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1978年代 » 第二章 交易所

第二章 交易所

    第二天早上,方宁吃完早餐便出了门。

    他没有先去交易所,而是在汇丰银行先开设一个银行账户,拿出昨天的八万港币交给了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满脸惊诧,她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才是刚成年的少年,能拿出这么一笔巨款。

    要知道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售货员一年的工资也不过7000港元。

    她能感觉到这笔钱来路有些不寻常,毕竟少年的穿着很朴素,这很让人容易怀疑到这个钱的来路,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方宁收好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便离开了营业大厅,别人的态度对他来说不是很重要。

    赶到了香江交易所而距离开盘还有不少时间,但交易所的门口已经人潮涌动偶尔还有几人对股票不同意见的争执声。

    自从1969年12月17日由华商李福兆牵头筹备的“远东交易所”(远东会)正式开幕。这是香港第一个专门以华人为服务对象的证券交易所,打破了外资在证券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

    以此为起点,香港的证券市场进入了群雄逐鹿的“四会时代”:1969年成立的“远东交易所”(远东会),1971年成立的“金银证券交易有限公司”(金银会),1972年成立的“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最早的“香港证券交易所”(香港会)。

    四会争相放宽上市条件,争取上市企业,同时经纪行业的竞争性大增,下调佣金,提供保证金。

    70年代开始,全球兴起了一股放松金融管制的“自由化”浪潮,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1973年,香港解除外汇管制;1974年开放黄金市场(黄金进出口自由);1977年建立商品期货市场;1978年放开外国银行在港设分行条件,开放银行牌照;1978—1982年间彻底实现资本进出自由——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港”。

    政策上的壁垒完全被清除,辅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前20年打下的工业贸易基础,此刻的香港,已经和世界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而1978年以来内地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为香港的资本提供了绝佳的回报率——而这样的历史机遇,比如像十几亿人口的市场从封闭到开放的进程,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某种意义上说,维多利亚港湾孕育出这颗东方之珠,是多种内生和外生因素碰撞的结果。有必然,也不乏偶然。

    而香江股市典型的指数便是恒丰指数,简称恒指。恒指是投资融资的交易所!是政治经济社会的晴雨表!是国际资本的角力场。

    张宁没有着急,而是走向了门口人群拥堵的报亭处,等待片刻后细细挑选了几份报纸。

    消息对股市的影响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这时候炒股的人没有太缺钱的,大家在开市前基本都会买份报纸以了解最近的消息。

    方宁坐在交易大厅的座椅上,刚开始浏览报纸上的财经内容便被一条文章所吸引,长江实业集团有意拓展公司业务收购英资企业青州英妮。

    如果没记错的话,长江实业1980年还会收购和记黄埔公司成为巨无霸公司,而长江实业所布局的多项业务都与方言的未来规划有着严重的冲突。

    长江实业以及和记黄埔在如今的香江企业都不是小公司,而长江实业更是由李加诚执掌的。

    和记黄埔的核心业务港口地产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对于方宁未来的商业版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得尽快积累资本了,还没开始就有一个大敌挡在前面。方宁将皱褶的报纸放在一旁,面带苦笑的小声自语。

    “开盘了”就在这时交易厅内有人大喊,随后一阵人声嘈杂,整理下衣袖后方宁走向了投资部,想要投资炒股还得先开设个股票账户才行。

    简短的时间便开完账户后,方宁站在大厅交叉着双手观察面前的股票大屏幕,在浏览一个个红绿色闪烁的股票时,心里突然有阵直觉而目光随之停留在一个开盘便急跌的股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