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锦衣镇大明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代浙东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代浙东王

    “呵呵。”慕容煜抿着胡须,干笑两声,精芒闪烁:

    “我倒不是太在乎官爷口中所说的那些,只要两个年轻人能够互相看上了眼,那一切自是,水到渠成。”

    虽然慕容煜对毛锐夸下的海口非常心动,但也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需要矜持一些。

    话语是一门艺术,一点不假!

    “也好,如果他们二人合适,那本官会让人算准良辰吉日,三书六礼,一样不少。”

    毛锐含笑点头,与慕容煜达成了共识,如若能帮程二虎娶妻生子,这也算是对死去的程大象,一个交代!

    “程二哥,你是哪里的官啊?”

    “嘿嘿嘿,俺好像是个京官儿,还有官职在身。”

    台子上,高壮的程二虎与娇小的慕容巧儿站在一起,互相唠着家常。

    “官爷,恕在下失陪。”

    慕容煜对毛锐作了个揖,随后轻手轻脚的绕到二人身后,想要趁机了解一下这个未来的女婿,到底有何本事!

    “锦衣卫大人,既然此处已经无事,那小的们便去巡街了!”

    李根撵跑了一众文人墨客以后,来到毛锐身前,行礼道。

    “不用巡了。”毛锐观这李根很懂人情世故,摆手道:

    “回去与知府道个别,准备再过几日,调入应天府北镇抚司听令吧。”

    调动人员,还需毛锐回京之后,亲自盖印审批才行。

    “谢过锦衣卫大人!”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李根当然不会拒绝,感恩戴德的谢过毛锐以后,才在一众衙役的恭贺中离去。

    “少爷,连二虎这个呆子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良人,真是羡煞到奴婢了!”

    秦笑笑扭着水蛇腰上前,令毛锐内心一动,因为自己想要遇见的故人,还未遇到。

    “驾!”

    忽然间,阵阵马蹄声响起,一名锦衣校尉焦急的赶来。

    “报!佥事大人,京中有变,指挥使大人传信让您立即返京,入宫面圣!”

    锦衣校尉翻身下马,呈上信件,单膝下跪,拱手行礼。

    “发生了何事?”

    毛锐伸手接过信件,拆开看过以后,的确是便宜老爹的字迹无疑。

    “刑部牢狱失火,以吴通为首的一干浙东官员秘密逃离京师,京军营卫也随之叛逃了,整整三千人!

    并且他们还劫了不久前,刚被圣上发配边疆充军,周桢一家老小的囚车!

    属下于昨日得到准确消息,吴通等人以浙东;嘉兴府、台州府、宁波府三座城池,举旗造反,广纳兵丁!”

    刑部失火,吴通叛逃。

    劫了周桢囚车,以浙东三城为基石,开启了大明又一场,对抗之斗!

    竖日,京师皇宫。

    朱元璋坐在太师椅上微眯虎目,晒着太阳,毛骧守在身旁。

    至于朱标,则是去送他的那些弟弟们,前往封地就藩!

    吴通与浙东党的叛逆造反,让朱元璋意识到了有些事情,的确是不能一拖再拖。

    所以才会临时决定,让太子送诸王,离京就藩!

    踏踏踏!

    两道脚步声响起,风尘仆仆的毛锐与凉国公蓝玉,二人同时入宫。

    “吾皇,圣躬安!”

    在半路上,毛锐跟蓝玉已经暗中商量过,既然皇上能让他二人一起前来,那此次讨伐吴通等人,应该还是他们两个,相互配合。

    “朕安。”朱元璋闻声懒洋洋的睁开双眼,看着面前老一代的虎将,与年轻一代的能臣,嘴角漏出笑意:

    “只因咱的一时瞌睡,竟让一些个不成器的野猴子,诞生了上山称王的荒缪想法。

    两位卿家,如何看待吴通等乱臣贼子,造反一事?”

    “回皇……”

    “咳咳!”毛骧见小崽子想要张嘴,连忙轻咳两声,示意回答一定要附和帝心。

    “那还用说吗?臣早就看那个吴通不顺眼了!”蓝玉莽莽撞撞的开口,刚好替欲言又止的毛锐解了围。

    “只需皇上给臣兵符,不出半月,臣定要让他开城投降,悔之过错!”

    蓝玉心直口快,话糙理不糙,朱元璋只是笑着点头,将目光看向了毛锐。

    “回皇上。”毛锐整理了一下头绪,低声言道:

    “吴通与周桢等人,在朝为官多年,均为一部之首。

    作为大明臣子,只知食君禄,而不知思君恩,此乃忠孝仁义皆全无。

    而暗结逆党,经营派系,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听到这,朱元璋眼底闪过一丝满意,只听毛锐继续道:

    “臣以为,朝廷可以出示缴文,将吴通、周桢等人的恶行昭告天下。

    如此!朝廷出师有名,百姓同心,军中士气可用,必能一路势如破竹,剿灭乱党。”

    “好!毛家小子,说的不错!”杀人又诛心,这很符合帝王心意,朱元璋抚掌轻笑,吩咐毛骧道:

    “你去让章中丞在三日之内,写出一篇讨伐缴文,咱要让天下百姓,认清这些贼子的嘴脸!”

    “是!”毛骧俯首应答间,对小崽子举起了一个大拇指,扭身离去。

    而蓝玉作为粗汉,倒是很不在乎这些,毕竟打仗才是他的强项,至于出谋划策,他哪是那块料?

    “凉国公听旨。”朱元璋在椅子上站了起来,负手望着空中白云。

    “朕封你为讨伐上将军,五日后起兵三万,肃清浙东三城!”

    “臣蓝玉,领旨!”有仗要打,而且打的还是与淮西不对付的浙东,蓝玉当即乐呵呵的领旨。

    “武威伯听旨。”朱元璋话锋一转:

    “朕封你为讨伐总督,监管一切军事要务,凡是不听令者,皆有斩杀之权!

    必要之时,可以配合讨伐大军,袭城作战!”

    毛锐面色一正,俯首领旨:“臣毛锐,领旨!”

    洪武年间。

    吴通逃离刑部大牢,串通朝中大小浙东官员,京营数千兵甲,逃离京师。

    回到浙东地界以后,靠着吴氏经营了数年的关系网,收纳山匪恶徒,释放府衙牢狱犯人,出资招募兵丁与江湖人士。

    时间不到三日,便已经有了两万男丁,甘愿为其效力。

    一时间吴通意气风发,摇旗造反,喊响了大明腐朽,应当自清的口号。

    且自冠为:一代浙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