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冥海无岸 » 第五十一章 谋吴

第五十一章 谋吴

    青城山顶炊烟袅袅,片刻后,山上城隍庙的院子中多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五六道菜。

    桌子旁紫发少女正兴奋的端着碗大快朵颐。

    院中另外两人并没有坐在桌子旁吃饭,而是并排坐在祠堂外的台阶上。

    老城隍笑呵呵看着吃饭的蚩梦,喃喃道:“瞧瞧,多年轻。和她多像啊?单纯,漂亮,一样的紫发。”

    旲勾眼神一黯:“看来你都知道了,不过我和这姑娘可搭不上边啊。”

    “搭不上边人家能跟着你东奔西走?”

    “她是想找我旧她的父亲,我答应了。”

    吃东西的蚩梦察觉到了两人的目光,笑着抬头朝两人挥了挥手:“真好吃,小锅锅没骗人,老爷爷你做的饭真好吃。”

    城隍笑着抚了一下胡子,倒是把旲勾气的不轻,他咬了咬牙:

    “合着我怎么就凭空比你低了一辈?”

    “小事小事!说说吧,你这次找我来又想干什么?如果是想把这小女娃也托付到我这来,恐怕不容易,看她的样子,不会轻易离开你。”

    “你都知道降臣死了,难道不知道杨云和大锤早就不在人世了吗?”

    “嗯?”老城隍皱起眉头,天空的云停滞了瞬间。

    他刚要抬手掐指,然后又摇着头放了下去。

    “降臣的结局从你上次来的时候就注定了,但我没再没见过卫灵和大锤,所以有些事情,猜不到。”

    旲勾深吸一口气:“听说杨云来找过你。”

    “他告诉我,大锤还活着。”

    “那你知不知道他是不良人?”

    “不,他不会是不良人!”

    院子里的杂草在这句话落下的瞬间变为了金黄色,就连树叶也成了金黄,一时间充满了秋意。

    旲勾眼神闪烁,院子中一阵寒风起,随即秋叶落尽,白雪漫天。

    “你确定?”

    老城隍叹了口气,随即院子中的白雪也尽数散去,重新变为碧绿色。

    “他那日来寻我,只说一位故友死在他的面前,他要报仇,让我寻那仇人的位置。我只是观星看到了他要找之人的所在,在那人身上我看到了卫灵和大锤的气息,所以我才会说他们还活着。对我来说,能看到这些气息的存在便已足够。只是如今看来......”

    “如今看来,杨云所说的那位故友就是大锤。而他找到的那位仇人,是卫灵的丈夫!”

    “你说什么?那丫头,怎么会和不良人走到一块?”

    “我在她丈夫的身体上,看到了杨云霜毒手的痕迹。”

    “那杨云是......”

    “卫灵杀的。”

    老城隍沉默良久,摇摇头站起身:“这些娃娃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啊。”

    旲勾也站起身:“我也是,但是有些事情,得在这里先行谢罪了。”

    “要做就做吧,我就待在这山头,有些事也管不了。”

    “你能帮我确定这些我想知道的就已经够了,她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接下来,就看她是否还会执迷不悟了,如果不来寻我还好,若是再见,我定不会留她。”

    佝偻的背影缓缓走进庙中神像后,没去了身形。

    只在原地留下一句淡淡的话语:“做你该做之事,若有些事不可为,不可活,来这青城处,可留你一命!”

    吱呀!

    祠堂大门彻底紧闭,院中的青草重新变的杂乱无章,树木也重新干枯,一切都恢复了萧条荒凉的景象。

    还在吃饭的蚩梦的看到这一切又瞪大了眼睛,不过已经见过一次的她适应了许多,好在饭菜没有消失,她又大快朵颐了起来。

    片刻后,两人走在下山的道路上,小姑娘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而另一位的心情却恰好相反。

    善解人意的蚩梦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在路上会不时地抓一些蝴蝶小动物之类的拿到旲勾的眼前,想逗他开心。

    后者也会配合的一笑,然后又沉默起来。

    两日后,吴国大范围调兵的动作惊动了整个天下,而与其毗邻的吴越,闽国,楚国都迎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

    吴越国杭州境内,钟馗和侯卿两人大摇大摆走到城中王府门外。

    与此同时,楚国武穆王府门外出现了张子凡和陆林轩二人。

    闽国福州王府门外则是崔珏和路离二人,如果吴王杨行密在这里,一定能够认出,这一黑一白两人正是前日去他府中的不良人。

    几大王府的侍卫问题不尽相同:“站住,王府重地不得擅闯。”

    而几人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辙:“烦请通禀王爷,汉王信使前来送信,有事相商!”

    几位王爷中除了楚武穆王马殷是躺在床上接见张子凡两人外,其他几位皆是在大殿中摆了宴席,显然是很早就收到了汉兴王的消息。

    楚王病情严重,说话吃力道:“没想到贤侄如今居然成为了汉王的信使。”

    “实不相瞒,如此大事,我晋国自然也有所参与。”

    几位使者手持的都是汉王手书,而这些手书的来源,自然是旲勾在汉州要过来的。

    他海外归来之后,因为刚好在汉州的关系,便特意去了汉王府一趟,汉王对于他的提议,自然是乐见其成。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仅凭南平的兵力是否能保证将吴国四十万大军拖在洛阳城外,无法回援。”

    “吴王调兵万一只是个幌子,我们出师不利,恐怕不妥。”

    “我楚国与蜀国对峙数年,不能将大批军力投入战争,最多只能拿出七万左右,如果吴王调兵是假,恐怕......”

    “......”

    对于几位王爷的疑问,几人自然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再加上汉王的亲笔书信,说服度极高。

    “对于王爷的疑惑,汉王自然早有考虑,还请王爷放心。相信不久之后便能得到吴国出兵四十万攻打洛阳的消息,到时一切担心自然可以打消。”

    “而剩下的针对于闽国和越南的拢共十万边军,最多再加上一些关卡的少量驻军,相信对于四国联军来说,便是每家五万大军,都可以分割掉吴国大部分面积。至于王爷担心的四十万大军,相信岐国作为南平的盟友,定不会坐视不理。两边若是守城,想必拖住那些大军,不是难事。”

    “因为四国距离遥远,各位王爷不便相见,但出兵之日将会由汉王信使传递。至于王爷另外担心之事,我等可以保证,定不会只有您一家出兵。便是另外两位王爷退缩,汉王也定与您共进退,毕竟这封盖了大印的书信,就造不了假!相信他吴国再强,也没有对抗两国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