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轮回下一梦 » 第三章:老祖宗與大梁的由來2

第三章:老祖宗與大梁的由來2

    小男孩在樹上休息著,想著當今陛下蕭祺祐以年僅25歲登基為帝,在永德帝十ㄧ年(西元1017年)死後次年(西元1018年)正式冊封屬於自己的年號為:皇佑元年,號孝安帝!

    而自己的母親長樂公主,真巧跟自己那個前世世界的歷史,唐朝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女兒一樣,也叫麗質只是唐朝的是姓李,叫:李麗質,自己這個世界母親是姓蕭,叫:蕭麗質,真的是太巧合了,自己的母親是高祖皇帝親孫女,母親的父親是高祖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叫:蕭明慎,被高祖皇帝封為軍王,也是我的祖父,祖父從小跟著高祖皇帝征戰,再一次戰役中高祖皇帝身受敵方將領的包圍,祖父軍王單槍匹馬率十餘衛士衝入敵軍救高祖皇帝離開敵軍火海,但也因為救高祖皇帝後背部中了敵方兩箭,使得祖父重此帶著中箭的後遺症跟敵軍廝殺,而高祖35歲創立大梁,祖父才15歲就成為了軍中戰神!而高祖就封祖父為軍王!

    而祖父的正妻就是祖母軍王妃:陶氏,是江南揚州一個商家小家族,祖父當年遊揚州時看到祖母一見鐘情,回到長安求高祖皇帝可以讓祖父娶她為妻,高祖皇帝應允,開元四年祖父軍王親自帶著一萬金吾衛大軍,下揚州迎娶陶氏祖母回長安,而後陶氏祖母就嫁給軍王蕭明慎,成為軍王妃。

    開元十一年祖母生下了母親長樂公主,高祖皇帝開心母親一出生就冊封長樂郡公主,母親也是祖父軍王一生中唯一子氏。

    而開元十五年母親4歲,而祖父爺爺在這一年離世,因爲當年所受的箭傷影響,傷極了肺部,祖父爺爺在睡覺時離開人世!高祖皇帝當天早晨得知消息罷朝七天堅持守在靈堂前,然後陪伴祖父爺爺軍王於下葬,而祖父爺爺軍王死後葬於昭陵!

    可就在開元十六年時軍王妃因想念軍王鬱鬱寡歡,而在一個夜晚上吊自盡,去陪伴了軍王,母親聽聞祖奶奶上吊傷心欲絕,但是有高祖皇帝的陪伴,母親慢慢的堅強了起來,而軍王妃也下葬昭陵陪伴著軍王,而高祖皇帝把母親接到大明宮自子陪伴母親居住,。

    母親從小時候天資聰穎,開元十七年母親6歲就會讀書識字,背論語,大學四書五經難不倒母親,所以母親小時後就有小女諸葛的封號,高祖皇帝更是對母親寵愛有佳把一切最好的都一直賞給母親,而母親也跟現任皇帝孝安帝一起讀書時,是感情最好的,因為孝安帝常常保護母親不被別人欺負,所以母親把孝安帝當成親大哥。

    開元十八年母親七歲進獻馬鐵蹄給高祖皇帝,使軍中戰馬可以延長壽命,減少軍中淘汰換馬的費用,還建議可以多從大梁的西邊吐谷渾,高昌回鶻,買馬匹回來配種!

    而母親還進獻了曲轅犁跟一個牛鼻子,讓國家的農事可以像上發展,增展了農業進步

    開元十九年母親八歲進獻神臂弩,跟開元弓,床弩,諸葛連弩,最後還發明了一個增加守成的重力拋石機增加了大梁守城的裝備,也大大增加了大梁朝弓箭部隊實力。

    開元二十年母親九歲時進獻大梁新的官制(使用了明朝的官制)給高祖皇帝,制度廢除了宰相一權獨大制度。有內閣制:一位左丞相兩位大學士制度,

    接下來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兵部:刑部。每部尚書都正二品。

    接下來五寺

    五寺第一:大理寺掌管刑獄的中央審理機構。

    第二;太常寺:是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

    第三:光祿寺:是掌理膳食的官署。

    第四:太僕寺:是掌牧馬之政令,屬兵部。

    第五:鴻臚寺是掌管朝會賓客吉凶禮儀之事。

    再來還有一個督察院:都察院大梁監察各地官員機關。

    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與各部門之間的收發出納機關,處理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

    翰林院

    大梁翰林院成為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

    國子監

    國子監是教育體系之最高學府;同時作為當時國家教育的主管機構,隸屬禮部。

    還有欽天監跟教司坊

    然後還是讓大梁維持十五道行政區!

    每一道都有一個布政按道司(布政按道司使由內閣從吏部揀選,交由聖上決定派發)

    布政按道司使正二品專門負責一級行政區的民事事務。

    每一道還有一道:提刑按察司:(由督察院選出交給皇帝核准派發)

    提刑案察司使正三品:主管每一道的刑名、訴訟事務。是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機構,對地方官員行使監察權。主管為提刑按察使或稱為按察使。簡稱臬台、臬司,官位為三品。

    每一道還有一位:都指揮使司(由兵部派發)

    都指揮使司下設衛:都指揮使一名正三品,千戶、百戶、總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勢,分設衛所(衛所制)。大致五千人為衛、千人為千戶所、百人為百戶所。

    分前、後、左、右、中5個千戶所。千戶所又分為10個百戶所,每百戶所100人。各衛所平時屯守,戰時奉命攻守。每逢戰時,朝廷臨時命將,並非都司指揮作戰。

    每一道一級行政區:按道使、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管民政、監察、軍事。

    每道三使任期三年必須離任,回中央述職,有中央派發擔任。

    而州沒有刺史,改為:州衙門

    名稱\t人數\t秩品\t所屬\

    知州\t一人\t從五品\t州\

    同知\t無定員\t從六品\t州\

    判官\t無定員\t從七品\t州\

    吏目\t一人\t從九品\t州\

    然後縣衙也改為:

    名稱\t人數\t秩品\t所屬

    知縣\t一人\t正七品\t縣\

    縣丞\t一人\t正八品\t縣\

    主簿\t一人\t正九品\t縣\

    典史\t一人\t未入流\t縣\

    每個州跟縣都還有巡檢司負責巡查州縣個事務檢查人口。

    高祖皇帝看了母親長樂公主的獻策,就大力的破釜沈舟改革大梁官制度雖然一度有世家的強烈反抗,但是高祖皇帝還是用強力的軍事手段派出護國公:秦力虎左武衛大將軍,漉國公:郭青右武衛大將軍,虞國公:虞大谷左威武大將軍,陽國公:陽瑜又威武大將軍鎮壓,而京城有掌理十萬金吾衛大軍,五公之首的中軍,虢國公:湯靖大將軍鎮守,始的長安京城不敢動亂起來,而世家也因武衛軍跟威武軍的出發鎮守,世家也慢慢的接受改革,始改革慢慢的順利通過。

    而母親開元二十一年十歲創立了大梁第一皇商,樂梁商號用自己(樂)的名字加大梁國號的(梁)字取名皇商,高祖皇帝大力資持母親,母親也沒讓高祖皇帝失望,創造出香皂,太師椅,八仙桌,還將蔗糖提煉出爲的白糖,還有這接下來又創造出一大發明,造紙術以及鉛活字活字印刷,震驚了高祖皇帝,有了造紙術跟鉛活字印刷就可以幫助更多寒門子弟。

    而皇家商號所賺的錢,幾乎充實了高祖皇帝的內幣。也替母親賺取了不少銀子,有很多世家家族族長,想要尚長樂公主為妻想要先定下姻緣,可是都被高祖皇帝喝斥,因爲母親跟高祖皇帝說過,想要找一個自己所愛之人,不想被隨便定姻緣,高祖皇帝答應了母親,讓母親有自由選擇夫婿。

    因為長樂公主的貢獻,高祖皇帝更是對母親寵愛有佳,幾乎是帶在身邊交導,且有些政堂上的問題,民生問題,軍事問題,邦交問題,都會詢問母親長樂公主的意見,高祖皇帝覺得母親是上天給他的天選之人,可惜為什麼不是男兒生,但是高祖皇帝還是把母親看的很重要,甚至還叫來當時太子李明淵,一起在御書房三兩聊國家政策!

    而母親長樂公主開元二十二年十一歲開始就接受祖父的昭旨,成為最小的按察使,巡按全國,遇到昏官,貪官危害百姓者,三品下可就地正法,三品上帶回長安有刑部跟大理寺審判,高祖還命內侍首領太監傳旨:內廠提督,命他親自帶著三千內侍力士,校尉,保護母親,也命:安成侯:威賀言帶著金吾衛2萬作為欽差衛隊保護跟隨母親長樂公主!

    高祖皇帝在開元二十三年母親當時12歲,高祖皇帝死去,高祖皇帝在死去前,母親長樂公主跟太子李明淵在大明宮陪在高祖皇帝的身旁,聽著高祖皇帝交代的後事,然後高祖皇帝向太子頒佈一道聖旨:長樂公主是他最疼愛的孫女,是上天派長樂輔從他的大梁江山來的天選之人,將來長樂公主死去,當葬在朕的身邊昭陵,朕要牽著長樂的手,抬頭挺胸,面見蕭家的列祖列宗,未來我的子孫任何一代君王,當尊崇朕的旨意!不可違旨!頒詔吧!當天夜晚高祖皇帝死在大明宮,安享的離世!

    永德四年七月初旬,博陵崔家一直虎視眈眈的想要謀取樂梁商號,所以發動了世家體系的官員聯名上書,長樂公主已到適婚年齡,博陵崔家當家族長之小兒子跟長樂公主年齡相仿,可尚公主,永德帝看了世家大臣們聯名上書的奏章,於是先壓著,可是想到父皇生前答應長樂有自由選擇夫婿的旨意,自己也不敢違抗父皇旨意,可是不答應那些世家,朝堂會亂成怎樣自己怎麼會不知,想到這永德帝就頭痛,而每天都有世家上奏章一直上奏此事。

    然後在七月中旬的一天朝堂裡永德帝開著早朝會,對百官說道:你們的奏章朕已知曉,只是先帝在時曾經頒布旨意長樂的夫婿可有她本人親自選擇,然道你們要朕違抗先帝的旨意嗎!這時世家的一名官員走出,刑部佑侍郎崔浩上奏陛下說道:要不然請陛下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日辦一場中秋詩會,讓各家族青年男子聚集,讓長樂公主可親自挑選如何?其他大臣聽完後每個人都異口同聲的說附議,這時陛下被世家大臣們逼著只能做出此決策。

    朝會結束後永德帝令內侍傳長樂公主到御書房來商量,長樂公主一到御書房躬身的叩見聖上後,永德帝對長樂說道:長樂世家大臣最近幾日一直聯合上書奏章,希望朕讓妳與博陵崔家家主小兒子聯姻,可朕知道妳皇爺爺曾經可以允若妳可自由選擇夫婿,可今日朝堂上他們又聯名上書奏章,朕以先皇的旨意堵住他們的嘴,可他們還不依不饒的一直追著此事,然而他們變向著此事說道讓各世家家族青年才俊男子,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時日,聯合辦中秋詩會,讓妳挑選,妳覺得如何?

    長樂公主聽聞後說道:皇叔,皇爺爺可允諾我可自由澤婿,這個詩會我可不去!要去你讓南陽長公主跟南妱公主去!

    永德陛下聽了長樂公主一番話後說道:妳不去朝堂亂了怎麼辦,現在朝堂幾乎是士族把持著,然道要讓朝堂亂了嗎?就當皇叔求妳了,可好?

    長樂公主聽聞後看著永德帝:說:我不要,然後微幅了身體,就退出了御書房!

    永德帝看了長樂退出御書房,看了自己的內侍首領陳秋一眼搖了頭起來,摸著自己的頭說道:這個長樂呀天資聰慧,怎麼不明白朕的苦心呢,就去參加詩會,然後說沒看上眼的就好,脾氣怎麼這麼倔,簡直跟三弟一樣,哎呀朕該怎麼辦才好呀!然後又繼續說道:其實朕知道世家們只是要長樂的樂梁皇商,但是沒有朕的允許誰敢搶走那些商品,但是假如長樂能跟世家聯姻至少可以讓大梁朝堂更安穩,陳秋你說說朕該如何處理!

    陳秋聽著永德帝一番話後說:陛下其實你內心已知怎麼做,奴才不敢多嘴!

    永德看了陳秋一眼,笑著說:你這老東西!

    永德四年八月十日永德帝把長樂公主傳喚到了御書房,然後對長樂說道:長樂呀中秋詩會朕拜託妳去一下吧,為了幫朕如何,妳去了可以說沒有看上眼的就好,這樣還不行嗎!

    長樂坐在椅子上對永德帝說道:皇叔就算我去了,然後說沒看眼,世家還是會一直舉辦呀,會一直逼我聯姻,他們的目標不是樂梁商號那些商品嗎?所以我堅持不去!

    永德帝聽完長樂的話說:妳怎麼這麼倔呀,沒朕的旨意誰敢打量皇商,況且有那些國公鎮守,世家那敢伸手,然道要皇叔下旨嗎?

    長樂突然蹦出話語:要不然皇叔,明天朝會你把我叫到朝堂上我們演一齣戲,你覺得如何!

    永德帝看了長樂眼說:怎樣的戲碼?

    長樂公主站起來走到永德帝身旁,在永德帝的耳朵旁說了一盞茶的時間,說完後很有自信的看了永德帝一眼!

    永德帝聽完後說:好吧依妳之言吧!

    長樂公主對永德帝微幅弓身之後退出了御書房!

    看著長樂走出御書房,永德帝搖了搖頭說:真是佩服這孩子,鬼主意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