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思思在大唐 » 药到病除

药到病除

    “责罚,你误诊误断,险些害了皇后的性命!事到如今你一句轻飘飘的责罚便想了事?哼!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圣人李世民怒火中烧,对着殿外值守的金甲武士高声呼道:“来人,将太医署医丞柴延祝给朕拿下!”

    “喏!”

    两名身形魁梧,腰挎横刀的金甲武士杀气腾腾的来到殿内,如同老鹰捉小鸡似的一把将医丞柴延祝摁在地上一动不动!

    “圣人饶命啊,饶命啊!”

    柴延祝口中不断告饶,涕泪横流。

    面对柴延祝的苦苦哀求,圣人李世民无动于衷!

    殿内的一干御医和游方也是报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头瞧上了热闹。

    此时这些人很庆幸,庆幸自己方才没有如柴延祝那般强自出头,以至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当然,相比于这些充当看客的一干御医和游方;柴延祝方才一马当先,料定皇后娘娘凤驭宾天并不是一时脑子发懵,从而做下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样的糊涂事!

    恰恰相反,他非但不糊涂,反而清醒得很。因为他是太医署今天委派到立政殿的执事御医,全权负责率领一干御医和游方会诊皇后娘娘病情。

    因此就算是柴延祝想躲也躲不掉!

    或许是这家伙的求生欲太强,又或许是脑子灵光,以至于眨眼间的功夫便想到了托词,于是道:“圣人,求您看在微臣救治晋阳公主有功的份上,就饶过微臣这一次吧。”

    柴延祝不停磕头求饶,仿佛溺水之人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抓住不放。

    不得不佩服柴延祝的求生欲望,也不得不佩服他适才说这番话。

    因为他的这番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圣人李世民除长乐公主李丽质以外最疼爱的一个女儿。

    也是他和皇后长孙无垢嫡出的女儿,地位奇特妃嫔比庶出的公主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单从晋阳公主这个特殊的封号便能窥探一二。

    圣人李世民亲历隋乱,起兵太原;晋阳对于他而言自然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将女儿李明达封号晋阳,可见对爱女的重视。

    果然,当听到柴延祝搬出救治晋阳公主李明达有功一事出来以后,圣人李世民犹豫了。

    年初的时候,他这个小女儿外出到郊外游玩之时突发气疾,所处之地既无人家又无医馆,可谓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若是快马加鞭赶回皇宫恐为时已晚!

    说巧不巧,恰在这个时候,游方至此的柴延祝得知情况,便以针灸打通气脉,这才救下了晋阳公主李明达一命。

    后来因为救治圣人最宠爱的小女儿有功,被圣人李世民敕命招入太医署,并给了一个从八品的医丞。

    从一介游医,一跃擢升为太医署从八品的医丞,柴延祝可谓是鸡犬升天!

    当然,这也不等于说他柴延祝医术平平,能坐在太医署医丞这个位置上乃是因为揪着龙尾巴上了天。

    恰恰相反,此人非但不是一介庸医,反而医术精湛。坐在太医署医丞这个位置上也算不得是尸位素餐!

    一边是误诊误断,险些害死爱妻,一边是救治心爱小女,立下功劳。

    圣人李世民眉头紧锁,一时难以决断!

    就在圣人李世民犹豫不决之际,一旁哭泣不止的一个小女孩说出来的一番话,算是救下了柴延祝一命。

    “父皇,您就饶了柴医丞吧,好不好嘛?”

    小女儿奶声奶气,一双宛如星辰的眸子灵气十足。但凡让人看上一眼便会生出怜爱之心。

    这个年约五岁,模样乖巧惹人怜的小女孩便是圣人李世民的第十九女,晋阳公主李明达。

    面对小女儿的乞求,身为人父的圣人李世民又能说什么呢?

    他露出微笑,一把抱起小女儿道:“好吧,父皇看在我们兕子的面子上,就饶柴延祝一次。”

    父爱满满的圣人李世民答应下小女儿,转过头来对摁在地上的医丞柴延祝道:“朕这次就看在晋阳公主的份上饶了你。给朕记住了,日后在太医署一定要戒骄戒躁,勤勤恳恳!若有下一次,朕绝不轻饶!”

    “谢圣人,谢公主殿下!微臣一定谨记教诲!”

    医丞柴延祝如蒙大赦,不断对着圣人李世民和晋阳公主李明达磕头。

    见圣人李世民赦免了柴延祝,两名金甲武士也知道自个的活算是干完了,于是识趣的朝圣人李世民抱拳一礼,而后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退往了殿外。

    或许是心疼柴延祝把立政殿新铺的地板磕坏了,圣人李世民冲柴延祝挥了挥手,示意他站在一旁。

    “微臣遵旨!”

    虚惊一场的柴延祝噌的一下从地上爬了起来,而后恭恭敬敬的立于一侧。

    大概是忧心爱妻的病情,圣人李世民放下了抱在怀里的小女儿李明达,来到柳父面前询问道:“这位大夫,不知观音婢的病症你有没有法子医治?”

    圣人李世民对柳父充满了期待,因为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中年男子不仅医术过人,更兼有胆有识。

    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有这么大的胆子,把他这个大唐的圣人一把推开,还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面对圣人李世民的这番话,柳父犹豫了。

    他方才替皇后娘娘把过脉,其实皇后娘娘患的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

    就是常见的伤风之症。这种病症多发于季节交替之时,并不是什么难治之症!

    通常以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当中的麻杏石甘汤即可治愈。

    不过这种病症因人而异,有的人患了伤风,或许一副药也不用吃,挺几天过后自然而然就好了。

    可有的人由于身体羸弱,一旦染病,很难治愈!通常是靠汤药减缓症状,就这么拖下去。

    能不能治好,全靠造化和老天保佑!

    很显然,皇后娘娘就属于那种身体羸弱,久治不愈之人!

    再看她那奄奄一息的样子就能够看得出来,老天爷也没有要保佑她的意思。

    太医署汇聚天下名医,库内存放的药材种类更是不计其数!

    说句不好听的话,连太医们都没有把握治好皇后娘娘,更何况柳父这样一个来自边远地区的一个不知名医者。

    因此柳父不敢在圣人李世民面前打包票。

    话虽如此,不过柳父还是希望能够治好皇后娘娘。

    毕竟对于柳父来说,只有皇后娘娘身体康复,才能求她去救尚在雟州那暗无天日的大牢之中受苦的大女儿。

    其实柳父也想过,趁着皇后娘娘尚有一口气在,不如现在就把事情说出来。

    柳父虽然这样想,不过现实情况不允许!

    现在的皇后娘娘躺在病榻上气若游丝,神智不清。

    就算是柳父说了,人家也不会明白呀!去跟圣人说这件事?

    很显然不靠谱,圣人现在一门心思只想如何救治皇后娘娘。

    至于什么长孙家还有一个流落在外的亲侄女如今在雟州蹲大牢,圣人可没心思管这个!

    分析到这里,柳父陷入了迷茫,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柳父眉头紧皱,心中惶惶;突然,一道灵光在他的脑子里乍现。

    他想到了大女儿柳思在雟州大牢跟她说,千万别忘了西厢房梳妆台上的那两小葫芦药。

    没错儿,就是大女儿特意嘱咐的那两小葫芦药。

    他现在还记得,大女儿柳思在雟州大牢对他说,这两小葫芦的药对于风寒伤风十分有效。特别是对于病入膏肓,药石无灵的妇人。

    如今的皇后娘娘不就是大女儿口中所说的那种病入膏肓,药石无灵的妇人吗?

    没错,的确如此,这可真是太凑巧了!哈哈!

    想到这里,柳父心头一喜,豁然开朗,随即道:“禀圣人,实不相瞒,草民乃是剑南道雟州城中一名医者,入杏林已二十余载。草民不才,不敢说是杏林圣手,不过对于一些疑难杂症颇有造诣。草民有一小女,对药理之道尤为精通。”

    说到这里,柳父得意的笑了笑,接着道:“草民入长安之前,小女制出两味药材,对皇后娘娘此疾颇有疗效。草民临行之前,特意带在了身上。”

    说着,柳父从怀里掏出了从大女儿梳妆台上拿到的那两小葫芦药。

    倒不是柳父对于大女儿柳思的话无条件相信,他只是觉得大女儿的这番特意叮嘱绝对不是无的放矢,空穴来风!

    更何况两只小葫芦上还明明白白写明了药物的名称以及具体用量。

    柳父可不觉得大女儿柳思是闲得无聊才这样做。

    恰恰相反,他十分了解他那个大女儿,他知道,大女儿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

    远的不说,从泥土中提取出碳酸钠并加工出香皂就是最好的例证!

    正是因为这样,柳父才敢在圣人李世民面前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一看柳父从怀中掏出了两只小葫芦,圣人李世民迫不及待道:“快让朕看看。”

    “圣人,给……”

    说着,柳父将手中的两只小葫芦恭恭敬敬的递到了圣人李世民的手中。

    圣人李世民接过柳父手中的两只小葫芦定睛一看,只见葫身各自贴着一张小纸条。

    “头孢,依据风寒伤风者症状轻重一次一粒或两粒。一日两次。清瘟,无论风寒伤风者症状轻重,皆一次四粒,一日三次。”

    圣人李世民把小纸条上的文字一字不落的读了出来,心说头孢和清瘟这两味药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带着这样的疑问,圣人李世民把太医署医丞柴延祝叫了过来道:“柴医丞,你来看看这两味药可曾听闻过?”

    柴延祝拿起圣人李世民递过来的两只小葫芦,仔细看过小纸条上写的内容后摇了摇头道:“圣人,微臣行医多年,却从未听说过头孢和清瘟两味药材。”

    柴延祝抓耳挠腮,老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又拿给殿内的一干御医和游方郎中仔细瞧了瞧。

    俗话说得好,人多见识广。殿内的这一干人等保不齐就会有认得“头孢”和“清瘟”两味药材的人。

    因此医丞柴延祝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很可惜,柴延祝的愿望落空了。殿内的一干御医和游方郎中没一人认得。

    无奈之下,柴延祝只得打开了两只小葫芦的塞子,把装于葫内的两种药丸各自倒了一丸出来看了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便令柴延祝傻了眼。

    两只小葫芦里的胶囊造型奇特,色泽奇异,可谓是巧夺天工!

    一旁的圣人李世民也傻眼了,拿起一粒胶囊看了看,再闻了闻;琢磨了老半天也没琢磨出个子午卯酉来。

    其实不止圣人李世民,就连柳父也傻眼了。

    他也练过药,还不止一种。

    可是无论用何种方法,也炼不出外形如此奇特的药丸出来。

    这哪里是什么药丸啊?这简直就是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炼出来的仙丹呀!

    柳父激动不已,心潮澎湃!心想皇后娘娘这下子可有救了。

    看来大女儿说的没错,这两小葫芦里的药丸对病入膏肓,药石无灵之人有奇效!

    当然,不止柳父,同样报有这种想法的还有圣人李世民和医丞柴延祝。

    太医署医丞柴延祝迫不及待的想要让皇后娘娘服下此药,以便早日康复。

    不过按照宫中规矩,凡是宫中贵人服用某种未曾见过的药物之时需先试药。

    可是圣人李世民觉得没那个必要。

    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皇后现在已经气若游丝。若不是柳父以针灸导出浓痰,皇后早已闭气而亡。因此柳父绝对没有必要以献药这个幌子来谋害皇后。

    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药丸的奇特造型。

    他李世民也见过宫中御医和游方道士炼制出来的丹药。

    可是没有任何人能制出外形如此奇特的药丸。

    单是用来包裹在药材外面的那一层药衣的独特材质就足以证明此乃世外高人所制之灵丹妙药无疑!

    不得不说圣人李世民的这个判断极为准确。

    此药确系灵丹妙药,只不过不是世外高人所制。而是随同柳思从一千多年以后的后世现代社会穿越到唐朝来的感冒药。

    世事无常,就是由于这样一个偶然机会,后世的感冒药来到了唐朝,来到了这个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时代!

    按照小纸条上标注的用量,圣人李世民亲自将两粒头孢和四粒清瘟胶囊喂食于长孙皇后服下。

    对于从来没有服用过抗生素的古人,头孢那杀灭治病性细菌的疗效无疑是立竿见影的!

    再配合清瘟胶囊这个汇聚了汉、明、清三朝名方,历经千锤百炼的药物胶囊作为辅助,长孙皇后的恶疾可谓是迎刃而解,药到病除!

    或许是长孙皇后命不该绝,又或许是柳思这个魂穿客的使命还未完成!

    阴差阳错之下,头孢和清瘟这两种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药物直接改变了长孙皇后和柳思二人的命运!

    当然,被改变的不止长孙皇后和柳思,还有大唐王朝那原本早已注定好了的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