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一方轩辕 » 第四章 祭祀

第四章 祭祀

    8个月很快就过去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王一方一边扎着马步一边背诵古诗。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没错,清明节到了。

    作为华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

    而如今外面正飘着小雨,轻柔的雨点慢慢在空中飞舞,似雪花,似鹅毛,也似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装饰着这美丽的世界。

    如此雨景也为这节日添上了少许悲凉。

    老夫妻一家清晨起来就开始忙碌祭拜的东西,即饭菜、包袱、香烛、素酒。

    “小方方,扎马步都快两个小时了,该休息了,我们准备出发喽。”老婆子慈祥的喊道。

    “快了快了,背完最后一首古诗就练得差不多了。”王一方稚嫩的声音从大厅渐渐传出。

    “老王啊,东西都准备好没有,等小方方背完我们就开始动身。”

    “嘿嘿!我办事你还不放心,早都准备好了,坐等出发!”老爷子炫耀着自己的成果,并指了指自己的座驾。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念完最后一句,王一方就迫不及待的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直往门外走。

    老夫妻见状赶紧跟上。

    在这悲伤的节日中,王一方脸上却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因为今天他要祭拜自己的父母。

    老爷子开着被改装过的电动老三轮,身着斗笠蓑衣,飞快的疾驰在乡村小路上。

    话说老爷子的改装三轮可是县城一霸,复古的绿色车身配上28寸的熏黑轮毂,让这辆车看起来是那么的大气,再看这个缝线式真皮座椅,尽显奢华。

    这辆车采用传统的人电混合双擎驱动,遇到上坡只需两腿使劲蹬就行,后置驱动电机也让这辆车有了更远的续航里程,足以保证它和发动机的响声能穿越整个县城。

    独特的健身手刹也是随刹随停,安全绝对有保证。

    老爷子还专门为奶俩定制了凉板座椅和挡雨的雨棚。

    此时王一方和老婆子就坐在三轮车上哼着老歌。

    稚嫩而又清脆的嗓音缭绕在山间,就连雨水也开始跟着这节奏舞动,过往的人们也都纷纷赞叹,回巢的小鸟也开始出来在细雨中飞舞。

    也不知道王一方的嗓音是遗传谁的,竟如此好听,吐词清楚,拉声有力,气息平稳,就连老婆子这位曾经的县城歌唱冠军都为之动容。

    “嘿嘿!不愧是老婆教出来的徒弟,跟别家孩子就是不一样,啧啧啧......”老爷子不断夸赞道。

    “就你贫嘴。”害羞的给了老爷子一拳。

    就这一拳差点害得人电混合动力的老三轮只剩电力驱动了。

    在山间马路上颠簸了大约三个小时,便来到了轩辕山山脚,也就是老夫妻与王一方相遇的地方。

    要说这个地方,确实大有来头,有传说指明此山就是当年轩辕飞升的地方,加之现在发现了半月形玉佩和足球场大小的玉盘,这也让这传说渐渐站住了脚跟,虽然有专家提出反驳,但是人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加上有黄拳集团在此基础上做了文章,大力宣传发展旅游业,为县城带来了巨额的收益同时得到了政府的帮助,能够在短短8个月时间就建立起了轩辕庙及身高百尺的雕像。

    以前轩辕山可能在县城里比较出名,现在却也出圈于全国了,所以现在来轩辕山的人们络绎不绝,甚至成为了川蜀省必玩的网红圣地,早已丢失了往日的清幽了。

    老夫妻一行人看着入山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是垃圾遍野的代价,吵噪声不绝于耳,本该静默严肃的日子却被染上了灯红酒绿的颜色,不禁感叹资本的力量。

    停好座驾,老夫妻一行人带着大包小包穿过拥挤的人潮开始向山里深处出发。

    一路上,原本未被修饰的土路如今也砌上了华丽的大理石,原本通幽处的小径也渐渐被灯光所照亮,曾经的小溪也做成了小吃一条街,城市的烟火味如今也蔓延至了大山。

    走过一条奢华的山路,渐渐地走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穿过矮小的丛林,喘急的河流,大约一个半小时便来到了两座土包之前。

    这两座土包不大也不小,就是两座坟墓,没有什么华丽的装饰,周围的杂草从生,残破的石碑显示出历史的厚重感,一行人剔除杂草便开始悼念,一座墓碑上刻有轩氏之墓,一座墓碑上刻着辕氏之墓。

    这是辕云老婆子的祖坟,听说很早很早就在此地,这是他们祖祖辈辈必须祭奠的坟墓,除此之外老婆子什么事情也没跟王一方说,与老爷子相视一笑,守口如瓶。

    但不知为什么每次祭拜王一方心脏都在莫名的跳动,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

    祭拜完祖坟后一行人吃完随身携带的馒头充当午饭,便轻车熟路的来到了王一方父母的墓前,应该说这里是一个公墓群。

    黄拳集团为了映衬轩辕庙的身份,在轩辕庙旁是不允许出现类似农家那种传统土葬墓碑的出现,于是便收买当地政府,以低廉的价格将这一片土地拿下,对这一带进行改造,就成就了今天这如此壮观的坟墓群。

    人们开始以为黄拳集团是在做慈善,内心还十分感激,可如今是普通老百姓们想错了。

    原本在此地就有的坟墓要想继续留下,那么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就算给出了人情价也是要每年1000元,这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当时一般人工资一个月也才几百块,而且重建坟墓的材料费另算,本来还想算点其他费用,碍于政府的面子也就作罢,毕竟适可而止才能细水长流。

    很多人包括老夫妻迫不得已买下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土地。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坟墓进行转移,来不及转移的也被埋在了混凝土之下了。

    这个地方只属于有钱人,黄拳集团董事长为了笼络投资,将此地坟墓免费赠予,并且修建的类似皇宫一般的华丽,对于留在此地的普通人家来说收取高额费用不说,还在材料方面偷工减料,并划分了平民区,美名其曰追思区,而埋葬富人的地方却称其为思源宫。

    “你们听说了吗,黄拳集团的董事长今天要来轩辕山,想要为埋在这公墓的亡魂进行悼唁。”

    “啊,这么好吗,能够出资开发我们县城不说,还能这么大老远从城市里面跑来乡下,而且听说今天的香纸钱统统免费。”

    不明真相的群众继续吃着瓜。

    老夫妻听到人们的谈话毫不在意,毕竟一个身价几十亿的集团老总干什么事也与他们无关。

    王一方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到了两个坟前,一个墓碑上刻着王德聪,一个墓碑上刻着谢慧媛。

    没错这就是王一方的父母,王德聪就是老夫妻当年病死的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儿子就埋于此地,而谢慧媛确实是虚构出来的,最主要是为了王一方着想,至少对外面谈起自己身世时能够有所说头,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多的,每年要出2000元。

    要说老夫妻为什么给孩子取王一方这名字,一是为了感谢上天给老夫妻这个天大的惊喜,也是聊以在一方之地的王德聪欣慰,更是希望王一方在以后能够独当一面,人生路上一方畅行。

    王一方看着父母的墓碑,不免眼泪充盈着眼眶。但很快就被笑容所取代,因为奶奶说过父母当初最喜欢小方方的笑容了,不爱笑的孩子是长不大的,所以王一方决定不能让父母看见自己伤心的样子,快快长大,报恩于爷爷奶奶。

    王一方熟练打开包袱,点上蜡烛,拿出土碗,满上素酒,呈上饭菜,摆好筷子,原本绵绵细雨似乎在这一刻停止了,天空射出了两束阳光不偏不倚的射在了坟墓上面和王一方身上,配合着祭祀这神圣的时刻。

    老夫妻看着这一幕,也不由感叹道,也许王一方就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