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感觉你真神 » 第045章 遇事不决,求神问鬼

第045章 遇事不决,求神问鬼

    李夏说:“就不是什么敬畏天地神灵。”

    “现代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教,人们指着一个黑影说,这是鬼,会吃人的。”

    “后来小孩发现,黑影哪里会吃人。”

    “打雷闪电也一样,华夏先民看到了,说什么天公大怒,不是的。”

    “虽然害怕,但慢慢发现,只要不跑出山洞去,也就不会被雷劈死。”

    “当真以为华夏先民什么都不懂?”

    李夏说:“什么都扯在神灵鬼怪身上,那就是看不起华夏先民,真以为是上天如何如何。”

    “人的心灵会自动依靠上去。”

    “于是西方先民就有很多神怪,人都是臣服于虚幻出的人格。”

    “华夏先民呢,人定胜天。”

    “也就是华夏先民知道打雷下雨都是有的,只要出去打猎时碰到打雷闪电了,赶快跑回山洞里去,打雷下大雨也没用,伤害不了自己。”

    “于是,知道上天虽然很厉害,但人可以去战胜,让上天伤害不了自己”

    “于是,华夏先民不同了,依靠自己来治洪水,因为都知道的,上天虽然下了很大的雨,但只要人心齐,就可以战胜。”

    李夏说:“那怎么会用示字加申字来做出神字?”

    “示字演变成,怀有感情的从心里表达什么,也就是华夏先民此时心情很激动想说出什么话来。”

    “什么时候想说话?”

    “什么时候都可以说话,这叫言。”

    “但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地方,抱有情感一样说话,就不是一般的说话。”

    “也就是陈述说明,特别强调。”

    李夏说:“比如说,此时我在屋里,听到一声声巨响,害怕得不得了。”

    “一个人跑来大喘气恐惧的和我说,好多的电,我出去一看,真的是。”

    “于是,这个人怀着强烈的情感来特别强调的表达一件事,这种行为称之为神。”

    “天空中很多很多闪电,野猪群吃庄稼了,敌人打来了,这人的心情就和看到超多闪电一样的害怕。”

    “所以,神的本意是这样,抱有感情从心里表达陈述说明什么,还特别强调。”

    李夏说:“那神怎么会虚幻成人格呢?”

    “刚才说了,说话称做言,抱有感情说什么还特别强调,这种行为是神。”

    “看多了几次,多经历几次,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于是呢,平常什么时候会心情特别激动呢,第一个嘛,就是先辈去世了。”

    “第二个敌人打来了。”

    “第三个野猪吃庄稼了。”

    李夏说:“这些是呢,都是部落里的大事,也就会竖根杆子,挂上旗帜,这是中字。”

    “族人围拢在旗帜下,各个都想神,说些自己的看法,但知道的不多,话说不出来,又或是说出来,很让人听不懂。”

    “有一个人就特别神。”

    “说的话总是人们想说的,还听得懂。”

    “于是,人们称这人为神,专门指代他,表示这人的神也是民众的神。”

    “有个字,伸展的伸,单人旁的伸,延伸扩展,说的就是这个。”

    “就表示人聚集来,事情商议了,话说了,人又散了,不和电有关。”

    “所以单人旁这个伸,有扩散,伸展,延伸等几种意思。”

    李夏说:“那神怎么变成虚幻的人格了呢?”

    “因为神这个人给出的话,直接让约定大事、竖杆子、聚集商议事情,让民众激动的想说话的行为失去意义。”

    “有这样的人在,神这种行为不用了,有什么事问这个人就可以了。”

    “于是就有了求神词语。”

    “民众不知道,神知道,所以求。”

    “什么游神野鬼、鬼斧神工,说的也是一种人类行为。”

    “既然神这么厉害,都懂得人们想说什么,也就是他自身体会过的,知道的,这样才能说出来。”

    “也就会不需要自己去打猎什么了,专门研究其中的道理,人们供奉食物给他。”

    “只要神能解各种问题,也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崇拜的人。”

    “于是,在这个人死去后,人们对他就有特别的对待,也就是圣的来源。”

    “土之上,受到供奉的去世者,意思是连大地都甘心在圣之下。”

    “于此再来区分,还活着的人称作是神人,也不缺食物,只要研究道理,说明白就可以。”

    “于是就知道神明是意思了。”

    李夏说:“明,日月,延伸意为光照。”

    “日月给出光芒,让人明了,知道亮,暗的区别。”

    “也就是,明的延伸意,他人说出什么,让我知道事物的区别、道理。”

    “这是明。”

    “神明二字结合,本意就是,神人研究道理又让人们明了事物的区别道理。”

    “只能让自己明白道理的是神人,让其他人也能明白道理的神人才是神明。”

    “神明的原义也是一种人类行为。”

    李夏说:“然后呢,同样的事物,却有两种正确的道理,华夏先民难以分辨,很疑惑。”

    “神人也不知道哪种更好,就说了,河边的石子有光滑,也有棱角的。”

    “有方的,有圆的。”

    “就像这两种正确的道理同时存在。”

    李夏说:“总归只能有一种正确的道理先用才行,你们才不会犹豫。”

    “你们去拿来不同的石子吧!”

    “光滑石子代表着第一种正确道理,棱角石子代表着第二种正确道理。”

    “哪种多,那就是上天和先辈让你们选择的。”

    李夏说:“没错,要提上天和先辈的选择,这样华夏先民的选择才是都认可的。”

    “都敬畏上天和崇敬先辈的,不能让人反驳,这上天也不是虚幻的人格。”

    “而是自然。”

    “于是这种行为,也就是鬼!”

    “鬼的甲骨文符号,是跪着一个人,带着两个面具,一个在前,一个在头顶。”

    “绑的线加头,这个人还跪着。”

    “跪着的意思是,比起站着,跪着这样的姿势不好攻击,不好防守,也就是臣服。”

    “可不是对谁都能随便跪的。”

    李夏说:“鬼的本意,代表的就是这个人是以上天和先辈的名义来分辨哪种道理对。”

    “依据某种方法确定不确定的。”

    “鬼的字形来源,也是和神一样,来源于这种社会行为。”

    “现在残存的词语,神使鬼差,神藏鬼伏,怀有鬼胎,鬼斧神工,鬼灵精怪。”

    “说的不是虚幻的鬼魂,这鬼的本意是,不明确、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某件事,某个人按照道理选一个来应对。”

    李夏说:“鬼和神一样,原本是一种社会行为,随着发展转而指代某个人。”

    “都知道甲骨文是烧裂龟甲、兽骨刻字来的,让你们去捡不同的石头来确定上天和先辈的选择,这太繁琐了,还累人。”

    “于是乎,把骨头烧了,看看裂痕的不同,哪一种多,哪一种少。”

    “这样也是先辈的选择。”

    李夏说:“没办法啊,华夏先民懂的道理、知识也是慢慢发现的。”

    “最开始不可能什么都会。”

    “就和做选择题一样,反正都可以对,那就选一个。”

    “于是,判定先辈选择的人被称呼为鬼。”

    “而跟鬼很多时候沾边的,也就是占卜。”

    李夏说:“这骨头烧裂了,形成的裂痕就是占卜的卜字形。”

    “一个朝上,一个朝下,来辨认多少。”

    “这会有问题,转一圈也可以。”

    “于是乎,烧骨头之前,先钻个洞,确定这个洞是朝下,还是朝上,占、卜两个字也就有了。”

    “合在一起,也就是依据某种方法确定不能肯定之事,这种行为名为占卜。”

    “鬼呢,是依照先辈的道理对应不确定,根据一定的方法来做出选择。”

    “问鬼的本意就出来了。”

    “你们不知道什么事,经常找一个人确定,说不定,你们还会给他取个外号。”

    “那华夏先民,称呼这个人为鬼,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