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邺城令 »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五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几乎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

    趁夜偷袭、骑兵冲击、两翼夹攻、里应外合,近八千流民队伍,面对仅有自身半数的官军,并没有展现出该有的战斗意志。

    不到两个时辰,流民便被冲得七零八落,阵亡一千余人。

    陆九如等一众头目除率领数百亲兵突围外,剩下的几乎全部投降官军。

    这已不是第一次了,本来这些流民也大都是临时起意。

    左右是活不下去,流民队伍来了随众相应;等到官军进剿,打不过,便投降。

    对他们来说,跟着谁混都一样,所求的不过是有口饭吃而已。但凡有片瓦遮身,半亩薄田,又有哪个老百姓愿意起来造反。

    众人各忙各的,只有陈鹰,自战斗结束便一头扎进投降的流民中左翻右找,又挨个扒开地上的尸首,找了半天也没发现那个薛五的踪影,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气呼呼地对对高破虏道:“将军,属下仔细查看过,并未发现薛五的影子,莫非人间蒸发了不成?”

    高破虏道:“此人既然能行此阴谋诡计,想必早已想好的了脱身之策,不会让我们这么轻易找到。先不必管他,以后再慢慢追查不迟。”

    话虽如此,陈鹰仍是懊恼不已。

    苏俊命令刺史府掾属,清点战损,造册备查,主恶立即斩首,胁从者一律宽宥,各归本家。

    然而这些流民不止有青州百姓,还有陆九如自附近州郡裹挟而来,本地一无房产,二无田地。苏俊只得将他们遣返原籍,路途遥远,缺衣少食,这一路上不知又有多少流民死于途中。

    办妥这一切,苏俊来见晋王请罪。

    赵恂看着满地流民尸体,不住地哀叹道:“这些都是我大赵子民,今日虽助纣为乱,亦不忍将之朴实荒野。”

    “苏俊!”

    “臣在!”

    ”速将这些乱民尸首妥善安葬!“

    “喏!”

    回到刺史府,天已经亮了。众人索性都不去休息,就在刺史府正堂陪着晋王赵恂闲谈。

    辰时末接近戌时,薛敬终于赶了回来。

    一进府,径直来到晋王赵恂面前跪倒请罪:“启禀王爷,臣带领两百骑兵追赶陆九如残部一百二十里,可惜还是让他逃了。薛敬办事不力,请晋王殿下责罚!”

    赵恂毫不在意地挥挥手,呵呵笑道:“世子辛苦了,去年朝廷派十万大军都拿他不住,可见此贼甚是狡诈。你起来吧!”

    薛敬不为所动,继续道:“此事全因薛敬而起,致使殿下身临险地,薛敬万死难辞其咎,请殿下责罚。”

    赵恂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王此次有惊无险,全赖各位尽心竭力。本王要具表上奏陛下,为各位请功。”

    高破虏看见薛敬,忽然想到了青鸾,此时也趁机说道:“薛世子,青鸾姑娘此次也随高某来到青州,她既是世子的属下,如今也该完璧归赵了。”

    薛敬道:“高将军严重了,薛某早就说过,青鸾并不是我的属下,今后要去哪里,全凭青鸾姑娘自己的意思。”

    高破虏一时语塞,其实经过这几日接触,从内心来讲,高破虏已不似开始那般对青鸾有所抵触。

    只是青鸾终归曾是薛敬下属,碍其身份,高破虏也不得不如此。

    此时青鸾就站在高破虏身后的一处角落里,听众人谈及自己,完全不知今后命运如何,低下头默默不语。

    除了高破虏、薛敬以及陈鹰了解内情,赵恂、苏俊,包括沈策在内,全都不明所以。”

    赵恂一脸疑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薛敬走到赵恂身边小声耳语了几句,赵恂听罢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这件事我原本不便多言,不过说起来青鸾姑娘也算是本王的救命恩人,自然不能怠慢。”

    人类自从诞生以来,便有着吃瓜的习惯。此时刺史府内一片祥和,主仆之间相谈甚欢。

    赵恂道:“高将军乃朝廷栋梁之才,身边怎能少得了人照顾。陈鹰沈策你们二位皆是粗糙汉子,这等精细之事是万万无法胜任的,是也不是?”

    一边说着,一边以目光示意他们二人。

    陈鹰平日大大咧咧,脑子简直一团浆糊,今日不知怎的,竟突然通透了起来,忙回道:“王爷英明,简直说道咱老陈心坎里了!”

    赵恂笑道:“本王只是建议,具体如何,还要看青鸾姑娘的意思。”

    青鸾羞赧地底下头,脸色艳如晚霞,轻轻地道:“一切全凭王爷做主。”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陈鹰和沈策作为高破虏左膀右臂,二人性格可以说完全相反。

    陈鹰大大咧咧,行事较为鲁莽,遇到问题只管一股脑地往上冲。沈策更像是一位智将,头脑清晰,处处小心谨慎。

    这次隐王镇危机虽然过去了,但仍有许多问号在沈策脑海中久久盘旋,挥之不去。

    他不止一次对高破虏道:“薛敬作为堂堂武安侯世子,金钱名利自然不在话下。但即便如此,要经营如此庞大奢华的一处隐秘场所,绝非易事。更何况他还笼络众多江湖人士,依属下看,此事绝非如表面那样简单!”

    高破虏也十分赞同沈策的分析,道:“言之有理。不过最令我感到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人处在他那样的情况,避之唯恐不及。而薛敬竟然大大方方地向我展示,而后又轻描淡写地将之毁掉。”

    “这几日我们所遇之事,看起来桩桩件件都与薛敬有密切关联,然而每件事他又能解释得合情合理,让别人抓不住任何把柄,此人城府之深,可见一斑。”

    沈策道:“薛敬如此作为,属下担心此行我们恐怕无功而返。”

    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沈策似乎欲言又止,犹豫了好半天终于鼓起勇气道:“将军,有件事属下思来想去,觉得不能不向您禀报。”

    “何事?”

    “三日前,陈寔老前辈来过了,当时您不在府中,陈老前辈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有这等事?为何今日方才提起?陈老前辈来青州可是有什么事?”

    “他不让告诉您。前辈说他要去泰山五柳山庄,替将军解决一桩麻烦。”

    高破虏这才想起来,那日围剿陆九如叛军,他出手重伤了一名似乎是五柳山庄的弟子。陈寔此去泰山,恐怕正是为了这件事。

    高破虏心中升起一种不祥之感,五柳山庄纵横江湖数十年,凭陈寔一人绝讨不到便宜。

    高破虏急道:“我要赶去五柳山庄一趟,晚了就来不及了。”

    沈策道:“将军若去,请带上我和陈鹰,到时也好有个帮手。”

    “不必了,晋王身边也要有人保护,这一次,万不可再生枝节。”

    “既然如此,属下遵命便是。将军何时出发?”

    “明日一早,待我向晋王辞行之后便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