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特种兵明末做皇帝 » 第二十八章 芳心暗许

第二十八章 芳心暗许

    第二天一早,张皇后起了身,见天启皇帝还在熟睡,也没敢打扰。

    静悄悄穿好衣服下床,安排宫中的事务,吩咐小太监在皇上身侧照料。

    过了一个多小时,张皇后回返养心殿,恰好有太监宫女送来了“太和保圣汤”。

    见皇上没有醒也不敢打扰。

    张皇后来到床头,轻声呼唤天启皇帝,可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晃了两下身体还是没有反应。

    她下意识把手指,轻轻放在天启皇帝的鼻前试探。

    只觉得呼吸,如游丝断断续续,不由得大惊,本以为病情会有好转,没想到忽然又这么严重。

    连忙传唤太医...

    太医过来,对着天启皇帝,一阵按摩针灸,朱由校才艰难的睁开了眼睛。

    昨天晚上的情况,完全是回光返照,这时候的皇帝,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

    他好像也知道,自己的情况不妙,吃力的吐出几个字:

    “传-唤-信王。”

    虽然声音很小,一旁的张皇后,却是听的轻轻楚楚,见守值的太监无动于衷,连忙大声呵斥:

    “都是死人吗,没听到皇上有旨,传信王觐见。”

    旁边的太监,被呵斥的一惊,又立马就反应过来,用拉长的尖细声音,大声重复了一遍:

    “皇上有旨,传信王觐见。”

    此时的信王府,朱由检一大早就起了身,并特意换上了王服。

    由于朱由检在家中,总是一袭便袍。

    今早一换上王服,连信王妃周婉言,都有些看呆了。

    没想到自己的丈夫穿上王服后,竟是这样的年轻、英武、潇洒,且在眉宇之间

    隐隐透出一股帝王的英灵之气。

    “你傻愣着看什么?”

    朱由检见周婉言,怔怔地望着自己,脸皮这么厚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周婉言仍目视信王,含情脉脉地说:

    “千岁身着王服,真是英武不凡,倘若王服换成龙袍加身,更是风度不凡的天子气派!”

    “不可胡说!”

    朱由检四下张望看没有人,走到铜镜前转了个身,臭美的喃喃自语:

    “哥真特么帅。”

    吃早膳的空档,忽然有两个小太监,匆匆忙忙跑了过来,宣读皇上口谕,召信王千岁进宫面圣。

    朱由检吩咐,给前来传旨的小太监,每人五两银子。

    两位小太监,好像听到过什么风声,死活不敢收。

    在朱由检的一再坚持下,才勉强收了,然后千恩万谢作揖离开。

    传旨的太监走后,朱由检连忙安排王承恩,亲自去孙府和英国公府,通知他们

    --立即按计划行动。

    孙府离信王府不远,那是之前,孙承宗任太子太傅时,在京城买的一座大宅院。

    王承恩听到吩咐,不敢耽搁,连忙就小跑着,前去报信。

    为防夜长梦多,朱由检也不敢耽搁,拉开房间床头的抽屉,拿出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

    一旁的周王妃和侍妾田氏、袁氏都吓了一跳,千岁进宫怎么还要带着匕首,本来喜形于色的表情,都不由一惊。

    “千岁,您带这个吓人的东西干嘛?”

    周婉言问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朱由检回头,看到自家的三个美娇娘,都是俏脸煞白,好像受了很大的惊吓。

    立刻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哈,没事,我就是随意带在身上玩玩,以防有个不时之需。”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三个小娘子的脸色,更加煞白。空气中顿时静的,掉落一根针都能听的到。

    朱由检没想到,三人的反应这样大,大笑着连忙把匕首塞回了抽屉里:

    “都别这样呀,搞的生离死别似的,不就是进个宫,很快就回来了,匕首我不玩了还不行。

    你家王爷我洪福齐天,还能有什么事情。”

    边说边还在三人的俏脸上,挨个捏了一把。

    三女都是通情达理之人,知道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给自家夫君添堵,勉强挤出笑容,却是比哭还难看。

    朱由检看着自家的三个娇妻美妾也不由得心生感动,但现在不是,柔情蜜意的时候。

    正准备和几位妻妾道别,田秀英却止住了,连呼着“等一下”,就飞快消失不见。

    不一会儿,田秀英返回,手里多了一件明晃晃的衣服。

    朱由检一看,原来是一件金丝软甲,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朱由检想起来,这是田秀英嫁到府上时,娘家的陪嫁物品之一。

    田秀英父亲田弘遇,本也就是一名带兵的千总,能拿出这样价值不菲的东西做嫁妆,看起来也不是一个清廉的官员。

    “王爷,还是穿上这个吧。”

    田秀英把软甲展开,递到朱由检的手里。

    朱由检想了一下,加一道保险总是好的,当下也不矫情,在爱妃美妾的帮助下,把软甲套进了王服里面。

    周王妃和田氏、袁氏,恋恋不舍地,把朱由检送到了府门口。

    朱由检故作轻松的摆一摆手,就要打马离开,周王妃却是喊了一声:

    “千岁,请留步。”

    然后扭头就向房间跑去。

    不一会,周婉言又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刚才朱由检,打算藏在身上的那把匕首。

    “千岁还是带上吧,千万要保重,保重。”

    说到最后,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旁边二女,受她的感染,也是面带哀伤之色。

    朱由检受不了这种场面,接过匕首藏在袖口,对身后的几个随从,大喝一声

    ---“出发”

    打马就向皇宫的方向奔去。

    经验明身份,朱由检一个人进了皇宫大门。

    十五岁之前,他是天天在这里待,自然是一点也不陌生。

    踏着宫内,青砖铺成的平整路面,朱由检的脚步,一开始还比较沉重。

    走了几步,已经平整了心态,抬头挺胸,迈着豪迈的步伐,一脸坚毅的朝着养心殿的方向

    --昂首阔步。

    我朱由检来了,大明未来的天子来了,皇城被我踩在脚下,大明的疆土被我踩在脚下

    --从今天起,天下将是属于我的舞台。

    朱由检来到养心殿门口,门外站着的太监,赶快迎了上前:

    “信王千岁,您终于来了,皇上呼唤了您半天了。”

    在太监的带领下,朱由检跟在后面,快步进了养心殿的大门。

    进入之后,朱由检发现,不但是张皇后在,连魏忠贤和客巴巴以及魏良卿,也齐聚在养心殿内。

    略微吃惊了一下,朱由检就听到,躺在床上的天启皇帝,还在连声呼唤:

    “五弟……五弟……五弟怎么还没有来?”

    朱由检连忙上前,按照礼节跪伏在地:

    “臣弟朱由检,奉旨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天启皇帝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刚才紧闭的双眼,睁的大大的,立即招手:

    “五弟……快快过来。”

    朱由检起身,快步来到御塌前。

    仔细观察这个便宜哥哥,只见他面色如纸,头发凌乱,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

    天启皇帝侧起身,用一只干枯的手掌,握住了朱由检搭在塌边的那只手,一脸亲切地说:

    “五弟还记得否?七年前,朕刚继位时,你曾问我说:皇兄这个官儿我能不能做?

    我当时允你说,等我做几年之后,就轮着你来做。”

    天启说着脸上泛出无力的微笑:

    “现在几年过去了,大明皇帝真的该你做了!”

    这段话是信王朱由检幼年,和天启皇帝在一起玩耍时,童言无忌的话语。

    朱由检已经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没想到天启皇帝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之前真的说过这种话,今天看起来好像是“一语成谶”了。

    朱由检知道,这是犯忌讳的话,往大了说是要杀头的,连忙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翻身跪地:

    “臣死罪!死罪!当初不过儿时戏言,陛下如今出此言,臣弟罪该万死!”

    “快快起来!”

    天启皇帝又拉住朱由检,亲切劝慰:

    “五弟当初戏言,如今已成现实。诸弟相继夭亡,朕也病入膏肓,为兄只能把大明江山,托付五弟了!

    天降大任,五弟可要做个

    --尧舜之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