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镇大明 » 第十二章 前朝郡主

第十二章 前朝郡主

    “大人!二虎!”

    程大象带着锦衣卫们走了过来,将程二虎与毛锐,护在了中心位置。

    毛锐对程大象点了点头,紧接着扫视一众武僧与圆痴和尚一眼,声色俱厉。

    “本官奉当今太子秘令,前来开封调查孩童丢失一案!

    现在灵隐寺许进不许出,全都站在原地,若有反抗者,杀无赦!”

    “这…”武僧们犹豫的互相看了看,把手里的僧棍放在地面,不敢妄动。

    他们虽然是灵隐寺的僧人,可也不想与朝廷对着干,那样是找死的行为。

    “给本官搜!”

    毛锐见圆痴和尚没有异动,挥袖吩咐道。

    “是!”锦衣卫们领命,由程大象打头,快步走进罗汉殿。

    在毛锐的身边,除了程二虎以外,还留下了十名锦衣卫。

    有两名锦衣卫掏出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火盆,院子在黑夜里瞬间亮了起来。

    可谁也没注意到的是,那名被扔在地上的白衣女子与圆痴和尚对视一眼,二人皆有情感流露

    “呵呵呵…”白衣女子忽然惨笑:

    “朱家走狗,我呸!”

    “嗯?”毛锐转身,居高临下的看着白衣女子。

    “搜身!”

    “是!”两名锦衣卫没有一点怜悯的拽起白衣女子,在身上胡乱的摸了起来。

    “你们这些无耻的走狗!朱元璋你这个窃国老贼!我定要杀了你们!!!”

    白衣女子脸色苍白,但依然手舞足蹈,挣扎的骂个没完。

    “窃国…”听到这个词汇,毛锐的脑海里闪过了四个字“元朝余孤”。

    众所周知,明朝的上一代,便是元。

    而这名白衣女子看神色,这般痛恨当今皇室朱家…所以这结果!

    “大人!有一块牌子!”

    搜身的锦衣卫,端着一块玉色牌子递了上来。

    在玉牌的正面是一个元字,背面则是刻印着“安康郡主”四个大字,并有一排小字,写的是赐号的年月日。

    “前朝郡主,既然潜伏在我大明地界,胆子还真是不小…”

    毛锐收起玉牌,浅笑的看向安康郡主。

    不管孩童的案子能不能查清,光是活捉一名有心颠覆大明的郡主,就不枉自己白来一趟。

    “哼!”安康郡主在两名锦衣卫的按压下,很硬气的挺着头,嚎叫着:

    “一介乞丐…也妄想穿上龙袍充当天子?当真是自耻不知!”

    初听此言,毛锐面色一冷,缓缓吐出“掌嘴!”二字。

    啪!按着安康郡主的锦衣卫,扬手就扇了她一记响亮的巴掌。

    “杀了你…我要杀了你们!”安康郡主受了一巴掌,脸色顿时充血,盯着毛锐恨声喊道:

    “终有一日我大元的铁骑将会回归!

    到时候把朱家老贼与你们这些明朝的走狗,踏于马蹄之下!!!”

    “舌燥!”毛锐伸手点了安康郡主的哑穴,使她只能干瞪着眼睛。

    “衣衫褴褛也出王侯将相,三餐不济也非是池中之物,无知的女人!”

    毛锐的语气很不屑,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挨打就要学会立正!

    没有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他朱元璋既然能从乞丐变成皇帝,其中自然经历了外人所不知的辛酸与危险。

    一个人可以无脑,但不能无知!

    听到毛锐的这番话,安康公主与圆痴和尚,同时眼里闪过惊异。

    很难以想象,如此惊世之言,既然是出自一名尚未立冠的少年口中。

    “呜呜呜~”

    就在这个时候,罗汉殿内响起了一阵孩童哭声。

    “大人!殿内有密道,暗通开封府城内的一家废弃宅院。

    并且属下在罗汉殿的后院塔楼,寻到了百名蒙着嘴与眼睛的孩童!”

    程大象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从罗汉殿里跑了出来。

    注:塔楼是上锁的,被程大象等锦衣卫拿刀斩断。

    “这!这不可能!”

    “罗汉首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近日的孩童失踪,都是罗汉首座你做的!?”

    “你给我们解释清楚!”

    “对!给我们一个交代!”

    武僧们看着圆痴和尚的背影,脸上布满了不敢置信。

    “阿弥陀佛。”圆痴和尚目光暗淡,低头不语。

    纸…终究还是包不住火吗?

    “老和尚,出家人讲慈悲为怀!”毛锐眼底闪过杀意,走向圆痴和尚,伸手拔出手铳指着他。

    “你竟然忍心对那些孩童下手,本官看你是修佛修的…走火入魔了!”

    “老衲有罪,罪可至地狱森刑。”圆痴和尚闭上眼睛,两行清泪顺着流了出来,低声念叨着:

    “还请施主,给老衲一个痛快吧…”

    “顽固不灵!”毛锐嘴上说着狠话,内心却有些奇怪,所以才没有直接杀了他。

    这个老和尚,一开始与自己交手的时候,还异常勇猛。

    可当自己用灵隐寺的基业与僧人性命威胁他,他却软了下来。

    如今寻到了孩童,他也不反抗,只求一死。

    “还请留人!”

    一名比圆痴和尚还年迈的和尚,扶着墙壁,看似很费力的走进了院子。

    “见过主持!”武僧们双手合十行礼。

    “咳咳…“灵隐寺主持‘圆净’大师,艰难的挪动着脚步,激烈的咳嗽着。

    “主持,罗汉首座他!”两名武僧赶紧扶住圆净主持,但见到圆净主持一脸难受的模样,就没有继续再往下说。

    “灵隐寺主持,见过这位大人。”两名武僧把圆净主持扶着走到毛锐面前,与圆痴和尚肩并肩。

    而圆痴和尚,就算是知道了圆净主持的到来,也没有睁开眼睛。

    “你不仅受伤了,还中毒了?”

    毛锐见圆净主持嘴唇泛白,两眼凹陷,且病恹恹的,于是口气不重的问到。

    圆净主持点头,叹气瞧了不远处的安康郡主一眼。

    “这伤与毒还都是…拜这位安康郡主所赐。”

    接下来不等毛锐询问,圆净主持便主动把孩童丢失一事的缘由,全部托出。

    “早在二十年前,我们灵隐寺还没有这般规模,就连铸金佛的钱银都没有,这还都多亏了,安康郡主父亲的资助。

    说起来…怪就怪我们的上一任主持,他起了贪念,没有守住本心啊!”

    圆净主持悲哀的摇了摇头,讲道:

    “安康郡主在两年以前带着四名随从逃到本寺,我与圆痴师弟念及他父亲的资助之情,便帮着她躲了起来。

    却没想到,她背地里瞒着我利用了圆痴师弟,为其日夜挖通暗道,意欲抓走一些还未开智的孩童,送往漠北培养。”

    注意:至于这利用,定是逃不过一个情字,色也!

    “所以…”不等圆净主持继续说,毛锐便替他说了起来。

    “当你得知消息了以后并不同意,于是…这老和尚便与安康郡主狼狈为奸,毒害了你。

    是也不是?”

    “正如大人所言。”圆净主持点头默认。

    “圆痴师弟是寺内出了名的武痴,一直呆在罗汉殿内习武打坐,不经人情世故,更不知人间险恶。

    还请大人能够法外开恩,饶他性命。”

    圆净主持与圆痴和尚是一个师父调教出来的,奈何圆痴和尚痴武成性,从来没有出过寺门,所以才会被安康郡主迷失自我。

    而前朝安康郡主痛恨大明,想要把一些境内孩童输送到漠北,再将这些记忆并不深刻的孩童,一一洗脑,变成他们元人。

    这一招,不可谓不毒辣!

    “法不可废,他助纣为孽,本官只能保他一个全尸。”

    既然做了不该做的,那就要为自己的后果买单,在这世上没有人能够避免。

    “快马加鞭,将这里的情况通知刘知府,派人把孩子们接走。”

    毛锐挥手对着一名锦衣卫命令道。

    就此,开封府孩童丢失一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