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平凡之路 » 第三章 艾莉

第三章 艾莉

    十天后,肋部的固定拆下,只待静养。

    杨帆一刻也等不住的办理了出院手续。在这期间,李杰和周周到城里办事,过来探望了一次,李杰送来了一套公司发的夏季蓝色劳保服,再也没有其他人来。

    这不怪别人,现实社会就是这样。

    俗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你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人微势弱,对别人来说就没有价值,无人问津再正常不过。

    对于“叶远”没有来看“杨帆”,自己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段时间的记忆十分深刻,只好原谅年轻的自己了,骂又不能骂,打嘛,以后再说。

    走出金河市人民医院,入眼是热闹非凡的大街。

    一间间挨着的商铺里,售卖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商铺门口的音响里放着各种流行音乐,令人回味无穷。

    商家们各使绝招,顾客们则不紧不慢,挑完这家选那家,直到得到自己最满意的商品为止。老板老板娘笑脸相迎,殷勤周到,顾客们来来往往,喜笑颜开。

    街道上车水马龙,男男女女,成群结队,打扮的漂亮帅气,微笑着,交谈着,放纵着欢乐和欲望。

    城市的街道看起来有些老旧,少了现代化的高档气息,但是到处都充满着人味。

    眼前的这些景象,让杨帆只存在于脑海深处,已经模糊的记忆清晰起来。

    “三轮,三轮。”

    伴随着杨帆的呼喊声,一串铃铛声响后,一辆人力三轮车刹在了他的跟前。

    “去那个,那个什么街,就是那个卖手机的那条街。”

    杨帆坐到三轮车上,却想不起街道的名字,只能告诉三轮车师傅他要去的街道标志。

    金河属于四五线的县级市,所以集中卖手机的街道就只有一条。

    “上河街嘛,两块钱。”

    三轮车师傅说完也不等杨帆回话,便从坐墩上立起,脚踩着踏板使劲蹬下,三轮车启动后再坐下,不断摇铃提醒前面行人躲避,拉着杨帆向上河街驶去。

    大概七八分钟的路程,杨帆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车外,仔细回想,将之与记忆重合。

    那个饭店的鱼好吃。

    在这个宾馆开过房。

    在这家买过几双鞋。

    在那家网吧上过网。

    ……

    这些涌现的记忆,只要自己不去干涉改变,都将由叶远这个年轻的自己一一经历。

    干不干涉叶远的生活轨迹,改不改变他的人生是杨帆这些天一直思考的事。

    不干涉是乎又对不起自己的前半生,对不起自己重生一次;

    如果去干涉、去改变,生活肯定会变得更好,少走很多弯路,但会不会引起其他的变故?就凭自己这样平凡的普通人,能抗拒蝴蝶效应的威力吗?

    一直做不下决定,不管怎么说,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先让作为杨帆的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风起的时代,遍地都是机会,前生不知道把握或者说把握不住,自己重活这一次,不能再如喽啰般地活着。

    虽然自己不懂经济学,不懂互联网,也不懂IT产业链,不懂区块化,但是靠着先知先觉,吃时代的红利,也足以乘风而起,实现衣食无忧,财务自由。

    加上阴差阳错的得到了三十多万,所以杨帆决定主动出击,把握住即将到来的机会!

    “给你钱,找我三块。”

    将准备好的五元递给三轮车师傅,只见他先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了脸上的汗渍,搓了搓手才接过这五元,然后拉开腰包的拉匙,从一叠整齐的纸币中抽出三张一元纸币递给杨帆,再将这张五元放在这叠纸币的后面,拉上拉匙后骑向下一个乘客。

    杨帆仔细的看着他对钱的态度,有些感触,摇了摇头就走进这家名为“捷达通信”的手机商店。

    店面有五六十平方,装各种手机模型和传呼机的玻璃展柜呈“门”字型布置,与二十年后的专卖店展览卖场型式有些区别。

    店里一男两女,见到杨帆进店,年轻一点的女人赶紧迎了上来:

    “兄弟,买手机还是买传呼?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下?”

    “我自己先看看,谢谢。”

    看到杨帆这么回答,和他身上穿着很普通的劳保服装,女销售便不在纠缠,面子上还是尽量做出热情的样子说:“看好了叫我,整个金河没有比我们店型号更全的。”

    展柜里的手机型号确实很齐全,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索尼、华夏、三星、波导、西门子这些品牌手机都有,V998、N8810、N8210、T28、A188等等,这些风光无限的手机型号一一在列,当然更少不了N3310这款可以用来砸核桃的手机,这也是杨帆决定要买的手机。

    1680元的售价,讲价后以1500元成交。

    隔了三个铺面就是中国移动通信营业厅,这时候的营业厅还没外包,都是移动直营,金河这样的县级市也只有两个。

    在选号时,135、136、138、139四个号段有许多三连号、顺子号等,杨帆对营业厅经理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更好的号码,花点钱买也行。”

    经理闻言后目光闪烁,可能是看杨帆的穿着和肤色不像移动内部的钓鱼执法人员,便拿出了几张尾数四连的号码。

    选了一个138开头,四个9结尾的号,当经理看到杨帆拿出一叠百元钞票付他500元号码费时,便说了一句:“我这还有个很好的号码,不过可能有点贵,兄弟你看不看一下?”

    于是杨帆便以1500元的价格买到了以136开头,五个6收尾的号码。双方都觉得赚到了,想着以后应酬用的上,两人便互留了电话号码,约定了有特别好的号码一定联系。

    因为有充话费送传呼的活动,充1000元话费就可以选择任意一款传呼机。

    可惜的是,这个时候还没有充话费领手机的活动,还得等两年吧。

    杨帆充了1000元,选的是摩托罗拉第四代中文机,随着手机开始普及,传呼机业务急转直下,市场急剧萎缩。原来动则上千的价格呼机,现在只需三百多元,讲一下价还能少个三五十。

    现在手机移动通信的信号覆盖率还很一般,稍微偏僻点的山区或者严实一点的房间里都信号很差,加上还没呼叫等待、来电提醒这些业务,固话还占据着半匹江山,所以传呼机便保证了通话的稳定,两年后才是传呼机全面退出市场的时候。

    杨帆在魂穿前曾听说还有两个电台继续着传呼服务,也不知道此事的真假。

    接下来便是置办几套衣物,这也是很必要的事情。

    在真维斯专卖店里从上到下配了三套,T恤、长袖衬衫、牛仔裤、短裤、平底鞋,一共花了1270元。

    留在身上的一万元现金,扣除周周的2000元,医院结算时用了2460元,在没有医保的时代,全部是自己承担,已经超过2022年住院半月的费用。加上买手机办号、置办衣物的费用,还剩200元,于是便找了个提款机取了2000元出来。

    从劳保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一张便笺纸,这是问周周要的,上面写着叶远和她的传呼号码。将号码存到电话本里,分别拨通叶远和周周的传呼台,给他俩留言告知了我的电话号码和呼机号码,并让叶远速回电话。

    大概五分钟左右,接到了叶远打来的电话,是个手机号码,虽然已经没有熟悉感了,但大致知道这是谁的手机。

    “喂,是小杨吗?”

    第一次从话筒里听到自己的声音,说不出的怪异,没有磁性嗓音也没有成熟稳重的感觉,有些脆嫩轻挑。

    果然说话的声音和唱歌的声音是两码事,曾经的自己唱歌很好听,在才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公司每年举办的晚会活动上,少不了要去独唱一首。

    “我是叶…我是杨帆。”

    怪异感更加强烈……

    “哦,小杨啊,出重症病房了吗?你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我明天下午或者后天下午过来看你哈。”

    “恢复的还不错,你也不用来了,我已经出院了。”

    “这么快就出院了啊,那挺好的。那等我忙完了回来请你吃饭,你打传呼有什么事吗?”

    “谢谢了,我想问一下你平时租的那个托儿车老板电话,我在金河,回清水想用一下他的车。”

    “你说四娃啊,他正好和我在一起,我们正在来金河的路上,还有艾莉。你在哪里,我们到了来接你,正好一起吃午饭,我请客。”

    “要的,我在电影院门口。”

    “好,大概二十分钟到。”

    “你站在那不要动,我们很快就到。”

    最后这句是个女声说的,那么熟悉。

    这是与22年前自己的第一次交流,在外人面前总是要“绷起”,面子比死都重要的那个自己。

    蓉南二标段施工范围属于金河市清水镇,因为大经理部设立在市里,所以有很多到市里办事的时候,项目部距市区有三十多公里,坐野租儿要六十元。距清水镇只有四公里,坐摩的五元,野租儿十五元。清水镇才是项目上普通参建人员主要消费的地方。

    四娃姓孔,排行老四。祖辈都是清水镇本地人,父母在镇上开了家很大的旅馆,叫平安旅馆。住宿费一晚二十至四十元不等,附近几个标段的工人们行苟且之事便都是在这里住宿,他的大姐夫是镇派出所所长。

    在蓉南项目开工时,他买了个奥托车跑野出租,主要的客户对象就是一二三四标段的施工人员。

    叶远在八月中旬被安排了每天参加大经理部组织的CAD制图培训,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早一年参加工作的艾莉。

    项目部只有两个车子,其中一个是项目经理的专用车,吉普213。另外是一辆快要报废的五十铃皮卡,总工办、财务科、试验室、机材科已经把用皮卡的使用计划排的满满当当,根本就没有接送两人去培训的时间,所以办公急需用车时打野租儿就得到了王经理的认可。

    艾莉主管计量工作,长期使用着四娃的车,在参加培训时,将他介绍给了叶远,经过十多天的时间的接送用车,现在已经很熟悉了。

    艾莉家与王经理家有些亲戚关系,艾莉叫王经理为王叔,这也是叶远后来经常让艾莉叫自己“叔叔”的原因。

    艾莉与叶远也是校友,两人同岁,她是高一届的学姐,只不过她是机械班的成绩上的中专班。在校期间,艾莉是男生们评选的“工程三美”中的大美。

    一般来说,工程专业女生的颜值整体来说都不高,校花班花差不多就是矮子中选高个。

    但是这些学生都不是通过正规招考的大中专学生,是职工子女委托培训,很多都是富家子弟,所以单论颜值,校花的含金量还是很靠谱的。

    但是叶远却一直不认可她们的“美”。

    96、97两届共同在校的两年期间内,艾莉与叶远没任何交集,农村长大的叶远还有着纯朴、单纯的样子。

    还想着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在工作中表现的更好时,家庭富有的艾莉已经和同样富有的男朋友出双入对了,时不时的就会听到她又和男朋友打架了。

    在路过校外后街的歌厅时,也会经常看到她和几个女生在唱着一元一首的KTV,她那时候喜欢陈慧娴,后来喜欢孙燕姿,不得不说,嘤嘤怪的嗓音唱歌真的好难听。

    她也会经常到叶远的教室找小时候同住一个院子的朋友聊天,她的笑声总会打断叶远的思路。

    在这些家庭富有的城市孩子面前,叶远有些自卑,因为不自信,因为精神世界不够强大。还因为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多么优秀都不及她们家庭出面的一通电话、一场饭局、几条烟、几瓶酒有用。

    这些人随时都有可能掠夺走本该属于自己这类人的东西。

    所以叶远觉得她们不是好学生,以后也不会是好员工、好同事,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美”。

    但当叶远到二标项目部报道时,看到了提着水杯,短发休闲装的艾莉沿着小路,从早晨阳光照射下的光影中走来时,他觉得这时他见到过最“美”的女生,永生难忘。

    她身边的色彩仿佛全部融会在她的眼波与风韵中,红红脸颊上闪烁着柔辉,微笑嫣然,容貌娇妍,有几多温馨,有几多风情。

    艾莉在看到他时也很惊讶,不过她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她快步走到叶远跟前,不等叶远开口便抢先说道:“不是说某人看不起二标,不来上班了吗?”

    叶远报道的时间却实迟了十天左右,因为张老师的公路设计交付,需要他去跟业主交底,因此担搁了。但已经通过大表姐夫给王经理打过招呼了,哪敢有“看不起二标”的意思。

    当时的叶远并不知道,集团通过文件的形式,提前一个月就下发了各项目的人员分配名单,当叶远超过七天不来报道时,按规定调令就作废了,工作关系转回公司再安排。

    好奇的同事便问艾莉在学校里认不认识这个学弟,了不了解是个什么情况?

    艾莉便打了几个电话去学校问询,只得到一个模糊的回复。于是便找了个机会问了王叔叔,得到的回复是:“他被学校留着帮忙,暂时来不了”。

    艾莉以为他被留校工作,所以就有了这个说法。

    到项目的第三天,工地上下了半天大雨不能施工,王经理安排在一公里远的农家山庄给全体新员工接风洗尘。一生要面子的叶远对所有酒都来者不拒,拼着身体喝了差不多有两斤的白酒,一直坚持着,没有现场表演。

    散场时还走了一公里的路回到员工宿舍,一到宿舍门口就再也坚持不住了,靠着树干蹲下吐的稀里哗啦,想站起来却怎么都没劲,其实他早就醉了,一直扛着。

    就要原地睡着时,一个满身香香的人将他架着,扶着他回到了宿舍的床上,用带着同样香味的杯子倒满温水漱口,用热水给他洗了脸,帮他脱了鞋,盖上被子,还在床头放了一个垃圾桶。

    年轻的身体有个好处,就算再醉都不会断片,所以他清楚的记得这一切,也知道那个香味是艾莉常用香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