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途 » 第一百零六章 得失之间

第一百零六章 得失之间

    李如松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件本是看来难以收场的事情,会如此容易解决!他也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帐下儿郎的疏忽和无礼,因此差点丢了性命的皇长子,是如此的和蔼和仁慈!

    在大帐中,朱常洛并没有与李如松攀谈多久,不过正是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却让李如松对朱常洛的好感大增,感激之余,也隐隐有了也许这样的皇子,才是最好、最合适的太子人选的想法。

    朱常洛并没有丝毫难为李如松,并亲口承诺了不会追究李如松帐下那些急于去消灭鞑子的兵卒。这样的承诺让李如松完全放心下来,他并不担心朱常洛会变卦,毕竟朱常洛在受到惊吓的情况下,还能吩咐人去施救自己手下那些“罪魁祸首”,这已经足够让李如松相信朱常洛的仁慈和诚意。

    最后,朱常洛还告诉李如松,他会亲自上疏解释此事,不仅会为那些冲撞了自己的兵卒解脱,还会为李如松亲率三千虎贲,把那些胆敢犯边的鞑子一直驱赶了二百多地,让那些鞑子望风而逃的功绩请功!

    攀谈中,因为惊吓过度而神情疲惫的大皇子,在谈到追击鞑子二百里和李如松“扫荡”和“收割”鞑子的策略时,忽然来了精神,大赞汉家男儿理应如此,应该摒弃一味的防守,只有主动出击才是正确的选择!并盛赞李如松乃是大明的卫青和霍去病,那一刻,让李如松突然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李如松是高傲的,他作战不屑于被动防守,总是奇正相辅,一往无前,喜欢主动发出击,善打攻坚战!而朱常洛的观点,恰恰与李如松相合。若不是朱常洛“抱病”,李如松疲困,说不得两人会来个秉烛夜谈。

    不过,这也已经足够了,朱常洛甚至觉得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此次的目标,他相信,只要能多几次这样的攀谈机会,自己能把化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的想法多与李如松交流一下的话,也许等不到自己派人去救他一命那一天,他就会彻底的站在自己这边。

    李如松离开朱常洛的帐篷后,也是感到收获颇多。他没有想到,大明过了二百多年后,一个不受皇上宠爱的皇子,居然有着太祖、成祖那样的胆识和魄力,一反历代皇帝的保守,颇富冒险进取精神!虽然他接触朱常洛时间不长,也可以说是正式接触就是从今天的这场攀谈开始,看到的仅仅还是冰山一角,但他还是从不长的谈话中发现了这些。

    毕竟,谈到主动出击时的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是做不得假的。

    使团在此地休整了一天,第二天,朱常洛便召集了使团中的所有文官以及锦衣卫指挥佥事吕庆坤,还有李如松、廖参将和从牛庄驿赶来支援的游击将军邓子华。

    之所以叫这么多人来,主要是李如松发现了那一千“鞑子”的可疑之处,这正是朱常洛想要的,当然要让使团中所有人都知道,传的越广越好。

    最后,礼部侍郎刘楚先提议,为了安全起见,让李如松护送着使团去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城,在那里让朱常洛修养一段时间,并等着京师对于这次袭击之事的旨意。

    这样的提议朱常洛当然是异常支持的,辽阳是李如松如今的驻地,去了那里,不是就有更多的机会了么?

    ………………

    京城这两天的气氛有些凝重,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那是由于作为钦差的大皇子在辽东遇袭所带来的。

    朱翊钧这两天也是异常头疼,不论是从爱将李如松送来的奏折上,还是从锦衣卫的密探所送来的密折上,种种迹象都表明,这很有可能是一次有预谋的袭击。

    联想到郑贵妃恰恰两个月前把自己的心腹高淮派去了辽东,再加上前两天大皇子才刚刚上疏弹劾高淮,那时便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已经让很多人开始怀疑郑贵妃的动机了。这才刚过几天朱常洛的使团便遇袭,居然还是在很久都没有出现过大规模鞑子的西宁堡那里,结合李如松发现的疑点,只要是稍微一想,似乎幕后主使并不是那么难猜。

    朱翊钧知道这件事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妥善的处理方法才行,不然那些个蠢蠢欲动的大臣,绝不可能会善罢甘休的。至于朱常洛受到惊吓的事情,当然也是瞒不住的,不过在朱常洛的解释和没有丝毫追究的意思之下,朱翊钧当然也不会拿自己的爱将开刀,最多也就斥责一下,下旨让朱常洛多歇息些时日再去朝鲜不迟。

    对于这件事是否郑贵妃指使,说实话,朱翊钧也是拿不准主意。毕竟她两个月前派自己的心腹去辽东的事情,现在已经是人尽皆知,这怎能不让人怀疑她的动机?不过,朱翊钧还是倾向于这件事不是郑贵妃所为,毕竟自从高淮去辽东后,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朱翊钧的监视之中,密探并没有发现高淮这几天有什么可疑之处。

    朱翊钧更倾向于这件事只是个偶然事件,使团倒霉,刚好碰到大规模犯边的鞑子!

    当然,这种事情毕竟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难道要告诉全天下,高淮的一切都在朕的监视之中,这件事他的可疑性不大?

    朱翊钧很矛盾,这件事不处理又不行,它不仅让群臣异常关注此事,一个不好就又是一场混乱,更是关系到皇家的脸面,并不仅仅是遇袭那么简单,那里面有皇子,他更是代表皇帝的钦差!说穿了,使团遇袭,就等于打了朱翊钧的脸。

    可如果处理的话,难道还能让郑贵妃顶罪?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思来想去,朱翊钧觉得不管此事原因如何,最后怎么处理,但姿态一定要先摆出来,既能堵住悠悠众口,又能让群臣明白自己很重视此事,以免他们制造麻烦。

    当下便草拟了数道圣旨,发往内阁拟票。

    一份是斥责蓟辽总督孙矿、辽东巡抚李化龙和辽东总兵董一元的圣旨,毕竟是在他们的地盘上发生了此事,不斥责他们一下,怎么也说不过去。

    另一份是宣李如松进京,详细解释一下使团遇袭之事。当然,这只是表面说辞,朱翊钧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李如松,毕竟皇长子虽然上疏轻描淡写的解释了一下受到惊吓的事情,也说了不追究李如松的责任,可还是有不少弹劾李如松的奏折。朱翊钧了解李如松的性格,如今皇长子去他的驻地辽阳修养一段时间,朱翊钧生怕李如松再有什么失当的举动,那时恐怕就算自己,也不好再保他。

    还是让他进京一段时间,等朱常洛从辽阳离开去朝鲜了,再放他回去吧!

    还有一份圣旨是调高淮回京。这份才是重中之重,为的就是想安抚群臣情绪。不过,这份圣旨到了内阁,却被阁臣态度坚决的封驳了回来,草拟了另一份让朱翊钧御批。虽然内阁草拟的这份圣旨目的与朱翊钧的这份相同,都是让高淮回京,但内容却是截然不同。

    内阁草拟的圣旨是要罢免高淮在辽东的一切职务,着锦衣卫拿了回京,听候参处!朱翊钧想了想,最后还是以高淮在辽东越权擅专的名义就地革职,即刻拿了回京听候参处。

    最后一道圣旨还是内阁草拟的,由于锦衣卫有了不小的伤亡,内阁提议为了使团和皇长子的安全,从辽东就地调拨一千兵马保护使团前往朝鲜,等出使任务完成,再返还辽东。朱翊钧没有再此事上纠缠,毕竟有使团遇袭在前,加派重兵保护算是比较合理的建议,所以也就直接御批了。

    总的来说,这次“遇袭”之后,朱常洛收获还是颇丰的。不仅把高淮赶出了辽东,打乱了郑贵妃的布局,还又获得了一千兵马的指挥权!这次兵马是直接从辽东调拨,蓟辽总督孙矿坐镇蓟州,也就没办法过问此事,兵马的调拨也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在了已经投靠了朱常洛的辽东巡抚李化龙手里,朱常洛也就不用担心他会在兵马问题上做什么手脚了。

    对朱常洛来说,这也算是解除了燃眉之急,毕竟他一度担心进入朝鲜后,锦衣卫中的一些人会搞破坏,他也分不清里面到底哪些是郑贵妃的人,哪些是朱翊钧的人。这下好了,有了李化龙派来的一千兵马,很多事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当然,事情不可能尽善尽美,让朱常洛遗憾的是,本来以为可以趁着在辽东“修养”的这些天能趁机让桀骜不驯的李如松归附的,谁知道李如松却被宣召进京了!

    在辽阳“修养”了月余,在十月底的时候,去日本册封失败的消息传了过来,朱常洛哪里还敢怠慢,顾不得等候李如松回来了,暂时放下收服他的心思,赶紧下令使团出发。不然,等日本再次派兵登陆朝鲜,朝廷肯定会下令使团返回京师的,这好不容的才得到的机会,朱常洛当然不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