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手江山 » 第26章 再争冀州

第26章 再争冀州

    公孙瓒与袁绍大战在即,命平原相刘备驻军高唐,兖州刺史单经驻军平原,公孙瓒又请求徐州刺史陶谦率军屯驻兖州东郡发干县,三面逼迫袁绍。他自己则率领三万步骑从幽州蓟县出发南下进攻袁绍。

    陶谦接到请求信后,询问治中王朗意见,王朗笑道:“主公,公孙瓒与袁绍在河北争夺冀州,咱们眼下面临兖州威胁,应该与公孙瓒联起手来,否则徐州早晚不保啊!再说之前黄巾军在青州、徐州肆虐,多亏了公孙瓒派兵剿灭三万,俘虏了七万,这才帮咱们打退了黄巾军。于情于理,咱们都该帮一把。”陶谦欣然同意,立刻派军驻扎发干县。

    袁绍又惊又怒,询问众人该如何破敌。面对公孙瓒、单经、刘备和陶谦四路围攻,众人都麻了爪子。这时沮授起身笑道:“区区残兵,不足为虑。如果他们合兵一处,还能构成威胁,现在兵分四处,已经是待宰的羔羊了。就像人的五指,攥成拳头威力无穷,一旦张开五指,恐怕连弱女子都捅不倒。”田丰也笑道:“主公,我有一计,可轻松破了联军。”

    袁绍大喜,一边派人联络盟友曹操,一边派颜良等人率军两万多,兵分两路进攻平原和高唐,一边派崔巨业率领三万大军进攻幽州故安。

    曹操见袁绍来信要帮助自己攻打陶谦,又约自己瓜分青州,顿时左右为难。公孙瓒实力强大,陶谦实力也不弱。如果攻伐发干的徐州军,曹操担心徐州刺史陶谦会亲自领兵袭击自己的后方。他急忙召来戏志才询问,戏志才大笑道:“主公多虑了,陶谦这人胸无大志,不足为惧。即便咱们东征,他也不敢入侵。眼下公孙瓒是个巨大威胁,如果让他一统河北,主公还有立足之地吗?何况主公正好借这个机会驱逐公孙瓒任命的兖州刺史单经,一举两得啊!”曹操大喜,当即亲自领军进攻发干。

    刘备派探子打探,听说陶谦被袁曹联军大败,顿时心惊。又听说颜良率领一万多大军从西面扑来,曹操率领两万多大军从西南扑来,更是背冒冷汗。他手里只要三千兵马,不足敌军十分之一。料定不是两路大军敌手,刘备急忙下令主动出击,迎战颜良。

    两军在甘陵国境内相遇,赵云率军一千迎头痛击。颜良挥舞玄灵大刀直取赵云,两人酣战五十回合,赵云诈败。颜良大喜,立刻率骑兵直追。这时张飞率领一千兵马从左面杀出,关羽率领一千兵马从右路杀出,赵云也回军攻去,直取颜良。颜良大怒,与赵云酣战二百回合,逐渐露了败相,急忙拨马败退。三路夹攻,大败颜良前锋。

    张郃正率领主力前行,见颜良大败,急忙下令布阵迎敌。颜良逃回阵中,关羽、张飞、赵云三路齐攻,与张郃大军战作一团。关羽挥舞青龙偃月刀,手起刀落,宛如割韭菜。张飞手拿白虎屈蛇矛,寒芒点点,白矛进红矛出,进进出出,百发百中。赵云一杆辟邪涯角枪,舞动起来敏捷锋利,一枪封喉,势如破竹。张郃大怒,手持威灵枪迎战赵云。没出五回合被赵云挑飞了头盔,吓得急忙败退。

    鏖战一日,颜良率领几千残兵逃退甘陵。刘备收拾残军,只剩一千人马。不久曹操率领大军占领了高唐,刘备只好率军退往平原。刚到平原,文丑和高览就率领一万大军前来围攻。

    单经急忙与刘备商议,刘备担心曹操会趁机偷袭,请求率领三千兵马防备曹操。单经于是亲自提一万大军迎战文丑,命刘备率领三千兵马防备曹操。

    文丑半道听说颜良大军溃败,急忙与曹操约定两路夹攻。文丑亲自迎战单经,曹操挥军偷袭平原。曹军半渡黄河时,遭遇刘备急攻,曹军先锋大败。这时文丑击溃了单经,亲自率军五千扑来。刘备见大势已去,急忙率军北归,准备与公孙瓒会合。

    文丑趁机占领平原,曹操占领高唐。曹操听说袁术正打算进攻兖州,急忙掠夺高唐钱粮人口等,回援兖州。袁术原本准备进攻昌邑,帮助陶谦和公孙瓒减轻压力,同时斩断袁绍臂膀,没想到途中听闻陶谦军大败,顿时气得跳脚,又听说单经大军也败了,更是怒不可遏。眼下他只能指望公孙瓒争口气,南下与自己合攻兖州,然后再联手进攻袁绍。

    公孙瓒听闻崔巨业率领三万大军来袭,急忙驻军故安县。崔巨业围困故安数日,始终攻不下城池,只好退军。见有机可乘,公孙瓒亲自率领三万步兵和骑兵,追击崔巨业。两军在巨马水鏖战,崔巨业挥舞降龙斧亲自与公孙瓒鏖战数百回合,难分胜负。两军大战三天三夜,崔巨业军大败,折损七八千人。

    崔巨业败退到平原东北龙凑,与文丑大军会合。公孙瓒挥军攻杀,双方再次鏖战。文丑挥舞黄金飞枪直取公孙瓒,公孙瓒手提刑天槊拍马迎上,两人鏖战数百回合难分胜负。崔巨业乘机率军冲杀,这时颜良也率军从阵后冲杀,两路夹击,公孙瓒大败,折损上万。

    公孙瓒退守东光,颜良大军驻守龙凑,双方呈对峙状态。不久刘备领兵援助公孙瓒,公孙瓒大喜,“玄德虽然只有寥寥一千多人,不过有你们三兄弟在,相当于三万大军!”

    第二日公孙瓒主动挑衅,颜良率军迎击,双方再次拼杀,刘备率领赵云趁机助攻,关羽和张飞也分别从两翼杀出。颜良一边迎战公孙瓒和刘备,一边派文丑迎战关羽,派崔巨业迎战张飞。

    三面混战,杀得难分难解,血流成河。颜良与公孙瓒交手,数百回合击溃公孙瓒,又遇到赵云护驾,自知不是敌手,且战且退。左路关羽二百回合战退文丑,右路张飞不到二百回合杀败崔巨业。两军趁机夹攻,厮杀三日,颜良大军败退。

    公孙瓒乘势追杀到平原,颜良大军往西逃遁,公孙瓒重新夺取平原,任命田楷驻守平原。原本打算乘胜追击,但后方粮草不济,只得停止进攻。原来公孙瓒一直受幽州牧刘虞节制,他的粮草也都是刘虞供应。之前公孙瓒被打败后退守蓟县,就因为纵兵劫掠遭到刘虞厌恶。这次听说公孙瓒在巨马水大败,刘虞曾多次责备公孙瓒穷兵黩武,浪费粮食。一怒之下,他立即下令断了公孙瓒粮草。

    见刘虞不仅断了粮草,还上书朝廷要削了自己兵权,公孙瓒气得跳脚,当着众将面怒骂:“这个狗日的刘虞,假仁假义,他限制老子军粮,又不准老子劫粮,那老子吃屁啊?老子手下五万大军,可都仰仗我,没有粮食吃,老子杀他的心都有!兄弟,你说对不对?”

    刘备没敢反驳,只是惊问:“不知道朋兄准备怎么办?这么多人总要吃饭,否则士兵要哗变了。”公孙瓒一咬牙,“娘的,我跟他没完。既然他不仁,也别怪我无义。我立刻上书告发他,你们接着留守青州,田楷还是青州刺史,兄弟,你还做你的平原相。我得回去一趟,当面与刘虞这老小子谈谈。”

    朝廷先收到刘虞揭发公孙瓒纵兵劫掠百姓的奏本,接着收到公孙瓒告发刘虞办事不利,擅自断军粮的事,两人互相指责,朝廷也无力处置。这时朝廷掌握在李傕、郭汜手中,两人哪有闲工夫管这破事?只要不打出人命,那是绝不会掺和的。

    该年九月,李傕被封车骑将军,假节,领司隶校尉,授予池阳侯,拥有开牙建府的权力。张济被封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樊稠被封为右将军,万年侯;郭汜被封为后将军,美阳侯。贾诩被擢拔为尚书,参与朝廷大事。

    不久博士李儒亲自拜见尚书贾诩,两个智者第一次坐在一起喝茶品谈。李儒笑道:“没想到当初太师府上的掾吏,如今已经贵为尚书,真是平步青云。只可惜,这次长安减少人口十万,这个代价有点太大了。”

    贾诩听出他话外之音,反问道:“当初的事何必再提?如果非要说代价,之前有人辅佐董卓掌控朝廷,光从洛阳迁都到长安,就有三十万人无家可归,被杀数万,这代价不是更大吗?”

    “事非经过不知难,当初我辅佐董卓是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安定朝廷,可尚书大人是借助车骑将军的力量保全自己。出发点不同,不可相提并论。”

    “好在归宿是相同的。”贾诩捋着胡须一笑,“当初先生为了自保,替董卓毒死了弘农王。后来先生眼睁睁看着董卓被杀,看着董卓全族被屠。作为董卓最重要的谋士,事后王司徒却放你一马,既没有追究你助纣为虐的罪过,也没有追究你毒死弘农王的大罪,难道不奇怪吗?”

    李儒一惊,早听出贾诩的暗示,无奈暗叹一声,幽幽道:“尘归尘,土归土,当初是我一手种得因,自然该我了结这个果。如今我的果已经了结,尚书大人的因却又种下了。希望尚书大人好自为之!”李儒躬身一拜,起身离去。

    贾诩亲自相送,望着李儒远去的背影,暗暗叹息:“先生放心,我刚才已经说过,咱们的归宿是相同的。”

    不久李傕举荐李儒为侍中,汉献帝不仅不许,还要治李儒毒死弘农王的罪过。李傕急忙回护:“毒死弘农王是董卓的主意,并不是李儒的本意,不可残害无辜。”李儒虽然没有当上侍中,却依然悠闲自在地在家修书撰文,颐养天年。

    至此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随自己喜好任免官员,又常常纵兵劫掠,导致长安百姓苦不堪言,整日提心吊胆,不敢开门。

    这时朱隽还在中牟,见李郭祸乱京师,有心诛贼,却无力回天。关键时刻徐州刺史陶谦联合北海相国孔融、泰山太守应劭、前扬州刺史周干、琅邪国相阴德、东海国相刘馗、彭城国相汲廉、沛相袁忠、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郑玄等人共同推举朱儁为太师,传檄天下,准备共同举兵讨伐李傕,奉迎天子。

    后将军袁术、奋武将军公孙瓒纷纷声援,二人毕竟与陶谦是盟友关系,加上也有心迎回汉帝。袁绍、曹操坐观成败,荆州刺史刘表不仅没有附和孔融等人,反而派使者入朝奉贡。袁绍、曹操、刘表向来与袁术联盟不和,自然不可能与陶谦联合。

    眼看第三次讨贼联盟就要成立,李傕大惊,急忙请众人一起商议对策。尚书贾诩献计道:“将军莫慌,现在中原诸侯矛盾重重,袁术和袁绍各自聚集一帮人,势同水火,他们绝不会同流合污。咱们正可以分化瓦解,让他们自相残杀。”李傕大喜,当即按照贾诩计策行事。

    李傕先以汉献帝的名义征召朱隽入京,擒贼擒王。接着封刘表为荆州牧,成武侯,假节,命他都督交、扬、益三州军事。然后升袁术为左将军,假节,进封阳翟侯,稳住袁术联盟。

    陶谦等人都劝朱隽不要上当,朱隽却大笑道:“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李傕、郭汜都是无耻小人,樊稠、张济是平庸之辈,我料他们之间早晚必有一战。那时我可以趁乱救出陛下,也可以趁机剿贼扶汉。如果同意陶刺史的主张,即便逼退了李傕、郭汜,凭他们二人的无耻德行,必会劫持陛下前往西凉,到时候反倒棘手。退一万步说,天子征召臣子,臣子哪有抗旨的道理?”

    于是朱隽欣然前往,陶谦悔恨不已,只好作罢。声势浩大的第三次讨贼联盟昙花一现,随着朱隽入京彻底土崩瓦解。

    一致对付李傕、郭汜的计划泡汤,关东诸侯再次陷入混战中。河北公孙瓒与袁绍的战争告一段落,但公孙瓒与刘虞的矛盾越来越凸显,袁绍与公孙瓒的盟友黑山军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黄河以南,曹操与袁术、陶谦等人的矛盾逐渐白热化。二袁对抗联盟的战争依然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