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绘神 » 第2章 谷中桃岩飞升地

第2章 谷中桃岩飞升地

    谷中桃岩飞升地,花开时节满城香。

    抵山最出名的便是桃花岩,尤其是三四月时节的桃花岩。

    传言称桃花岩住着一位高洁之士,不图名利,隐于山中。某一日,山中仙光乍现,仙气四溢,天地为之震动。幽通镇的镇长带着人上山,刚好看见桃花岩上空,桃红衣独立于世,悬于空中,越来越高,消失天际之上。

    镇长一行人,赶紧跪地磕头,生怕冒犯仙人,回到小镇将所见告知镇中人,桃花岩仙人的事便渐渐传开。

    那会儿还是很久很久以前,抵山佛寺都未建立。

    抵山佛寺的建立跟桃花岩也有关联。

    很久以前,抵山上迎来位得道高僧,是流落至此,身上是空无一物,住在桃花岩中。山中并无食物,高僧只能饿着肚子,在桃花岩中度过一晚。第二天起来,僧人准备出去找食物的时候,却发现桃花岩的崖壁中,有个小洞,里面不断流出白米,直到把洞填满。

    据说桃花岩上还有一口泉水,每日不停地向下滴水。水清澈无比,清爽可口,冰凉彻骨,是难得的上好山泉。

    僧人就靠着洞中的白米和岩上不断滴落的水过日子。

    天下迎来大乱,抵山作为无主之地,迎来越来越多的无家可归的人。高僧将他们一一收留,靠着洞口中每日流出的白米和山中种的一点点菜过日子。

    来到桃花岩的大多数人,大多跟着得道高僧当了个和尚。

    某天,高僧出去,天黑还没有回来。桃花岩中的众人就去找,一天一夜,愣是没有找到。

    有传言称高僧是找个地方安静地坐化,还有人称高僧是飞升仙界,成为传说中的神仙。

    众人虽说都是跟着高僧做了个和尚,可是仅仅只是徒有其表,心中并未完全脱离世俗欲望。

    待到某天清晨,众人准备出去劳作的时候,两个人就以身体不适为由,留在桃花岩中。众人走后,两人就把岩壁上可生白米的小洞挖大,企图获得更多的白米。

    可到第二天,洞中再无白米流出。桃花岩中的人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挖大洞的人觉得良心过不去,主动认错,并说会比过往更加努力劳作,弥补自己的过错。

    从此以后,两人是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其他人受到激励,卖力干活,桃花岩中的众人得以生存下去。

    再后来,桃花岩又迎来不少新人,而原先的人渐渐老去。终于在一个日月合朔的日子,桃花岩中人合力建起抵山佛寺。

    说是佛寺,其实就是间小小的茅草屋。

    如今,佛寺壮大起来,桃花岩中的泉水也还在流淌。有人说桃花岩的水是神仙水,沾染仙气的水,喝下去会长命百岁。

    鸡冠叠小路上,白衣少女摩挲着双手,朝着手心哈气。每每等到冷风吹过,少女的白衣在随风飘荡之刻,身体跟着白衣抖动。

    “诺,穿着,看看你的样子。”落秋将自己的一件褙子披在白衣少女肩上。

    “不……”话到嘴边,落依将其收回。实在是冷,也不在乎给衣服的是何人。

    望不见尽头的山路,两人已不知道走多久。来时,听别人说,沿着右边的路走两公里,会遇到个分岔路口,向右转走上一会儿就可以到桃花岩。

    第一次两人走上一段时间,并未遇到拐角,以为是走错路,就折回去。

    山上路多,两人再次选择另一条路。

    走着走着,竟是走到悬崖边。两人再次折回去,朝着第一次的路走下去。

    这次走得更远,总算是找到一条看起来无任何问题的分岔路。右拐走进山路,走上一段距离,桃花岩并未看到,觉得不对,再次折回去。

    回到分岔口时,双脚酸痛无比,路边就近休息。

    终于,等到一行人走来,落秋上前询问,才得知桃花岩位置。只要沿着路直走,到第三座亭子处右转,就行。

    落秋脑子一动,想起先前看到的一个小亭子,好像是叫“望月亭”。

    桃花岩坐落于山涧间,四面环山,挡住大风。整体样子,就如一艘大船被镶嵌在山壁中,是个天然的大洞穴。上方的岩壁,巧妙地挡住风雨。

    桃花岩左边是绿竹遍布的山涧以及蜿蜒不见尽头的小路。桃花岩右侧,整齐地栽着排桃树。

    可惜这个季节桃林非胜景,留下的只有索然无味。

    天然形成的岩壁上水不断滴落。空气比起山巅更为凌厉,门前沟渠中的积水,结上层薄如纸冰霜。

    传说中可生白米的孔洞,在桃花岩中逛完一圈,落秋并未找到。

    落依听过抵山桃花岩的传说,凝视着不断滴落的水滴,自言自语道:“喝这个东西,真的可以长命百岁?”

    近几天晴空万里,眼前的水源源源不断。

    披上一件衣服,落依的状态好上很多,小脸腮红的,玉雪可爱。但见她蹲下身子,冒着寒冷的天气,去取出水道中的冰。透明的冰,在头顶西斜太阳下,照耀的五彩斑斓。不断交换握着手冰块的手,双手都被冻得通红,还是不愿放下,非要等到冰完全融化才肯罢休。

    先前接水的人离开,落秋移步水边。把手当作容器,接住滴落的水。水滴落到手心,再飞溅到他处。落秋别过脸去,防止水溅到脸上。

    掂量掂量重量,觉得手心装满,落秋捧着这一手掌的水,一饮而尽,心中默念,“长命百岁。”

    “小依,你要不要来点?”落秋对着白衣少女说道。

    玩冰之时,不觉冰凉;玩完之后,彻骨寒冷。白衣少女通红小手,塞进衣袖中,完全不敢拿出来。面对能“长命百岁”的水的诱惑,还是选择摇头。

    “过来,小依。”落秋说道。

    落依乖乖地走到自家公子身边,好奇地望着。白发少年捧起水,急忙说道,“快点,快点。”

    白衣少女反应迅速,低头饮去白发少年手心的水。在白衣少女喝完半数水之刻,少年手掌突然向上抬起。

    “噗噗。”落依脚下步伐一乱,宽大洁白衣袖擦去脸上的水,幽怨地看着白发少年,鼓起腮帮,心中腹诽,“哼,就知道欺负我。”

    “好了好了,别生气。”见着落依不理会自己,落秋走到其身边,单手扶起她的头,为其擦去脸上残留的水滴。

    落秋顺着少女的衣袖,悄悄摸索,一把握住少女的冰冷的小手,转向侧边,“还有条路,我们去看看。走一会,看不到东西我们就走,不然到时候要赶夜路,山里跑出来个妖怪,吓死你!”

    落依点点头,任由白发少年动手,半点不敢反抗。其一因为是自己的公子,其二就是少年的手很暖和、温暖,可以很好地缓解玩冰带来的坏处。

    要是.......另一只手也可以被握住就好了。

    白发少年也是不松手,直接牵着白衣少女走去。在桃花岩闲逛的时间算得上是休息,现在腰不酸、腿不疼的,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片刻已到百米之外的弯道处。

    左边是很长、很陡的阶梯,修得还算整齐。楼梯的陡度,算得上是爬山以来遇到过最陡的一处。落秋放开秋雨的手,率先踏上阶梯。

    落依也知道,牵着手走这般陡峭的阶梯,一不小心就会出事。

    爬到一半,隐约可见山上有间小茅屋……

    夕阳西下,悠长阶梯尽头,茅草屋独占右边一块平地,左边小路沿山而上。草屋上的茅草印出点点霉斑,侧边空地上却还有零碎的节节木炭。

    轻轻推开摇摇欲坠的残缺木门,里面一个老僧缓缓睁开眼。

    老僧清澈的双眼中暗暗透出点点迷茫,在房间中静坐,权杖放于身边。房间虽小,却是五脏俱全,不仅如此,还有把特别显眼的古琴。蕉叶式古琴,油光锃亮,很安静地躺在木桌上。

    白发少年怎会想到屋中有人,开口说道:“抱歉,打扰到您。”

    就在白发少年准备退出草屋的时候,老僧说道:“施主,且慢。相见即是缘分,何不到屋中坐坐?贫僧法号乔觉,乃是抵山寺庙的主持。”

    “坐?不用不用。现在天色不早,我要赶紧回去,赶夜路就不好。这山中有些奇奇怪怪的精怪,还有各种猛兽。”落秋连连甩头。

    “无妨无妨,贫僧在山中修行多年,实力还算凑合,算是抵山这方小天地的高人。到时候我直接送你下山,精怪猛兽之类,不用担心。况且你身后的门可不是谁都能进,施主能进来,定是有缘人,这房中定是有物与你有缘。”乔觉法僧不紧不慢地说道。

    白发少年第一眼注意的就是桌子上那把与房间极为不符的古琴。他师父是乐府府主,而他自小在乐府长大。虽说自己师父并未教自己弹琴,但受乐府环境的熏陶,关于琴的知识还是知道不少。

    眼前的古琴,定是不凡。

    白衣少女推了推门,发现可以打开,轻轻地拉了拉白发少年的衣袖,看着少年的侧脸。

    少年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这点小动静未能引起他的注意。

    白衣少女放下手,拿出先前的小谛听握在手心,默默低头,似在祈祷。

    “那就聊聊。”落秋下定决心。

    落依抬起头,单手握着谛听,跟着公子坐在木桌前。乔觉法僧不紧不慢地在两人眼前把古琴放到桌上,从角落中拿出一把茶叶,将桌中心的碗移到自己身前,泡上三碗茶,两碗向前移,一碗留给自己。

    四下突然寂静,落秋尴尬地接过茶水,小小抿上一口,脑中在思考,“说些什么好呢?”

    “这是抵山上的茶叶。”红色僧袍的乔觉和尚说道。

    落秋只好再抿一口,尴尬地笑着说道,“我来的时候碰到个老人,是抵山上的常客。可是他来抵山很多次,也没见到抵山寺庙的方丈。我第一次来,就见到了,实在是……万分有幸。”

    “有缘自可见。”

    “我记得别人说您是早在……很早以前就是抵山上的方丈。过去这么久,您还是这般……年轻,是不是桃花岩里流下的水真的可以长命百岁?还有……水是怎么来的,怎么看我都觉得上面不应该有水流下”落秋说道。

    乔觉法僧握住茶杯,“桃花水乃是桃花仙人的赠予,是天河之水,水从天上来,饮者可增寿百年。仙人所留之物,贫僧修为浅薄,不敢胡乱猜测。不过活到这把年纪,或许真的是因为桃花水的原因。抵山是神山,山中之物皆有神性。”

    “我记得,上山的时候我们看到有棵树开花。我不认识树的种类,但是我记得先前树连片叶子都没有。就过一会,树上就长出小叶子,枝头还开出一朵花。”白衣少女耐不住这等无聊的情景,开口说道。

    落秋偷偷看了一眼白发少女,对着乔觉法僧说道,“我们确实看见,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饶是修行多年的乔觉法僧,脸上也是闪过一丝异色,“这等事,贫僧修行多年,还是从未见过。枯木开花,我确实听说过这样的故事。里面说枯木开花是天神施法导致,见者皆是天神看重之人。两位福源不浅。”

    “切,我看你就是.......”落依话说到一半,被白发少年一个眼神打断。

    白发少年平淡地说道,“这样啊,倒是不错。您既然是抵山佛寺上的方丈,为什么不住在寺庙里面,反而找到这样一间草屋住下?”

    “修心,是个很难的事。”乔觉法僧扫视一圈,“现在的抵山寺庙,全是朝廷派下来到人,都是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家伙。他们连金钱的诱惑都抵挡不住,何谈修道?寺庙这些年,钱得到不少,结果寺庙还是那样子,半点变化都没有,就修葺了一个无用的大门。钱财,都进他们的口袋中去。”

    “我觉得……抵山上的签解的还可以。”落秋说出句不合时宜的话。

    乔觉法僧脸色一变,“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也不能比。抵山上的签,之所以选在日月合朔,是因为那天是天神游行的时候,抵山正是他们途经地之一。在这一天,庙中法力高强的僧人,会联手,向天神传递愿望。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要是出现失误,惹怒天神,是会出事的。一天中,最多只可以帮助五个人解签。现在的解签,纯粹就是靠一张口,只要能说就行,纯粹就是胡说八道。所幸天神在三万八千米的高空,不会注意这些小事,不然整个抵山都要完。”

    “天神是哪几位?”白衣少女说道。

    “其实我也不甚清楚,但是寺庙中有传言,帮抵山实现愿望的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南无阿弥陀佛以及桃花仙四位。桃花仙就是传说中在桃花岩飞升的仙人。”乔觉法僧说道。

    落阳再次看向蕉叶式古琴,“这把古琴,是作何所用?”

    “还是在个夜晚……贫僧当时还在静坐,不料门前一位法力高强的女子,悄无声息地来到草屋前,不断敲门。贫僧修行多年,可谓是抵山上的至强者,可是那人竟可以在贫僧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到抵山,来到草屋前。贫僧手持万法权杖,心中竟是出现莫名的恐惧。开门来,是个女施主,背后背着把古琴。我一开门,她就解下身后的古琴。她告诉我,她想要让我把古琴交给一个人,具体是谁,她也没说,只留下一句‘临江边落叶纷飞’。”

    “明月下秋水依人。”落秋喃喃自语,“是我师父?”

    乔觉和尚搬起床上的古琴,放到桌上,推到白发少年身边,“看来施主就是那位有缘人,这把古琴就交给你保管。古琴名‘阿灵’,那位女施主说的。”

    “阿灵?”白发少年眼神迷离,陌生的名字,但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未曾修习古琴,也未拥有自己的古琴。这把是师父给自己选的吗?

    小心翼翼地接过琴,落秋真诚地说道,“谢谢大师替我保管。”

    “不用谢,受人所托而已。”

    白衣少女听着无味,拿出小谛听,在手心摆弄。不料抬起头时,发现前面的乔觉法僧在盯着自己,盯着自己手中的谛听。察觉不妙,白衣少女将谛听藏进手心,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谛听?小姑娘,你手中的谛听可否给贫僧看看?”乔觉和尚善意地说道。

    “哼,不给。”落依生怕自己的谛听被收走,严词拒绝。

    乔觉和尚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说道,“地藏,地是土地、大地;藏是含藏、秘藏,以喻菩萨的功德。地能生、能育、能持、能载,能蕴藏珍宝,能为万物所依。一切珍宝,无不蕴藏于大地;一切种子,无不依赖于大地。这是用以比喻菩萨心如大地,能安住众生于菩提园,能摄持众生的菩提种子,能生长众生的菩提芽,能运载众生的菩提果。若出门旅行,或过山林,或渡河海,或经险道,若能在出门之前,先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满一万遍。则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

    “哦。”落依淡淡地会应一句。

    “谛听传闻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乔觉法僧继续说道,“就这样。天色也不早,我送你们下山。我可以送你们到山脚抵山村,其他的路就要靠你们自己走。天色不算晚,去幽通镇,时间是绰绰有余。”

    乔觉法僧站起身,红色僧袍加身,手持万法权杖,“两位施主起身,我送你们一程。”

    白发少年抱住名为“阿灵”的古琴起身,白衣少女手中紧握谛听小兽起身。乔觉和尚嘴中默念法咒,四周无色灵气聚拢,地上渐渐显现出阵法。随着阵法完成,草屋中光芒大胜,白发少年和白衣少年消失在草屋中。

    “祝你们好运。”乔觉法僧停下口中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