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邺城令 » 第四十七章 往事扑朔迷离

第四十七章 往事扑朔迷离

    高破虏“腾”地站起身,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就走。

    他心中有无数个疑问,想要立刻见到陈鹰问个清楚。

    激动、不安、迫切,种种情绪一齐涌了上来,从刺史府正堂到府门外,不过百余步,高破虏却如同走了几个时辰一般。

    不错,来人正是陈鹰!

    只是此时的陈鹰极其狼狈:锦蓝色的大氅沾满了灰尘,已经分不清底色;头上的发髻歪到了一边,几绺头发披散开来,紧紧贴在额头上;脸上由于长途跋涉沾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被汗水一浇,冲出一道道沟。如此一来,倒显得陈鹰的脸没那么黑了。

    陈鹰!

    陈鹰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擦着汗,正在刺史府门前来回兜着圈子。听到有人喊他名字,一抬头,正望见高破虏急匆匆走下台阶。

    陈鹰不由得狂喜,未曾见礼先正了正衣冠,正准备见礼,高破虏一把抓住他胳膊,道:“免了免了,为何只有你一个人,晋王他们呢?沈策在什么地方?”

    高破虏不问还好,一问之下,陈鹰原本咧着的大嘴突然扭曲了起来,眼圈发红,声音发颤,哽咽道:“将军,您怎么会在这里?属下们找您找的好苦!”

    高破虏道:“一言难尽,走,先进去再说!”

    陈鹰一口气喝了五盏差,吃了三盘点心,直到一长嘴能从喉咙里看到食物方才停住。详详细细地向高破虏与苏俊汇报了连日来的经过,

    那天夜晚,陈鹰沈策遵高破虏吩咐保护晋王。

    一夜无事,次日清晨,二人伺候晋王赵恂梳洗完毕,一起去请高破虏准备出发。

    陈鹰敲了敲房门无人答应,推开门见高破虏仍未回来。

    沈策正感到奇怪,这时,店小二手匆匆走上楼。手中捧着张字条,恭敬地呈给沈策。

    伙计赔笑道:“二位爷早,请问哪位是沈策沈大爷?”

    沈策道:“我就是,你找我何事?”

    “有位客人在柜台留了张字条,说是让小的交给您!”

    “哦,有这等事?”沈策疑惑着伸手接过字条,只见上面写着“不必等我,尔等可先行,出镇三十里汇合——高破虏。”

    沈策道:“伙计,这字条是何人所留?”

    小二笑道:“小的不知,一大早开开门就看见在柜台上,没见到什么人放那的?”

    沈策挥了挥手:“知道了,你去忙吧!”

    “诶,小的告退。”

    沈策拿着字条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双眉紧锁,疑惑不解。

    陈鹰一把夺了过来,打眼一扫,说道:“没错,这正是公子的手迹,咱老陈虽然识字不多,但公子的字还是不会看错的。老沈,别愣着了,咱们就按公子吩咐,先行一步,到前面再与公子汇合。”

    沈策连连摆手:“此事蹊跷,你容我想想。”

    陈鹰撇着嘴道:“老沈你也忒小心了,公子留下话说的明明白白,让咱们先行,你还有啥可犹豫的,耽误了行程,我可不管啊!”

    沈策道:“话虽如此,可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哪里不对?”

    “公子既然能回来留下书信,为何不当面告知你我,这样岂不更省事?再者若真的如信中所言,公子遇到麻烦一时脱不开身,咱们也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这些事陈鹰是想不明白的,也懒得去想,像这种动脑子的事通常都是交给沈策。

    陈鹰抓着后脑勺问道:“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不方便咱们知道呢,无论如何这字迹总不会有假。再说咱们公子是何等样人,这天底下有什么事是他应付不了的!”

    沈策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可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赵恂从房间走了出来问道。

    “回公子,属下正要向您禀报。”沈策双手递上字条。

    赵恂结果字条,看了看,笑道:“这有何难,破虏既然有书信留下,咱们到前面等着便是。”

    陈鹰咧着嘴,大声道:“我就说嘛,老沈一向总是小心翼翼,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能有什么事!”

    沈策无奈地白了他一眼,既然晋王发话,只得照办。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赵恂比他俩,大了不知道有多少级。

    隐王镇东三十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山间平地,北面绵绵群山,一眼望不到头。南面紧挨着山路有条小河,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河对岸是片树林。

    一名公人打扮的人正端坐在马上,伸着脖子手搭凉棚,像是在等待什么人。

    陈鹰沈策保护者晋王赵恂,出了隐王镇一路向东疾驰,不到一炷香时间便已赶到。

    这名公人远远望见,急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赵恂马前,单膝下跪抱拳道:“小的薛五,见过晋王殿下。”

    赵恂奇道:“你认得我?”

    薛五道:“回王爷,小的命浅福薄,无缘识得王爷金面。”

    赵恂更感兴趣了,见薛五不仅长得精明干练,说话更是入耳,打趣道:“既然不认得本王,怎么知道就是我呢?”

    “嘿嘿——王爷容禀。”

    这薛五不愧是个干吏,面对当朝晋王,没有丝毫怯意,回道:“小的是青州府的衙役,得知晋王殿下即将巡行至此,青州刺史苏俊苏大人特命刺史府参军校尉薛敬前来迎接王驾。”

    “薛敬?”

    赵恂听到薛敬这个名字,内心微微一动。皇帝此番命赵恂巡查山东各郡县,原因之一便是由武安侯世子薛敬而起,目的是调查其种种不法情事。

    想不到他竟主动前来迎接,这倒令赵恂颇感意外。

    就连沈策也不明所以,一时弄不清楚薛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莫非薛敬探听到了什么风声,名为迎候,实则暗中欲对晋王不利?”

    “不不!”沈策马上否定了这种看起来有些荒诞的想法:“莫说此事尚未开始调查,即便真的证据确凿,薛敬纵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行此谋逆之事。”

    赵恂看起来似乎并不感到意外,问薛五道:“薛敬现在何处?”

    “回王爷,薛大人陪着那位高破虏高将军去了兰陵郡,有流民聚众为乱,高将军说担心王爷有危险,先行一步前去处理。临行前命小的在此等候王爷,待事乱平息,再来迎接殿下。”

    赵恂道:“原来如此,你头前带路,咱们慢慢跟上便是。”

    “遵命!”

    沈策忽道:“王爷且慢!”

    走到薛五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问道:“我且问你,那位高将军长的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