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华之工匠 » 一、世外花梨湾

一、世外花梨湾

    天垂四野,地分九州,在海南昌江地区有一山,名为雅加大岭,岭内峰峦叠嶂,古木参天。海南地处热带,岛上遍布热带雨林植物,千百年间,这些植被享受着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着一种灵气,自然生长的植物品种齐全,且多名贵树种。黄花梨这一木中骄子就生长在这一方水土之上,也是上天垂爱海南的美丽而赐于它的珍宝。这里明山秀水,溪涧纵横,到处藤萝緾绕,万木峥嵘。在岭内有一处朝阳坡,海拔不高,相对平缓,是数万年前火山喷发时留下的积灰,土壤肥沃,坡前面有几块巨石就是当时留下的见证。由于这里与外面不相通,加之山坡后面就是一处断崖,断崖深处则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奇特的自然环境将这一山坡相对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离,形成一处“世外桃源”。在这方圆只有八百多亩的山间台地,生长着上千颗清一色的黄花梨树,当地人称之为花梨湾。

    这是当时岛上最大一片天然黄花梨野生单纯林,却不知道它生长于何时。这些黄花梨树高都超过十丈,树径达到三尺。其中有一颗花梨树王,树围有一丈七,用今天的度量单位计算,树干直径达到一米八。根据黄花梨的生长速度来推算,树龄已逾千年。听当地黎族老人讲,当年洗夫人经略海南时,曾来过此处并在林间休息了半日,感慨道:若能长住于此,也是个仙人了。

    此处环绕着丹崖怪石,台地周围是削壁奇峰,断崖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一条奔腾的山溪在高台西侧欢快的流淌,不时地会听到小鸟鸣啼。林中时有野猪、麋鹿出没,树上有松鼠窜跳、碧鸡展翅;无名野花点缀林间,青藤緾绕古树,真是:上天赐福长生园,黎家宝地花梨湾。

    今天又是个晴天,花梨湾已连续三天艳阳高照。在这林间一条弯曲的小路,一个年轻孕妇正艰难行走着,她名叫黎秀姑,寨里人都亲切称她秀姑。她美丽清秀,气质端庄,为我们本部书的天启朝四美之一。哪四美:雍容典雅、贤冠天下的天启正宫皇后张嫣;俏美多情、楚楚动人的神针医师李芸生;琼岛明珠、黎寨美玉花梨女黎秀姑;塞上飞燕、草原之花,皇太极妃子布木布泰。布木布泰就是庄妃,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秀姑是黎寨峒首黎檀公的妻子,今年刚满二十岁。她挎着个竹篮,拖着沉重的身子向林子里走去;因这几天就要临产了,想给未出生的宝宝做个床垫,却还坚持着来到花梨湾拾花梨树籽。当地黎寨风俗,用黄花梨树籽做床垫,睡觉香甜,可保孩子一生平安。海南黎族妇女历来辛劳勤俭,无论是上山砍柴还是下田种稻,辛苦力气活全都照做,其忍耐程度超出任何一地的女人。如今正是秋季,满地都是飘落的黄花梨种子,要想收集一些并不费力,秀姑找了个树枝只在几颗树下扫了扫,不一会就装满了一篮子,只是她身子太沉重了,做完这一切就已经气喘嘘嘘。她索性背靠在这颗大树下歇一歇,还没等她放下篮子,突然感到腹中一阵巨痛。她弯下了身子,坐在满是花梨籽的树下,感到是要生了。不多时,一股热流从体内涌出,是羊水破了,裤子也被染红。

    秀姑是猎户的女儿,自小就十分坚强,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的性格。她知道此时千万不能忙乱,喊叫也没用,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她努力将身子靠在大树上,忍着巨痛分开双腿,直到她挣扎了许久,耗尽了力气才终于将婴儿产下。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在山林里回荡,降生的是个男孩。秀姑自己咬断脐带,脱下衣服包裹着婴儿,轻轻放在竹篮的花梨树籽上,这时她已经全身汗透,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也是因秀姑长时间未回,从山下及时赶来的黎嫂找到了她。黎嫂看到孩子已经安然产下,惊讶之余却为秀姑的坚强而赞叹不已。她看着婴儿安祥的躺在竹篮里,此时已没时间责怪秀姑了。她一手挎着装婴儿的竹篮,一手搀扶着秀姑,两人穿过花梨林走回山寨。

    正在和黎民议事的峒首黎檀公闻听这一消息大喜,立即赶回家里。已是四十岁的峒首由于一直没有儿子,平日里愁苦不已,如今终于如愿以偿。很快消息就传遍整个山寨,黎民都兴奋起来。这可是王下峒黎寨的头等大事,更何况檀公当时已属老年得子,更值得喜庆。今年又有王下峒和尖峰峒合二为一的大事,地方扩大了,人员也增多了,如今又赶上孩子出生,更是喜上加喜,于是全寨庆贺。黎寨民众兴奋的大声高呼:奥雅弄!奥雅弄!整个山寨都沉浸在喜庆当中。

    正是:黎寨摆酒生豪情,峒首喜庆添男丁。

    黎族是海南的主人,自汉武帝时就开始在海南设珠崖郡、儋耳郡进行管理,从此加强了与大陆的联系。黎族传统的社会组织中,首领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他们结群而居,生存繁衍;提倡族内成员平等,大家分享权利和承担义务,全体成员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虽然早期刀耕火种的生活使得劳动生产力低下,但他们对来自大陆的先进生产及生活方式并不排斥,社会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本来峒首是择贤而居,自元初统治者采取羁縻政策,任用“峒首”为世袭,于是“万户”、“千户”由此产生,贫富也逐渐分化。这是因为元朝统治者为草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难免对在人口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汉族心存戒备,于是广泛的重用黎族峒首,以加强维护其在海南地区的统治地位。元代黎族峒首不仅掌握实权,而且官职阶位也高,并有着军事性质的武装组织。可元朝是个短命王朝,到了大明朱家王朝坐天下时,以朱元璋的多疑个性他是不会相信任何人,于是废除了元代的士官制度。与元代相比,峒首权倾一时的现象已经不再有了,到了黎檀公这一代,最辉煌的时期已成为过去。

    檀公的结发妻子在两年前病逝,留下了两个女儿。如今女儿都已长大成人,他也年过四十,可考虑到还没有儿子,在寨里长者的劝说下,在去年“三月三”这天迎娶了黎秀姑。黎秀姑是本寨人,自小就生长在这片山林里。父亲黎老山是位猎人,在黎寨中威望很高,人称老神仙。秀姑虽是女孩子,小时候就常跟着父亲上山,对花梨湾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她知道哪里有奔流的山溪,哪里有可采食的野果,哪里会有野兽出没……。虽然二人年纪相差有些大,可秀姑自己很愿意,加上檀公对他十分疼爱,她尽情享受着新婚的幸福甜蜜。本来这几天就要生了,山寨自有接生的阿婆,可她还是一个人来到了花梨湾,结果将孩子生在了花梨树之下,让这棵花梨树王又平添了一段传奇。

    王下峒南面有一个尖峰峒,原峒首为黎木生。因和这里木材商人林木发在林木资源归属上发生纠纷,双方发生了械斗。林木发是当地汉族大户,他贿赂衙门,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由于有官府撑腰才有恃无恐。黎木生在火拚中受了重伤。他没有其他亲人,尖峰峒的领地也不大,男丁人数少,力量薄弱。王下峒峒首黎檀公和吊罗峒峒首黎子荆、七仙峒峒首黎坡垒、尖峰峒峒首黎木生四个人很要好,曾在花梨树下盟誓,结拜兄弟。平时经常互相来往,四人中黎檀公最年长威望也高,为大哥,黎子荆为二哥,黎坡垒为三哥,黎木生年纪最小为四弟。黎木生小腿被砍断,身已残疾,他感到自己难以再承担峒首职责,将峒中几个主要成员叫到一起,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说了。鉴于平时与王下峒十分友好及黎檀公的威望,大家对他十分信任,一致同意将尖峰峒并入王下峒。一来人员增加力量壮大,可以抵御来自官府和林木发的欺压;二来活动领域得到扩大,改变了原属地狭小的生存空间。

    黎檀公这几天特别高兴,不仅是因为两峒合并,更重要的是秀姑为他生个儿子,他的希望有了。男人就是这样,无论在外面多么强大,回到家里面对妻子也有那低头温柔的一刻。此时,孩子安静的甜睡,秀姑一脸绯红,一双大眼睛闪着幸福的光亮,产后的她丰满圆润,更加温柔美丽。

    秀姑对花梨树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她从小就在花梨树下嬉戏玩耍,喜欢黄花梨的清香味道。这回将孩子生在了花梨树下,让她对花梨树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层,黎檀公也当即表示,等孩子满月时,去供拜花梨树王。

    由于黎族生存的地域比较固定,活动的范围有限,每个山寨都有自己固定的领域。一般以山林河流为界,或者栽种清一色的速生树,也有立碑或挖沟的。对规定好的界线,双方都不得无故犯界。立标时,两峒的峒首各自带着双方成员一起向本峒人说清楚,讲明厉害关系,全体成员沿着边界走一遍,并要严守规定,不能越界从事种植、砍伐、狩猎等行为。对犯界者要提出严厉的警告,并予以惩罚和承担相应的后果。而对本峒内的成员,由于和外界交流不多,彼此间感情更加紧密,自古就有“同峒皆兄弟”的团体意识。而最初的峒长就是从品德好、威望高且有影响力的优秀人中选举出来的。他们有着较强的号召力,由于自身在族中担付的重任和为黎民服务的出色表现,也更能让黎民信服。峒首对黎民之间出现的纠纷和矛盾进行调解;在对外作战中身先士卒,更加勇敢;在生产、生活和祭祀活动中,起着领导和组织的作用,以自己的能力和对黎民的影响来树立权威及形象。

    檀公当峒首已有二十年,当年自己是个高大英俊的血性青年,现在已是成熟稳重受人尊敬的老者形象。黎寨姑娘成熟早,十五、六岁就要出嫁,他的两个女儿黎英、黎凤都已嫁为人妇,有了自己的生活。在黎寨,女儿出嫁了就是婆家的人了,而檀公自己也要开始新的生活,需要有人关爱。自从娶了黎秀姑后,他的生活如同充满了阳光,内心满是喜悦之情,人也感到年轻起来。女儿不在身边,秀姑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尽管从年龄上他和黎秀姑相差了二十岁,可对黎秀姑的爱却是出自内心,超过一切。如今两人在一起生活让他觉得自己年轻了十岁。檀公觉得老天都关照他,有了美貌娇妻又老来得子,这世间的好事都让他赶上了。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觉得脚下生风,整天满脸都是笑容。他对秀姑和儿子百般疼爱,这是他的心肝,是他的宝贝,是他一切的精神寄托。

    正是: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