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轼语 » 第三百五十三章 贡举考试

第三百五十三章 贡举考试

    北宋的贡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考生们在各州、转运司、太学参加去年八月的解试,各地将合格的举人名单报送礼部。而各地的合格的举人们开始收拾行囊,辗转数月千里奔赴汴京,参加本年一月的省试。省试后经过各位考官两个月的阅卷、审核、复核等诸多流程,合格者三月可参加殿试。殿试合格者便可授予官职。

    数日后。

    省试,即礼部主持的贡举考试如期举行,四千七百三十二名考生一同被锁进太学里,参加礼部贡举考试。考生们经过三天的考试,交卷离场。

    正月十九日。

    侍御史王觌上书弹劾苏轼:“苏子瞻去年冬天学士院馆职考试的策题,借着汉朝时王莽、曹操等人篡国来讽刺今朝,官员们见了无不惊骇。苏子瞻为人轻浮,贪慕权利,喜欢战国纵横捭阖之术。其行为不合理义,其文章违背法度,如此学术不正之人,若使其久在朝廷,则必定说些不同的观点或者不着边际的话,来作为晋升的资本;巧诈图谋并残害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喜怒。朝廷如果不想对苏子瞻予以严惩,就派他去地方为官,也算稍微惩戒一下他的轻浮与急功近利。”

    太皇太后冷笑一声,道:“王卿说苏卿贪慕权利,想让朝廷派他到地方为官,以示惩戒?”

    王觌道:“正是。”

    太皇太后道:“那你可知他去年连上数道奏章请求外任一事?”

    王觌震惊道:“他请求离京外任了?”

    太皇太后道:“正是,而且是数次。最终是吾极力挽留,他才决定留下。”

    王觌哑然失色。

    太皇太后厉声道:“朝廷让你做言官,是为了谏言诸事弊端,以辅佐官家,而不是让你利用权力来排斥异己!”

    王觌无言以对,低头缄默着。

    太皇太后看了眼众人,道:“苏子瞻作为权知礼部贡举,正率领众卿负责贡举考试之事。放榜之前,吾最近不想听到任何干扰考试的言论,明白吗?”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礼部贡举考试的阅卷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贡院。

    苏轼作为权知礼部贡举,组织众人开始对诸多考卷进行糊名、誊抄、编排、参详、点检等各项工作。北宋的考卷全部采用糊名,并让人誊抄一遍,以防止姓名籍贯等信息或者字体笔迹被人认出而徇私舞弊。糊名、誊抄等前期工作做完后,陈轩、上官均、黄庭坚等四人负责参详试卷,刘安世、廖正一、晁补之、宋遐叔、周越等十五人负责点检试卷。

    二月,苏轼又辟好友李公麟为考校官,学生张耒为参详官。

    苏轼虽然被锁贡院,但有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廖正一、李昭玘等学生以及孙觉、李公麟等好友作陪,大家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完,晚上闲暇时在贡院吟诗作赋、挥墨作画,日子过得十分惬意。而对于黄庭坚来说,能和恩师苏轼、岳父孙觉,以及诸多朋友同锁贡院也是缘分一件。

    这天,监察御史赵挺之突然来到礼部,对礼部的官员们道:“贡举考试用《三经新义》取人已经快二十年。如今我听闻苏子瞻想要以经义、辞赋取士,意在矫正之前的改革。他作为主考官,如果发现有人引用《新义》,肯定会让那人落榜,我有一些考试的建议,还望礼部代为呈送御前。”说着将奏章递给礼部的官员们。

    礼部一名官员道:“太皇太后上个月说的还不够明白吗?”

    赵挺之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来找你们,希望你们能代为上书,毕竟事关贡举,不容小觑。”

    官员接过奏章,大概翻了下,道:“此事我们会向官家、太皇太后反映的,你先回去吧。”

    赵挺之离开礼部,礼部众官员围了过来,传阅赵挺之的奏章。

    数日后。

    礼部将选取赵挺之的奏章的主要部分进行阐述,又附加了礼部官员们商讨后的意见,写了封奏章,上呈朝廷。奏章中将赵挺之对经义、辞赋、策论的分析简要叙述,最后表明赵挺之建议解试、省试虽然兼用经义、辞赋、论策,然而分了三场来考试,让学者得以尽其所长。

    如果殿试将经义、策论、辞赋合并在一张试卷上,在同一天来考,只怕举人们迫于时间压力,仓促答题难以答好,不如按照旧例只考策论一道,使考生引古验今,足以体现平日积累的学识智谋。

    简述完赵挺之的奏章,礼部又提出自己的意见,由于每位考生各有所长,很难衡量到底选择经义科的举人,还是辞赋科的举人进入下一轮考试,建议将来的考试,比如要选三名,就选择二名经义科的、一名辞赋科的;要选两名,就选择一名经义科的,一名辞赋科的。至于殿试,就采纳赵挺之的建议只考策论一道。

    朝廷看了礼部的奏章,经过一番商定,采用了礼部的建议并下诏施行。

    二月的时间在苏轼等人的忙碌中一点点溜走……四千七百三十二份试卷在黄庭坚等十几位官员们的筛选下,最终选出来的数百份。

    二月二十九日。

    贡院。

    苏轼看着手中的名册,眉头深锁,长吁短叹起来。黄庭坚、晁补之等官员们站在屋外,见苏轼、孙觉、孔文仲三人坐在屋内沉思许久,不敢打扰。

    晁补之将身旁的黄庭坚拉到一边,低声道:“他们不是开会吗,怎么不说话了?”

    黄庭坚耸耸肩,道:“估计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吧,毕竟咱们忙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确定礼部贡举考试入榜的名单,朝廷突然又要加几百人,他们肯定为难!”

    廖正一、李昭玘、张耒见晁补之和黄庭坚跑到一边窃窃私语,凑上前去,道:“恩师他们都进去快半个时辰了。鲁直,要不你进去问问啥情况?”

    黄庭坚道:“我进去?不合适吧。”

    廖正一道:“一个是你岳父,一个是你恩师,你进去问最合适了。大家一直在外面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晁补之见黄庭坚有些犹豫,道:“要不我陪你一起?”

    黄庭坚点点头,两人走到房间门口,轻敲房门。

    苏轼朝门口看去,这才意识到大家还围在屋外,对众人道:“都散了吧,等我们商量好了,再通知大家。”

    众人纷纷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