瑞生的衣袖。吴本英在上面也看到了乔二郎的动作,他知道肯定要有所表示了。他用手往下一指说道:“那现在家人未到,你说这让老爷我怎么审案!”说完他看了看旁边的师爷赵坏水。

    “是啊!”赵坏水说道:“你这是有意为难老爷,该当何罪!”

    乔二郎一听这话心里忍不住想笑,这话他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每次都是吴本英和这师爷一唱一和。不过他却没敢把心里话说出来,他拉过于瑞生说道:“这位清溪村的于少爷是刘掌柜的女婿,昨天也已经来过,今天有什么事找他就是了!”

    于瑞生素来也知道吴本英的为人,虽然心里极不情愿,可是到这时候也没有其他办法,他接着乔二郎一拉他的机会,朝着堂上也只好勉强施礼道:“大人,刘掌柜的家眷实是不便到堂,就由小人我全权代劳,有什么事情就请大人吩咐,并不敢忘了大人恩德!”于瑞生说着把腰间的那个蓝布袋故意往外面拽了拽,又用手捏了捏。

    见此情景,吴本英忽然一改刚才严肃的表情,变得满脸堆笑,旁边的师爷赵坏水也眯缝着眼睛看着他们。

    “你们放心,既然做了这里的父母官,那就是民之父母!本官自当竭力破案捉拿凶手!”于瑞生也朝上称谢。不过眼下除了凶手的事,把刘掌柜的尸首从义庄移回安葬也是重中之重,于瑞生看到吴知县态度比刚才好了不少,他接着说道:“大人,现如今刘掌柜的尸首还在义庄,俗话说入土为安,请大人开恩准许我等领回尸首以便准备后事,不可使逝者暴于天光之中啊!”

    吴本英倒是也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对旁边的赵坏水说道:“师爷,仵作昨日已经验过,你今日就安排他们把尸首领回吧!”说着又朝于瑞生他们说道:“本老爷不是那不讲情理的人,你们待会就如义庄把尸首领回去!”

    至于追查凶手的事,吴本英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一心惦记着于瑞生那个蓝布包里的钱。不过他也装模作样地当堂叫过本县的捕快,嘱咐他们认真缉访,又安慰了于瑞生他们几句就退堂而去。

    等退了堂,于瑞生为了吴本英不再找麻烦,在乔二郎的陪同下来到后衙,取出五十两银子交了上去。吴本英看到银子乐得两眼放光,拍着胸脯保证尽快破案。

    于瑞生虽然知道他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假话,可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也只好忍下这口气。

    交完银子两人就退了出来,正当他们走到门廊的时候,有两个穿着灰色衣服头戴黑色斗篷的人正和他们迎面相遇。因为打扮有异,于瑞生忍不住多看了多看了两眼,这一看不要紧,当看到那那两人的背影的时候,于瑞生心里忽然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