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谁欲为尊 » 第二十章 指月

第二十章 指月

    “弟子愿意。”赵诗阳沉声道。

    ……

    尺壁寸阴,乌飞兔走。时间转眼过了两年。赵诗阳整日在石室中闭关。半年前,他就达到凝气层第九层,向李月凝要来了凝气期最后三层的心法。而这半年,他才勉强冲破了这凝气层的第十层。

    据李月凝说,到凝气期的最后三层,吸纳灵气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能达到第九层,体内的灵气浓度已经达到冲击筑基的水准。

    但此时的肉身强度,却还没有达到与之匹配的强度。诚然,肉体在吸纳了大量天地灵气之后,已经经历了数轮脱胎换骨般的改善,与凡人相比,可谓天差地别。但只要是人,就会不断产生一些私心杂念,即便潜心修炼,也不可能尽除。

    这些杂念与天地灵气相悖,一方面会不断消耗体内灵气,使之总是差一丝圆满。另外,这些杂念会让体内灵气中混有一丝戾气,让体内灵气始终不如天地灵气般纯净,别看只差这一丝,这一丝之差就使其改善体质的能力弱上不少,使之始终达不到冲击筑基的强悍程度。这就好比在高山上煮鸡蛋,水的沸点变低了一些,无论煮多久,鸡蛋也不能全熟。

    而修士到达第九层后,主要会采用两种方法来祛除体内戾气。两种方法虽然原理不同,但最后都能达到祛除戾气的效果。

    第一种方法是服食丹药,也称后天之法。运用丹药之力缓慢祛除体内戾气,此法优点是成功率高,只要坚持服食加上闭关修炼,最终一定能祛除全部戾气,达到凝气第十二层,具备冲击筑基的资格。

    当然,此法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就是花费巨大。最后三层每一层都要耗费大量丹药,达到第十层所需的净心丹,每粒价值十块七品灵晶,每年需服一粒。而十一层的养心丹,每粒价值三十块七品灵晶,更是半年就要服食一粒。最恐怖的当属第十二层的炼心丹,由于丹方中有数种药材十分珍稀,整个栖云国修真界每年的产量都极其有限,平均每粒的交易价已经被炒到了一百块七品灵晶,且需每月服食一粒。

    所以对于一些散修,或者弱小的门派,绝少能承受这种级别的灵晶消耗。况且,个人的天赋也决定了迈过这三层的时间。这也是此法的第二个缺点。资质平常的,即使在丹药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也需要十年左右,而资质差一点的,二三十年也属寻常,其所需灵晶足以搬空一个普通门派。这也就导致,绝大数修士不可能采取这后天之法。

    剩下的另一种方法是借助一部内含天地大道的经文,在领悟过程中将全部心神沉浸其中。一段时间后,体内就会停止产生新的戾气。而随着领悟的深入,如果能摸索到一丝天地大道的边缘,体内便会有所感应,进而产生一种名为“净髓”的体液,这种体液会随着无意识的吐纳,清除掉体内原有的戾气,从而使体内灵气绝对纯粹,同样可以让肉体达到筑基所需的条件。

    这种方法也称先天之法,也是多数修士所选择的。但某种程度来说,先天之法比后天之法更为艰难。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内含天地大道的经文存世虽然不少,但很多都是残缺不全,甚至还有很多是后世之人狗尾续貂的伪作,自然很难从中有所领悟。其二,即使是真正的完整经文,通常也是由上古文字书写,而上古文字种类繁多且构词方法和语法多已失传,再加上这天地大道,本就玄之又玄,极难用文字言明。而所谓经典,作用也不过是以手指月,领悟时,需要借助经典,再跳出经典。而能有这般悟性的修士,极少。

    李月凝给赵诗阳的建议是先试一下先天之法,如果实在行不通再用后天之法。

    实际上,大多天赋绝佳的修士,会选择后天之法,这是因为,体质优异之辈,同样的境界,体内的灵气更加磅礴,丹药的药力在其催化下发挥的效力自然更大,所需的丹药和时间比资质平庸者要少很多。这样算下来,需要付出的成本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但李月凝自有她的道理,那便是先天之法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好处。那便是产生“净髓”的记忆会一直保留在体内。在筑基成功之后的修行中,一旦身体出现走火入魔的情况,会被重新激发,祛除魔念,转危为安。

    李月凝交给赵诗阳后三层心法的同时,还建议他到藏经阁去选一本经书参悟。

    这云鹤宗作为栖云国第一大宗,其藏经阁名气极大,甚至许多邻国的大门派的核心弟子都想办法,付出相当的代价来一探究竟。王植当初在赵诗阳入云鹤宗前也曾向他提到过,可见,其中的珍藏非比寻常。

    赵诗阳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先不去。他思量,若是自己现身藏经阁,一定会留下记录。那马佳祥爷孙俩在宗内人脉很广,恐怕早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身份。一旦有了自己的消息,难免会连累到师父。那日从王多识口中得知,马佳祥的爷爷是议事长老,而李月凝,他猜测应该属于传功长老,宗内地位比之有所不如,而李月凝与他一年半之后将离开云鹤宗,他也不想在这期间横生出什么枝节。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赵诗阳已经得到了拙存经,此经奥义无穷,他在清虚阁的虚拟空间参悟三年,才初窥门径,虽然并没有摸到天地大道的边缘,但他自信已经相去不远。

    而最近半年,他基于之前的领悟,又每天在石室里苦临经文,增进体悟。终于在近几日突破了第十层,也就意味着体内可以不再产生新的戾气。

    不过,他十分迷惑。照理说,自己之前便下了很大的功夫,再加上这半年,每天都不敢懈怠,才勉强突破了一层,相当于用了整整三年半,才突破了第十层。

    难道是因为自己两世为人,所以戾气太多?似乎说不过去。这肉身已经变了,上一世体内的戾气不可能被他带过来。那究竟是为什么。

    赵诗阳苦思,在石室中转了无数圈,渐渐感到身体燥热起来,

    他心中奇怪,如今他体内灵气充沛,早已辟谷,怎么可能会有燥热之感。是了,是自己杂念太多了,原本刚刚进入第十层,境界还不稳,现在又生出这许多浮躁,再这样下去,境界很可能还要跌落回去。

    赵诗阳走出洞府,外面已是深夜,此时正值夏天,夜晚的清风温柔,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一轮明月当空,叶子反射的亮光如暗绿的波浪。

    赵诗阳心绪渐渐平复,他向天伸出一指,直指明月。“以手指月……何为手,何为月”

    “是了!拙存经是手,天地大道是月!我感悟此经甚久,领悟的,不过是这根手指本身,甚至连这指上被月光映衬的绒毛,都如数家珍。可我却忽略了这根手指的方向。”他闭上眼睛,拙存经在脑中重现,那冲和笔法之下的点画,此时看来,分明就是那巍峨的山川,轻柔的云霭,凌厉的闪电,怒吼的江河。

    他明了,他要在这经里的天地中,去领悟那大道!

    赵诗阳在一块石桌上,摊开那张李月凝给他的地图,伸出手指,一处处比划,忽然,脸上现出一丝微笑。

    手指停下的地方,有几个红色的蝇头小字——“拙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