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灵佛界域 » 第30章 药理

第30章 药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凡事尽心就好,不必太过执着”,茯苓老成持重,英俊的脸庞总是有着这个年纪道不完的沧桑,阿木暗自思忖着。

    “这第一个条件算是达成了,至于这第二个可要比第一个复杂的多,你确定要继续吗?”

    “我确定”,阿木抬起头来,坚毅地说道。

    茯苓劝退无果。

    “好,”茯苓起身,于厢房中拿出几大箱尘封了许久的药典,催动灵力运来,咣当落在阿木面前。

    “这是什么?”

    “药典,第二个条件便是熟知药典、药草、药理”,阿木被这一箱箱药典惊掉下巴,小雨偷偷遮唇浅笑。

    “不会吧?”

    “怎么,想退出,我随时欢迎”,茯苓冷冷的说道。

    “我是不会退出的”。

    “那好,七日为限,我会亲自考察”。

    “可是~我”,阿木支支吾吾。

    “可是什么?”

    “可是我不认识字啊!”阿木挠着头,有些尴尬。

    “不识字如何行医救人?赶紧离开吧,别浪费我的时间了”。

    “那不行,五阶妖兽我都杀了,现在退出不可能。”亏本的买卖阿木可不干。

    “字都不认识,如何修习药典、药理?荒唐”,茯苓态度坚毅。

    “这~这个嘛”,阿木一时语塞。

    “我帮他吧,师父”,小雨从门外进来,开心的不得了。

    “师父,我可以教他认字。”

    这一下可把茯苓气得不轻,没好气地看着小雨。

    小雨可不怕他,伸着舌头掠了起来。

    “你~”

    “好啊,有小雨教我,我肯定能学会,”阿木跑到小雨身后。

    小雨自幼跟在茯苓身边,识文断字自然不成问题,尤其是这些药材,也是相当熟络。

    “等你学会了,还不知到何年何月,我可等不了”,茯苓继续刁难。

    “一个月,我只要一个月,我肯定能记住这些药典药理,”阿木信誓旦旦地保证着。

    “哎呀,师父,一个月就一个月嘛,好不好嘛?师父”,小雨紧紧拽着茯苓,茯苓也是没办法。

    “好吧好吧,就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届时答不出来,你就自己离开吧”。

    “一言为定”,话不多说,阿木扛起药箱就往房里走去。

    小雨乐开了花,跟在身后。

    “小雨,咱们赶紧开始吧”,阿木不敢懈怠。

    “好”。

    小雨备好笔墨,在纸上大大地写了个“木”字。

    “猜猜看?这是什么字?”小雨灵动的大眼睛扑棱着。

    “小雨,我虽然不认识太多字,可木字还是认识的”,阿木有些无奈了,不过小雨却玩的很开心。

    “啊哦,这样嘛”。

    “小雨,我们得抓紧时间,不然一个月后,你师父真的会把我赶出去的”,小雨一下子变得认真起来。

    “不过~”

    “不过什么?”

    “你要先给我讲个故事”。

    阿木无奈地摇摇头,听完故事的小雨变得格外认真,先是一些简单的字,山川日月什么的,只用一遍,阿木就已铭记于心。

    这时候阿木过目不忘的天赋便显现出来了。

    “不错嘛,你学的还挺快,这些字我当时可是花了好长时间才记住的”。

    “那是,我多聪明呀!”小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茯苓这边却怡然自得,以茯苓的天赋当年也是两月之限才能勉强通过考核,想让阿木一月完成,着实有些强人所难,茯苓之意,意在使阿木知难而退,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远远低估了这个千年坚毅的心,一路走来,血雨火海,虽年少,经世甚,铸就了他钢铁般坚强不屈的心。

    药草、药典、药理,充斥着阿木的脑海,阿木那过目不忘的本领在此时发挥的淋漓尽致,成功需要努力,更需要天赋。

    阿木学的很快,兴致也就越高。

    不到十天的时间,阿木已经能够熟练地写出这些药材的名字。

    小雨狐疑地盯着阿木。

    “你是怎么做到的?”小雨只觉得不可思议。

    阿木一笑而过。

    接下来的时间里,阿木挑灯夜读,烛火换了一支又一支,药典之上厚厚的尘土扑到阿木脸上,此刻也顾不得许多,药典一本本摞起,烛火将歇,忙剪短烛芯,扶起烛焰,透过红纱,显得更热烈,不觉已至三更,阿木眼皮交合,勉力睁开,尚未张圆便又合上,红烛古籍为伴,一寻周公之妙。

    斗转星移,接连几天,阿木闭门不出,吃饭也是草草了事,一头埋在药典之中,就连茯苓都为之动容。

    “即便是我,当年也没这么拼命啊!”

    “师父,他身体吃得消吗?”

    “年轻人,总能熬得住”,茯苓当初也只是想让阿木知难而退,不曾想这份坚毅倒是真真切切令茯苓吃惊,如此年纪,能有这般恒心,实在难得。

    阿木快速地翻动着枯黄的油页,源源不断地涌入大脑,过目不忘之能,使得记忆倒是简单了许多,可毕竟数目庞大,绝非朝夕之功。

    一连半月过去,次日清晨,阿木踹开房门,贪婪的吮吸着自由的空气。

    “怎么,今天不背了?”茯苓正坐在石凳上饮茶,看见阿木出来?

    “我记完了,”茯苓茶刚入嘴,差点吐了出来。

    “都记住了?”

    “都记住了”

    “小子,这可不是说大话的时候”。

    “谁说大话了,不信你考考,”阿木泰然自若,自信满满,小雨闻声也赶了出来。

    “那好,你且说说我这茯苓的功效”。

    “这个简单,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苓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阿木娓娓道来,双唇快速相碰,茯苓轻捋黛须。

    “这个确实不难,那你再来说说天南星”。

    “天南星又名虎掌南星,有燥湿化痰、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效,治中风痰壅”。

    “天花粉?”

    “栝楼根,味甘微苦酸,酸能生津,故能止渴润枯,微苦降火,甘不伤胃。”

    阿木摇头晃脑,侃侃而谈,茯苓不禁为之一振,即便是他也不见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此娴熟地记住这些药草。

    “咳咳,这药草都是基础,药理才是重中之重,你可习得?”

    “随便问”,阿木双手一摊。

    “洗眼七仙丹如何配制?”

    “防风、蝉蜕、银花、归尾、胆矾、红花、薄荷各等分,煎洗。”

    阿木是那么地轻松自在。

    “海浮散?”

    “明乳香、真没药等分,上两味,安箬皮上,火灸干为极细末,敷患处,再贴膏药。此散毒净则收口,毒不尽则提脓外出,其神妙难以研表。”

    “年久耳聋怎么治?”

    “雄鼠胆汁,入麝香少许,滴入耳中,能开三十年耳闭,极效。如不能得,用龟尿滴之,亦大有奇效”,阿木对答如流,不曾有丝毫磕绊,小雨在一旁已经听的入神,茯苓被阿木的表现深深震撼,心底里不由得多了几分钦佩,碍于脸面,茯苓刻意表现的冷静,不过心底里难掩喜悦。

    接着又问了阿木许多问题,阿木对答如流,一个时辰过去,二人已是口干舌燥,阿木捧起紫砂壶汩汩而下,茯苓略带欣慰的看着阿木。

    “师父,他总该通过了吧?”小雨问道。

    “阿木,这第二关便算你通过,”阿木放下茶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不过你也别太得意了,还有第三个条件呢?”

    “今天就到这里,你且休息,明日再谈”,茯苓说着走去,这阿木的天赋只怕还要在自己之上,茯苓心里已然是承认了这个弟子的身份,毕竟,阿木这般年纪已然如此出众,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凡,能够教授这样的弟子何尝不是乐事一件?

    “你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记住那么多东西的?”小雨一脸崇拜地看着阿木,阿木挠挠头。

    “也没什么,就拼命记”

    “你教教我呗,我就记不住,还老挨骂”。

    “这个~我还是先去睡觉了”。

    “喂,这才午时你就要睡?”

    “好几天没睡过好觉了,不说了”,阿木闭门,鼾声如雷,小雨透过窗望了望,依依不舍地离去。

    次日正午,阳光炙热。

    “啊,好舒服啊”,阿木伸了个懒腰,推门出来,茯苓静坐,白玉茶具,清致淡雅,茶水入盏,牡丹花纹显现,甚是美观。

    “今日不杀妖兽,也不背药典。”

    “那考什么?”

    “考考你的策论?”

    “啊”

    “喝了这杯茶”,阿木嗅了嗅,一杯下肚,初入喉,灼热,而后,冰冷刺骨,眼前仿佛战国纷乱,百姓离散,。

    “有何感受?”

    “战乱更迭,民不聊生”

    “天下之事,兴亡有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行医之人须得慈悲为怀,你可记下?”阿木点头应允,茯苓再沏上第二杯,拱手示意,阿木第二杯下肚,甚是苦涩,如鲠在喉,纠结缠绵。

    “这第二杯如何?”

    “纠结,踌躇,难以决断”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但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救,也不可能救得了所有人,你可明白?”

    “那什么人不救?”

    “大奸大恶之人不救,徒为私利者不救,可救之人救,不可救之人不救,全在你的取舍”,阿木矛盾的内心又似笼上一层迷雾,是是非非难断,人情恩怨难料,世事洞明实在是难啊!

    阿木似懂非懂。

    “你也不必太过忧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胆去做便是”,说话间第三杯茶已斟满,萦绕着浓郁的香气。

    “请吧!”

    那香气涌入鼻息,只觉酣畅淋漓,有滋有味,人生幻梦,旦夕之间。

    “怎么样?有何感受?”

    过往种种不禁涌上阿木心头,罗浮寺点滴,桃花坞短暂的停留,皆如天上层云更迭,不着痕迹,却格外真切。

    “何为人生?我不懂?”茯苓听闻轻捋黛须。

    “人生于天地间,最终归于天地,经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远远比孕育和死亡重要的多”。

    “那要是痛苦的经历呢?”

    “忽如座上宾,忽如远行客,事有千般态,人有万种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便是生命的真谛”,阿木再次陷入了沉思。

    “生生死死,悲欢离合,须得看得清楚。总有你想救而救不了的人,总有不想救却不得不救的人,你得学会与自己和解,你可明白?”

    阿木不语,短短一刻钟的功夫,阿木却仿佛经历了整个人生,这般体会是他以前从未有过的,他迫切的想要弄明白一件事,可越深入便越迷茫,阿木深深陷入。

    茯苓看了一眼,转身离开。阿木呆呆地怔在原地,清风撩拨着雪白的梨花,纷纷撒撒,躺在杯上、地上,时间也格外地变快。

    “师父,他怎么了?”

    “无妨,他自己会想明白的”

    “你要多个师弟了”,小雨欣喜若狂,小雨自幼跟随茯苓,不曾出过这山中竹院,因此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尤其是对阿木,更是有些浓厚的兴趣。

    生死、救与不救、自我和解,这些话反反复复回荡在阿木脑海中,这般道理对于现在的阿木而言,着实有些难以理解,人生这本厚重的古籍,他也仅仅才翻开了序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