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邺城令 » 第三十八章 薛敬的故事

第三十八章 薛敬的故事

    薛敬,大赵上柱国、武安侯薛芝焕独子。

    提起这位宝贝疙瘩,老侯爷也是一脑门子官司。

    薛芝焕为人秉性耿直,惜言如金;虽一生战功赫赫,位高权重,却是深谙功高盖主的道理。

    作为臣子,当皇帝对其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时候,若再不夹起尾巴做人,那么下一次皇帝亮出来的可就是屠刀了。

    所以,薛芝焕平日极其低调,对任何人都是客客气气,丝毫不摆侯爷的架子,哪怕是对比自己官职低很多的一般官吏,亦能做到以礼相待。

    即使皇帝让他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薛芝焕依旧没有半句怨言,所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大概就是薛芝焕这类人。

    薛敬则恰恰相反,从小调皮捣蛋,飞扬跋扈,往他爹朝中同僚的官帽里撒尿,更是把朝廷给薛侯的各种赏赐,眼睛都不眨一下偷出去换酒喝。

    贵为侯爷世子,薛敬怎么会缺那二两酒钱,他的这些败家行为,只有一个原因——高兴!

    千金难买爷高兴!

    倒退十来年,那时薛芝焕脾气也大,把薛敬吊起来不知打了多少皮鞭,胳膊粗的棍子打折了几十根。

    只是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唯一的作用就是给薛敬造就了一副好筋骨——孩子相当扛揍。

    有一次,薛芝焕曾经提携过的一位外放官员,进京述职时顺道给老上司带了点当地特产。

    这位官员对该地的特产赞不绝口,极力推荐,然而等打开看时,脸都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换成了两只癞蛤蟆。

    不用查,府里上下都知道,一定是薛大宝贝儿搞的鬼。

    那一天,薛芝焕拎着棍子,满院子追着薛敬揍,薛府鸡飞狗跳,薛敬鬼哭狼嚎。

    赵琬听说这件事以后,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替薛敬解围:“老哥哥不要上火,孩子们慢慢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做父母的就不要太操心了。朕跟你一样,也是整天为子女的事着急上火。只要不是太过胡闹,就由他们去吧!”

    君臣之间,难得有如此轻松温馨的时刻,宛如民间寻常老友相聚闲谈。

    弄的薛芝焕非常尴尬,只得连连叩头谢罪:“陛下贵为天子,几位殿下何等尊贵,犬儿安敢与龙子相提并论。”

    赵琬之所以这么做,原因也只有一个——放心。

    世子越是荒唐不羁,皇帝越是放心。

    等到薛敬到了加冠的年龄,撩鸡逗狗性子才渐渐收敛了一些,何况薛芝焕已过花甲之年,也揍不动了。

    但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堂堂当朝侯爷的儿子,整日游手好闲,不管怎么说,影响终归不太好。

    薛芝焕便委托朝中同僚好友,依礼制上疏皇帝,在原籍青州为薛敬请了个刺史府校尉的差事。

    赵琬自然没的说,当场应允,一道圣旨送薛敬去了青州赴任。

    薛芝焕总算了了一桩心病,只是苦了青州刺史苏俊,这烫手的山芋接不是不接也不是。后来所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太过分,尽量不去招惹薛大世子,反正青州的州政也不指望这位爷。

    庆幸的是几年来,薛敬虽然没有突出的政绩,倒也没再捅出什么大的娄子。

    高破虏对这位薛大世子荒唐事迹,自然是有所耳闻。

    只是他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会在这种地方,以这种方式与薛敬见面。

    看来,这位当朝重臣的宝贝儿子,未来武安侯爵位的唯一继承者,曾经令整个京城官吏士民闻风丧胆的薛大公子,依然是狗改不了吃屎啊!

    所以当听到薛敬自报家门,高破虏除了对这种“请”人方式多少有些不悦,并没觉得太多的意外。

    甚至就连高破虏都认为,以薛敬往日的“丰功伟绩”来看,他是有能力和手段做这些事的。

    皇帝陛下尚且纵容不管,他又何必闲操这个心。

    尽管高破虏对薛敬搞的这出恶作剧十分看不惯,但冲着武安侯的情面,他并没有表现得太明显,还是十分客气地上前打了个招呼。

    高破虏道:“原来是薛大公子,久闻世子率性洒脱,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就连这请人的方法亦是别具一格。”

    薛敬当然听得出高破虏话中的讥讽之意,但他并不以为忤,笑道:“高将军严重了,将军乃朝廷栋梁,蓟州一战名满天下,又深得陛下器重,区区武安侯世子的虚名,在你的眼里又算得了什么。”

    “在下对将军仰慕已久,早就有心一睹将军风采,只是您军务繁忙,始终无缘得见。”

    “不久前得知将军欲来青州一行,无奈之下出此下策,望将军莫怪。”

    薛敬言辞之间甚是客气,只是于情理不合。

    既然要见,到了青州自然可以如愿,又何必枉费这么大的周折。

    高破虏一时猜不透薛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然并不打算当场拆穿。

    但他急于知道陈鹰沈策护送着晋王去了哪里,这件事才是当务之急。

    于是附和道:“世子谬赞,在下只是奉皇帝圣命行事,何敢劳世子如此费心。在下有一事不明,当面请教世子。”

    薛敬一伸手,摆了个“请”的姿势:“您说——”

    “世子既然清楚在下行踪,想必一定获悉晋王殿下也到了此地,不知世子可否知道殿下如今去了哪里?”

    然而薛敬表现得十分意外,忙道:“怎么,晋王不见了?在下只是差人去请将军,并没有见到晋王。”

    高破虏顿时心中大呼不妙,只听薛敬继续说道:“高将军不必着急,如今天下承平,晋王殿下又有陈鹰沈策二位保护,想必不会出什么意外。况且此地离青州不远,晋王一行此时已经到了青州也未可知。”

    “我这就派出人马四处打探,一旦有晋王消息,立刻禀报将军。”

    高破虏虽然万分着急,目前也只能这样了,无奈道:“如此先谢过世子了!”

    “高将军说哪里话,此事乃我责无旁贷,晋王若在青州有个三长两短,恐怕你我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将军放心,我定当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