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手江山 » 第17章 反董联盟

第17章 反董联盟

    刘备正在高唐县观望天下局势,突然于毒率领五万黑山军直奔东郡博平、甘陵和高唐杀来。刘备忙去找平原相搬救兵,不料平原相下令不准出击。眼看甘陵被攻陷,博平被劫掠,刘备急忙安排关羽、张飞护送玉蝉和百姓撤离,自己亲率两千精兵抵挡黑山军。

    于毒三面夹击,刘备大败,关键时刻关羽二人赶来救援,这才杀出重围,直奔平原退去。路上与玉蝉团聚,两人都泪湿眼眶。刘备料定平原不保,直奔涿郡而去。回到涿郡时,已经寒风瑟瑟。幸好临时带了一些衣物,这才勉强应付。

    不久奋武将军公孙瓒突然来访,原来自从刘备离开后,公孙瓒先被任命为中郎将,镇守右北平。后来反叛的中山太守张纯被门客杀死,丘力居也主动归降,幽州牧刘虞因为安抚游牧民族有功被封官加爵,公孙瓒也被拜为奋武将军,封蓟侯。这次公孙瓒听说刘备回涿郡,专程前来探望刘备。

    刘备让玉蝉准备了火炉,两朋兄弟围炉叙起了旧。公孙瓒笑道:“玄德,你小子好福气啊,娶了个天仙啊!这些年你都忙了些什么?之前听说你当上了高唐县令,我多次想去探望你,无奈路途太遥远,加上军务缠身,一直走不开。”

    刘备苦笑一声,想起这些年的艰辛,当真是一言难尽。他草草叙述了大概,叹气道:“当初遇到毌丘毅,我已经有预感,大将军召董卓进京是个隐患。后来在下密县当县丞,我又感觉大将军在走一步险棋,果然不久后他被宦官诱杀。大将军去世后,董卓进京掌控了朝廷,擅自废了弘农王,从此权倾朝野,荼毒天下。”

    公孙瓒暗暗佩服,赞叹道:“玄德好眼光,这一点和师父很像。你知不知道,师父正隐居在幽州上谷郡?”

    “咦?师父什么时候逃出了洛阳?”

    “哈哈,不久前的事。你不知道,好险啊!师父以重病为由逃出洛阳,担心董卓追杀,他老人家临时变道,直奔幽州上谷郡去。后来才知道董卓那厮果然派人追杀,你说险不险?”

    刘备不断点头,满脸担忧,忍不住追问:“董卓为什么要杀师父?”

    “据说当时董卓想废汉帝,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放屁的,唯独师父慷慨激昂,将董卓臭骂一顿。董卓怀恨在心,又担心师父名气太大,所以半路悄悄暗杀。可惜,师父为人聪慧,早识破了董卓的心机。”

    “好!”刘备大笑,“师父吉人自有天相,董卓倒行逆施,早晚被天下士人唾弃!当初十常侍祸乱天下时,只有黎民百姓造反,如今董卓祸乱朝纲,如果再有人造反,那就不是百姓了,而是天下的诸侯!”

    公孙瓒大惊,“玄德,你怎么知道?”

    “哈哈,朋兄忘了吗?我可是当过几年的县令,对这里面的事太清楚了。自从几年前设置州牧后,各地州牧纷纷手握军政大权,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而且听说董卓重用士人,连自己的对手也任命为要职,他们一时畏惧董卓,或许不敢反,但只要有人振臂一呼,便是群雄响应,掀翻董卓不过是弹指之间!”

    公孙瓒握住刘备手激动道:“你小子真是慧眼啊!不瞒你说,京城三公给各地寄信,号召我们反董勤王!各地刺史、太守、国相都在商议,准备过了年后立即起兵讨伐董卓!”

    刘备暗惊,觉得其中多有蹊跷,三公都在京城,亲眷也在,他们这么大张旗鼓号召天下讨贼,难道不怕被满门抄斩吗?何况三公如果有心反抗董卓,绝不会等到现在董卓手握大权后。刘备料定必是有人假冒三公的名义,想联合天下有志之士拯救朝廷。刘备激动不已,疾问都有哪些人准备举兵。

    公孙瓒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和广陵太守张超等都相约明年正月起兵。”

    刘备大喜,当即准备酒菜,与公孙瓒边吃边聊。听说众人起兵反董勤王,刘备也有心参加,可惜手上无兵。公孙瓒见他时而喜笑颜开,时而眉头紧锁,很快猜出刘备心思。他故意叹息道:“可惜啊,我也有心想参与讨伐董卓,无奈镇守边陲,竟走不开。如果有人能替我领兵,我情愿将奋武将军拱手相让!”

    刘备忙接话道:“朋兄,能否借我几千精兵?”公孙瓒指着刘备大笑道,“我就知道你小子想勤王护驾,建立不世功勋!借兵没有问题,可你没有粮啊!这样吧,你来右北平,到我帐下做个别部司马,以我的名义前去参加诸侯联盟,他们必不敢轻视你!”刘备喜不自胜,急忙起身敬酒。

    不久刘备让玉蝉收拾行囊,准备与关羽、张飞前往右北平。玉蝉不愿与刘备分离,悄悄穿上刘备军装,宛如俊俏的小伙。刘备心神一荡,已经知道她心意。想起上次离家一年,母亲和爱妻骤然离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刘备对玉蝉更加珍惜,也不想留下她一人独守空房,便带她一同前往右北平。

    公孙瓒于是任命刘备为别部司马,让他统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刘备又任命关羽、张飞为帐下督和骑督,一个护卫刘备,一个专掌骑兵。

    公元190年正月,后将军袁术在南阳起兵,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等先后起兵,各自领兵数万,合称十一路诸侯。

    之前曹操已经率领几千部曲在家乡起兵,随后依附于张邈。长沙太守孙坚随后起兵,依附袁术。刘备以公孙瓒的名义起兵,也响应义军。

    后刘备率军前往渤海郡,拜见了袁绍。袁绍听说刘备是卢植的得意门生,对他十分亲近。袁绍拉着刘备手问:“玄德贤弟,现在大家都起兵了,但群龙无首,不能协同行动,十分恼人啊!你说说下一步该怎么办合适?”

    刘备急切答:“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头总要有人出。明公还记得黄巾起义吗?自从张角死后,黄巾军群龙无首,最后被朝廷大军个个瓦解。还有董贼乱政,自从大将军何进死后,何进部曲群龙无首,最后被董贼一一兼并。如果十一路诸侯没有人领头,恐怕要步黄巾军和何进部曲后尘!”

    袁绍深吸一口气,连连点头,“说得好,许攸也这样说过。许攸劝我出面将众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讨伐董贼的联盟。玄德,我想听听你的高见。”

    刘备大喜,拍掌赞叹道:“好主意啊!如果明公能组成一个联盟,便可以协调行动,相互支援,必定事半功倍。眼下董贼拥兵不足三万,合十一路诸侯的兵马足足有三十多万大军,吓也能吓死董贼!”

    袁绍迟疑不决,论职位,十一镇诸侯中袁术职位最高;论名望,二人是兄弟,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出;论兵马,乌程侯孙坚又依附袁术,他兵力最强。袁绍无奈摇头道:“论名望、职位和实力,后将军袁术和冀州牧韩馥都可以领头!”

    刘备不屑一笑,“区区后将军,十个袁术也比不上一个明公!至于韩州牧,为人怯懦,不值一提。听说当日在京师,除了我师父,就只有明公敢愤然反击董贼。你的那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简直四海传颂,足以载入史册!就凭这一句,这联盟盟主的宝座只有你明公有资格坐!明公只要振臂一呼,自封车骑将军,天下必定群集响应!还望明公不要迟疑,以免重蹈大将军覆辙!”

    袁绍虎躯一震,顿时想起当初因为优柔寡断而身死人灭的何进。他气势雄浑道:“好,从今日起,我袁绍来领这个头,誓与董贼不两立!”

    不久袁绍联络其余十位诸侯,结为讨伐董卓联盟。由于袁绍出身世家名门,又曾位列西园八校尉,还领兵诛杀过十常侍,更当面顶撞过董卓,于是众人齐齐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欣然同意,自号车骑将军,地位在众人之上。

    袁绍准备与众人合兵一处,共同举行会盟大典,但谋士许攸坚决反对,袁绍怏怏不乐。一日趁酒宴的机会询问刘备,刘备叹息道:“明公还记得十常侍是怎么失败的吗?当初明公雷厉风行,迅速攻入皇宫,杀十常侍一个措手不及,这才一战定乾坤。如果当初给宦官喘息的机会,宦官一纸诏书号令天下,鹿死谁手恐怕还不知道。”

    袁绍恍然大悟,不觉背脊一凉。他当即放弃会盟的念头,与众人商议一番,详细安排了兵力部署:后将军袁术率军进驻南阳鲁阳,豫州刺史孔伷率军进驻颍川,组成荆豫联军,威胁洛阳南部;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和广陵太守张超等人进驻陈留郡酸枣县,组成兖徐联军,威胁洛阳东部;袁绍亲自率领河内太守王匡进驻河内郡,组成司冀联军,威胁洛阳北部。命冀州牧韩馥驻军魏郡邺县,为大军供应粮草。

    不久刘岱、张邈、桥瑁、袁遗、鲍信、张超、曹操等人齐齐聚集酸枣,拥兵近二十万。只见旌旗招展,人头攒动,尘土飞扬,地动山摇。放眼望去,各军整齐威武,气势雄浑。众人筑造高台,举行了会盟大典。只不过将要宣读盟誓时,众人却相互推诿起来,谁也不敢先登坛主持会盟。

    张邈率先推举刘岱,“刘刺史是这里职位最高的,理应由刺史登坛主持会盟。何况刘刺史是皇室后裔,于情于理都该你来主持!”

    众人纷纷拥戴刘岱,刘岱心里清楚,谁主持会盟,谁便是董卓的死敌,众人这是把他放火上烤。刘岱大笑,“诸位错了,论资格,桥太守最应该主持会盟。当初桥太守假冒三公的名义给咱们写信,号召咱们反董勤王。你既然最先倡议天下义兵讨伐董贼,依我看你主持会盟最合适不过。”

    桥瑁大惊,急忙推举奋武将军曹操,“不不不,最有资格的是曹将军!我虽然最先倡议,可最早起兵的是曹将军。曹将军出身名门,又曾位列西园八校尉,且参与诛杀十常侍,功劳甚大。董贼多次拉拢他,他都没有同流合污。后来逃出洛阳,深为董贼忌惮和记恨。依我看,曹将军最有资格主持会盟!”

    曹操暗惊,嘿嘿一笑道:“我曹操一没有地盘,二没有官职,这奋武将军还是自封的,主持会盟这种事就算了。既然大家都不肯,不如随便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工曹去宣读盟誓得了。”

    张超突然想起身边功曹臧洪,于是众人齐齐推荐臧洪登坛。臧洪穿戴整齐,登上盟坛,主持会盟,宣读盟誓。臧洪字正腔圆高呼:“国贼董卓,擅废汉帝,欺凌百官,荼毒天下。今日袁绍等人为除贼扶汉,特纠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者,务必戮力齐心,如有违背,必遭天谴,断子绝孙。上有皇天后土,下有祖宗魂灵,袁绍等立此为誓!”众人这才先后登坛,歃血盟誓,遥尊袁绍为盟主,宣告反董联盟正式成立!霎时千鼓齐响,声震九霄;万马奔腾,山河震动;众人高呼讨贼,气震寰宇。

    远在京师的董卓仿佛听到了千里之外的讨贼声,突然打了个冷颤,险些跌倒。这时奉车都尉董旻先入府,随后中郎将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五虎猛将齐齐进府,接着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四位校尉和骑都尉吕布也跟着入府。董卓回头瞅着众人,满脸阴沉道:“贼军打到哪里了?”牛辅喜忧参半道:“禀报泰山大人,袁绍等人驻军河内,威胁最近。但刘岱、张邈兄弟、桥瑁、袁遗、鲍信等六路诸侯进驻酸枣,拥兵近二十万,声势最大,不过也一直按兵没动。”

    身旁徐荣上前补充道:“启禀相国,东面关隘重重,刘岱等人不值得担忧。北面有黄河天堑,也不用担忧。反倒是南面进驻鲁阳的袁术和颍川的孔伷联军随时从梁县进攻伊阙关,实在是巨大威胁!”

    董卓指着徐荣赞叹:“好,这才是良将该考虑的问题。这些贼子,本相不仅赦免了他们,还对他们委以重任,现在他们却恩将仇报,联起手来讨伐本相,真是可恨啊!都怪李儒,什么馊主意,简直坑死老子了!”旁边董旻趁机道:“二哥,那李儒会不会是故意的?”董卓大惊,细细思索,只觉一阵寒意袭上心头。他越想越气,越气越恼,不禁咒骂道:“这些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全他娘的不得好死!去把李儒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