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麒麟断神诀 »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暗流’与‘共鸣’(如何调动读者情绪)

    1年前·来自专栏清风已逝指间流沙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ufffc

    小说创作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ufffc关注

    每个成熟的作者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写法。

    每种写法中都会有一个在心中位列第一的核心。

    情绪,便是这种能够用来支撑创作方法论的可选项之一。

    ——————————————————————————————————————

    例:新春佳节,辞旧迎新,万物复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天上礼花朵朵。

    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

    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

    例:廊下的小阿妹摇头晃脑,翘起辫子望着瓦上的碎嘴家雀,小声的问它们,春日的鸟儿何时才能到,连忙穿街搜巷沿路去寻找。

    邻家的老人摘下毡帽,只是脱去冬衣还为时尚早,宰鸡鸭,起炉灶,揭开自家陈酿偷偷尝一瓢。

    小孩儿,快来瞧,别在人堆里胡闹,只有听话乖巧,来年才能长高!

    ……

    第一个例子是我在网上随便拼凑出来的一个新年贺词,第二个例子是一首歌‘春意红包’的歌词,我稍微调整了一下,让他看起来更像正常行文一些。

    这两者对比之下,哪一个更有春节的感觉,哪一个更能调动起喜悦、快乐的情绪。

    ——————————————————————————————————————

    网文的创作技巧方面大致有个规律,重要的东西表面看起来往往都非常普通,但越普通的东西掌握起来却越困难。

    许多成熟的作者会将‘情绪’当作自己创作方法论的第一核心。

    即使不以‘情绪’为核心的作者,通常也会将其放在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想要信手拈来的用文字去调动读者的情绪,首先必须同时满足许多先决条件,只有让这些点共同发力才能形成‘情绪的助燃剂’,推动读者‘同喜同悲’。

    ——————————————————————————————————————

    情绪并不是简单地‘悲、欢、离、合’,已不是所谓的‘喜、怒、哀、乐’。

    许多情绪无法用文字直接表达,他很微妙,颇有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例:同某个女生淡淡的情愫,父辈望子成龙的渴望,自己都无法察觉到的心中隐藏的嫉妒……

    这些微妙的情绪想要直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将是一件非常局限的事情。

    不管你使用再多的篇幅依旧只能是表达冰山一角,无法尽说。

    所以,作者要将情绪融入文章之中,首先要做的是先用心记住这样的情绪,记住这样的感觉,把握住这种微妙情绪的流动。

    ……

    情绪本身是一种暗流,你不管用多尖锐的词汇去直接表达都不会让读者感同身受。

    你在文章中写‘我对世界感到绝望了。’

    读者不能够通过这段话形成与你相同的感受,可以理解,但始终有一层隔阂。

    真正能够传递情绪的是故事本身,唯有故事引导读者,这样才能使其通过内容去自行感受。

    ……

    情绪不是偶尔的一点爆发,他是一整条线,始终融入字里行间。

    如果大段篇幅去刻画,最终却只一闪即逝的绚烂,这种方法是不值得的。

    网文篇幅的长篇小说,所需要的不是某一点的爆发,而是细水长流与连绵不绝。

    作者既要保证高潮剧情时的爆发,同时也要让全篇文字言之有物,有情有趣。

    相对来说,想要做到后者才是最困难,但也最有价值的。

    ……

    情绪有时一成不变,有时却需要变化多端。

    有时的情绪是一,有时的情绪是千。

    情绪有时是善变的,有时是不可捉摸的,有时是坚定不移的。

    网文,是由无数的小情绪所构成的大情绪,也是由一个大情绪分裂成无数小情绪。

    每一个人物角色的情绪都会随着剧情而变化,读者亦是如此。

    ——————————————————————————————————————

    一、铺垫

    铺垫是调动读者情绪的‘起手式’,相当于在读者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对于情绪来说,最重要的是让读者能够感知它的存在。

    因为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暗流,如果无法被读者察觉,那么一切都做了无用功。

    同时,情绪本身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尤其是对于长线的情绪而言,更注重这一点。

    铺垫与伏笔的作用便是在读者心中荡起微微的涟漪,给读者一个期待,一个目标,一个可能。

    作为故事的开头,先吸引读者的目光,让他关注的你的故事,这样你才有了调动情绪的空间。

    二、逻辑

    逻辑是调动读者情绪的‘支架’。

    情绪本身需要一定的合理性支撑,保证他是沿者你的意图前进,不会中途偏移。

    逻辑自洽能够提供这样的合理性,让读者沿者故事下不断探寻。

    读者的逻辑与故事的逻辑相互契合时,便有了代入感,同时有了情绪共鸣的基础。

    三、沉浸

    沉浸是调动读者情绪的‘养分’。

    情绪的种子想要成长起来,需要不断的为其提供沉浸其中的阅读感受。

    这个过程一旦中断,便是所谓的‘情绪撕裂’。

    始终保持作品的沉浸感,始终让情绪读者心中流淌,始终让剧情保持吸引力。

    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积累。

    四、共鸣

    共鸣是调动读者情绪的‘果实’。

    情绪的共鸣是作者最终所要追去的目标,读者将在作品中得到感同身受的情绪。

    许多时候这种情绪的共鸣,既是网文中通常所说的‘爽点’。

    将积累起来的情绪一口气宣泄出来,绽放出能够牢牢抓住读者心情的阅读感受。

    补充:共鸣点是可以放在全文任何一个环节的。

    铺垫,转折,高潮,甚至日常剧情都可以形成共鸣点,千万不要将共鸣理解为高潮。

    五、节奏

    节奏是调动读者情绪的‘周期’。

    先前有提到,网文跟短篇小说的篇幅有着很大的区别,他由无数个情绪点所共同组成。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持续不断的情绪输出。

    节奏便是保证这种输出效率和规律的法宝。

    作者需要找到自己感到舒服的节奏,根据读者的心理变化不断的调整节奏。

    让你的情绪共鸣源源不断,连绵不绝。

    六、气氛

    气氛是调动读者情绪的‘土壤’。

    气氛是许多人最容易忽视的一点,但对于情绪来说,却又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点。

    情绪需要合适的气氛去承载,两者之间的结合远不是‘1+1>2’那样简单的组合。

    烘托气氛相当于给读者的情绪做预热,这是确保情绪能够百分百输出的重要根基。

    反之,如果气氛与情绪之间产生不协调的撕裂感,不仅对情绪本身没有增益,严重的甚至让效果适得其反。

    七、故事

    故事是调动读者情绪的‘根茎’。

    情绪并不是大声喊出来的,不论怎样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情绪都源于自身的感悟。

    作者不能代替读者去感悟,更不能将情绪强行灌输给读者。

    写书者与读书者之间,故事是沟通的桥梁。

    不论怎样的情绪流,都需要通过具体的故事将其表现出来,进而让读者能够吸收。

    如果你要传递一个悲伤的情绪,那么你需要构思一个悲伤的故事。

    如果你要传递一个快乐的情绪,那么你需要搭建一个快乐的舞台。

    ——————————————————————————————————————

    情绪的共鸣,偶尔可以通过现灵光一闪的金句来实现,但这种写法可遇不可求。

    这种情况往往是读者本身的某种亲身经历被作品中无意的某句话戳中。

    但是这种写法不具备普及价值,而且巧合性太多,所以这里省去。

    以上,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0-12-0321:26

    评论35

    \ufffc

    写评论

    \ufffc

    南渡北卿

    好纲领!最近一年自己没事抱着Word频繁练手,这些东西其实慢慢也懂了,所以对于自己写的东西越来越不满意。说白了,懂道理,但还没将其通过反复练习内化为一种技能。结果就是,我发现我笔力没涨,鉴赏力倒是涨了\ufffc

    2020-12-10

    回复

    \ufffc

    8

    \ufffc

    南渡北卿

    眼高手低是真心难受,不停否定自己。我越来越理解什么叫做老天爷赏饭吃,至少老天爷没赏我这碗饭\ufffc

    2020-12-10

    \ufffc

    5

    \ufffc

    顾声

    你也太牛了,最近思考到这一点了,不过大佬的观点系统多了,看了一遍还是一知半解,写小说真有意思哈哈[超得意]

    2021-02-19

    回复

    \ufffc

    2

    \ufffc

    退戈的尾巴

    emmmmm……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自你出生之日起所有重大的经历,都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成这个使命。你拥有过温暖的宠爱,它让你爱上这个世界。你感受到心脏沉重的钝痛,它让你逐渐学会清醒。你面临过无法回避的困境,它让你拥有迎难而上的勇敢。你尝到过排挤和孤立,它让你懂得坚守信念。你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铺就你脚下的路。你的每一份收获,成就了如今的你。世界在等着你去履行你的使命,所以,加油!

    2020-11-29

    回复

    \ufffc

    2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退戈的尾巴

    额,精简一下吧,你这完全没有遵循了‘故事’那一条,而且铺垫上也没有达到‘种子’的标准,所以最后表现出来的情绪,可能还不到你脑海中所想的,所酝酿的百分之一。

    2020-11-30

    \ufffc

    2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额,你这是想表达个啥?

    2020-11-30

    \ufffc

    2

    \ufffc

    熟读儿歌三百首YH

    除了点赞我想不出其他

    08-10

    回复

    \ufffc

    赞

    \ufffc

    梦飞啦

    这一篇感觉好难啊\ufffc

    2021-07-06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努力重建波他乐园

    清茶大佬,入圈以来一直看你的专栏在学习网文,在本篇内容启发下,写了一篇关于情绪引导的技法总结,内容太长无法发在评论区,恳请大佬移步指点!

    2021-06-02

    回复

    \ufffc

    赞

    \ufffc

    钻石心

    “许多成熟的作者会将‘情绪’当作自己创作方法论的第一核心。”记不清是香蕉大大还是谁了,就是很看重情绪在写作中的运用,证明你的说法没错。

    2021-04-25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千叶

    很棒,得细细揣摩~

    2021-03-24

    回复

    \ufffc

    赞

    \ufffc

    沁水冰心

    \ufffc

    萌新想问一下关于情绪传递的问题,不是作者传递给读者的那种,而是一个故事的情绪向下一个故事的传递。比如说故事一挫折,故事二悲伤,故事三振作,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转场很平很干,莱曼说过情绪传递的问题,可是我还是有些学不会。

    2021-02-16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满脑子都是小问号??这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啊,在设计情节场景的时候,你所要考虑的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完整性…因什么而挫折,又为何而悲伤,最后又如何从悲伤中得以振作…如果说不知道如何串联,那这第一个问题显然是故事本身有没有讲清楚…情节中给出原因,给与解释,得到结果…关键词无非是‘动机’两个字有没有点透…至于写的是否平淡,干瘪,这就是个人笔力的问题了……

    2021-02-16

    \ufffc

    2

    \ufffc

    沁水冰心

    半盏清茶煮春秋作者

    谢谢茶茶大佬!

    2021-02-16

    \ufffc

    赞

    \ufffc

    羊云海啸

    \ufffc

    前排留名\ufffc

    2020-12-19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南楼明月

    \ufffc

    棒!

    2020-11-30

    回复

    \ufffc

    赞

    \ufffc

    青花

    多谢

    2020-11-29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弗兰肯的坏游戏

    \ufffc

    学到

    2020-11-29

    回复

    \ufffc

    赞

    \ufffc

    格林

    大佬可以举一些具体例子吗!比如渲染悲伤的气氛,该怎么用语呢?看完觉得收获良多,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啥也没学到\ufffc。理论知识都差不多理解了,求举个例子aaa

    2020-11-29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怎么说呢,我一般不会讲遣词造句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这是语文老师的范畴。词汇量多有词汇量多的用法,词汇量少有词汇量少的用法。对于网文作者来说,其实如果真要看懂了,就只会去看理论,因为如果积累足够真的把理论想清楚了,只需要点到了,下笔的时候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反倒是一些教怎么写的东西,实际上没什么用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习惯,别人的学不来,同样也用不惯。而且就情绪渲染这件事而言,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写法,根据文章和剧情的需要不断在调整,有时候经常需要灵光一闪,想到个好点子。这样的例子,举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是写法去配合剧情,而不是剧情反过来往写法规则里面做填空。

    2020-11-30

    \ufffc

    2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描写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情节,目标,表达去主动的‘设计’相应的写法,而不是拿到一个写法模板,将其他东西往里面照猫画虎的填。那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本意,写出来也只会僵硬的一塌糊涂。

    2020-11-30

    \ufffc

    2

    \ufffc

    虎白

    那渲染情绪是靠量还是靠质呢

    2020-11-29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质,这方面我在具体描写的那篇文章理由说,一句一针见血的描写胜过千言万语,描写的核心就在于抓住特点,点明目标。繁复的描写不仅不利于读者接收有效信息,还会显得特别啰嗦,拖慢行文节奏,严重的会影响剧情进度。渲染情绪同样如此,抓住你所想要表达的情绪,有时候只需要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汇。

    2020-11-30

    \ufffc

    6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最好的描写就是最恰当的描写。

    2020-11-30

    \ufffc

    3

    \ufffc

    孤傲

    干货满满,

    2020-11-29

    回复

    \ufffc

    赞

    \ufffc

    知乎用户Fk3XKg

    我说你的例子怎么那么像小学生作文……果然不是你自己写的

    2020-11-29

    回复

    \ufffc

    赞

    \ufffc

    半盏清茶煮春秋

    作者

    我现在学聪明了,自己写例子那么麻烦,不如直接复制粘贴,又省事,对比效果还明显。

    2020-11-29

    \ufffc

    2

    \ufffc

    知乎用户Fk3XKg

    半盏清茶煮春秋作者

    \ufffc噫,你真是一只懒茶

    2020-11-29

    \ufffc

    赞

    \ufffc

    知乎用户Fk3X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