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若水:高门庶女,何妨吟啸且徐行 » 第二十一章 山火旅(一)

第二十一章 山火旅(一)

    离开碧华宫,苏兴寿找了机会小心翼翼地向皇帝赔罪,说道:“奴才该死,竟没能管好宫禁。让人私下传递了消息进来。”

    元诚轻轻一笑,说道:“不妨事。本来就是朕默许了的。朕宠爱丽妃,给她一些特权也不为过。夏家,我只知道有一个夏熙,这丽妃的二哥,你找人好好地打听一番吧。”

    苏兴寿答应了一声,以后自会去盘算料理。

    二人正说着话,忽见前面路旁宫墙边,伸出一个小脑袋来,看见皇帝一行人,小脑袋又赶紧缩了回去。

    苏兴寿眼快,看见了,小声说道:“好像是大皇子。”

    元诚皱皱眉头,说道:“一点礼数不懂。找个人好好地管管他。”

    苏兴寿知道大皇子出身不高,一向不受重视,当下也就是答应着,想着回头给大皇子处换个管事嬷嬷就是了。

    ……

    因丽妃勤勉事君,皇上特意开恩,下旨封了夏粟一个金吾卫副指挥使的职位。

    金吾卫是皇家亲卫,一向是安插功勋贵族的地方。

    这个职位虽不高,但是非皇家亲近之人是不会担任的。于是许多人都从中品出了自认为不一样的意义。要知道,夏家的大公子夏熙,至今可都还没有领过实职。

    夏粟也从来都没想到过自己还有进宫面圣的一天。

    九重的皇宫在他面前打开了金红的宫门,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他同百官一起在曙光中走进这辉煌的宫殿,又同众人一起向高高在上、加冕悬衮的皇帝朝拜。

    这一刻,他的野心膨大到了极点,他开始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把夏熙踩在脚下。

    现下看来,皇上十分宠爱丽妃,有她在内廷,说不定有那么一天,自己会如同父亲一般,成为下一个太师!

    ……

    烟波斋中,进宫请安的北海王元谅和咸阳王元详两人在此等候面君。

    元谅端坐在右边扶手椅上。元详却是坐立不安,不停地在房中踱步。

    一开始嫌茶味太淡,不是今年的新茶,命重新泡茶。等换了盏新茶上来,又开始嫌弃茶水太烫。把在此伺候的宫女支使得团团转。

    扭过头,看见北海王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元详实在忍不住了,凑到他跟前说道:“王兄,您说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拱卫禁中的禁军,你我兄弟好不容易才拿到手中,刚刚梳理得差不多,公务也走顺了。皇上,冷不丁的插进一个夏家人进来,要干什么?这副指挥使,也算不大不小的职位了。”

    元谅还是一副冷冷的模样,说道:“皇上的圣意,岂是你我可以胡乱猜测的?听君命,做好自己的本职,为君分忧,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元详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回身一屁股坐在元谅的下手处,又觉得不对劲,一把扯下腰间碍事的玉佩,重重地拍在茶几上。

    元谅见此心中好笑,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

    元详无法,只好舔着脸说道:“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管啦。反正我就看你,你怎么做,我就怎么办。”

    元谅笑道:“那不就得了。老实呆着吧,这里可是宫中。”

    二人正说着话,内侍来报,皇上驾到。

    两人连忙起身,躬身行礼。

    皇帝元诚一副悠闲的神态,含笑示意二人平身,赐座。

    二人告了座,挺直了背半坐在扶手椅上。皇帝问起公事来,元谅上前半步,开始奏对。

    一旁的咸阳王元详也收起先前无赖的神色,在一旁凝神听着。

    没过一会,苏兴寿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站在了一旁。

    元谅看见了,就停了下来。

    皇帝问道:“何事?”

    苏兴寿欠了欠身,说道:“丽妃娘娘说皇上今日胃口不佳,才刚没用多少膳食,心中记挂,着人送来了新做的荷叶小粥。”

    元诚含笑点头,说知道了。

    有了这么一段插曲,殿中的气氛松快了下来。

    元详在一旁笑道:“皇兄真是好福气啊。只听说这位丽妃娘娘貌若仙子,原来还如此贤惠。啧啧,这夏家,臣弟还听说了,夏家还有一位大小姐,才情又很出众。”

    元诚笑着说道:“夏家的女子,自然都不简单。”

    听见这话,北海王元谅心中一动,想起那只黄色的蝴蝶来,在心中暗道:“确实不一般。”

    公事已毕,他二人告退,皇帝突然想起一事,示意元谅留下。于是元详行了礼,先行退出了烟波斋。

    房中,皇帝低声说道:“夏太师巡边,已有数月之久,按前段时间请安的折子推算来看,近日就应该返京。但如今过了好几天,没见动静。想办法查一查。”

    元谅躬身应是。又稍候了一会,见皇帝再无言语,方告退了。

    ……

    一座边境小城之中,也有人在推算太师的行程。

    这里地处大齐西北边境。南有沙漠,北靠戈壁。城内土泥筑就,黄沙漫天,城外劲风疾走,野兽怒吼。这里,是京都中人从未见过的萧瑟荒芜。

    城中的一处房舍,一大汉推门进来。手中拿着一瓶酒。

    他的头包裹在破旧的防风头巾之中,露在外面的两鬓因汗水湿湿的贴在脸上。只见他先吐了一口沙子,然后开口说道:“这什么鬼地方?”

    房中其它人都嘻嘻地笑了,有些说着:“辛苦夏金哥哥打酒。”有些说着:“等回了京都,请您老吃香喝辣的。”还有人打来一盆水,招呼他擦洗一番。

    夏金把头埋在水盆中洗了洗,问道:“大公子呢?”

    有人指了指内室,说道:“刚还问起您来。”

    夏金点点头,收拾好,掀帘而入。

    进入内室,只见夏熙坐在灯前,不停地在写画着什么。

    看见夏金,夏熙吩咐道:“准备一下,我们今夜就起程。”

    夏金笑着应是,说道:“可算能离开这里了。这地方,不说别的,连酒都不好买。先时只说出京迎接太师,没想到走这么远,连大公子的换洗衣裳都没带够。”

    夏熙笑道:“我夏家行伍之人,倒是不讲究这些。跟行军相比,不值一提。”

    夏金又说了两句话,下去准备了。

    夏熙坐在灯下,一面盘算着,太师走到何处了,一面想着自己为何来到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