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若水:高门庶女,何妨吟啸且徐行 » 第四章 上香

第四章 上香

    一路逶迤前行。

    这边后走的丫鬟婆子还在路上,那边打头的已到了清虚观前。

    这清虚观乃是皇家道观,建在山中。香火鼎盛却又十分清幽。京都的贵夫人都爱来此上香游玩。

    早几日清虚观得知消息,已闭门谢客。今日夏府众人来了,只见山门大开,观主身披法衣,带着全套执事,率众门徒在路旁迎接。

    下车之际,夏满看见,前面珠环翠绕之间,是大小姐夏清亲自扶着张夫人下轿,由众多丫鬟婆子簇拥着,已进了山门。

    今日赵嬷嬷没有跟来,初莲扶着夏满下车,提醒道:“小姐当心脚下。”

    夏满微微一笑,心想自己现下又不是那七老八十的人。生性活泼的她也不用初莲等相扶,自己跳下了车,笑道:“虽是山路,却也平整得很,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时,耳旁传来一阵冷笑:“二姐真是好兴致啊。”

    夏满回头,看见一张巴掌大小,却生得妩媚艳丽的脸。这是……?夏满一阵恍惚。

    来人本就神色不善,此刻看夏满愣神,再次冷笑几声,那张妩媚艳丽的脸布满了寒冰。她说道:“怎么,不认得了?”

    夏满回过神来,这是府中的三小姐,自己的异母妹妹夏润。自己入宫以来,确实是好久不见了……

    府中一共三姐妹,大姐夏清是嫡长女,深受万千宠爱。自己生母早逝,在府中是小透明一枚。这三妹夏润乃是常姨娘所生。

    后院之中,常姨娘颇有手段,长年盛宠不衰,又生有一个庶子夏粟。因有同胞兄弟,这夏润平时也自视颇高。

    说起来,太师府的家眷并不多,一共就这么三姐妹,彼此之间,却没见什么姐妹情深。

    以前,因这夏润处处都要比自己强,总是有意无意地踩着自己,所以自己一向跟她没什么往来。入宫之后,就没再见过了。

    现在,听她这语气,不知道自己又有什么让她看不顺眼的地方了?

    以前在府中时,都是忍了。现在,重活一世的夏满觉得对这种人,没什么好客气的。

    她冷笑道:“自然认得,不就是三妹妹吗?”夏满故意把“三妹妹”几个字咬得重重的,然后说道:“我只是疑惑,为何见到了,三妹妹却不向我这个二姐问好?”

    说完,不待回答,夏满带着侍女扬长而去。

    留下夏润气怔在当场。

    她抓着帕子狠狠地捏了捏,恨到:“好你个夏满,不过就是比我早生了一个月罢了,摆什么姐姐的谱。”

    “论颜色、论宠爱,论在府中的根基,你哪点比我强?就因为早生了那么几天,乘坐马车,排位竟然在我之前!现下还想让我行礼问好……啊呸!”

    且不说这边夏润在心底暗暗生气,那边,张夫人等带着众人,进入观中,从山门起,一层层楼阁、一座座殿堂,逐一瞻拜游玩。

    到正殿,待张夫人拈香行礼毕,夏满也跪倒了三清神像之前。

    夏满望着神情庄严的神像。神坛前,缕缕青烟,缭绕不断,更加增添了神像的神秘与飘逸。

    夏满虔诚地匍匐在蒲团上。

    果然天地间是有神灵的。不然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应该如何解释?

    神啊,是因为我前世何其不幸,您才给了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吗?

    那么您能不能指引我,前世的种种,到底是因为什么?

    今生,我又该怎么做?再来一次,我要如何选择呢?我不明白,看不透也想不明。我的前路,还会重复上一世的不幸吗?还会死在那冰冷的毒酒之下吗?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再抬头,夏满的眼中已含有朵朵泪花。

    做妃子也好,做皇后也罢,此生,一定不再入宫!

    ……

    慈宁宫中。

    夏太后正在修剪花树。

    一盆高大的木槿花,正在盛放期。花朵硕大而美丽,白的、粉的、红的,不同颜色的花朵,在葱葱茏茏的绿叶间尽情绽放着,张扬而热烈。

    修剪完毕,夏太后含笑打量。众多宫女围在一旁说笑凑趣。

    一片热闹中,一个身着绿衣的丫头含笑上前说道:“启禀太后,皇上向您问安来了。”

    夏太后闻言更加高兴,忙命“快请”。

    话音刚落,皇帝已带着内侍总管苏兴寿等人,快步走了进来。除了太后,宫中诸人齐齐跪下请安。

    皇帝向太后行礼毕。太后令免礼,请皇帝榻上落座。

    元诚再三推辞,实在辞不过,才上得塌来,与太后对座。

    元诚看见花树,含笑说道:“母后好兴致呢,这花越发精神了。”

    夏太后笑道:“我如今万事不操心,成日里无事可做,可不就摆弄摆弄花儿。你这两天没过来,看这花又开了不少了。”

    元诚忙下座请罪道:“儿子这几日朝事繁杂,不曾来给母后请安,还请母后恕罪。”

    夏太后忙拍了拍元诚的手,说道:“你看你。自然是朝中事务为重,我又不曾说什么。好好坐着。”

    夏太后看着元诚眼底似有青色,不由得说道:“这几日可还咳嗽吗?你初视朝政,也不要太累着了。若是有拿不准的事,只管问你舅舅去。咱们是一家人呢。”

    元诚垂下眼帘,答应了一声“是”。

    又坐了一会,元诚便要起身告辞。

    夏太后点头,看着眼前的儿子,长身玉立,虽清瘦却挺拔。

    她不由得心中喜悦,忽又想起一件事来。便开口说道:“诚儿大了,也该考虑身边人的事了。这宫中虽有几个嫔妃,也还太少了。还得再选几个进来。”

    “另外,”夏太后看了看元诚的神情,笑道:“更重要的是,早日选个皇后进来,一来绵延子嗣,二来也好为我分些担子。”

    “前几日,太师府的大小姐夏清,给哀家抄了一本经书。那孩子不仅模样好、有孝心,行事也端庄大方。我看满京都城中,旁人差不多的还没有谁比得过她呢。”

    元诚脸上的笑容略顿了顿,半晌慢吞吞地笑道:“这是抄的什么经书啊?夏家的表妹,自然是好的。母后要得闲了,多传来陪您解闷。儿子觉得,还是多读佛经的好。回头让她给您读读《金刚经》什么的。儿子还有事,先告辞了。”

    却并不接那要选妃立后的话。

    辞别太后,元诚大步流星地走出了慈宁宫,苏兴寿一路紧跟,恨不得要小跑起来。

    皇帝走后,夏太后一边抚摸那木槿花树一边沉思。

    诚儿越大,这心思就越难琢磨了,好些话也不跟我这个当母亲的说了。

    太师府的嫡女夏清,生得好,身份也合适。在这京都城中,也算个尖儿了。怎么一提到立后,诚儿就止不住的推脱。难道他自个看上了别的淑女了?

    夏太后的神色渐渐严肃了起来。

    那可不行,为了夏家的富贵荣耀,长盛不衰,这皇后,必定得是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