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幻境街探案录 » 第77天趣话:白字先生

第77天趣话:白字先生

    韩州城内有位名叫张吉烟的先生,因为学识少,还经常写错别字,没人愿请他做事,这天,却被艾秃子请了去。

    艾秃子家住昌图西北30公里的双庙子,是个越有钱越抠门的财主。因为儿子多,总要请个私塾先生来家,教儿子们文化,将来也好光宗耀祖。他先后给两个儿子请了七位老师,都因他过于抠门,老师半路走人。

    张吉烟是个没人请的先生,艾秃子又是个抠门的东家,两人到是谈得来。他们先讲好了价钱,一年中,艾秃子要付给张吉烟学费三石稻谷。谈到伙食问题时,张吉烟沉吟了一会儿,寻思道:艾秃子是个抠门出了名的人,如果在伙食方面计较,肯定谈不成,如果伙食太简单了,又对不起自己的肚子,灵机一动,便在一张纸上写下一行字:“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

    艾秃子拿过来默念道:“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嗨!这个先生好招待,当下十分高兴,同意留用。

    中午吃饭时,艾秃子果然让人只送去一碟青菜。下午到了上课时间,仍不见先生露面。艾秃子以为张吉烟肯定午睡未醒,前去召唤,不想先生还坐在餐桌前,一口饭没吃。艾秃子大惑不解,小心问:“先生,怎么还不吃饭?”

    张吉烟道:“菜还没上齐呢。”

    艾秃子一愣:“已经上齐了。你就是这样写的。”说着拿出那张纸,又念一遍,“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不对么?”

    张吉烟一听:“我不是这意思。应该这样念,‘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一顿饭至少要三个菜,二荤一素。”

    艾秃子这才知道上当,寻思一会儿改了主意:每年给张吉烟四千贯钱,作为伙食费。愿吃什么,他自己掂量。同时又增加一条规矩:说错一句话扣掉一石稻谷,教一白字扣掉二千钱。如不同意,走人。

    张吉烟一想,虽然苛刻了一点,但自己水平有限,真要走人,再就难以找到活儿了,委屈就委屈点吧,便点头答应了。

    一日,艾秃子带全家人游览太阳山,张吉烟随同前往。学生发现一块石碑上刻着“泰山石敢当(繁体字)”几字,不知何意,向老师请教。张吉烟看一眼,居然念成了“泰山右取呼”。艾秃子在一旁正听着,结果扣掉稻谷一石。

    一次,艾秃子在窗外偷听老师上课。

    张吉烟又将《论语》中的“曾子”念成了“曹子”,扣掉稻谷一石;将“卿大夫”念成了“乡大夫”,又被扣掉一石。

    三石稻谷被扣完了。

    隔了几天,艾秃子又发现,张吉烟把“季康子”念成了“李麻子”,扣掉二千块钱;把“王日叟”念成了“王四嫂”又扣二千。

    艾秃子高兴极了,不用付给先生工钱了。

    可是这一年,张吉烟白干了。

    张吉烟回到家,老婆向他要钱。他写了一首诗:

    三石租谷苦教徒,先被奉山右取呼;

    二石输在曹子日,一石送与乡大夫。

    四千伙食不为少,可惜四季全扣了;

    二千赠与李麻子,二千给了王四嫂。

    老婆看了诗,知道这一年他又白干了,顿时怒火中烧,大发雷霆,悔恨自己嫁了一个窝囊废,打起行李回娘家去了。

    张吉烟一个人生活,落得清静,可是家中无米无以为炊,饿着肚子不好受,又出去找活干。一个姓潘的人家,为父亲举行葬礼,原先聘请的司仪突发疾病来不了,正急得没办法,正好被张吉烟赶上。听说他当过私塾先生,便临时聘请他当司仪。

    价格讲好后,潘先生便将原先司仪写好的讲稿交给张吉烟,让他先看两遍,以免仪式开始后出现笑话。张吉烟心想:别看我当不了老师,毕竟学富五车,念几句话还用预习?又大意了。

    这潘先生名叫潘良斗,妻子乜氏,是个瘸子,而且正怀着孕,已有六七个月了,行动笨拙不堪。

    葬礼开始了。

    张吉烟打开讲稿念道:“葬礼进行第一项,奏哀乐!”

    乐队奏乐毕,张吉烟又念道:“葬礼进行第二项,孝子翻跟头(潘良斗)……”

    潘良斗听了一愣,寻思:这是什么规矩?从来没听说过给父亲送葬,要儿子翻跟头的。不过,既然司仪这样主持了,肯定有他的道理,翻就翻吧。

    潘良斗开始翻跟头。

    张吉烟继续往下念:“孝媳也是(乜氏)——”

    乜氏一愣:心说我这个样子怎么翻跟头?

    潘良斗听出有问题了,抢过讲稿递给识字的人一看,才知张吉烟念了白字,心想:我父亲的葬礼是多么严肃的事情,居然这样给我主持,顿时暴跳如雷,挥拳就砸了过去。

    张吉烟钱没赚到,反而落了个鼻青脸肿。

    说起来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继位做皇帝时是个太平盛世,手下大臣又都衷心耿耿,竭力为朝廷办事,那我就不用象父皇那样劳累了。有了至高无尚的权力,又不用自己过于操劳,自然的就偏向于娱乐了。

    开始我只是玩一些斗鸡斗蟋蟀什么的,渐渐的不知怎么搞的竟然对动物产生了感情。一段时间以后,居然无论什么动物我都倍加喜欢。就举两个例子吧:

    我有一只猫咪,全身毛发卷曲,滑腻,呈淡清色。可是,它的双眉却洁白如玉,所以我给它起了名字叫“霜眉”。霜眉的性格特别善良温顺,从来不乱抓乱咬,而且还特别善解人意,因此无论我行走坐卧它都从不离开。有时候,我因为累了小憩时,它就是渴了饿了或者有屎有尿也不走开,只有我睡醒了它才会去做自己的事。为此我又叫它“虬龙”。后来它因病死了,我悲愤至极。说句不怕后人笑话的话,就是我亲爹死了,我也没这样痛苦。当然,霜眉的葬礼也是非常隆重的。我让人用黄金为它做了棺材,埋葬在万岁山,还庄严地立了石碑,石碑上刻的字是“虬龙墓”。

    还有一只我非常宠爱的长毛狗,我给它起名叫“狮狗”。活着的时候,我不但为它盖了宫殿,叫“狮狗居”,还派十个太监专门负责防疫和饲养工作。后来它还是得病死了。我不但让人给它做了黄金棺材,埋葬在万岁山,立了石碑,而且还让当朝名人写了祭文。我亲自朗读祭文,其中有“化狮为龙”一句,简直就是我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

    我高兴极了,当时就提拔了这个人的官。

    由此可见,我宠爱动物的程度已经到了极点。可是,还是有人不听我话,肆意宰杀动物,你说,身为皇帝的我,能不发火吗?

    事情是这样的:按照我朝祖例,祭天后十日内全国上下不许宰杀任何动物。可是,朝中有一大臣王良,在我祭天后的第七天,他儿子过满月请客时,居然让人杀了一只狗。当时前往喝酒的人中有一个是他最好的朋友,名叫李和林,在朝官职比他略小一级。李和林吃着狗肉喝着酒赞赏着王良老来得子大福大贵,还偷偷将狗肉藏起来一块儿,其目的当然是要向我报告。

    次日早朝完毕,大臣们正要下朝时,我的目光突然盯住王良问:“祭天期间不许杀生,你为什么还杀狗为儿子过满月?你眼中还有我这个皇帝吗?”

    那王良听罢吓得一下跪倒在地,不停地给我磕头,口中连说:“臣知罪,臣罪该万死……”

    大臣们都为王良担忧,心说他这次他是必死无异了。特别那几个前往喝酒的大臣,个个都吓得满额头冒汗。我斜眼看了一眼李和林,他正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仿佛搬倒王良,他就能爬到王良的位置上来。我看大臣们紧张的情绪已经到份了,居然莞尔一笑,说:“王良,难得你老来得子,可喜可贺!杀狗事小,得子事大,朕就不追究了。”

    满朝大臣都长出了一口气。那王良急忙谢恩。然后我问:“王良,你知道朕是怎么知道你家杀狗的吗?”

    王良疑惑地摇摇头:“臣愚昧,臣不知。”

    “哈哈……就是你最好的朋友李和林告诉朕的!”

    我让太监将那块狗肉和密信扔给王良,然后宣布退朝。

    其实我对王良在我祭天期间杀生是很气愤的,特别是杀我最宠爱的狗。可是,我更愤恨那些告密的人。我和王良就是因为有人告密,三次阴阳两界轮回相互报复着。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要在这一轮回的阳间里,彻底消除我们之间的恩怨。

    在第一个轮回里,我是一个很懂享受的皇帝,王良是我很宠爱的侍女,我喜欢她亲自喂我吃饭。根据我的要求,每次她喂我吃饭前要洗手三次。可有一次,她忘记了洗手,在喂我吃饭之前还去了厕所。我当时不知道情况,就吃了饭。后来一个嫉妒她的侍女向我告了密。我一气之下就将她处死了。

    在第二个轮回里,王良做了皇帝,而我做了侍候他的太监。他爱吃鱼,每次吃鱼前都让我先将鱼刺拔出来。可有一次,有一根短刺藏在鱼肉中,我没发现,也就没有拔出来,但是让另一个太监发现了。好在那天皇帝没有吃那块鱼肉,自然也不会知道。那个太监早就想害我了,便把皇后宠爱的小猫抱来,当着皇帝的面,将那块鱼肉喂猫吃。小猫被鱼刺卡住了。那个太监便告密说,是我故意把鱼刺留在肉中,要伤害皇帝。皇帝便一气之下将我处死了。

    在第三个轮回里,我又做了皇帝,而王良做了我的大臣,实际上是命运安排我报上个轮回被杀之仇的,所以才出现了李和林告密之事。说实话,我已经愤恨了冤冤相报的人生,就想在这个轮回里彻底结束我们的仇恨。我认识到,以德报冤才能把人生之路走得宽广和坦荡。不管帝王还是平民,都是这个道理。所以,我愤恨告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