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索无名 » 第十七章 他活了千年的证据

第十七章 他活了千年的证据

    一辆马车,行至长安皇城广运门,马车中的人在广运门下车,自丹凤门而入大明宫,过左右金吾仗院,步行紫宸殿门口。

    没过多久,侍卫拦住了领路的太监,询问的声音直传到了紫宸殿之中,正在踱步的皇帝,突然站定身子,他沉声问:“可是高庆渐来了,高力士,快出去看看。”

    圣人又吩咐道:“将灯都掌上。”

    站在紫宸殿内的高力士连忙答应一声,向外走去。

    乌黑的紫宸殿又亮了起来,没有人知道皇帝为什么喜欢在黑暗的地方呆着,原因只有皇帝自己知道

    皇帝时,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忘记曾经黑暗充满杀戮的日子。

    当高力士来到紫宸殿外时。

    只见高庆渐领着两个瘦弱的汉子,抬着一个笨重的箱子,毕恭毕敬的等着。

    那高力士不但一脸傲气,而且一脸不耐烦的神色,一见高庆渐,随即没好气的说:“奴家见过耍心眼的,却没见过你这样的,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净找不到两个身体壮实一点的挑夫,你想在圣人面前寒碜些什么?”

    高庆渐忙说:“中贵人教训的是,不过,这不是什么宝贝,不过是些散佚在民间各类的史籍罢了,还劳中贵人禀报。”

    高力士道:“一会儿见到圣上长话短说,今夜圣人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高庆渐“哼”了一声,便进了紫宸殿,两个瘦弱的汉子,抬着箱子跟在他的身后,等到他们来到紫宸殿内时,紫宸殿已点燃了所有蜡烛,皇帝站在紫宸殿内,依旧隔着纱窗,高庆渐虽然看不清皇帝的脸,但他却感到一股异样的凛然之威。

    高庆渐本来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都有一股嚣张之气,唯恐人家不知道他北庭羁縻都护府的身分一样的,但是一见到了皇帝,那股嚣张之气,却也减了不少,他先行了礼:“臣高庆渐,服拜圣人。”:

    皇帝坐在椅子上,一挥衣袖:“免礼,说正事,高庆渐,查的怎么样了!”

    高庆渐干笑一声道:“臣找到一些史料!”

    皇帝的神色一变:“高庆渐,你这是第五次来了,你若是搞不定这件事,你这北庭羁縻都护府的职位也不要做了,依制,领几顷永业田,回家种田去吧!”

    高庆渐又干笑了几声,他的笑声,十分勉强,道:“圣上,臣最近听闻河南节度使武树部因山石滚轮身亡,不知可有此事?”

    高庆渐还未曾讲完,皇帝显得很不耐烦,说:“是的,三日前,吏部的奏折里提过,朕已经令户部对其妻子酌加抚恤了,不过据刑部奏报,武树部近半年来有大的异动,有谋反的可能,本来朕打算着手处理,没想到,上天已经收了他。”

    高庆渐的神色,更是勉强,说:“据我所知,武树部的死另有原因,并非意外,我已了解了一些情况,待调查清楚我再回禀圣上,至于索无名,臣的建议还是一个字,杀。”

    皇帝沉默了片刻,问:“河南节度使武树部的事你调查清楚再说,索无名的事,你查的怎么样了?”

    高庆渐命人打开箱子,道:“臣殚精竭虑,终于找到一些线索!”

    圣人说:“我不想听这些,我要听结果!”

    高庆渐叹了一声,说:“是的……”

    隔着纱窗射出来的目光,极其凌厉,当皇帝直视向高庆渐之际,高庆渐的神色,也不禁变了一变,不由自主,向后退出了两步。

    一直站在高庆渐身后的两个瘦弱汉子,神色陡然紧张了起来,趴在地上直哆嗦。

    高庆渐一面说,一面打开箱子,说:“圣上,尽管史书如海,许多只有只言片语,但我依旧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最早的记载来自《秦史》,史载,始皇帝嬴政曾经和索无名见过一面,在史书中留下只言片语,之后索无名又消失了,直到楚汉时期,索无名化名侯公,号平国君,再次出现。”

    皇帝说:“楚汉相争的有侯公平国君这人?我读史书怎么没有印象,这和索无名又有什么关系??

    高庆渐说:“史载,垓下之围,由于项羽扣押着刘邦的妻子太公等一干人等,刘邦遣陆贾去劝说项王,把太公放回来,项王没有听,刘邦再次请侯公往说项王,项羽才和刘邦约定,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答应了,随即释放了刘邦的父母妻子,刘邦称赞此人,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故号为平国君,封侯公为平国君,但封了侯公之后,刘邦就不肯见侯公,随后,刘邦追杀项羽。”

    皇帝沉默了半天,笑道:“这种史料太多了,你又怎么证明索无名就是史书上的侯公呢?”

    高庆渐说:“垓下之战,刘邦的父母妻子是刘邦最后忌惮的人质,此人能说动项羽,做刘邦的担保人,可见此人和项羽刘邦的关系都很好,可是刘邦骗了侯公,追杀项羽,侯公一怒之下,走了。”

    皇帝说:“继续说。”

    高庆渐说:“当年,汉武帝执掌权柄时,匈奴频繁侵犯中原,战火连天。

    而此时,索无名又出现了。

    汉武帝非常尊重和崇拜索无名,经过大臣们的劝说,索无名也决定为汉室出一份力。

    匈奴的骑兵进攻越来越猛烈,索无名也派遣了自己的徒弟站在了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功抵御匈奴人的攻击。

    在混乱的战场之中,索无名通过调动自己的各种灵活技巧,避免成为匈奴人的直接目标。他如流水般的身法,让匈奴人对他束手无策。甚至连匈奴的首领都被索无名的轻盈身形和神奇的术法吓得望而却步。

    最终,武帝的功业达到了顶峰,索无名也以非凡的智慧和能力被封侯。

    皇帝说:“你说的这些,仅仅只是猜测,证据,我要证据。”

    接着,高庆渐一挥手,两个瘦弱的汉子从箱中翻出几张牛皮纸,说:“圣人请看,当年吕后得救,为感激索无名的救命之恩,令萧何画了一张索无名的画,后来刘氏荡平诸吕,此画为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得,斗转星移,刘氏江山易主,刘氏后人也沦为白衣,臣找到淮南王刘安十七世孙,用重金购得此画。”

    索无名接着打开一张拓片:“这是在武帝陵墓的一个将军的雕像,他的长相,和索无名一模一样。”

    皇帝迈着幽灵般的步子朝牛皮纸走去,好像怕惊动了什么似的。

    正像一个正在度过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的人那样,皇帝凭借直觉就认出来,这些画,虽然来自的年代不同,画工略有差异,尽管光线模糊,但皇帝一眼就认出,此人就是索无名。

    看着看着,皇帝说:“快,把太宗皇帝从隋朝宗室中得到的那张画也拿来。”

    高力士诺了一声,从一个精致的盒子中取出画卷,皇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嘴唇略微抽搐,仿佛希望眼前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与此同时,他的目光非常专注,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迹象,但实际上,皇帝感到一丝毛骨悚然。

    皇帝带着忧虑问高庆渐,在同一时间,高庆渐也捕捉到这种毛骨悚然:“你相信这是真的吗?也许只是巧合?可如果是巧合,我手中这张来自隋朝宗室的画又怎么解释?”

    皇帝强迫高庆渐去想,去思考,作为皇帝,他擅长这样做,他喜欢大臣处于一种顺从的状态,或者作为知己,或者充当一个体贴的迎合者。

    高庆渐:“那只有一种解释,无论索无名叫什么,他可能真的活了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更久。”